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29)十二處與十八界的修行(4) 聖法.律覺見跡
2018/10/03 22:04:27瀏覽134|回應0|推薦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29)十二處與十八界的修行(4) 聖法.律覺見跡

 

為聖法.律覺見跡。《雜282佛告阿難。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覺見跡。

 

見跡的佛法意義。世尊說法不離「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無量義經》佛云:「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因此,能離四相而如實知見「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是為見聖跡。亦即看見了三世諸佛的古道、一切賢聖所走過的路徑。

 

何謂見跡?何謂覺見跡?見跡,是般若智觀照起心動念,察覺心念的痕跡。從見跡的過程中,比較自己起心動念與外顯行為,與生命準則相違背,與覺悟者的見地差很多,發覺自己的錯誤與疏失,從而覺醒而更正,稱為「覺見跡」。

 

見跡的操作面。如《雜23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若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

若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

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空三昧:三三昧之一。智度論五曰:「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知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則為三三昧。就果而言,則為三解脫。「三三昧」是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律覺見跡的好處。律覺見跡是透過已發生的來反省、修正,而能趨向無上正等正覺。如《雜211》「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凡走過的必留痕跡。痕跡有大小、深淺、明晦之別,高明的追蹤者觀察種種跡象而能掌握狀況。所以見跡是一種觀察、在修行上是一種追蹤、辨識與反省的過程。眾生必然心中先起念,而後方有外顯的身口意業行,這是明顯的痕跡;然有些行者起念之時,已然「心行處滅」,此時雖外無顯行,但聖弟子仍然可以察覺自己曾起之念,因為有跡可見。心行處滅者有如在白紙上以鉛筆寫了字,但馬上用擦子擦掉了,雖然紙上沒字,但有痕跡。因此不論有無外行,只要起心就必有跡。

 

為何會有跡?是因為心動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六祖慧能說的「心動」,相當於《雜阿含279》說的「愚癡無聞凡夫眼根見色。執受相。執受隨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儀執受。住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以漏其心。」凡夫六根、六塵、六識,觸而有所住生心,有可意、不可意,心不平等而起波浪,遂生貪染,是心不定被外境所遷,故曰:心動。因此見跡,則知自己心動矣。是故,聖弟子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因為發現自己動搖了,這時必然要追查原因,修改六識

 

色不迷人人自迷。見跡是種觀察,向五欲處觀察,行者慢慢會體會到,「非色迷人,是人迷色」,因此問題不在眼根、色塵,而在眼識。眼識不如實知所見之色,當然隨其外相形好,生可意之受而染。因此覺醒處在識的轉變,當真明白時,就是「轉識成智」。當眼識明白且如是如實知時,根、塵、識三者和合曰「明觸」。明觸者,不迷於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但若無明觸時,則對六塵生可意、不可意之心。此時彼聖弟子慚恥厭惡。

 

  慚愧。慚愧是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的第一步。《雜346》「所以者何。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六祖慧能在《六祖壇經》【無相頌】言:「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因此能慚恥者就能進步。如《佛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愧,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

 

慚恥厭惡者是行無相懺悔。慚恥是對已發生的生「懺」,厭惡是希望從前的過錯將來永不發生,是為「悔改」,六祖慧能曾傳授的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無相懺悔。懺者,懺自己從前以至現在所發生的過錯,故曰:懺其前愆。而「無相懺」者,是離相懺悔,不是落在自己的過失中搥胸頓足,而是在懺悔中經過整理分析,知道引發這些錯誤行為的背後種種「不當知見(識)與業習」。

 

為何有這些「不當知見與業習」?是因為在自己的取相「意識思惟」中,有許多未曾察覺的錯誤知見,例如一般人以四大六根為己,有頑強的「我相」,當然為了莊嚴「我」,就必須花費許多心思在打扮自己與護衛自己。

 

悔者,悔其後過。佛法不離世間覺,從六根、六塵、六識中,行者不斷的「感受、領悟、覺醒」。覺醒的行者看到了生命法則,當有一天他如實知六塵,許多不恰當的「知見與業習」漸漸消褪,而新的生命價值觀取代舊的知見,這是「悔改」。也就是「轉識成智」。這樣的慚恥厭惡不但是懺,更是生命觀念的重建,是從見跡中覺醒。如尊者難陀善喻:覺見跡是以智慧利刃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712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