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6 18:40:01瀏覽1694|回應2|推薦6 | |
{ 1 } 佳里鎮這間大門採開放式的虱目魚湯店並不小,人潮超過20人;南台灣人飲食時的豪邁聲氣在夜色中此起彼落,一點也不遜色於霓虹燈。 鄰桌坐了一位穿得有點時髦的中年婦女,桌上擺了大大小小五道菜,她吃魚時吐魚刺的動作之流暢利落,可比18歲少女的肌膚。 有段時間沒吃虱目魚了,我吃得小心而慢,因為慢而細嚼出這家店的菜的滋味其實很平凡,如果現場沒有這麼熱情的人潮與「食」速,也許這些魚湯、魚飯、魚丸沒那麼「可口」。 腦海中忽然閃過剛剛離開「蕭壟」時的夕陽與雲彩,它變化之迅速近似電影從一個鏡頭「切」到下一個鏡頭──也許正因今天的「蕭壟」是那麼的空蕩,才使我的思緒有更多的回味。 反倒是要回北部了,才思想起這趟南下到隆田站下車之前,特意又到後壁一趟。 { 2 } 我第一次去後壁距今正好一年前;去年參觀後壁鄉前後的心情落差不小,接近從「有米」到「無米」:去之前帶著「一份深情」,去之後接近「一點空白」。 跟今天的「蕭壟困境」有點巧的是,去年到後壁參觀(觀光?)時,一開始也是很挫敗的。 是的,一切來自於觀光,「勝利」之後無可避免的觀光──觀了之後「一片白」,卻找不到「光」。 去年南下時之所以抱著「此地必遊」之心,最主要是因為【無米樂】上映那年(2005),恰逢我們工作團隊成立之初,其中有一名團員正好參與了【無米樂】的行銷宣傳工作。 我也因為報社工作關係,採訪了該片兩位導演,對於他們在這個小鄉村持續觀察並紀錄了長達4年之久的種種過程,印象深刻且感觸良深。 場外動人,影片更是溫馨感人,票房也亮出佳績,一時之間【無米樂】以及片中的四位農夫農婦,成了台灣電影帶給觀眾久違了的「快樂英雄與英雌」。 然而,溫暖與陽光、快樂與活潑,卻在我到達後壁車站後,一下子消失了一大半。 原本很純樸「粗糙」的4個農民,而今卻被磨成精工細皮的4尊雕像;他們像軍人般直挺挺站立在背對車站大門口處約10公尺處,所面對的是定時定點跳出來的溫泉,冰冷不動的磨石子地,夾道的齊整大樹上還棵棵裝扮上嬌豔的蘭花,【無米樂】中迷人的天與地、感人的人與田,在此站前「新地標」完全被一掃而空。 { 3 } 我帶著失落的心情朝片中主角們昆濱伯等4人的菁寮村邁進,但率先迎面而來的卻是一群畫著大花臉的陣仗。 雖然,心中知道那應該是台灣南部常見的「打面宋江陣」,不過,因為之前的「站前震撼」,使得我對此突如其來的「不平凡」起初感到有點不耐煩。 經過好幾分鐘的鑼鼓聲與吆喝聲,【無米樂】中幾句經典台詞──「做牛著愛拖,做人著愛磨」,「有好田地,不如有好子弟」──,不知何時從我心中蕩漾出來;神與人在傳統農村裡的一體共存的記憶被叫喚了回來。 是這樣,我才放下心來好好觀賞眼前的意外之見。 微妙的是,由於看到了陣仗中幾個小孩「生氣」蓬勃的模樣,而激發出我過去當記者的採訪「精神」。 我沒想到來到【無米樂】原鄉,主動去訪談的人竟然不是該片的四位主角們,卻是這群在田外跳來跳去的「神人」所屬的頂長社區──一個緊臨著【無米樂】拍攝地的菁寮村的隔壁村。 { 4 } 雖然,村長蕭國瑞說拜村內出了生產「冠軍米」的「芳榮碾米廠」之賜,既帶給他們當初成立「無米樂(提升稻米品質)促進會」的靈感與力量,還進一步使他們想把村裡的永安堂的「打面宋江陣」重振雄風,跟「無米樂促進會」相輔相成,聯手營造出整個後壁鄉的新特色。 然而,頂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蕭政欣卻表示,永安堂因為4年才一醮,也因此「打面宋江陣」久久才開館練習,並且隨著陣頭成員的年齡老化,傳承可能出現斷層,重振「打面宋江陣」的想法與做法,一開始所面臨到的困境正是台灣農村共同的課題:如何把年輕人留在農村。 雖然蕭村長補充說振興之道之一,就是一定要把「打面」彩繪技藝「生活化」,讓村民在平時就能夠感受到這項技藝的重要性,但要經年累月推動這個活動,勢必就得另外再找到一筆錢來贊助。 去年的【無米樂】經驗,就凍結在這種「不可能單一的振興之道」中。 { 5 } 今年從隆田酒廠出來,進入到目的地的台南藝術大學前,途經「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時,遇上今年該區首度推出「鄉村旅遊」活動,頂長社區也特地推出以新嘉國小為班底的「囝仔宋江陣」共襄盛舉。 聽蕭村長說,他們後來向文建會提出「打面宋江陣」的申請補助,最近剛獲得批准下來。 鑼鼓繼續喧天,兒童與大人一起舞動,望著隊伍我忽然想起從後壁站南下到這裡的隆田站,途中共經過三個站,而這三個站的站名都很接近:新營->柳營->林鳳營。 新營,眾所皆知是台南縣政府所在地,但我此時想到的卻是將近350年前的鄭成功,他來到台灣(台南)後為反清復明大業,而命名多個屯營之處,包括「新營」、「下營」、「舊營」、「柳營」、「林鳳營」等。 後壁鄉【無米樂】電影效應引發後續的「振興」農村活動,此刻思想起鄭成功這一連串三個「營」,似也暗示著「振興農村」之道,「不可能只靠單一活動」。 顯而易見的,現在人常說的「配套」問題,開始糾纏著【無米樂】的「尾巴」──這條「尾巴」要不淪為夕陽餘暉,只有靠「配套」才能再一次讓後壁放光明。 { 6 } 當然,下田既非我所能,振興農村的配套之想,更非我所長,這是自我定位的基本問題,偏離這個「根」,再偉大的奇思妙想都只不過是一時的閃光。 這2年來我主要是為動畫來到南瀛,我這邊「更大的一道閃光」,正好在今年三月下旬噴現:政府目前鎖定台南為台灣第一個「動漫園區(基地)」的首要候選人【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說,「台南文創園區」附近的學區正好有23所和動漫相關科系,希望將人才結合產業,盡快催生台灣第1座動漫基地。 夜行火車行經後壁站時,我憶想起此站月台旁一個組合很奇幻的真實畫面:在一座很小的池塘裡置放著「尿尿小童」小雕像旁,矗立著一顆老舊的大石頭,上面寫著二十多年來我們已然快忘記的「毋忘在莒」四個大字。 這一系列文章所意圖探究的雖然是從我個人動漫工作為出發點,卻力圖從這裡穿越出去,從當今動漫發展出來的奇幻新趨勢中截取其神髓,進而從官方這個「動漫大動作」中,挖掘出南瀛再度成為台灣新起點的可能──鄭成功反清復明大業是以台南為基地,這道歷史之光總在我這2年遊歷南瀛時不斷在我頭上閃動。 這個想法當然夠奇幻,這「一」個想法也僅只是一道光,「後壁經驗」所帶給我們的是:單只是設立「動漫園區」,還不足以使它帶給南瀛「煥然一新的光」;「配套」問題,歷經我們前面幾篇文章已漸透射一道光──果真「動漫園區」在台南,必然更需要南瀛各種「兒童育樂硬體設備與軟體教育」的搭配,方足以成就此大事。 於是,在「動漫」與「兒童」這相輝映不可之下,很可能促使南瀛成為「台灣第一個以兒童為城市形象」的縣市──環顧全世界,再沒有比「以兒童做為城市形象」更原始、發展空間更自由、放射出來的「城市之光」更奇幻的了! 【註】 〈府城動漫基地? 盛治仁:8月定案〉 (中央社記者蔡欣樺/台北2010/0318日電)大陸已完成多座動漫基地,台灣動漫基地在哪裡?行政院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今天說,明年完成台南創意文化園區硬體設備,盼結合鄰近學區動漫專業。8月確定會否朝動漫基地發展。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午邀請盛治仁,報告五大創意文化園區、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及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執行進度。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詢台南文化創意園區的發展進度,盛治仁做上述表示。 盛治仁指出,台南園區預計在明年完成主要建築,今年8月將擬定台南園區未來的發展定位;去年底文建會率先在台南園區辦理「2009國際動漫交流大展」,成功吸引1萬3000人次參觀。 文建會原計劃台南園區朝動漫搭配創意媒體中心的走向發展,盛治仁表示,台南園區附近的學區正好有23所和動漫相關科系,希望將人才結合產業,盡快催生台灣第1座動漫基地。 但是台南園區的硬體設備要到明年才能完工,盛治仁說,在落成之前,文建還是會多聽取各界意見,確認發展定位。 此外,台南有豐富歷史、古蹟,以及小吃文化等,盛治仁透露,有學者專家建議將台南園區朝文化櫥窗發展,和原定的動漫基地是截然不同的走向規劃。 究竟台南園區會成為台灣第1座動漫基地,還是轉型成府城文化櫥窗?盛治仁表示,文建會將審慎評估,8月將會揭曉台南園區的未來定位。 [圖說]:共8張,由上而下 (1)、(2) 「後壁車站」前【無米樂】四人雕像側寫;紀錄片【無米樂】生動地描繪出四位南瀛的快樂農夫。 (3) 遊客走出「後壁火車站,第一眼看到的是【無米樂】四人雕像的背影。 (4) 後壁火車站前廣場的觀光化。 (5) 後壁鄉頂長社區2009年的「打面宋江陣」以及三位打面小童。 (6) 頂長社區2010年以新嘉國小為班底的「囝仔宋江陣」。 (7) 「後壁車站」月台邊尿尿小童特寫。 (8) 「後壁車站」月台邊小池塘,「毋忘在莒」與「尿尿小童」。 § 系列文章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