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15 14:43:37瀏覽3841|回應0|推薦2 | |
廖柏森 翻譯活動基本上是種母語與外語間意義的轉換工作,通常需要藉助大量的母語先備知識才能完成外語的翻譯。許多外語教師反對學生在學習上使用翻譯,最大的隱憂即是來自於母語的干擾(first language interference),擔心學生的中文習慣會轉移到外語的理解和表達上。然而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和研究證實,許多外語學習上的困難和錯誤不能完全歸咎於學習者的第一語言,例如Dulay和Burt (1973)的研究指出以西班牙為母語的兒童在學習英語所犯的錯誤中,僅有3%是源自於母語的干擾,而其餘85%是屬於發展性的錯誤(developmental errors)。因此在外語學習上使用翻譯確實會帶來某種程度的母語干擾,但情況並不如一般人想像中的嚴重。 而且近數十年來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發展,已經由早期完全拒斥、至目前重新評估第一語言在第二語習得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一語言從過去被視為第二語言習得的干擾(interference)已改成為一種調解(intercession) 的功能,甚至形成一種外語溝通的策略,由此觀點來看,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對其第二語言習得發展其實有其正面貢獻。另外許多學者皆認為在外語學習上使用第一語言是很普遍的心理認知過程,學習本即是藉助先備知識以促進新知識的取得,當學習者在表達外語因欠缺足夠的目標語知識和資源而產生困難時,很自然就會訴諸於其母語來彌補語言知識上的不足。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外語程度愈低者愈需要訴諸翻譯,就是因為他們愈缺乏外語的知識。但是當學習者的外語能力日愈提高,母語的影響相對也就會愈小,自然就會降低對翻譯的依賴。 更何況在翻譯過程中若能作到明確的雙語對比分析,反而可以使學習者在語言轉換中更有意識地排除母語的干擾,進而增進外語技能。在雙語對比的翻譯中,學生可以借助母語的交流模式 (communicative patterns)獲致語言轉換的直觀信息,而在目標語的學習上有更積極的疏導。也有學者主張學習外語就是一種翻譯活動,學習者總是在有意或無意間將母語的觀念轉移到外語上,但天下畢竟沒有兩種完全相同的語言,若逕自把母語轉換成外語,難免會產生錯誤,而要避免母語干擾的方法可從兩種語言的翻譯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入手,由語法、詞彙、生活習慣、文化背景、思維模式等各方面體察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 實際上翻譯也能為外語學習提供相當的助益。翻譯時學習者必須先理解原文的意義,重新組織後再用譯文表現出來,這其中包含複雜的認知過程,可以有效培養學習者對外語的敏感度。因為翻譯是有目的性地處理文本間訊習的活動,是種解決問題的工作(a problem-solving task),學習者需要利用他先前習得的語言基模(language schemata)、內容基模(content schemata)、和文本基模(textual schemata) ,對原文提出某些預測和假設性的翻譯(forming hypotheses),接下來必須證實這些假設是否合理,最後再加以修訂。所以Chellappan (1991) 認為翻譯與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有密切關係,能讓學習者意識到兩種語言系統間的差異,尤其是在語言對比分析上使用翻譯更有助學習者理解外語的文法結構。 翻譯既然是學習外語時一種難以避免的心智認知活動,學生自然常把翻譯當作一種學習策略來學習外語,而從日益增加的相關國內外研究文獻看來,學習者不但使用翻譯學習外語的頻率相當高,而且在增長各種外語技能的表現上亦頗具成效的。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