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佛教產生在西元前六世紀至前五世紀的印度。當時印度是奴隸社會。全印度並不統一,經濟發展也不平衡。原來的印度是婆羅門教,他們把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軍事貴族)、吠捨(農牧民和工商業者)、首陀羅(奴隸),另外還有「賤民」。婆羅門為永保自己的特權地位,規定種性的地位不可以改變,還製造了他們自己祖先是從神的頭上生出的神話,以欺騙人民。但是伴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祭祀的地位下降,婆羅門的地位隨之動搖。
由於國家機器加強,剎帝利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們對於婆羅門的特權感到不滿。其次是吠捨種姓,他們有的人淪為奴隸,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人變成工商業奴隸主和農村中佔有土地的人,他們經濟上富有,就要求相應的社會地位;最低層的奴隸所受的剝削奴役有增無減,他們想方設法與奴隸主爭鬥。除此之外,國與國之間的攻伐與兼併也使社會動盪不安。
這種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影響到思想領域,就產生了與傳統的婆羅門思潮相對立的「沙門」思潮。據佛經記載,當時有九十六種「外道」,「外道」就是佛教對自身以外的思想體系或宗教派別的稱謂。其中著名的「六師」分別代表六種沙門思潮,他們主張各異,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也不相同,但是他們都反對婆羅門教關於大神創造世界的說法,都反對「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的三大綱領。佛教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宗教。
2.創始人
創始人釋迦牟尼,本名悉達多,生卒年約西元前五六五年至前四八五。剎帝利種姓,其父為淨飯王。通常佛教徒稱他為佛祖或佛陀。釋迦牟尼從小受到良好的傳統教育,長大後被立為太子,並結婚生有一子。悉達多,雖然生活富裕、地位顯赫,當他看到人世間有生老病死之苦和種種不平,決心學道,以救世人。悉達多首先向婆羅門高僧求教,未能如願以償,再去尼連禪河邊的林中修苦行之道,長達六年之久,仍一無所獲。最後渡河而過,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成佛而得道。此後從事傳教活動四十五年,足跡遍及恆何流域許多國家和地區。他建立了佛教僧伽生活制度。有弟子五百人,有名的「大弟子」十人。八十歲那年在兩棵娑羅樹間涅槃。他所創立的佛教在印度經歷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階段,到西元十二世紀便在印度本土消失。但佛教早就傳到國外,成為至今仍然影響著廣大人口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起始原是為了避開婆羅門教的世襲階級制度和獻祭儀式,同時也修改因果循環報應和再生的觀念,它認為生命是循環不斷的,一個人的一生不是以生為始、以死為終,而只是人生輪迴中的一個環節,每個人都有前世及來生。因與果的循環使人聯想到自己和貪慾的結果招致痛苦,相反地,憐憫與關愛帶來快樂和幸福。因此只有戒除慾望才能得到心靈上的平靜,經由涅槃圓滿。
3.教義
佛教的教義為:人生疾苦皆出自於欲,人若能清心洗欲,苦則一去不返,佛教的「因果輪迴說」還認為,人的行為將自為因果,自得報應,因而人人都應行善,廢除戰禍,殺生等惡事。佛教的「四聖諦」為人們消除日常的痛苦提出準則,為人的存在作了解釋,為來世再生帶來了希望。由於漢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以善良為宗旨,故佛教的傳入,很容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並堅定不移地信仰下去。「四諦」包括「苦諦」(苦的內容)、「集諦」(產生苦的原因)、「滅諦」(苦應該消失,達到涅槃)、「道諦」(消滅苦的方法)。
為什麼會有苦?佛教認為是由「業」決定的。人的思想言行會產生身業、口業、意業,前生的業決定來世的果報。
4.特點
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是「中道」觀。佛首次說法時就明確指出:「有兩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所說的兩邊就是指「享樂」和「苦行」,他認為這兩者都是過份的行為,不能學,只能「捨此兩邊,有取中道」,不僅和傳統的婆羅門教劃清界線,也與當時的其他「沙門」思潮劃清界線。實際上他的學說就是在取捨各派學說的基礎上建立的。正因為他的宗教不偏不倚,適應性強,所以很快得到廣泛的支持。
第二是它的「緣起」觀。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起」,「緣」是指「條件」、「因果關係」的意思,是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相互依存的。「緣起觀」貫穿在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中。
第三,佛教的解脫觀──涅槃。「涅槃」梵文的原意是「火的熄滅」,佛教的意思是指通過修息熄滅生死輪迴而達到的神秘的精神境界,是佛教的最高理想。
第四,佛教的種姓平等觀。佛教主張「四姓平等」,業報輪迴方面平等,不管是高級種姓還是低級種姓,都根據自身的業報參加輪迴。佛教認為種姓是社會分工造成的,不是神造成的。但是佛教並不主張取消種姓,對於社會上的不平等也是承認的。但其「四姓平等」的主張無疑是對「婆羅門至上」的一大打擊,自然受到其他三個種性的歡迎。但它的主張並不徹底,反而提高剎帝利的社會地位,所以佛教會受到國王的大力扶持。
第五,佛教的僧伽制度。僧伽即僧團,是出家的佛教徒的組織形式,有組織的生行生活是佛教的特點。釋迦牟尼為僧伽制定戒律,同時還規定了雲遊乞食、雨季安居、犯過懺悔等制度。佛教還有在家的信徒,稱為「居士」。
5.大乘與小乘、顯宗與密宗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在那裡?
所謂小乘佛教完全根據佛佗所說的禮理行事,沒有任何修改,故稱之為「原始佛教」, 小乘佛教盛行於錫蘭、緬甸、泰國、故也稱「南傳佛教」。大乘佛教起源印度北部,流傳至西藏、中國、朝鮮和日本,故大乘教也稱為「北傳佛教」。
大乘教與小乘教的最大差別是,小乘教重視自度,只求自我解脫;大乘教則重視度他,以眾生皆得解脫。小乘教主要供奉「人天教主釋迦牟尼佛」;而大乘教供奉「人天教主」外,還有「毗盧舍那佛」、「五方諸佛」;至於「觀世音」也是大乘教派最喜歡供奉的大菩薩。
佛教的最高思想是通過修行而最終涅盤成佛。而修行成佛。小乘佛教只修羅漢行,大乘佛教則修菩薩行。由最原始的佛教,可分為兩大門派是『小乘』﹝Hinayana﹞ 與『大乘』﹝Mahayana﹞之別。乘是『運載』之義,能載人至彼岸之意,小乘在先,大乘在約西元一世紀,大約從古代小乘部派中產生。根據漢譯佛經的資料顯示,最初可能流傳於中亞細亞,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主要流行於中國內地、西藏、蒙古、日本、韓國等。
對於傳統佛教而言,表示它能渡化更多的眾生。對佛陀及其教義採比較開明和創新的解釋,要求佛教徒勿汲汲尋求個人的解脫,應致力菩薩的實踐。現存的大乘宗派,主要有淨土宗、禪宗和天台宗。小乘是相對於大乘以成佛為最終的理想境界而言。大乘佛教徒稱那些以證得阿羅漢果為終極理想的佛教宗派為小乘。大乘小乘雖有修佛果的深淺之分,但都是以歸與空寂涅槃而得覺悟的。
佛教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中又分顯宗和密宗。其中密宗較為興盛,提倡顯密共修,先顯後密。顯宗又稱顯教,其教義被說成是釋迦牟尼(應身佛)公開宣說(即「顯」)之教,故稱之。密宗又稱密教,密乘,真言宗,金剛乘等。密宗受大日如來(法身佛)深奧教旨秘密傳授(即「密」),乃「真實」言教,故名之。十三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泯滅後,唯有藏傳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習的完整型態。藏傳佛教密宗有自己傳承,在所重經典、修習次第、儀軌、制度等方面也有其獨具的特點。因此,傳統上把藏傳密宗特稱為「藏密」或「西密」,以區別漢地佛教密宗和日本的「東密」。
相關閱讀:
1.佛教的和平精神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555295
2.寫給年輕人的祝福---- 證嚴法師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02208
3.連結宇宙心~歐林冥想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8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