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11 16:01:40瀏覽249|回應0|推薦1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28)十二處與十八界的修行(3) 賢聖法.律為賢聖修根 賢聖法.律為賢聖修根。《雜282》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頃。如是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爾盡滅。得離厭.不厭。捨。………如是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阿難。是為賢聖法.律。為聖弟子修諸根
賢聖法.律為賢聖修根,關鍵在「如實知」。為何聖弟子能「如是如實知」?是因為聖弟子在前一階段:「賢聖法.律無上修根」時,以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為自己爭取空間,對六根所見之六塵產生正確的認知,而此「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的正念正智是「如實知」的基礎。如實知者不但能捨「可意、不可意」的受;更能分辨需要與想要的不同,而不會因多看一眼而染著;能知六根、六塵的正用,而非落入虛無的境界,這是修學者該注意的。比如世尊仍然注意自己及弟子們身體的健康,若無載道器,怎能在世間展現慈悲喜捨。
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捨。因「如是如實知」故,才有「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捨」。而此三句,簡言之是「離染」,是「水不起波,心不染著」之義,何以故?因《雜278》「云何六勝入處。眼識色緣。不生欲覺.結染著。當知是比丘勝彼入處。勝彼入處。是世尊所說。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若彼比丘於六勝入處勝已。貪欲結斷。瞋恚.愚癡結斷。譬如王者。摧敵勝怨。名曰勝王。斷除眾結。名勝婆羅門。」若以大眾常讀的《金剛經》說法,則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六祖壇經》對此的描述,應是這句:「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而《圓覺經》則是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染淨另話。如流行歌曲《傳奇》的歌詞:「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世間的經驗說明了,比真正需要多出一點,稱之為貪、染。當修學者失去根本作意,忽略了世間萬物皆緣起時,就容易落在貪染中而不自覺。
一般修學者常觀照自己心的狀態,在染、淨當中而生掉舉,計算次數,以為有所得失。但六祖不是如此,慧能大師聽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悟而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因為寂滅、勝妙、俱捨,皆來自於自性的起用,也是般若的具體表現。慧能大師體會的是離染不住的源頭能力,而我們落在染淨成敗的外相中,時而歡喜,卻多的是憂愁。
正念正智是以「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貫穿。《雜276》「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汝於此義應如是觀察。此六愛身如實無我。姊妹。譬因膏油.因炷。燈明得然。彼油無常。炷亦無常。火亦無常。器亦無常。若有作是言。無油.無炷.無火.無器。而所依起燈光。常.恒.住.不變易。作是說者。為等說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緣油.炷.器然燈。彼油.炷.器悉無常。若無油.無炷.無器。所依燈光亦復隨滅.息沒.清涼.真實。」這段是說當修學者對一切諸法皆是緣起有深刻真實地看見,緣起而聚,變異而滅。因建立無常的見地故,對任何人事物心不染著,得離「不可意的厭、可意的不厭。稱之為捨。」
註:歌曲《傳奇》作詞:左右 作曲:李健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 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 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 想你時 你在天邊 想你時 你在眼前 想你時 你在腦海 想你時 你在心田
寧願相信我們前世有約 今生的愛情故事 不會再改變 寧願用這一生等你發現 我一直在你身旁 從未走遠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 多看了你一眼
請欣賞:傳奇(合唱) 個人經驗:這段影音最能傳神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