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19)受想行識亦復如是(5)
2018/06/12 23:05:38瀏覽129|回應0|推薦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19)受想行識亦復如是(5)

 

  識的涵義。《雜阿含42》:「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識」是分別作用,判斷作用,認識作用,因此六識身是描述「識」之分別作用的六大部分,在原始經典「心」、「意」、「識」,三者名異而義同。而到了大乘佛教時期,瑜伽行派的唯識法相學,在六識之上加「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而中國大乘佛學,更在八識之上加「第九識」即「阿摩羅識」(無垢識)。

 

  識身的由來。識身由無明與貪愛累劫積蓄而得,《雜阿含294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

 

  識的因緣。《雜阿含58》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由名色組成,色是四大,對個人來說,我們當下是在人界,須扮演種種角色,角色不同,識亦有差眾生在生活中所產生的受、想、行 (這三者為名) 回饋到識蘊,如許多種子播在識田,又令識蘊產生變化,因此「識蘊」是在變遷之中,是無常變異無有堅實,是空性,所以「識不異空,空不異識」,例如心理學的制約理論即是描述這種狀態,識是可以更新調整的。然更新的內容、調整的方向,是個人必須在無數的可能中,自己依對生命的見解而做出自主的選擇,這是性空的了義。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的實踐。然而世尊對五蘊的意旨,終結在調伏五蘊,因此「識」是可轉的,若方向正確,即是「轉識成智」。如《雜阿含42》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

 

  凡夫的識為何常是無明。凡夫是以自己六根見聞覺知對六塵來建立自己的認知能力,然凡夫的六根不是全頻的,例如我們的肉眼所見光的頻譜有限,因此紅外線、紫外線等皆無能接受;凡夫的耳也是一樣,超高頻與超低頻的依樣無感;因此凡夫六根知見能力有限,當以有限的知見能力所建立的認知,當然不會是生命的整體實相,因此《楞嚴經》云:「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建立正見即除無明。無明,簡單的說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甚麼呢?世尊在《雜阿含298》指出「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若於上述各項都如實知,即是建立正見而除無明。如知三際,不是只知有「前世,今生,來世」而已,更要知道對待三世的正確認知與態度,是「不顧前際、不欣後際,但對當下知其生住異滅」,而在此生住異滅的緣起變化之中,能知所先後趨勢,隨順緣起作應作之事,這稱梵行已立。

 

  得正見的途徑。得正見有路徑,必先親近善人,就有機會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就有機會得聞正法,得聞正法而不忘自己思惟,能感受、領悟、覺醒,如《葛拉瑪經》世尊對葛拉瑪人所說,這樣方能建立正見而除無明。而這個建立正見的過程,也是「轉識成智」的過程。

延伸閱讀:葛拉瑪經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242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