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課綱大學申請入學大學端體驗分享
2022/06/10 11:26:35瀏覽2510|回應0|推薦45

大學甄選委員會今天(5日)公告111學年度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招生簡章,統計結果指出,繁星跟申請入學共增加了336個名額。圖為示意圖。(資料照片/沈粲家攝)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129041

近日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考試,是108課綱實施後第一次大學入學試煉,不單學生、家長、高中老師、大學教師都是新的體驗。今年我參加了大學端的書面資料審查與面試,有些現場觀察分享,對學生、家長與高中教師可能會有些參考意義。

書審的資料大致分成幾大項,供大學端評分:

「修課紀錄」

裡面再細分為考生高中各學年的總平均、基礎科目、進階選修科目等,各附有考生成績與在該校的PR值。各校系看的重點可能不相同,基礎科目裡,我們著重的是基礎生物、化學、英文、國文等。各大學校系評分主要參考還是該校校內PR,相對而言比較有客觀的評分標準。這些科目的成績因為沒有高中各校橫向的比較,所以現場也不可能把明星高中學生打高些分數,所以對於各類高中,明星與否,「修課紀錄」的評分比較適合一般高中

「修課紀錄」項下還有進階的課程,大學各校系因為領域不同,而有不同 權重/計分的科目,例如我們因為是生命科學領域,就計分進階生物與進階化學科目。考生們上傳的資料並未針對我們的要求,大部分考生都上傳了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等進階課程檔案。大學端看到的是科目名稱與成績、PR值等,因為我們今年並沒有核計進階生物與進階化學以外的成績,上傳其他科目資料反而容易分散大學教授的注意力,不是很合宜的作法。我不知道高中現場是否可以針對大學不同校系的要求而呈現不同的組合資料?!送出前高中端是否有把關?高中端也可能不瞭解個別學系核計/權重的科目

另外對於大學端而言,也不清楚高中端進階課程的內容為何?我不確定是否有標準的教材,我擔心的是:對於高階課程、自主學習的課程,高中教師如果缺乏研究所的訓練,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果。面對人數眾多的高中生,也確實困難!

「課程學習成果」

學生會上傳前述「修課紀錄」裡所獲得的成果若干件,我看到的許多「物理」、「化學」、「生物」相關的實作/實驗報告,也看到許多整理過的讀書報告、小論文、英文作業等。例如多校呈現青蛙解剖過程與照片(脊椎動物實驗需要農委會核准,嚴格而言,可能屬於「非法」進行?!)、過氧化氫酶實驗、發酵實驗等。青蛙解剖實驗,多份報告的形式與照片都雷同,可能是一套解剖照片,大家使用。過氧化氫酶實驗部分僅止於演練方法,並未更進一步使用此方法去探討問題,例如馬鈴薯、地瓜、各種菇類等物種的差異,所以僅止於方法瞭解層次,並未進一步去發現問題、實驗澄清問題。如同前擔心,教師如果缺乏研究所的訓練,也不容易帶學生往這一層次探索。

學生有整理一些小論文,例如針對新冠肺炎、寵物繁殖等主題蒐集資料、整理成報告。大學教授可能不瞭解:這些是否學校教師的作業,或者是家長、補習班老師指導下(甚或代寫)的成果,書審時縱然會得分,但如果沒有經過學生瞭解消化,面試時絕對會露出原形。例如學生整理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的資料,面試時詢問報告裡面學生所寫的內容,大部分學生都答不出來。有些英文學習的報告,考生也無法重述其中內容,還有報告的標題與內容不相符。假若高中師長有幫忙審閱過、提醒學生去複習所要傳給大學端的文件,就會減少這些遺憾。

高中端老師面對人數眾多的高中學生,除了制訂制式的進階課程、自主學習指引外,不可能像大學論文生一樣,為每一位高中生制訂不同的自主學習、探索、研究等主題。大概只能在制式課程的訓練後,鼓勵學生們把學到的知識、實驗、探索的技巧,用在生活範圍所能遇到的議題,例如前述探討各物種、各環境影響下的過氧化氫酶活性,寵物繁殖方面也可以到學校所在範圍,瞭解各類寵物的種類與來源。

有些中學或學生個人可能擁有親近大學的資源,如果大學僅是帶領示範大學研究的課題,可能超過高中生的學術背景,報告裡除了擺弄高檔的器材、物料、題目外,在面試時,高中學生並不瞭解,不能用自己的話語說明報告的內容。我的經驗是陪同高中生思考生活上所遇到的議題,導引學生們討論去發現其中的「問題」,針對「問題」,合計能用甚麼樣的方式獲得更多的瞭解,進而推動學生實作,主要用到是高中端所用有的資源,少部分可借用大學端的設施,例如顯微鏡、可見光的光譜儀等。大學端應重視學生的成長,不會在意高中端能否有高深的成果。

「多元表現」

這個項目下主要有「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社團活動」、「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其他有利項目」等子項。

其中「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可能延續前面課程的要求,或加入些學生小組的發揮,或者類似科展的報告,或整理一些科普文章、課外閱讀心得等,例如前述一些課程實驗,可以再做延伸的發揮,就算是「小論文」也可以加入一些實作部分,更增加「自學」上的表現。例如有考生綜合幾樣蔬果等食材,打出一份早餐飲料,可以再嘗試變更配方,查各配方的營養素比例,以照片記錄各配方的成色,喜好程度,可惜都沒有做這些後續實作,而且取了考生自己也不瞭解也不怎麼符合的「食安」標題。

我們是生命科學的科系,當然樂見與生命科學相關的自主專題,其他能彰顯考生的創造、執行、合作與表現能力,我們同等歡迎。

既然有「社團活動」這個評分項目,學生當然會參加,從班級到全校性的社團,都有參加,絕大多數的學校都會出具證明。大學端希望看到的是考生參與的內容與心得,說明具體內容,附照片證明更佳。

「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子項目中,我們看到一些競賽的成績、各類獎狀、志工活動、英文檢定優良證明等。我看到提供「其他有利項目」不多,少數有填報的內容與「特殊優良表現證明」類似。

綜合而言,資源比較少的學生(或比較偏鄉)就不可能參加一大串各類營隊、參訪、遊學等活動,在書面資料審查時「多元表現」中的「多元」的量上就比較吃虧,只能在參與的紮實度多著墨,在心得上多發揮了

在「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上,回顧前述的各項「自學表現」,有甚麼心得?大學端期待:怎樣導引出對報考學系的興趣、期待、憧憬?怎樣統整出對就讀科系所需要的能力?可惜的是大部分考生都只是重述前面的各自主項目,加入一點感想,或僅是小結論,少見大學端所期待綜整脈絡。

「學習歷程自述」

最後一個書面資料審查的計分項目,我們分成兩個子項目:「高中學習歷程反思」與「就讀動機」,考生們多寫在一個檔案中。

「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當然包括前面的基礎課程、進階課程與自主學習項目,大學端期待的是怎樣發展出對申請學系的興趣,如同前項「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本子項目更寬廣些,例如考生成績往下走、往上提升、輟學非當年畢業生,都應該說明。我所閱讀到的書面資料,可能經過高中輔導老師或補習班老師批改過,大部分少了個別考生的特色!?少部分文情並茂,頗引起大學端關懷,不過不確定是學生個人所思所寫,或者是請人代筆?這需要面試確認。

「就讀動機」子項目下應該瞭解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還有對報考學系的瞭解。對高中學生甚或教師而言,這也是比較困難的項目,高中生專長、興趣尚在發展中,性向測驗,除了少部分學生外,大部分應該屬於「可塑性」高的部分。就算屬性理科,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學科之間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對於報考學系的瞭解,大部分都很表面,多從學系網頁上摘取一些特色字句,有些可能從落點分析取得資訊,就僅是遷就成績,並未對該學系有任何確切的瞭解。

要高中端的自然科/生物科/輔導室老師對各學系有甚麼深切了解,那強人所難,對於發展快速的生命科學/生物科技,更難掌握趨勢。當然高中端都會蒐集各大學各學系的資訊,提供給學生與家長參考。建議直接帶學生去參訪學系,或鼓勵學系舉辦「開放日」接待高中生與家長,讓這些未來學生更瞭解學系的教學目標、生涯發展、教學特色等。高中營隊當然也是瞭解途徑之一,不過大部分營隊都是以育樂為主,除非營隊中有顯著加入學系介紹部分。

面試

既然書面資料審查採用多元的評量,「面試」就成為必須的項目讓大學端親身瞭解前述書面資料的真實性,瞭解考生表達、邏輯思考、態度、知識素養等。

大學端面試可能採取個人或團體方式進行,我們面試進行包括:「自我介紹」、「亮點問答」、「選題回答」等。

「自我介紹」可能都是各校系必有的面試項目,學生也都背了一篇作文,我聽到的大多數說明自己的姓名、甚麼高中畢業、興趣能力為何適合貴系等,我認為比較可惜的是,上述背好的資料,書面中都有陳述,除非書面資料審查與面試是兩撥教授,如果是同一撥教授,那就是不必要的重複了。自我介紹內容應就時間長短安排,我期待聽到學生的成長,怎樣能感動教授,時間不夠時,那些興趣能力可請教授看書面資料便可

「亮點問答」下,我們先閱讀考生的書面資料後,選出一些亮點的項目,可能是科展專題,可能是小論文,可能是英文作業,可能是社團活動、志工活動等,請考生說明內容,再提問一些問題。看考生上傳的資料,多缺乏指向性,考生不一定瞭解大學端所謂「亮點」所指,所以我們直接選取資料中有興趣的內容,進行互動。因為都是考生上傳的資料,理應熟悉,理應容易發揮。不過遺憾的是:不少考生說年代久遠,記不起來。詢問到社團活動時,有實際參與的考生往往對答如流,可見知識性報告是高中生的弱點,縱然學生都忘記了,我也不能確定那就是抄襲或代筆的作品,只能說高中端對於知識性報告的準備是不足的!

「選題回答」我們去年也實施過,我們出幾則日常生活上都會遇到的題目,讓考生自選,考生一定能選到聽過的題目,所以一定會有回應,果然,兩天的面試只有一位考生沒有任何回應,其他考生都能聊上幾句,只有部分回答的科學內容是對的,大部分回應都不準確。可見在高中的課程中,很少聯想到生活的層面。我們當然期待比較準確的答案,也歡迎勇於回答與思考的考生。

小結

經過系上老師們多次討論協調,為各評分項目訂下評分的準則尺度,所以縱然分成小組進行書面資料與面試,所獲得的評分結果誤差值都不大,這樣的多元評量而言,應該是可以信賴的評分過程。

可能報考我們系的學生屬於一般程度的高中生,學業成績特別亮眼的學生不多,不過,這也符合臺灣大多數高中生的現況,所以我們這幾天從書面資料審查至面試,所遇到的情境,可能更具有代表性。

家庭條件資源好,有近用大學資源,英文學習條件好等,在部分項目確實會佔些優勢。不過這些多元評量的項目,也可以讓資源比較少的考生有發揮的空間,例如選擇些項目,多些深入探索實作內容,多利用所處的周遭環境資源,偏鄉的自然資源是城市學生所沒有的。當然,這裡的重點是師資、師資、師資,怎樣鼓勵資源比較少、起步比較晚的學生,才是成功的關鍵。

當然,面試時,口語表達好、積極積極,會受歡迎,有了些特色而確實的「多元表現」內容,誠摯的口語也是會受到讚賞的。

本文僅是大學端的觀察,對高中端與學生/家長部分,我並不夠瞭解,期待高中與大學有更多互動的機會,提升高中的學習,也為大學做好選才!

請參考

大學入學面試,我的現場經驗 

新鮮人,歡迎進入大學校園 

大學社會責任與地方創生計畫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17502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