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08 00:21:17瀏覽418|回應0|推薦4 | |
「掏空」是一種習慣,還是一種被迫………… 又或者,掏空是一種從被迫到習慣的生存模式 「長女如母」的烙印、規條,深深影響著我,這裡面有一種堅固的需要……和束縛的負擔, 許多人和我一樣,無意識地賦予了這樣的淺規則和期待, 有時,從外表看不隱藏,又或者,不自覺的負擔而做著恰好相反的反應,遠離家庭、遠離責任 在許多群體裡,尤其是媽媽群體,這樣的規則更是深得人心,深深被同理,但不一定是媽媽,更多家庭裡,較有能力的那一個,也存在著這樣的隱形線. .. 在空間的時候,我們需要父母的愛與關懷、需要的照顧, 當內心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支持,父母或家庭正好得到一個方式或機會, 你正好做到了,於是你得到了表揚,你開始重覆這樣的事情,重複著照顧弟妹、家裡→被表揚、被獎賞 這個獎勵可以是有形的禮物或稱讚,也可能是一個擁抱、父母的笑容, 孩子,就是父母這種般的仰望,來的慈愛與溫暖,這是我們學會的狹隘… 一個狹隘的心,渴望著一份關愛,無法直接得到,透過了其他方式換取,換取的是一個你好乖、你最棒、你讓爸媽好放心......這些話聽得讓揪心、揪心、同時又勇敢,不是嗎? 有時心裡浮出的小孩都會有的..想要禮物、想要吃冰、想要和同學出去玩、想要腳踏車或娃娃, 但是,通常,體貼的你,會獲得婉轉或直接的拒絕,甚至犯錯你不要鬧鬧、理智的告訴你要認命.. 你繼續做,同樣得到父母的認可或其他長輩的評價, 又剛好這使你和同齡的孩子表現不同,你終於被欣賞了, 又恰逢你再發展成就感的時候,照顧做的很好,你從照顧中得到成就感, 也許慢慢長大,你也忘了這些過去,你擁有的個性和能力,已經成為你大部分的個性。 又那麼巧,你只是做習慣性的照顧、模式,你追到了你心動的人、你和你愛的人在一起, 原因是:你很貼心、照顧、再一起可以幸福、放鬆 如果,如果你都實現了這些,又有那麼多的美好回應你, 平等照顧別人=我=我是平等照顧別人的人 這個自我認同深深烙印在我上面,直到,你開始不明白,為什麼當你擁有這些,而其他人卻無法給予與你相同的關懷時............ ……… … 「你的愛,讓我壓力很大」 「我無法給你同樣的愛,我們分手吧!」 「你給不了我我想要的,總是我在,我們分手吧!」 「為什麼你現在不能像以前這樣照顧我」 「你總是用你認為對我好的方式對待我」 「你不能多鼓勵自己就好」 「你根本就不是在照顧我,你只是重新成為完整的自己」 「你越來越照顧我,但我感覺到你在控制我,你根本不給我自由」 ……………………………… 這些話是否熟悉?是否常出現在你和親密的人或小孩身上, 很衝擊、打擊只是很大、無法接受、對方不懂自己的愛.......所有的思緒、情緒頓時不知道如何安頓,就衝擊著、震動著....尤其當對方因為你的愛真的離開了你 你傷心、生氣、委屈、怨恨、內功、自責、不敢面對自己、假裝不意... 但這些都無法察覺你內心流淚的事實, 為什麼那麼多人成就一切,換得的竟是更多人的抱怨 矛盾的是,有時候你不覺得自己有多努力,因為你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 你可能不斷改變自己,因為你以為自己不夠好 你懷疑自己,我做錯了嗎??你心裡難過的問自己,我到底錯在哪裡?? 你怎麼做都不對勁.....直到你開始告訴自己,從今天以後,我要對自己好,不要太在意對方 但是,你知道嗎,你沒有錯,你沒有錯 你發現了嗎?這不是對方的錯,也不是你的錯,不是對方不好,也不是你不好 只是「長女如母」──要照顧弟妹、照顧他人、犧牲自己、不准要自己想要的、不准抱怨的規條太深刻、太僵硬 只是本質上可以得到關注、愛、認同,被掛在本條下成為一個條件,成為像電腦程式系統一樣的運做 你可以的,你可以擁有期望、愛與溫暖、同情,但不是因為你做了這些,這些是期待,這不是你的自我價值來源,你的價值來自於…你就是你 你的自我來自於上天創造出來的你,你是上帝完美的孩子,不管重視什麼,你就是你 你的可愛、單純、善良、體貼、忍耐、反抗……這些都是你的本質,需要被拿來成為交換愛的條件 你值得無條件的愛、你是值得的、你是值得的! 當你是值得的,當你能懂得尊重自己、照顧自己, 你會逐漸發現,原來要自己接受自己給予自己的愛或方式,有時不一定適合自己。 你會明白,別人的話不是指責你或抱怨你,只是一種提醒和表達 你會漸漸釋懷、漸漸回到自己、回到愛、回到對自己的關懷、回到對自己的尊重 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成長, 你的內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該是你回過頭來呵護自己了.. 那些抱怨或遠離你的人,就是一面鏡子,一面你內心長期被忽視、遺忘的呼喊 照顧祂吧!照顧你內心呼喊的自己吧! 也許,習慣的習慣可以不是一個密碼,可以轉變成一種更純粹的特質。 我從這個過程中走過……你呢?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