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30 09:45:29瀏覽2366|回應1|推薦33 | |
以士林國小歷史檔案為依據,訴說臺灣清末至日本殖民地時代的文教故事 士林,古稱八芝蘭林,或稱八芝蘭,原是原住民平埔族的生活空間,清康熙42年(1703年)起,漢人開始移民至這片土地落腳,很快就把士林與附近的土地開墾成農田。移民增多後,就開始有商業活動,產生聚落。有年輕的後生,就有教育的需求,臺灣早年各地方有私塾,士林潘永清等在芝山巖上創辦義塾,讀書風氣日盛。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日本武力接收臺灣,總督府立即在士林芝山巖設立「芝山巖學堂」,是全臺灣國民教育的發祥地,後續改稱「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八芝蘭公學校」等,1904年底才搬遷至現今的校址,後改稱為「士林公學校」。 這所學校不單是開創臺灣國民教育的先河,早年也是士林、社子、蘭雅、北投、陽明山等地唯一的學校,在各區開設了分校。早年住民入學意願不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後來進入學校受教育的學童增多,造就各領域的菁英,及後總督府強化軍國教育、皇民教育,將住民與學童捲入到戰爭中。 從清末至二戰結束前,住民在這片土地上,經歷了戰亂、和平、戰亂的循環,同時經歷了種族與文化上擺盪衝擊,持續影響著臺灣的發展。今人往往以現代個人的或部分群體的角度來看待這段過往,就算在士林國小紀念專輯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從不同角度來詮釋芝山巖「六氏先生事件」,這些不同的解讀,也都在情理之中。 還好,士林國小保存了創校以來的歷史檔案,不單有文字記載,還有古老的影像,還保留了不少古物,更難得的是將這些歷史檔案與文物數位化。我參與人社院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看到這些文字與影像後,深受感動。如果照片上活潑靈動的小朋友今天還健在,可能都已經是近百歲的人瑞了,另外校方還保留著多位老師就讀時的畢業照,以及返回母校任教幾十年的影像。1895至1945年,在殖民地政府嚴格統治的五十年裡,這裡發生的悲喜故事,全都記錄在這些歷史檔案中。 為了重新復活這段歷史,為了方便學習者瞭解,我與士林國小吳儉鴻老師合作把這些歷史檔案製作成專題短片,以追根究柢的態度,重現檔案中的歷史故事,先完成十七集,共分為幾大類:一、臺灣國民教育發祥地五集,介紹學校創始至軍國化教育的發展;二、士子如林兩集,介紹早年的漢文教育,主要自教師們的手寫履歷整理出當年的私塾教師們;三、女性教育的發展與漢人女教師,共四集,早年女性難得擔任教師,而且女老師人數少,資料容易整理;四、男老師介紹十位曹姓老師與傳奇的陳湘耀老師,共四集,傑出的男老師人數眾多,只能先選出這幾位介紹;五、施百鍊與陳昭貮各一集,他們是1940年同屆的畢業生,光復後在文教界有很特殊的發展。因為早年,士林國小前身是臺灣國民教育的發祥地,學區涵蓋士林、社子、蘭雅、北投、陽明山等地,這系列短片可以作為各校的特色教材,也可以作為瞭解殖民地文教情況、社會變遷的參考。 為了影像的製作,參考了臺灣早年女性服飾妝容的專書與其他文獻,還特別跑了多處宮廟,如淡水的清水巖、木柵的集應廟、關渡的關渡宮、士林的慈諴宮、惠濟宮、神農宮,這些宮廟保存著這些故事主人翁的墨寶。在惠濟宮功德堂牆壁上找到幾位早年的主任委員畫像,如楊錫侯、何慶熙、潘光楷等,都是製作過程中的驚喜發現! 製作過程中,東吳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主持人黃秀端院長與助理王紫寧,協助取得音樂檔案授權、編曲錄製兒歌與其他行政工作。感謝東吳日語系王世和教授日文翻譯、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提供古老的地籍圖、曹永民先生與其他主人翁晚輩提供的資訊,台北市音樂教育協會提供兒歌授權、摩覺提供音樂短片,還有感謝負責兒歌編曲彈奏的陳寶華、演唱者張之千、旁白配音的林馥芊、陳令、蔡欣穎等東吳校友們。 我們先公開首映:台灣國民教育發祥地 第一集學校創始 本集介紹士林國小前身芝山巖學堂、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八芝蘭公學校、士林公學校創辦的背景與發展過程,地方先民由潘盛清領銜組成建校委員會,集資興建八芝蘭公學校新校舍,於1904年底落成。 請參考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