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02 14:56:39瀏覽1854|回應0|推薦43 | |
以士林國小歷史檔案為依據,訴說臺灣清末至日本殖民地時代的文教故事 不知道是哪些政治人物努力鼓吹臺灣成為雙語國家?教育部盲目地支持下令,各級學校就像羔羊一樣排著隊伍,摸索前進,朝著懸崖邊走。我們何不看看臺灣也曾經有雙語成功的經驗,就是日本殖民地時代,官方用日文日語,民間通行閩南語漢文,看看光復前受教育的長輩們,他們的日本語文比中文還流利呢! 世界成功推動雙語的國家地區,如英國殖民地的印度、馬來亞、香港等推動英語,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人們為了更好的社經地位,當然得學好英文。臺灣當年也一樣,全面推動日語教育,除了早年極少數的教師外,其餘教師都受過完整的日語教育,日語作為授課的文字與語言媒介,日語課有「話方、書方、綴方」等,在學校不講日語還要被罰,如同光復後被逼學「國語」(普通話)一樣。 人們在日本武力接收臺灣後,強力推動日語同化教育,早年是不適應、抗拒,慢慢就適應了,士林八芝蘭地區入學人數從最早每屆幾名,到1940年代增加到約300名畢業生。這是臺灣很成功的雙語推動經驗。 現在政府要推動的雙語是「英語」,不是日語。歐洲一些國家有多種語言沒錯,不過跟這些國家族群組成,或彼此地理相連,很自然有多語的需要。臺灣沒有那樣的土讓,除非給英語國家治理,成為類殖民地,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們繼續介紹兩集短片: 台灣國民教育發祥地 第二集師資與招生 本集介紹士林國小與其前身歷任日籍校長,並分成好幾個階段說明日籍教師與漢人教師的聘任與服務,還有招生從困境至二戰結束前的演變過程,從數名學生開始,後來畢業生增長至三百餘人。1937年的資料顯示各學區的就學率都不相同,男生平均七成至八成入學,女生較低。
台灣國民教育發祥地 第三集教學內容 本集介紹士林國小與其前身的教學內容,既然是殖民地公學校,推動日語教育外,尚有其他數理等科目,特別重視農業、家事、裁縫、課外勞作、體育運動等科目。每學年從四月開始,分成三個學期。勤管嚴教,重視全勤、學業優良,頒發各類獎狀、證書、獎章等。本集最後簡單介紹了漢文課的實施與中斷。
請參考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