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專英語口譯課之省思
2006/04/11 16:19:52瀏覽2739|回應0|推薦3

廖柏森

近年來國內口譯教學的風氣大興,不僅翻譯系所持續增設,各大專的外語系也紛紛開設口譯課程,唯恐落於人後。翻譯系所為培育口譯專業人才而設置口譯課乃事屬當然,而且其訓練過程嚴格,教學師資、設備資源、授課時數、和學生資質及人數等條件也都要求較高。而一般大專院校一窩蜂開口譯課的熱潮則常遭致學者專家的批評,包括課程目標不明確、專業師資缺乏、教材教法混亂、學生能力不足等。大專開設口譯課究竟能帶給學生何種學習效益仍常讓人質疑,實有再深入探究之必要。

因為主客觀環境種種限制,一般大專外語系開設口譯課設定的教學目標通常並非培訓專業口譯員,而多為提升學生的外語聽說技能、擴充知識領域、和啟發學生學習意願等,這樣的教學目標應屬於外語教學的領域,口譯教學的結果未必能把學生訓練到可以從事口譯的水平。若大專外語系的口譯課主要是為了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那是否值得各校大費周章斥資興建口譯教室、甚至規劃長達一學年的口譯課程? 而且現行口譯課的成效與口語訓練課相較又有何差異呢?這些問題都有待釐清。

研究所和大專階段學生在口譯訓練上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研究所學生通常已經過篩選,具備某專業領域的學位,在母語和外語能力上亦有相當基礎;但大專學生則不然,他們不僅在專業領域、知識廣度、個性穩定性等方面尚未成熟,連外語能力都仍有待加強。另外,專業口譯教學需著眼於市場需求,因此訓練學生過程應強調專業取向(professional orientation),但大專學生可能是基於好奇或加強外語能力的動機才來修課。因此研究所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素質與大專口譯課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國內大專院校外語系爭先開設的口譯課並不算是真正的口譯課,而是透過口譯方式以提升學生的外語和其它相關能力的課程。當然大專外語系的教學目標和課程設計本即無需強求與培育專業譯員為職志的翻譯系所相同,其實若是大專口譯課果真能提高學生語言技能,該課程亦有其存在甚至推廣之價值。

大專口譯課之效益主要在於提升學生外語技能、增強學習動機、擴展知識領域,亦可為有意繼續深造專業口譯課程或學位之學生奠定基礎。因此口譯課在大專外語系課程規劃(curriculum design)中有其一定的正面角色和積極功能。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對口譯課抱以不切實際的期待,畢竟其它外語課程例如口語訓練課也能達到相近的教學成效,因此耗資興建口譯教室或爭相開設口譯課程,有時反而會排擠其它外語課程可利用的資源。目前大專外語系開設口譯課的目標應是在考量教學資源合理分配及兼顧學生程度和興趣的前提下,提供學生多樣的課程選擇,從不同面向培訓學生多元的外語技能,甚至發展出口譯課的專業特色。

具體言之,大專口譯課在能增進學生的外語技能的基礎上,應該還可有更多元層次技能的發展空間。傳統對於口譯工作者的印象通常都聚焦在從事會議口譯的專業口譯員,其語言能力、口譯技巧、和相關專業知識的要求條件都相當高,因此專業口譯員多是在研究所的階段才施以嚴格的訓練。然而實際在職場上對於口譯的需求卻是非常多元的,每種口譯工作的技術門檻也不見得都很高,部份的口譯工作就可能由大專口譯課培訓的學生來勝任。

例如在大學實施對話口譯訓練即相當適切。常用的對話口譯基本上是由譯者親至口譯場所提供小型(small scale)、面對面(face-to-face)、兩種語言雙向(bi-directional)口譯的服務,常需對話口譯的場合為醫院、法庭、移民服務處所、社會服務處所、或工商企業等,常見的口譯情境為訪談(interview)和會議(meeting),常用的口譯形式則為逐步口譯。一般而言,從事對話口譯者只要精通兩種語言,並不一定需要受過專業訓練,在歐、美、澳、紐等外來移民眾多的國家,也常請雙語人士擔任口譯工作。目前國內大專口譯課程若非以培訓專業譯員為目的,或許可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對話口譯的觀念和活動,一方面提供實際情境讓學生練習中英語的對譯轉換,提升語言技能;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的實務口譯技能和意識,進而增強他們未來在職場中的競爭力。

另外,在口譯的職業分類與技術分級上,只有會議口議才真正要求訓練學生達到爐火純青的專業技巧。雖然大專口譯課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素質難以造就會議口譯員,但口譯課若確能提升學生的口語技能,再輔以配套的相關課程,各外語系應能發展出其口譯教學的重點和特色。各校系可依據其專業背景和所在區域來設計口譯課的訓練內容,例如以觀光餐飲為重心的學校,其口譯教學可與觀光旅遊、藝術欣賞等學科聯繫以培訓導覽口譯人才;而以工商科技為主軸的大專則可結合國際貿易、行銷管理、生產製造等知識領域來培育工商口譯員。因此導覽和工商兩種口譯型式皆值得大專外語系思考如何搭配學校其它實務課程和專業資源來進行口譯教學。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23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