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3 00:55:49瀏覽9545|回應10|推薦59 | |
漫畫式的回憶場景揮之不去,咦?原來真坐在久違了的《Clipper Lounge》 High、Low Tea 做了一世紀半英國殖民地,「主子」許多生活文化香港都齊了,英式下午茶這習慣也不例外。食肆此類下午茶點時間通常下午三時許開始,直到五、六點。嚴格說,下午三~五時間享用較常見的「茶與點」、應稱 "Low Tea" 或 "Afternoon Tea";晚一些下班後、晚餐前有肉類拼盤等食物的則是 "High Tea" 時段。如今,整個下午不分段、當地都稱為 High Tea 了。 港、九別 觀光客較熟知、嚮往的下午茶地點是九龍(尖沙咀)半島酒店大廳,設施即稱為《The Lobby》。八十餘年歷史的殖民風半島酒店風韻十足,加上名人星蹤(『看到某某明星』的傳聞總是一大賣點),The Lobby 有其引人之處。相對的,隔著維多利亞「海」的香港島下午茶熱門地點便沒那麼多「朝聖客」。 港島、九龍間來往便捷,居民卻各有活動範圍。某些住港島的朋友如無必要,一年半載也難得「過海」一趟、更不會跑去半島喝下午茶了。做為一個外來後到客,筆者沒那地域觀念,但可感覺到所識若干港島居民對九龍是有些輕視的。這股隔著數百公尺海面的優越感、Snobbishness 並非毫無來由:香港島是當地 Old Money、富紳巨賈家族聚居之地,如有所謂「當地貴族」這回事,多半都在這兒了。 1963 開幕至今,洋行英商、買辦大班、金融地產鉅子、政府高官、名氣界中 "Who's Who" 代代於港島中環的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Hotel)出入,儼然已是地標地位。文華酒店 Clipper Lounge 則早成下午茶、社交熱點,看盡中環商賈起起落落、歷久不衰;即使過客如筆者,也不免為其獨特氣氛吸引,偶而前往體驗、趣味盎然。 Afternoon Tea at《Clipper Lounge》 2006 翻修後首次再至睽違數年的 Clipper Lounge,改裝後差異有限、但堂皇之氣稍減,板著臉的經理、服務生倒依舊。來這總得叫個 Tea Set,點心層架由昔日黃澄澄銅架、光可鑑人的銀盤換上了現代感的鉻鋼玻璃架,不難看、但風韻不同了。茶具餐碟則還是 Wedgwood、Royal Doulton,鄰座仍傳來久違了的英國腔英語,與英國千絲萬縷的關係宛似猶存。
小點下甜上鹹,幾乎樣樣細緻可口、無可挑剔。熱烘烘的原味、葡萄乾兩種 Scone 水準依舊,手工玫瑰果醬與 Devonshire cream 美味如昔,有些東西還真的不會變。
二人只打算歇腳,但還是將一人份茶點一掃而光。不嗜甜食,但遇 Scone 塗抹果醬、奶油便停不住。Devonshire cream 亦稱 Clotted cream、風味獨特,Clipper 版應是以鮮奶慢製、不是直接奶加 whipped cream 速成。「茶中香檳」大吉嶺挺好,但是天氣悶熱、直想喝冷飲,又另點真正香檳及冰咖啡。 And...《MO Bar》 文華東方集團在中環另一新酒店 The Landmark 內也有間《MO Bar》可做歇腳、享受下午茶之處,茶點與姐妹店 Clipper 大同小異,環境風貌則現代、帶些亞洲民族風。號稱城中俊男美女雲集的 MO Bar 下午卻是空盪盪、沒什麼生意。喝了咖啡、嚐了塊(有水準的)義大利 Panna cotta,雖也舒服,但哪有 Clipper Lounge 之趣?
至於已成觀光景點的半島 Lobby?就留給提著大小 LV、Tiffany 購物袋的觀光客們吧。半島、文華之別何在?忘記哪裡看過一形容頗傳神『以藝人為例,Starlet(年輕小明星)會去半島曝曝光,Star(大明星)則去 Mandarin 享用下午茶』。 Clipper Lounge 與文華東方一樣,難以取代。 2008‧06(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or courtesy of Mandarin Oriental) 後記:居港長輩每星期都會去 Clipper Lounge 與老友喝下午茶、聊天,數十年如一日。最近來台,見到晚輩在下我穿 T-shirt、短褲、Flip-flop(人字拖鞋),有所感慨的說:『現在還有人穿你這樣去 Mandarin 喝下午茶...』,一問之下,多是外地(尤其西方)客如此。看來 Clipper 客也在變。(2008‧08) 參考及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