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24)三種觀義(1)
2018/07/13 22:53:34瀏覽104|回應0|推薦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24)三種觀義(1)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七處善、三種觀義。這段經文從「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所謂「陰.界.入」。在《雜阿含42》「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我們體會照見五蘊皆空的實際是在奉行七處善。而三種觀義,世尊如是說:「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

 

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佛告諸比丘,以「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作為觀察的視角是為正思惟,真實觀。《雜阿含2》經文如是「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如佛所教,能正思惟則能空五蘊。當生命行者在世間雖有五蘊,以七處善正思惟五蘊,卻不被五蘊所纏綿染著。當如是之時,可以說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從心經一隅之得(6)照見五蘊皆空(1)開始,探討了「五蘊」,惟當我們依法行七處善:如實知五蘊,如實知五蘊的集、滅、道、味、患、離,我們方能照見五蘊皆空,因能離而不住,方能如觀自在菩薩所說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同樣的,我們必須如實知十二處(入),也才能「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十二處。處(梵文與巴利語:Āyatana),又譯為入,入處,佛教術語,意為感覺的感官基礎、媒介和對象等。緣生心心所法的一切境可分為所依六內處和所緣六外處,合稱十二處。

入處

 
 

 

 

 
 

 

 

 

 

內部」
感知
器官

外部」
感知
對象

 

 

 

 

 

 

   十二處的定義。《雜阿含經304》等在六六法中定義了十二處:有六六法。何等為六六法?謂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何等為六內入處?謂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何等為六外入處?色入處,聲入處,香入處,味入處,觸入處,法入處。 ”

 

  六根與六塵。六內處即六根,六外處也叫六塵。六內處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大毘婆沙論》稱:十二處是以自性而立,六內處是所依,六外處是所緣。

 

  十二處即一切。《雜阿含經319》定義了一切境就是十二處:「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對十二處的正思惟是修學的基礎。《雜18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眼當正思惟.觀察無常。所以者何。於眼正思惟.觀察無常故。於眼欲貪斷。欲貪斷故。我說心正解脫。耳.鼻.舌.身.意。正思惟.觀察故。欲貪斷。欲貪斷者。我說心正解脫。如是。比丘。心正解脫者。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以「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作為觀察的視角是為正思惟,真實觀。而這是十二入處的修學基礎。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327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