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季節感
2017/04/22 16:51:05瀏覽368|回應0|推薦6

在「杜鵑花」一文中曾經提到方健鵬可能把李白詩中的杜鵑花開的「三月三春」的「三月」一般化了。就當時而言,農曆的三月,已是陽曆四月了。如果要忠於時令來寫的話,那就成了「淡淡的四月天」。

李白的「宣城見杜鵑花」,誰讀了,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月三春憶三巴」一句中,接連用了三次「三」。要記不得都還不容易。「杜鵑花」這首歌能廣為流傳,也許就因為「淡淡的三月天」,喚起了中國人的「杜鵑花」與「三月」相連的集體記憶。

想想若真地改成「淡淡的四月天」,確實很掃興。

這個歌曲不但在抗戰期間唱,在臺灣的五十年代,也人人都跟著唱。連離開臺灣幾近半個世紀的我都還記得,實在不簡單。無他,李白這個領一代風騷的詩人,太有名了。李白說杜鵑花開在三月,似乎就成了定說。不管是唐代也好,是民國也好,不管曆法是陽曆也好,是農曆也好,大家都無條件地接受了杜鵑花開在3月的說法。

這種不合現實季節的季節感,並不止於中國社會,也波及了日本社會。

日本的連歌‧俳諧・俳句都有詠季節的季語。曾經聽過一位日文系的老師說過,日本的季語通常詠的都不是當時的時令。而是詠即將到來的季節。日本的和服也是如此,和服的模樣常常會描畫些顯示季節的花草,但是那些花草並非當令季節的花草,而是代表即將到來季節的花草。

比如晚春穿的和服,上面描畫的不是季節性如櫻花等的花草,而是初夏時分的菖蒲等。為什麼如此呢? 一般人只知道傳統是如此,大家也都習慣這樣。至於這樣的傳統與習慣是因何而形成的?也就都不甚了了了。

曾經問過那位日文系的老師,他的說明是日本的季節感是配合中國季節的。從中國輸入大量文物的日本,也就連中國的季節感都輸入了。大量輸入中國文物是在隋唐時代。隋唐詩文中詠季節的形式也就同樣地流行在日本。但是隋唐都城所在的長安‧洛陽等的中原地區,與日本在季節上有時間的差異。中國北方的春天是農曆1‧2‧3月。照目前日本的季節來看,它的春天是3‧4‧5月,冬天是12‧1.2月,冬天換算農曆則為11.12.1月。當中原地區在1月歌詠萬象一新的春天時,日本還在冬季。

在1月冬季所作的日本的連歌‧俳諧・俳句,歌詠季節的季語的主題也會和中原地區一樣是「春」,這樣的做法在日本被稱為「季節を先取り(先季節一步)」。

目前日本的服裝店也是如此。你在春天想去買春天的衣服時,他們已經收起來了,放的是還沒到來的夏天的服裝。在日本這才是時髦,這也是「季節を先取り(先季節一步)」的一種形式。

現代人與李白共有季節感,日本與中原地區共有季節感,雖然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而且與現實生活中的季節,有了脫節。但是大家樂此不疲,可以看出一代文人與先進文化影響的深遠。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0118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