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22 21:47:25瀏覽3563|回應8|推薦78 | |
幸得有機會閱覽士林國小保存的百多年歷史檔案,有第一手的教職員履歷,有學生的學籍、成績,還有多年的畢業合照。從這些保存良好的資料中,特別是影像資料中,約莫可以觀察日據時代教育與民生的發展。女學生的衣著裝容,極富變化,比起男生的變化,女生的訊息量更高些。 晚清,人們只有約一成人口能認字,女生上學更稀有,1911年士林國小的前身八芝蘭公學校開始有畢業照,從照片與畢業資料中顯示到達1944年二戰結束前,女生人數才來到四成多,早年女畢業生更少。 這是1912年(民國元年)畢業照中的五位女生中的一位,穿窄口長袖大襟衫,衣襟上的鈕釦結上還附有結飾,梳當時流行的少女髮型「鉸剪眉」。 這張是1913年四位女生中的一位,有點男生樣,不過額上戴著眉勒,眉勒又稱額帶、抹額。 到1918年,女生裝容上有些變化,窄袖大襟衫,立領更高了,幾乎遮蓋著脖子,還鑲著蕾絲邊。左邊兩位梳「鉸剪眉」,右邊這一位梳「破鬢梳」,將前髮中分梳於兩旁。 這一張1920年畢業照,女生穿著大襟衫,不過立領開始外翻,像是「鳳仙領」。梳一樣的「鉸剪眉」,不過兩鬢頭髮長至腮邊,不同於過去。不過這裝扮下一個年度又變了。 1921年的「鉸剪眉」髮型只到耳邊,穿大襟長衫。左邊這一位領口還掛著寶石裝飾。 到了1922年,這一排更清楚展示長身的窄袖大襟衫,布料的花式開始變多了,更不一樣的是髮型,中分比較多,原來中式的「鉸剪眉」變少了。據說很多花式的布料開始從日本進口。 1923的女生人數來到兩成八,這一年非常明顯是大襟衫的布料花樣百出,袖口開始變寬了,很多換上蕾絲領,與前坐的女老師相同。而全部都是中分髮型,還戴上髮夾等飾物。 1924年,與前一年度不同的是:布料的花式更多、更活潑了,寬袖開始變短些。前排女老師穿馬面裙,後面的女生也可能穿裙子,或長褲。 1925年,不流行蕾絲領了。大襟衫的寬袖變短,約七分寬袖。後排的女生穿長褲。 1926年這一張雖然解析度不是很好,女生坐到前排,衣著裝扮更清楚了。七分寬袖大襟衫,配七分長褲,大部分學生採用相同的布料縫製。 1927年,幾位女生坐到前排,七分寬袖配馬面裙,長襪子配上學生皮鞋、布鞋,或繡花鞋。 1930年,又有改變,很多為女生紮成一條大辮子,垂在胸前,配上蝴蝶結,髮型稱為「頭鬃尾」。袖口更寬了,領子變矮,中間左邊這位同學根本剪去領子。 1931年與前一年度相似,不過剪裁多了點變化,右下方這位採對襟,還有少數不在圖中改穿日式的洋裝。 1932年這一張與前面的相似,不過布料的花式沒有之前的花樣百出,兩位頸部掛著金飾。 1933年,混合著傳統的大襟衫與洋裝,髮型除了中分外,有幾位梳成兩條辮子,垂在胸前。 1934年起,全部學生穿上背心裙制服,頭髮開始剪日式的「河童頭」。從此女生的穿著便制式化。不過,比起男生制式化,可晚了很多年。 這是1935年的畢業班照片。 不過同樣1935年,一年級的紀念照片,有人穿背心裙,也有人穿大襟衫、穿洋裝,剪「河童頭」,表情靈動可愛。算算看,今年(2022年)如果她們還健在的話,應該都是93歲的老婦人了。 1935年三年級的紀念照,大半女生穿上背心裙,表情就少掉一年級的靈動感。 1936、1937、1939年,穿背心裙制服,開始結領花。 1940年,大部分女生背心裙制服都配上領花。 1943年,二戰進入末期,畢業女生換穿連身裙,開襟在左,與傳統大襟衫開襟在右不同。 1944年,二戰結束前最後一年的畢業照,制服已經沒有以前的整潔漂亮,而且連坐在前排的女生都赤著腳。可知戰爭帶給臺灣社會的窘迫,連光鮮的畢業照都不可得。 連續看從1911年至1944年士林國小女生的穿戴,可以觀察到1920年代至1930年代早期,應該是臺灣經濟情況最佳的時候,女生入學人數增加,衣服與髮式多變化,緊隨著民國的潮流。可惜,日本的野心,不能帶給「大東亞共榮」,連帶毀掉臺灣前幾十年所建立的根基。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