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得閒飲茶:貓兒主播喜歡的香港100家中式餐廳 (07) 粵軒、家全七福、國福樓
2015/12/29 04:56:09瀏覽1813|回應10|推薦13

貓兒主播喜歡的香港100家中式餐廳(得閒飲茶系列)
粵軒 @ 灣仔六國酒店 Gloucester Luk Kwok Hong Kong
家全七福 @ 粵海華美灣際酒店 Wharney Hotel Wan Chai
國福樓 @ 灣仔皇悅酒店 Empire Hotel Hong Kong Wan Chai

家全七福(粵海華美灣際酒店)
香港灣仔駱克道57號粵海華美灣際酒店3樓
28922888
11:30-15:00;18:00-23:00
港鐵灣仔站A1出口步行5分鐘
以高端精緻粵饌著稱的家全七福酒家,成立於2013年(老闆徐維均是福臨門創辦人徐福全的7子),憑藉「七福脆皮雞」、「油泡石斑球」、「婆參扒大鴨」、「鮑汁扣鰵肚公」、「花膠燴雞絲羹」、「上湯鳳吞燕」等經典手工佳餚揚名立萬。近幾年家全七福接連在京滬、深圳和日本拓點,上海與北京的《米其林指南》皆給予一星級評價,香港家全七福則是「亞洲50佳餐廳」榜單上的常客,大眾點評網也頒發黑珍珠二鑽榮耀,讓家全七福的口碑扶搖直上,吸引諸多饕客一再蒞臨,午市時段供應的「七福鮮蝦餃」、「蟹皇蒸燒賣」、「鳳城蒸粉果」、「爽滑牛肉腸」、「鳳凰千層糕」、「生磨合桃露」,同樣都是頂級食府的水準之作。

國福樓(灣仔皇悅酒店)
灣仔軒尼詩道33號地庫2樓
28612060
12:00-15:00;18:00-23:00

港鐵灣仔站C出口步行約5分鐘
福臨門是香港高檔食府的重要指標,歷史悠久,深受老一輩商務人士喜愛,自福臨門開枝散葉(亦或出自福臨門系統之廚師在外創業)的粵菜餐廳,皆在滬港澳等地交出亮眼成績,包括喜粵8號、家全七福、悅Yue、疊囍居、何必館、國福樓等等。開在灣仔皇悅酒店(原香港長榮桂冠酒店)的國福樓自2015年起,便獲得港澳米芝蓮星級肯定,「菠蘿叉燒餐包」、「黑松露野蕈餃」、「姬松茸素腸粉」、「蘿蔔千絲酥」、「帶子金鈎薄罉」等午間港點口感細膩,主廚拿手經典菜「清蒸東星斑」、「蓮子霸王鴨」、「大紅片皮乳豬」、「茶燻雞」、「蔥花皮蛋基圍蝦滑蛋」、「缽酒牛脷牛尾煲」風味地道,甜品「燈影煎堆」具視覺效果,讓國福樓成為近幾年來,頗受饕客歡迎的灣仔美食亮點。

粵軒(六國酒店)
香港灣仔告士打道72號六國酒店1樓
28663806
11:30-15:00;18:00-23:00;
港鐵灣仔站A1出口步行約5分鐘
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實業家陳氏父子在灣仔海旁興建六國飯店,於1933年10月開幕,當時不僅是香港島最高的建築物,在飯店內附設中菜餐廳,亦成為香港豪華酒店的首例;八十年代六國飯店重建為「六國中心」商務大樓,而擁有196間客房的六國酒店,則隸屬於新大樓的一部份。

踏入六國酒店的中餐廳粵軒,入口處旁邊牆面上,掛有多張「美食之最大賞」至高榮譽獎狀,讓食客瞭解到六國中菜除了有豐富歷史,現今的餐飲水準也是一等一;平日的港式點心及商務套餐,跟同級飯店相較,價格算是合理,至於粵軒主廚的拿手菜「貴妃香雞拼燒鵝」、「古法蒸多寶魚」、「豉椒炒珊瑚桂花蚌」、「干煎大蝦碌」、「黑椒百花釀牛柳」、「粵軒一品煲」,的確也跟得上六國之輝煌門風,讓懷舊旅客感到無窮回味。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chien1210&aid=40260546

 回應文章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是百年大計
2015/12/31 08:37

亞蒨:

昨天總統候選人發表政見,我確認是三人後就轉台等今天的報紙,教育是百年大計,而究竟西學的內容為何?這三位候選人好像無頭蒼蠅,回歸本質還是要獎勵外人投資,您怎麼不參加party,而還在想庚子賠款.


您的想法很玄卻很普通.

宋楚瑜不把握機會找董建華去找邱吉爾家族,宋楚瑜馬英九就是聘請蔣友梅逸恩夫婦為國策顧問探究西學.

              Peter Tsai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交通會報
2015/12/30 06:32

亞蒨:

新年快樂,毛治國院長寄電子賀卡給我,一月六號下午四點要在高等法院勘驗蒐證光碟,與林婷立法官一起看電影學法律.柯文哲市長說兩個小官很賤,應該是要主持交通會報,看我能不能到庭為林國鼎槍砲案件辯護.

           蔡文魁律師敬上


粉紅Jul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出感情的食物,飲食文化為立基
2015/12/29 14:36
每回我們熊貓幫的巧婦們讀到貓兒主播的文章,都是充滿欣喜,之前貓兒主播撰述九百多篇文章裡,至少超過三百篇是以飲食文化做為立基、追求吃出感情的料理,傳遞豐富的文化價值;而貓兒主播在百忙之中,還為大家介紹「香港100家中式餐廳」真的好用心(一百家餐廳耶!想必從高級飯店到街坊庶民小吃都包括了),我們熊貓幫的巧婦們懷抱感激,可是網路上,有的網民根本對於這份理念不瞭解,就輕率地發言,我們熊貓幫的巧婦們都笑了,善良是一種選擇、禮貌也是,只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巧婦們建議管理員把這般毫無意義的留言者封鎖吧,他從來不屬於這塊園地的讀者;此外,看到某人建議找些姊妹淘,眾所周知貓兒主播的姊妹淘都是知名主播(像是李文儀、王志郁、林柏妤等十二位幫貓兒主播著作寫序文的美女主播),就不勞某人費心囉:另一方面,巧婦們耶誕佳節香港美食之旅,真的超級高興,感謝貓兒主播的全系列介紹唷。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姊妹淘
2015/12/29 12:20

亞蒨:

您應該找些姊妹淘,李佳芳李慧盈等等人年輕有為,都成熟了.

世界如此美好.

       蔡文魁律師敬上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因改造食品與環境權關係之研究
2015/12/29 10:59
環境之定義
第一項、環境基本法
環境基本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環境,係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之各種天然資源及經過人為影響之自然因素總稱,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陸地、礦產、森林、野生生物、景觀及遊憩、社會經濟、文化、人文史蹟、自然遺蹟及自然生態系統等」。我國學者通說對此定義予以相當程度的肯定 。
第二項、學者見解
鄭昆山教授:「空氣、地面水、地下水、海域、土壤、潮汐、氣候等物理組合;野生動、植物、動物相、食物鏈等生物組合;城市與鄉村之分布、道路及其他交通之運輸、居住住所等人為組合;農、漁、牧及工商活動、觀光休憩、文物古蹟等社會組合。 」,又如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至十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舉行第十五屆國際刑法會議,對「環境」加以界定,「係指地球上所有非生物與生物〈abiotic and biotic〉的組成,包括空氣及所有的大氣層,水體,土地,包括土壤及礦物資源,動物界與植物界,所有在這些組成其內部的生態關係。 」。
對於環境一詞的定義,筆者認為我國環境基本法以及學者通說見解,均係描述性的定義。
第三項、本文見解
環境〈Environment〉一詞,以英文定義:「等於Surroundings:『the conditions that you live or work in and the way that they influence how you feel or how effectively you can work』,亦等於Nature:『the air, water, and land in or on which people, animals, and plants live』」 ,而以中文「環境」一詞定義,是指環繞著某中心事項的周圍的境況 。申言之,任何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都要佔據一定的空間,並和周圍的事物發生聯繫。人們在一般意義上使用「環境」一詞時,往往是相對於某一個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圍繞某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間、條件和狀況,便構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環境。
但是究竟是以何種事項為中心?大別有兩種觀點,一、為以人類為中心。二、為以生態為中心。
若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係一種主、客觀二元對立的信念,將人類以外的客觀存在物,摒除於人類社會生活關係的聯繫之外,例如環境基本法第二條規定,對於環境的定義包括「生態系統」,在觀念上似乎象徵人類置身生態系統之外,換言之,即人類社會生活關係脫離生態系統,而與生態系統二元對立。
而主、客觀二元對立的信念,可能衍生出「人定勝天」、「天生萬物以養人」等等價值觀。
但是「環境」一詞,若是以生態為中心的觀點,人類並不脫離生態系統自身的自然運行規律,視人類僅僅為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並不與生態系統相對立,故不是與生態系統二元對立而乃是一種「整體依存」的信念,進一步言,可能產生與自然生態如何和諧相處的思考模式或價值觀。
人類的信念,筆者認為或可大別上述兩種,而其區別若從生態學研究成果言,人類仍然受所處生態系統自身運行的規律而生存,因此,筆者認為以生態為中心的觀點較為妥適。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因改造食品與環境權關係之研究
2015/12/29 10:58
生物技術之定義
一、生物多樣性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中所指出的「生物技術」,係指「any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that uses biological systems, living organism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to make or modify products or processes for specific use」,亦即「使用生物系統、生物體或其衍生物之任何技術應用,以製作或改變產品或過程以供特定用途。 」。
二、美國
1984年,美國技術評估局〈U.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首先將生物技術定義為「Any technique that uses living organisms〈or parts of organisms〉to make or modify products, to improve plants or animals, or to develop micro-organisms for specific uses」,繼而發現該定義涵蓋之領域太廣,幾乎無法與傳統的農業技術或醫學、製藥技術區隔,因此在1988年重新定義為「A second, more narrow definition refers only to new biotechnology:rDNA, cell fusion, and novel bioprocessing techniques」,而如此定義又失之於狹隘了。1995年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發表之國家生物科技白皮書〈biotechnology for the 21 century:new Horizons〉將前述的兩項定義合併為「biotechnology is a set of powerful tools that employ living organisms〈or parts of organisms〉to make or modify products, improve plants and animals, or develop micro-organisms for specific uses. Examples of the new biotechnology include the industrial use of recombinant DNA, cell fusion, novel bio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bioremediation.」 。
或美國華府的生物技術工業組織〈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將biotechnology 一詞將以拆解後,為此一名詞概念提出一簡單明瞭的定義,係指「the use of biotechnology processes and to solve problems or make useful products」,亦即「利用生物上的處理方法解決問題或製造有用之產品。 」。
三、我國
田蔚城氏:「生物技術」一詞是譯自英文biotechnology。源於bio〈生命、生物〉;即是「利用生物體來製造產品的技術」 。
蘇遠志氏:將生物技術定義為「利用生物程序、生物細胞或其代謝物質來製造產品及改進人類生活素質的科學技術」 。
江晃榮氏:廣義而言,「生物技術」是「利用生物體來製造產品的技術」,生物技術一詞是1970年代才有的,但人類的遠古時代卻已有生物技術的應用,如釀酒、中草藥治病、養蠶等。二十世紀之後,有了各種發酵產品的生產,如青黴素、味精、有機酸等,這些屬於較為傳統的農業與醫藥技術,是以生物的「個體」為應用的對象。1970年以後,興起了重組DNA、細胞融合技術與其他新穎的生物產程,這些是以生物的「細胞」層次為對象,隨著人類基因計畫的完成,分子層次的概念便成為生物技術的思考模式。所以現在所談論的生物技術主要是指此部分,當然不包括酒類及醬油在內 。
經濟部工業局:將「生物技術」定義為「運用生命科學〈如基因重組、細胞融合、細胞培養、發酵工程、發酵轉化等〉為基礎,進行研發或製造產品,或提升產品品質,以改進人類生活素質之科學技術。」。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因改造食品與環境權關係之研究
2015/12/29 10:57
著作「基因改造食品與環境權關係之研究」,「基因」之研究部分乃係對生命意義之探索,是普羅大眾關切的議題;基因決定生物遺傳的表現,而生物物種的形成是一種遺傳現象,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在生存環境中並隨時間的進展而演化當中,有關基因的這門生物學並不難懂。
著作就「環境」的定義,與我國環境基本法不同,我國環境基本法是「以人為中心」的思想論證,而我著作是「以生態為中心」的思想來論證環境的定義,兩者結論不同,同時我提出「生態法」的概念,並設計以生態為中心的法制,強調制衡當代人權力濫用以保障未來世代人的權利,以求人類的永續發展。
又我著作對「自由」以及「財產」分別論證而作定義,以及建構財產權理論,分別定義自由為:「主體互動關係中的兩難的抉擇」、財產為:「衡量勞務價值的客觀標準」,此定義以及其論證,可解決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意識型態之爭,可達人類祈求世界和平之共同願景。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因改造食品與環境權關係之研究
2015/12/29 10:53
結論
W.Friedmann教授:「以每一個國民之確定權利作為社會基礎之概念,卻是一個相當現代的概念,它是為了首先與中世紀社會秩序對抗,次又為了與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近代國家之絕對主義政府相對立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反動。我們可以在Locke的法哲學,法國人權宣言以及美國憲法中找到它的闡發。這種思想潮流要求了一些特定不可侵犯的個人權利:生命之完全,個人之自由及個人財產等。 所強調的乃是權利而非義務,並強調個人是一個排除政府不法干涉之獨立自主體。」 。
關於「自由」以及「財產」筆者論文中嘗試提出一些想法,認為自由乃「主體互動關係中的兩難的抉擇」,而財產乃「衡量勞務價值的客觀標準」。
在環境中,人與人以外之生物的依存關係乃在確保生命之完全。
物種之形成是一項遺傳現象 。今日,人類生物科技的進步,對於物種之形成的遺傳,在淘汰原理的凝聚力上獲得了空前絕後的能力,或許毋庸經過數億萬年的無數連續性變異的天擇作用就能得到某種特徵的物種,所以有人甚至比喻成人類可以扮演神的角色。
而基因改造食品就是「人擇」的結果。
但是誠如達爾文:「人擇只求有利於人類自身,天擇則求有利於該物種,即使最輕微的差異,已足以改變生活競爭的平衡,而被保存下來。人類的意願和努力,都很急率,時間又很短。因此,若將人擇結果,和大自然在全部地質時期內的所作所為一比較,前者的貧乏和短視,自不待言。天擇的產物和人擇的產物相比,要真實多了。而且更能適應極其複雜的生活環境,將他們稱譽為最佳工藝品,應該當之無愧。 」。
雖然本文中,未有明確的科學依據佐證基因改造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傷害,或現代生物科技、遺傳工程改造後的基因改造生物體釋放到大自然中會有何種危害影響;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達爾文提出的一項觀點:「『生命』偉大莊嚴之處,即在其所具之力量,正如地球依引力律而旋轉不息一樣。地球上的生物,由極為簡單的形式開始,後來演化出無窮種類最美麗最奇妙的生命世界,而且這項演化作用,迄今仍在繼續進行中。 」。而人類亦不能置身於外,仍然依照自然演化原則而延續生命,保存適合環境的變異,繼續演化下去。生物多樣性即此自然演化的結果,是所有生命共同的資產,並非人類所專有。
天擇的工作,是為各生物的利益,因此,一切生物的體魄和精神的賦予,必然一步一步趨向於更完全。
所以筆者覺得,依照當代人類的意志改變生物連續性變異演化的行為,換言之,即依照一時有利於當代人類的利益而為跨物種的遺傳基因改造,變更物種的特性,這樣的行為在時間連續性上,無疑是切斷未來世代人類與其他生物間的依存關係。因為雖然目前基因改造生物體的釋放,一時性不會造成生態上的破壞,但可以確定的是,物種的些許變異就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因為遺傳工程的改造、釋放可能致未來演化的途徑完全改觀。這樣的改變,未來世代的人、未來世代的生命卻無置喙之餘地。
而或許原始物種在未經改造的情形下,繼續自然演化下去,所保留遺傳的變異,對未來世代的人類與其他生物間的依存關係而言,更加能適應環境的變遷。
因此,生物技術、遺傳工程雖然可能對當代人類有很大的利益;但是基因改造的行為卻可能剝奪生物自然演化以及未來世代人類享有遺傳資源的權利。雖然人類以外的生物以及未來世代人類無法對當代人加以主張,然而,當代人類應有節制、深思熟慮的義務。誠如Arthur Kaufmann教授於後現代法哲學─告別演講中所言:「概括而言,後現代法哲學──如果確實有一個後現代的話──究竟要表述些什麼,它所致力尋求的是什麼?後現代法哲學必須要體現對法權的關懷,即對人類的關懷,更進一步說,對以所有形式存在的生命的關懷。 」。
最後,隨著科技進步,人類活動的種種發展,造成人類以及人類以外生物的生命所依存的環境產生不同以往的重大變遷,對生命的完全造成威脅,面對諸種環境議題,將來法律將如何因應,並且能容納社會多元價值、專業知識以及促進民眾參與,來共同關懷生命,共同致力於確保生命的完全,筆者提出承認生態主體此項永續發展制度設計的粗淺想法。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因改造食品與環境權關係之研究
2015/12/29 10:52
權利分立原則

簡單舉例即知,當代人為了便利性,塑膠不能減量使用、妥善處理,必定遺留後代子孫,但是當代人立法時未必能顧慮、甚至忽略掉後代子孫的權利,此時當代人權力恣意、自私自利情形即顯現,具體言之,以經濟學人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或國家的窮或富,取決於該人或該國人民得享有的福利,即是購買其他人的勞動力的能力的大小來衡量一個人或國家的窮、富,因此若將塑膠垃圾遺留後代子孫處理,無疑,是無任何理由剝奪後代子孫的勞動力,而後世代人若無法處理時,更是危及其個人生命、生存以及種族延續之權利,因此公平正義的概念,若不能包括世代正義,正義的概念內容是不完整的 ,故永續性的社會制度設計亦須有解決兩代間權力鬥爭的權力分立設計,方能達到永續發展,以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因此,縱然在理性的當代人,亦有可能權力恣意濫用的危險,而權力分立原則就是在避免這樣的危險,所以權力分立原則應該具有時間性、未來性、連續性 ,包括時空垂直的權力分立,可以容納後世代人制衡當代人權力濫用的危險的機制。
以生態主體為制衡的目的,在於未來世代人對當代人的制衡,猶如中央與地方的制衡關係,在時間的恆河上看,若生態系統無人為的破壞,由自然法則演化,除了天降隕石、火山爆發、氣候異常變遷而產生大滅絕外,在這樣的自然狀態、原初狀態下,生態平衡較能永續性,因為人類群居的社會生活對生態破壞遠遠勝過其他生物,自從工業革命以降更是愈趨劇烈,並且從地質學、考古學、生態學等的科學專業研究認知上,在生態平衡的維持事務上,生態主體可以超越當代人對於「純粹時間上的偏愛」 ,比較能考量永續性,意即不會僅僅因為一種較小的目前利益在時間位置上較近,就寧可要它而不要一種較大的長遠利益。例如人類常常為了經濟的發展而要求環境保護做退讓。
又基於生態主體不會有純粹時間上偏愛的理由,承認生態系統作為權利主體,可以解決未來世代人尚未出生而無法符合民主原則、參與原則的困境,因為可以藉由生態主體以代表未來世代人民的利益,作為政治參與上的承認,因為未來世代人雖尚未出生,可是他們的權利、利益並非不存在,只是為其主張權利的代表人、代理人的選擇,應符合功能最適原則,就如同地方自治事務不能交由中央立法機關決定而應該交由地方住民自主決定為當,是相同的道理,因此以生態主體系統內各種生物的複雜交互作用後的結果以達生態平衡作為一種意志,代表未來世代人的意志而來參與政治,而這樣的意志並非不可以科學研究加以發現,而這樣的意志應係當代人公共決策的一個界限。
具體而言,即生態主體可以因為生態系統特性組織,例如財團或社團方式,由內部構成員治理維持生態平衡的自治事務,並用以對抗制衡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公法人、行政主體的干涉,甚與私人間就環境價值產生法律關係。
第三項、舉例
這樣的好處,具體言之,可以解決坪林交流道事件是否以環境影響評估結果或是公投結果為優先的困境,首先,坪林乃是集水區,具有環境價值,其保護有利於大台北住民的飲水品質,故需加以維護,在現階段是由國家加以保護,產生中央與地方的對抗,若將生態平衡維持的事務獨立出來,可以簡化法律關係內容,避免其他政治因素涉入,而生態維持事務在法律賦予其自治的範圍內,構成員有參與的權利,同時自治事項包括環境影響評估,是否設交流道,完全取決於生態主體的構成員的自治,且基於禁反言原則,不能違反自己的意志,又國家除了違法情形外不得加以干涉。因此,也就不會有專業是否凌駕民意之爭,因為專業的環境影響評估結果,本身即該生態主體的意志,如同人類在不違反人性尊嚴情形下對其身體具有處分權一樣,生態主體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狀態而能永續發展情形下,是否設置交流道,具有處分權,為自治範圍受避免不當干涉之保障。
同時,承認生態主體,即使其成為法律關係主體,最大的好處,亦可以將環境成本內部化,例如台北市與該生態主體間的依存關係,所形成的法律關係無論是公法上的補貼或私法上的交易,生態主體因為乾淨水源的環境價值所獲得的利潤可以作為構成員的福利或維持生態平衡的基金。如此一來,該構成員因為維持乾淨水源而限制發展所造成的犧牲,就可以獲得補償或取得對價,不設置交流道的損失就獲得填補,亦可避免地方自治團體將利潤挪做它用,如此方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並且積極導向發展其他環境價值的途徑。

姚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29 10:45

有些人习惯美食珍餚

但是像我们能填飽肚皮

就阿彌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