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3/31 15:21:26瀏覽7140|回應1|推薦35 | |
三年沒赴/返香港,第一餐便選了與居港家人在家吃火鍋,那麼外食呢?事有輕重緩急,還是以心心念念的小吃為先,不急著去什麼高檔名店、fine dining,以後旅行更方便時再吃也不遲。 《(麥奀)忠記麵家》老舖雲吞情 若問因疫情多年未回港的港人「最想吃什麼?」幾乎個個回答「雲吞麵」。同樣一碗雲吞麵,如同台灣的牛肉麵、人人各有所好,但是《麥奀記》一系總是可靠的選擇。個人在中上環一帶慣去的忠記麵家便屬於該系,來龍去脈已寫過好幾次、就不再贅述 熟悉的「一線天」小巷(永吉街)景色 雖然只是早午餐,但哪怕吃不下都要來一碟久違了的柱侯牛筋腩 牛筋軟透、入口稍嚼即化,牛腩稱不上此處強項,但忍不住也雙拼一下,不至於乾柴、也是行的,盤底的老鍋腩汁則很鹹⋯ 莫非自己三年來吃慣了台式清淡調味? 蝦子(籽)撈麵滿滿鹹鮮蝦子香、麵條口感好,美味如昔 午後小點時分多半來一碗「細蓉」(小碗雲吞麵)就夠了,但時已近午,就叫一大碗淨雲吞(雲吞湯) 忠記的雲吞尺寸中等,仍有「散尾小金魚」般秀氣感,雙蝦內餡、口感味道還是好,蝦頭蝦殼大地魚湯底也夠味,不愧是療癒小吃、Comfort food 少不了一份在台吃不到的菜心,照舊捨蠔油而淋上腩汁,汁的確偏鹹、但是菜心很可口。個人慣例的三樣都到齊、還外加牛筋腩,這一餐足足等了三年的庶民美食過癮! 《生記粥品》老舖生滾粥 可能因為幼時身體不好、每病就食粥,所以長大後就很少再吃,但還是喜歡如濃湯般的廣東生滾粥 四十多年歷史的生記粥品早已成為中上環熙來攘往人們的固定小吃店,雖然從早開到晚上八時許,但還是最適合來此早餐、早午餐 家人迫不及待點了魚腩魚球粥,雙拼已是一大碗。生記是家庭生意,大姐掌控店面、弟弟每天凌晨兩三點就開始煲粥,但煮好五、六小時後米香漸散,所以一天得煮好幾輪。粥香而細滑,湯底也見工夫,此店基底是豬大骨湯,但製程不簡單(可見蔡瀾先生介紹)。厚片鯇(草)魚肉鮮嫩無土草腥味,沾了隨附的薑絲醬油吃真好 鯪魚球如果再多加些陳皮、會更美味,但庶民食舖也不必太過講究 再隨意浸兩段炸油條、更添口感與味道 炒米粉所用的粗米粉與台灣粗細米粉都不同,較具口感;個人挺喜歡,但吃慣台閩米粉者可能覺得怪怪的。本就不賴,加一些辣椒油更上一層樓 煎魚餅用的自然是鯪魚,用料實在、但個人覺得粟粉下得多了些。走過疫情,製作用心、價錢實惠的生記水準仍高,是在這一帶食粥的不二之選 曾幾何時在鄰近也開了一家麵店?如果點一碗清湯牛腩、再送一碗粥過來,豈不是兩全其美?下次試試! 國泰航空「玉衡堂」Noodle Bar 曾是最常搭乘的國泰航空在疫情期間受到重創,桃機貴賓室暫停營業,但香港機場卻從兩個貴賓室增加到三個,不過當時只開放兩處 玉衡堂(The Pier) 記不清去過多少次,裡面的 Noodle Bar 已正常服務 除非在機場其他食肆已飽餐,否則以往如沒吃一碗貴賓室的雲吞麵或擔擔麵,旅途就好像不完整(笑),睽違三年、就兩樣都來吧! 港式擔擔麵與川味不太一樣、反而較接近日式,是可口又獨特的存在 在香港《池記》撤離台灣市場後,這一碗細蓉已「完勝」在台吃過的一眾港式雲吞麵 睽違三年,這些既不 fancy 又不「網美」,價廉物美且不用數個月前訂位的庶民吃食才更令人念念不忘。這幾家是中式的,西洋(或偏西式)小吃則留待下一篇再記了。 2023・03(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