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01 09:43:12瀏覽1543|回應1|推薦12 | |
1‧ 一位前輩網友(且讓我在以下冒昧地簡稱之為P)來信,讚我新文章(註1)「跨界,又能幫家務」──我因為收到、看到這信,而「恥」性突發,(下筆)不可收拾。 我心裡暗自慚愧,在這篇文章之前連著兩篇文章,又是「射精」又是「精液」的(註2),一定讓P嚇得不僅公開不敢留下推薦足跡,而且連私下來信還是不敢提它們半句話。 這種文章,不必看內容,在我上一輩的人光從標題看來,簡直就是「無恥」(乖乖,今天還是九二八教師節呢!)──這些前輩們之間唯一可能出現的「異」見,應該也只差有沒有加上(無恥)「至極」而已。 當然,並不是我輩中人都像我這麼「無恥」;然而,我這等「黑暗之心」的德性,又是從何而來? 其實,最主要的動力不是來自於「性經驗」(老老實實如我,在這方面的直接實戰經驗,恐怕無論跟誰比都很貧乏),卻是來自於「飲食經驗」。 所謂「飲食經驗」,準確地說,應該是「飲」經驗。 我喜歡的「食物」其實都是不需勞動牙齒的,但也別誤會在下的牙齒「功力」。比之於我同輩乃至我下一輩的人,許多人都不敢啃的甘蔗,我倒還滿喜歡又敢把它往牙齒塞──但多半表現在參加廟會時;在這種時空裡,邊走邊啃(又邊吐)甘蔗,我才能很快脫掉知識份子的內衣,從容進入鄉野廟會那股荒誕又生野的氣息。 而我喜歡的「飲」的東西都有個共通性,它們都是吃喝起來「很黏稠的」;大概是如此──如此的意思是,「黏稠」就是人體各種分泌物的「共性」──所以,我的「無齒之飲」很容易往「無恥」之屋去串門子。 2‧ 我尤其不喜歡高山茶,因為它一點也不黏稠;半熟的烏龍,對我的「無齒飲」,只有前面三泡還算是及格的;鐵觀音的黏稠度並不足,不過在天涼好個秋之時,它很易於點燃人內心的「愁」,有時還加點(心)酸;至於絕無農藥之慮的東方美人,不僅價格太高「上」,茶湯也已經拉到高山茶的裙擺,而教我的手只能向它說擺擺,「別了,我那再也不黏的美人啊!」 普洱茶中的熟茶雖然也很黏稠,但我更喜歡普洱中的「芽苞茶」,我的牙齒很能享受這種帶有果膠感的汁液,在它們的前後與左右縫隙間流轉。 我喜歡某些紅酒,主要是因為它是所有酒類中最有黏稠感的;啤酒中的黑啤酒,在這方面的表現也常能令我感到那其中確有「黑暗之光」。 從不知哪時候起,我喜歡且擅於做的「菜」,其實都是一鍋湯,濃稠的湯。 海帶(芽),蔘鬚,山藥,希區考克老媽叮嚀他每餐必吃的馬鈴薯(煮成泥),雞骨,雞腳,魚皮,魚骨,豬腳等,這些「黏稠液製造物」,在我煮的每一鍋湯中源源不斷地出現。 至於在當「傷風敗俗」(這簡直跟「無恥」是室友了)的影劇記者的那些年裡,我們組裡面如果一起去吃宵夜,豬皮、鵝腳、滷海帶等這些黏黏的玩意兒,也都是我去叫來的。 3‧ 今年(2010)初,一位香港獨立製片導演來台為他下一部劇情片勘景,來我家小住兩天(註3)。 當中,他被我一再拷問的就是:廣東人的家裡真的「隨時都有一鍋湯」?確認無誤後,更加深我對試煮各種湯的著迷程度。 廣東人的「煲」很奇特,介於湯與食物之間,雖然也很黏稠,不過,它的鹹度與甜度,經常令我的牙齒只能咬到口水。 之前的文章曾提到,出差到香港在「糖朝」吃早餐時,我只點滷牛筋(註4);由此也可見,我對「黏稠物」的渴求已到了下意識的程度──眼睛一睜開,牙齒立即就要「無齒」的玩意兒。 已故符號學開山大師索緒爾(瑞士人,被封為「現代語言學之父」,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說過,人類的思考方式歸納起來就只有兩種:相似與連接──妙的是,可以讓人在桌上不知不覺中講話就很無恥的麻將,其牌理也就是這兩種原則在日以繼夜地運作。 所以,根據索大師的「相似原則」,由於我頻繁至極的「無齒」經驗,「很容易」就通達「無恥」場景──即便是那些「隔牆」的間接場景,也極易於使我的牙縫噴出口水。 這文章確實無關什麼懺悔錄之類的東西,而只是口腔與大腦的對話──ㄟ,這話恐怕是本文至此還算有點「尺度」的句子;可見,從「無齒」以至「無恥」這條路,還是有機會打通到「上層」的。 然而,總而言之,這篇很隨性又即筆的文章(我一邊計時的結果,從起筆到現在才37分鐘;yes,有心煮湯的人都會計時滴),嚴格講起來,果然還是很無「齒」的。 不過,不久的以後,我一定會奉上一篇「心繫牙齒」的真情(有「恥」)文章──這篇草稿(啊,恐怕不只一篇)已經在我倉庫至少有一年了。 如此,似也由此可見,我並也真的不是不用牙齒,而是我很早就經常在悄悄磨牙了;而今呈現在各位面前的這些文章,都是經過我的牙齒不知磨了多久之後的「黏稠物」──當然,如果您讀起來其味不夠「愁」,無異就是宣告那是一次失敗的「湯」,而人煮湯總有失手的時候啦。 最後,說穿了,近20年來許多大師與不是大師,談之又論的「書寫形上學」,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從很(自然的)形而下的地方起家,然後串通到「其他看起來」也很形而下的地方,再「順勢」(這種彎是最妙的,而已故解構主義大師Jacques Derrida,他大半輩子就在探索這些彎s)打通上去到形而上的層次──歷經如是路徑的「熬煮」,以企炊煙裊裊,以圖繞樑三日。# [註1] 美到飄浮-梵谷之旅[3] http://blog.udn.com/yensunny/4450870 [註2] 精液,007的隱形墨水 http://blog.udn.com/yensunny/4437827 射精與前戲─黑暗之光 http://blog.udn.com/yensunny/4423300 [註3] 北島‧葉問‧喇嘛拳 http://blog.udn.com/yensunny/4013646 [註4] 黑暗騎士的早餐:糖朝與陳冠希 http://blog.udn.com/yensunny/2531725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