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23 19:57:07瀏覽1186|回應10|推薦41 | |
(救世軍在街頭慈善募款)
早幾年一直對亞洲人把“耶誕節”當成“狂歡節”慶祝不以為然然。“耶誕”是(廣義的)基督徒的大節日,慶祝耶穌降生,原是很莊重的日子,怎麼會變成喝酒跳舞通宵達旦的節日呢?我雖然不是基督徒,可是對別人的信仰,也是十分敬重。所以對在台北,香港,或北京看到的節氣氛圍,十分不認同。 也許不是所有的西方,至少在美國耶誕節也是一個家庭團圓的日子,家人會由各處趕回家過節。美國小孩在啟蒙以前,都相信真有聖誕老人,他在耶誕夜由煙囪進屋,給聽話的小孩們留下禮物。大人們也會給親朋好友準備禮物,大夥都像是我們小時在年三十夜等紅包一樣興奮。可是所有的社會教育都在強調,耶誕節送禮的意義是“給予”(give),而不是商業性的搶購血拼,更不是走後門送賄賂拉關係。 許多辦公室也趁機辦些年終的活動,有如台灣近年來的尾牙,酬謝員工一年的辛勞。我想這些公司party的酒宴歌舞,就是亞洲人有“狂歡”慶祝耶誕的錯覺來源吧。 來了美國才發現這個社會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有極多(應該有半數以上?)的人口與家庭不是基督徒,也不慶祝耶誕節,他們或是無神論,或是猶太教徒,及其他如各教等,包括許多的華人家庭。因此在這個多元社會,也不能逢人就道“聖誕快樂”,說了可能會罪人的。這種有時看似虛偽的“政治正確”性,時常還成了真正的公共議題,例如有地方反對政府花公款佈置聖誕樹,建馬槽景觀等。 說來也對,我繳的稅,憑什麼你花了,去慶祝耶穌誕生? 因此,在美國流行的不是說“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而是“節日快樂(Happy Holidays)”,即泛指猶太節,新年等年終的節日。幼兒園的年終表演節目,都叫“Winter concert”,各族各教的家長們都能歡聚一堂。 一般地方政府辦的燈會等,也都該稱為“Winter Lights Festival”,燈飾多搞些卡通人物,而不是馬槽朝聖等主題,免得得罪其他各族裔與信仰。 回歸話題,該不該“狂歡”呢? 最近我也發現有說,其實耶誕節是在有耶穌以前就是一個節日,耶誕樹的由來其實也跟耶穌無關,古歐洲人是冬天躲在洞裡,或家裡大吃大喝慶祝12月25日。因此,耶誕狂歡也不是什麼藐視宗教的壞事。 兒子小時,我們為了他的道德教育曾經也去過教堂,可是我是無神論者,因此選擇了一個Unitarian Universalism,簡稱UU的教會。此教我不知中文如何翻譯,也不知傳到亞洲沒有。可是許多名人都不是基督徒,而是UU教徒,例如: 美國國父之一的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大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兩個同名也都當過美國總統的亞當姆斯(John Admas)。 我後來越來越不喜歡UU的左派政治思潮,也不再去他們的教會。可是記憶深刻的是他們對耶誕節的詮釋:耶誕節不是慶祝耶穌的誕生,而是慶祝所有的小孩來到世間,它是慶祝人類生命的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諸位看官,你如果要虔誠莊嚴的過節,可也。你如果要歌舞達旦狂歡過節,也不差。都是各喜所好,無啥對錯是非。可能,最重要的,第一,不要像趕看黃小鴨似的一窩蜂。第二,多花時間跟小孩一起,或多花時間跟家人一起。第三,學學的耶誕精神的真諦,“給予”重於消費,才意義非凡。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