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大校長的「四不」VS.好學生與好人病
2011/09/13 19:26:19瀏覽9469|回應1|推薦16
  最近台大校長李嗣涔在新生訓練上,提出「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單車不亂停、不要蹺課」等四不,非常汗顏的是,這四不我幾乎都犯過。

  作弊,求學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是高中畢業考的數學科,坐我後面的同學把答案抄在紙條上遞給我。因為當時已經很清楚我的數學是無藥可救了,根本放棄了—聯考時,考了29分。但因其他科高分,我還是進了第一志願。

  作業不抄襲—如果連抄都懶得抄,該當何罪?大四時,有一科英文寫作的作業,我還沒寫呢,好朋友蕾就幫我寫好了(她寫了好幾份),我就拿去交了。

  還有更經典的是,我還曾在學期末辦退選〈和另一位美女同學〉─因為作業堆積太多,懶得寫了〈這門課非常棒,讓我大開眼界,但見識過了,再寫那些作業,實在乏味,最精華的湯汁都已經滲入骨髓,還需要寫那些枝節的東西來映證什麼嗎?我根本不想寫〉,系辦頂多嘮叨幾句,也就算了。

 不過,後來遭殃的是老師,因為學校因此而發現名人本尊太忙,居然找人代課〈我覺得沒差,代課的是老師的同性戀人,教學水平也很高〉,這算是我們捅出的婁子嗎?

  不只大學時代,晉階成研究生,我還是有不寫作業的紀錄。念研究所時,不知為何,方法論報告一直沒動力寫,這種人大約不少,後來老師索性集中起來考試〈open book),博碩生齊聚ㄧ堂,平常很少見到、看起來非常偉大的學長都出現了…

  另一堂課,我到學期末都沒交出報告,老師等不到我的報告,乾脆直接給我70分〈研究所的及格分數〉,到現在我都覺得欠老師一甕酒─不是因為老師平白給我成績,而是感激他的包容與了解。

  不要蹺課?這更是天方夜譚,有些老師的課要提早去佔位子,有些老師的課卻枯燥乏味。有時根本沒有理由,就只是想到外頭跟春天約個會…。雖然有時也會在下課時,與蹺的那門課的老師,來個不期而遇─確實頗尷尬的!

  我不騎單車,但是我坐過霸王車(高中時,曾就近從鐵軌進入,來不及進站買票…)、看過霸王戲(影展時,進去後就不出來了,同學輪流進出,解決民生問題…)。這些絕無僅有、偶一為之的叛逆行為,讓我探觸人生非常態的不同樣貌,也清楚完全沒有流連的必要。

  喔,還有念研究所時,經常深夜爬好幾重窗戶及圍牆進出,去曬月光,就在自習室旁邊,許多學妹溫書的地方。直到某日,覺得不想玩了,從此就沒再爬過。

  因為越過軌,看過不一樣的風景,再回來時,可以安心地處在這個時空,不會心盪神馳地胡思亂想。你當然知道什麼是「利己利人」,但就只是想亂逛一下…

探索一切未知的可能性。

  學生時代,生命的樣貌還未具體成形,理當擁有探索與犯錯的權利,前提是,他必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且有能力承擔一切後果。玩樂、蹺課,如果不是常態,沒有危及基本學習,那就隨他去吧!生命是他的、時間是他的,我們必須尊重他的個人意志,大學以上階段的學生,他必須自我負責,如果沒有學會這一課,出了社會,一樣無法承擔任何責任。

  其次,生命的存活與擴展,有極其殘忍的一面,優勝劣敗,適者生存,這是永遠不變的鐵則。但是,人不可能恆常處在警戒狀態,他必須要有鬆懈的一面,繃緊的弦易斷,道理即在此。

  不同生命階段中,自有紛陳的紓壓方式,如果他的周圍,沒有讓他放鬆的空間,或者他沒學會「開小差」,偶爾從固定的角色抽離,久而久之,緊張的線條必然觽刻在他的肉體,成為沉重的印記。

  我曾經對眉心印堂間懸針紋深鎖的病人說,你的問題就在於你太好了,但總還是有些氣,憋在心裡不說(脈弦長略硬);還有呢,求好心切,一切都要按部就班,按照你預定的軌跡走,不達目的誓不休…

  這個ㄍㄧㄥ出來的「強硬」,是很耗能量的…

  你在意在別人心目中的評價,總是一板一眼,循規蹈矩,是體制內的模範生,這個「好」耗費極大代價,那繃緊到極致的飽滿,隱藏危險的先兆,隨時可能一戳即破。

  有些人的「病」,就在他的規矩,一板一眼,所有的壓力都往內壓縮,極度求好的慣性,總是讓他不自覺地處在緊繃狀態。這是一種好學生、好人病—但是早已過了青少年狂飆期的病人,此生已無機會「使壞」了,他永遠沒機會領略「越軌」的釋放感。

  我開玩笑地說,完了,你完全沒機會了…(註)

   40歲以後的人生,幾乎註定已經沒有本錢再浪擲生命了。他的人生因此少了一些深刻的烙印,雖然有些波折不免迂迴ㄔ亍,但那是歲月走過的痕跡。沒有完全焚燃的生命,是有遺憾的,有些人會把那個遺憾,凝結成某個僵固的姿態,往前傾、微微內縮的雙肩,那是無言的控訴。

  過度僵化、規定細瑣的體制,只能培育出穩定的中間份子。有些長手長腳、不符格局的人,不是縮頭畏尾地自我壓抑,以免挌不入;要不就是徹底放棄,與體制疏離。教育,即使不能量身訂製,因材施教,起碼也該保有一些寬鬆的機制,以求肆應最大多數人的需求。而保有這個從容與餘裕,也預留了創造的自由空間。

  這份寬容的智慧,不僅教育工作者必須配備,一般生活相處上,任何團體是否能運作順暢,有時也要看是否能給成員適度的喘息空間。身邊只要有個類似慈禧太后角色(男版或女版)的人,不管他是父母、主管或配偶,那股如冥王星無形穿透、無所不在的壓制力量,肯定讓人隨時想遁逃。那長期無法溜走的,要不辛苦地撐著,但這壓力肯定會轉嫁給肉體;要不就發展成分裂型人格,對這個壓抑做出補償與平衡。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正如人體,總要有些小毛病來減壓排毒,比如痔瘡,不是割了就了事,因為那完全是體內瘀塞熱毒或寒濕毒鬱所致,沒有清理內在,只求表象平衡,總有一天要崩盤;它不僅是排毒的出口,也是一個警醒的標誌。所以,就讓我們平和地看待某些人的這個或那個的「小小越軌」(甚至稍大的,只要不涉他人權益與公安)—那是生物求生存的某種自我保護機制,就像癌細胞也是在缺氧的環境,才猖厥肆虐的呀!

  只有了解與寬容,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感,這是愛與信任的基礎,最早是來自母親與家庭的保護,青少年時期就需要學校多擔待些。寬容,不僅施於他人,也要對自己適度解縛。

   國中第一次段考,一不小心就考了99.97全校第一高分的高材生說,從那天以後,他就背負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第一名」成了驅策他前進的動力,卻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提到他那身高185公分,書念得不怎麼樣,卻帥氣活潑的哥哥,只有170的他不免相對怨嘆,似乎生命中丟失了某些東西。

  是啊,正值成長發育,需要睡覺、運動的時候,他都拿來熬夜K書,怎麼長得高呢?甚至一直到來看中醫以前,他都有睡眠不馨的毛病。這是典型的好學生、好人病,那個求全、求備的習性,讓他只能望著窗外的藍天興嘆,他的人生在循規蹈矩的常軌中,少了一些鮮活生動的色彩。

  許許多多的所謂「慢性病」,甚至癌症,正是這樣經年累月地積壓,慢慢聚成了形質,病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有些時候不一定非得從體制的觀點,來規範與衡量人的某些行為─綁太緊,缺乏充足的氧,組織不僅會壞死,甚至連創意的生機,都可能一併拔除…(12/Sept./2011)By李璧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 

:40而不惑,自救辦法,請看俯仰無愧,健康自然來                                                                            所有的遭逢都是最適當的安排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byskylark&aid=5634015

 回應文章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所言極是
2011/09/13 19:33
感謝您的分享
已逾半百,我尚年輕仍有夢;做個永遠的「尋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