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1 09:58:24瀏覽1106|回應1|推薦7 | |
團團、圓圓沒有走在貓熊復育的路上 在大陸專家協助下,大貓熊團團、圓圓進入洞房,專家並為圓圓做了三次人工受精,如果運氣好,四個月後國人可以迎接小團圓的誕生。這是台灣在野生動物保育上難得的一次正分,不過,過去累積的惡名太多,光是多一項人工受精繁殖貓熊的紀錄,還差得太遠。 之所以說團團、圓圓即使有了小寶寶,也不算是大貓熊族群復育的成果。先來認識「復育〈Restoration〉」這個詞,意指一個物種受損後讓牠回覆到原生狀態的過程。現況是野生的貓熊族群健康、有覓食及自然繁殖能力,圈養的貓熊回到原生地,幾乎沒有生存能力;換句話說,動物園即使繁殖成功,整個大貓熊物種仍處於瀕危狀態。 很顯然的,台北動物園的貓熊圈養沒有辦法對青藏高原貓熊原生地的物種有任何貢獻,對本該在「高山深谷、茂竹密林、清澈流水」徜徉的團團、圓圓,是讓其原本生存機能劣化的犧牲,這一切只是滿足人類對貓熊難以言喻的愛憐。 贊成或反對貓熊圈養的話,從我一九八八年造訪臥龍保護區一路說了二十年,不必浪費大家的時間重述;但對這次團團、圓圓入洞房,民眾的資訊多來自台北動物園,包括貓熊保育網,其中的內容雖然錯誤不多,但是態度、立場、觀念都有不少偏差,或是膨風,極可能誤導民眾。 野生貓熊的數量最新一次普查是在四年前,大約是一千六百隻,人工圈養另有一百六十餘隻。野生的數字較八十年代前一次普查的一千一百隻好像增加得很多,但其實是人力增加且素質提高、調查儀器大幅進步,過去一些沒發現的大貓熊被發現,其實二十多年下來,棲地大幅改善,但數量增加有限,顯示貓熊仍然瀕臨絕滅。 圈養區的繁殖成功比率、幼仔存活比率這幾年持續上升的確是個好消息,人工圈養貓熊最終目的是讓牠重回山林,可是人工圈養讓大貓熊生存能力弱化,「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天氣熱運冰塊消暑,還有西瓜吃,這樣的生存認知,圈養貓熊若野放難以存活幾乎是必然。 到目前為止,圈養貓熊只野放過一隻貓熊「祥祥」,臥龍基地以三年時間給祥祥做了完整的野放訓練,2006年4月帶著無線電項圈野放,不好久因受傷被接回基地,痊癒後再野放,不到一個月、2007年初春訊號消失,在山谷找到祥祥屍體時發現牠渾身是傷,肋骨全斷,推測是與野生貓熊搶食物時被打死墜落山谷。 祥祥的死,臥龍基地認為是重大挫敗,顯示過去以為可行的野放方法完全不是現實狀況,2007至今,沒有再野放過圈養貓熊;也就是說,大貓熊分為兩個族群,一是野生族群,另一是圈養族群,兩者並無關聯。至少到目前,圈養族群還不能支持野生族群復育,所以,圓圓即使運氣好受孕,也不能算是野生貓熊復育。 當然,貓熊復育還是有好消息傳出。去年七月,臥龍基地大貓熊「優優」生第三胎,這隻通體透紅、巴掌大小的貓熊寶寶,是世界第一例通過冷凍精子受孕產下的幼仔。冷凍精子技術有效的避免在人工環境下,貓熊因近親繁殖而導致的基因劣化危機。 臥龍基地已經將香港大熊貓「安安」的冷凍精子運回了基地精子銀行。臥龍研究人員又用外地貓熊的冷凍精子讓雌貓熊「白雪」受孕,這項技術或許可以解決圈養貓熊體質劣化的問題。 台北動物園的貓熊保育網聲稱,動物園扮演的瀕危動物移地復育的角色,且已有瀕危物種經復育後野放成功的例子。保育網這麼說不能算錯,但應該講清楚是如英國澤西動物園、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這些不以展示為目的,而是花許多經費、人力專心做復育的動物園;台北動物園以展示為主,談不上有移地復育的功能,如果葉園長參觀過澤西動物園,就知道自己膨風了。 保育網舉例加州兀鷹復育成功,錯了。我曾去過加州南部Big sur的加州兀鷹復育基地,很感佩工作人員的辛勞付出,但很不幸,去年夏天第一隻在原棲地孵化的兀鷹雛鳥死了,原因是鉛中毒;這顯示兀鷹棲地並未復育成功,過去狩獵用的鉛彈、殺蟲劑殘留在兀鷹棲地,雖然研究人員花很大力氣改善棲地,但小兀鷹之死,顯示兀鷹復育還有一段長路。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