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25)三種觀義(2)
2018/08/12 23:33:13瀏覽161|回應0|推薦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25)三種觀義(2)

 

  十八界。「界」(`dhatu`)具有差別、體性、原因等要素之義,十八界是討論「認識」的構成要素,所謂「六根」、「六境」、「六識」,詳細來說,即包括認識的主觀能力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客觀對象之「六境」(色、聲、香、味、觸、法)及認識內容之「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共計十八種。

 

十八界分為六根界、六塵界和六識界:

 

1. 六根界:能見之根,名為眼界。能聞之根,名為耳界。能嗅之根,名為鼻界。能嘗味之根,名為舌界。能覺觸之根,名為身界。能覺知之根,名為意界。

2. 六塵界:眼所見一切色境,名為色界。耳所聞一切音聲,名為聲界。鼻所嗅一切香氣,名為香界。 舌所嘗一切諸味,名為味界。觸即觸著,身所覺冷煖細滑等觸,名為觸界。意所知一切諸法,名為法界。

3.六識界(六轉識):識依眼根而能見色,名眼識界。識依耳根能聞諸聲,名耳識界。識依鼻根能嗅諸香,名鼻識界。識依舌根能嘗諸味,名舌識界。識依身根能覺諸觸,名身識界。識依意根而能分別一切法相,名意識界。

 

十八界的體性

1.其中的六根中前五根,再加上五塵代表的是代表了物質層面的色法

2.其中的六識,再加上六根中的最後一個意根與六塵中的法塵則是代表了精神層面的心法

3.代表世間的十八界一一法─六根、六塵、六識,皆是因緣和合、生住異滅,因緣而生、因緣而滅,都是無常、苦、空、無我,非真實的法

 

  十八界的推衍。十八界不只討論認識的主觀能力、客觀對象、認識的內容。更提到後續的觸、受、想、欲、覺、熱、求。佛陀在《雜454》提到的先後的次序,是先有六根、六塵、六識三者和合曰「觸」,而後有受至求,而求不得產生苦。滅苦之道要在源頭找,即是在根門上修。是故,佛所說對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的三種觀義,皆可以七處善修之

 

《雜45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種種諸界。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種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45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云何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觸生受。緣眼觸生受生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觸生受。緣意觸生受生意觸生愛

 諸比丘。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要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45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緣種種覺生種種熱。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緣眼受生眼想。緣眼想生眼欲。緣眼欲生眼覺。緣眼覺生眼熱。緣眼熱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想。緣意想生意覺。緣意覺生意熱。緣意熱生意求。是名比丘緣種種界故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比丘。非緣種種求生種種熱。非緣種種熱生種種覺。非緣種種覺生種種想。非緣種種想生種種受。非緣種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但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4115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