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07 11:06:21瀏覽6322|回應22|推薦155 | |
不知道是不是我哭點太低的關係,看到一則廣告短片【1】,我居然瞬間熱淚盈眶。(請花4分鐘時間看完它)尤其是聽語障女孩悲憤地比畫著手語,對著街頭藝人說:「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時,我覺得好心疼,因為這一幕常常在我眼前真實地發生。 我所輔導的學生大部分是聽覺障礙學生,每當他們在課業上、人際上,甚至生活上遇到挫折或是困難時,他們總是會憤恨地問我:「老師,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會是聽障?」、「為什麼我媽媽要把我生成這樣?」【2】、「如果我不是聽障的話,我現在也不會變成這個樣子」... ...,語氣中充滿悲憤、怨懟、委屈、自責的情緒。而這些感覺我感同身受,也非常能夠理解他們求學及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歧視、不友善與異樣的眼光,這種被人差別待遇的不愉悅感受,我懂。
前幾天跟學生聊天,談到學生因為畢業後閒賦在家一段時間沒積極去找尋工作,而被家人視為不夠努力、不求上進的抑鬱心情,他也是帶有情緒地跟我說: 「如果我跟一般人一樣身心健全的話,也許我會有更好的成就與發展。」雖然他也知道要自我接納的道理,但是在心靈上總感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這一點,他始終無法釋懷。
於是我想到了街頭藝人說的這句話:「為什麼你要和別人一樣呢?」 這句話在我腦海裡翻來覆去不斷地被思索著,當我們都期待自己與眾不同、標新立異、鶴立雞群的時候,對於這一群身心障礙者而言,他們所期盼的卻是希望能跟一般人一樣。只是很遺憾的是,受到先天或後天生理功能障礙的影響,他們這輩子只能帶著這樣的遺憾生活。如果不能學會自我接納、試著去調適這些障礙所帶來的不便、試著將這些人生的苦難或是打擊賦予正向意義,也許在不斷地自我怨懟中,只會讓自己持續沉溺在自憐自艾的情境裡。 我們不是身心障礙者,因此很難體會這樣的障礙在他們的人生之中,為他們帶來多大的苦難與痛苦,所以只是言語上勸導他們要接納自己,要看得開、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這些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任何的實質幫助。 對於一個身障者而言,他們需要的不是旁人的「同情」,而是被「理解」與「尊重」【3】。他們原本就是有能力的人,跟大家都一樣,只是大家先看到了他們的障礙,於是,不是貼上了歧視與偏見的「標籤」,就是自以為是地給予憐憫與同情。其實唯有同理他們的立場,才能真正了解他們實際需要的是什麼。 我認為對於身心障礙學生而言,他們需要的是「機會」和「資源」,一個跟大家公平競爭的機會,以及一些可以彌補他們缺憾的資源,讓他們可以在立足點上跟大家一樣。任何人都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在社會上生存,只要給予公平合理的機會待遇,只要營造尊重友善的接納氛圍,只要在無障礙設施環境上多些努力用心,我想他們會因為這社會有愛而無礙的。
我問我的學生:「你是怎麼看待自己的障礙?你怎麼接納自己的不便?」
學生說:「當我生下來就沒有一件事是平凡的,現在走的也是一條不平凡的路,當你沒有這不平凡的人生,成就也未必是不平凡的。」
「限制不是天生,限制是自己為自己設定的,所以不把自己的障礙當成障礙,就不會有障礙。」
學生這兩句話讓我感動極了,我發現:一個人如何詮釋他所處的情境和位置,如何解讀他所遭遇的逆境與挫折,就會轉化成不同的信念與態度,積極向上提升或消極自怨自艾。我一直很喜歡司空摘星在文章裡【4】所寫的一段文字,他說:「請不要小看,或過度悲觀的看待人生中種種的困難、挫折和逆境。這些經歷,有可能是未來某個人生關鍵時刻的解答。」
這席話像是支強而有力的強心針,能讓人對目前的逆境泰然處之,並對未來人生懷抱希望與夢想,因此我總是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同時也把這席話與我的學生們分享。
「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
「為什麼你要和別人一樣呢?」
深刻思考之後,轉念之間,你就可以得到解答。
© 2009.11.07 Ruru〜因為愛,有愛無礙【*】
影片來源【1】:http://www.youtube.com/watch?v=W25pBPWG75I
一個聽語障女孩,從小懷抱著音樂的夢想長大,卻經常遭受姐姐的不屑與打擊。正當她對自身的價值產生疑問的時候,一個街頭藝人告訴她:“音樂,只要你閉上眼睛,就能看見。“
兩人同時入圍音樂節,由於嫉妒和害怕,姐姐在比賽前僱人摔壞了妹妹的小提琴,打傷了一直在教導妹妹的街頭藝人。自以為陰謀得逞,但是妹妹仍然出現在比賽現場,飛揚的卡農從殘破的小提琴中破繭而出,震動了所有人的心... ...。
延伸閱讀【2】:Ruru@海豚灣~是妳把我生成這樣!
延伸閱讀【3】:Ruru@海豚灣~一個等待履行的承諾
延伸閱讀【4】:司空摘星~還是「Q & A」 比較好之「貧民百萬富翁」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