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 上古及先秦時期
2013/11/12 20:36:32瀏覽424|回應0|推薦3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易學人物簡明版

上古先聖羲皇作易以來,華夏文化的各個門類無一不打上了《易》的烙印。她之所以高居《詩》、《書》、《禮》、《樂》、《春秋》之上。而成為六經之首,不僅在 於她本身所具有博大精深的內涵,同時也飽含著歷代研易者的畢生精力和心血。本篇力圖沿著易學發展的歷史足跡,對歷代頗具影響的易學志士及學者名流做些扼要的介紹。

一、上古及先秦時期

   伏羲 

    亦作伏戲、伏犧、苾戲、苾犧、包棲、庖犧、或作羲皇、犧皇、皇犧,一說伏羲即太昊,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和人類的始祖,姓風,建都于陳(今河南開封 東)。《周易·系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德,以類萬物之情。認為八卦乃伏羲所畫。歷史上還傳說伏羲曾造書契,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始創婚嫁,正姓氏,使人類由血緣家族向氏族社會過渡等。

    神農 

    亦稱連山氏、烈山氏。一說即炎帝,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相傳為薑永(今湖北隨縣)人,誕生之地稱為烈山。相傳伏羲氏所作之易,經十九傳而至神農氏。 神農氏擴大了易象的運用,表現在:運用益卦卦象,發明了耕作;運用噬嗑卦卦象,發明了市場交易;運用陰陽升降消長之象和理數,奠定了中醫之基礎。相傳其複 演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作《連山易》。

    黃帝 

    古史中說他本姓公孫,因居姬水,故改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又號歸藏氏,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伏羲之易,至神農氏後又經八傳而至黃帝。其治易,用 途甚廣,鉤深致遠,制器尚象,發明了文字、音律、干支、五行、天文、曆算、舟車、宮室、杵臼、方矢及棺槨衣衾,並據易而立禮制,興禮樂,治百官,濟萬民, 開拓中華之文化,還曾作兵家八陣法以破蚩尤。黃帝之易,以坤為首位,認為坤象地而屬土,而地面上的萬物,均由坤土之功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作《歸藏易》。

    周文王 

    商末周部落領袖。姬姓,名昌。商紂時為西伯,故亦稱伯昌,周武王之父,武王有天下,追尊為文王,故又稱文昌。少時參加農牧,關心民間疾苦,受到諸候擁護。 曾一度被紂囚於前不羑裏(今河南湯陰縣北),後因重賂方得獲釋。獲釋後益行善政,諸候紛紛歸附。在位五十年,國勢強盛,並建都豐邑(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西 岸)。相傳其被囚羨裏時,曾取法堯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取象於乾,裳取象於坤),演易而窮究天人之理,演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周公 

    西周傑出政治家。姓姬,名旦,亦稱公旦,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史稱周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曾説明武王滅商,並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時攝 政,數次率軍東征,平息了武庚和管叔、蔡叔、霍叔及東方少數民族的叛亂,建都洛邑(今河南洛陽)。相傳其治世以《易》為本,並據《易》而制禮作樂,制定出 一套比較完備的典章制度。周公易以乾為首位,乾為精神動態,發揚光大,乾於象則為文,故其時尚文。相傳他不僅精通易學,還曾作八卦爻辭。其言論見於《尚 書》的《大誥》、《康誥》、《多士》、《無逸》、《立政》等篇。

    老子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學說創始人。姓老,名聃。一說姓李,名耳,字伯陽,聃為諡號。亦有認為老子即太史儋者。亦稱老萊子。楚國苦邑(今河南鹿邑東)厲 鄉曲仁裏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傳說孔子曾向其問禮。後因見週期衰微,遂隱居,著《老子》。後來道教尊其為教主。老子之學,宗黃帝《歸藏易》之體系,首 重坤柔。其守靜、貴柔、尊陰、無為的思想,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和數字推測法,被認為是在《周易》的成卦程式以及易有兩 儀、四象、八卦的啟示下衍生出來的。傳統上還有老子挾圖書西行出關之說,認為今日所傳易之圖像,皆為老子所遺。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五千餘言。

    孔子 

    (前551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作為著名的學者和思想家,孔 子對〈周易〉有很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司馬遷曾說: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論語》亦有兩處載孔子論 《易》之言:一是《述而》,一是《子路》。《述而》言: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認為《周易》能幫助進德修業,提供人生指南。在《子 路》中,他說:南人有言: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又說:不占而已矣。”“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周易》恒卦 九三爻辭。孔子以南人無恒心、不可作醫的話來解釋恒卦九三爻辭,強調卦爻辭對道德修養的意義,同時又認為善學《易》的人,不去占筮,認為《周易》的用處在 於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不是蔔問吉凶禍福。孔子特別強調《周易》書中蘊涵的義理,認為它可以供人探索、玩味、體會、實行。這種對《周易》的理解,對後來儒家 學者解易產生很大的影響。後來儒家解易,注重卦爻辭的教育意義,不注重筮法。如荀子之言:善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易傳》更是充分反映了孔 子重人道教育意義的治《易》傾向。使《周易》完成了由蔔筮之書向哲學著作的過渡。至於傳統上認為《易傳》乃孔子所作,則自宋代歐陽修《易童子問》,提出疑 問以來就一直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迄今尚無定論。

    姑布子卿 

    春秋時趙國相士。姓姑布,字子卿,趙國人(一說是晉人)。精《周易》陰陽八卦,善為相術,據傳曾給孔子和趙襄子看過相。《荀子·非相》也說他為古時相人,事具《史記·趙世家》。

    商瞿 

    (前522--?)春秋末易學家。字子木,魯國人。孔子學生,特別喜歡《周易》,孔子便傳《周易》於他,後來他又傳易於魯人橋庇子庸。

    卜商 

    (前507--?)春秋末儒學家、政治家。名商,字子夏,以字行。晉國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一說為衛國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文學著稱。曾在魯為莒父 (今山東高密縣東南)宰。才思敏捷,精通《詩》、《春秋》、《易》、《禮》,深得孔子贊許。孔子死後,講學于魏國西河(在今山西),李克、吳起均為其學 生,魏文候亦尊其為師。易學著作相傳有《子夏易傳》十一卷,今人多認為此書為後人偽託。

    荀子 

    (前313—238)戰國後期傑出的思想家和儒學大師。名況,時人尊而號為,故亦稱荀卿,又稱孫卿。趙國人。曾周遊齊、楚、秦等國。在齊,三為稷 下祭酒(學宮之長);在楚、春申君任為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晚年,積極從事教學和著述,總結百家爭鳴的理論成果,創立了先秦時期完備的唯物主義 哲學體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書中。受戰國時期陰陽學說或以陰陽說解易的影響,他以陰陽為哲學範疇,說明事物的發展。並曾引用《周易》卦爻辭論證自己 的觀點。《荀子》中談到《周易》的有四處。繼承孔子的學風,認為善為易者不占(《大略》),不把《周易》作為推斷吉凶禍福的典籍,這與其無神論思想一 致。在《非相》中,引用坤卦六四爻辭括囊無咎無譽譏諷腐儒。在《大略》中引用小畜初九爻辭複自道,何其咎說明《春秋》所以以秦穆公為 賢,皆因他能悔過自新。對鹹卦的解釋,不僅主取象說,而且主剛柔說,認為八卦卦象又各具剛柔的性質。所謂剛柔,不過是陰陽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其學以孔子為 宗,主人性皆惡,須以禮義矯正,並由此建立了禮治和法治相結合的政治觀。堅持儒家正名之說,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文學上則善作說理透闢、結構謹嚴 的散文,《賦篇》一文對漢賦之興起有一定影響。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後六篇,或系門人弟子所記。

    鄒衍 

    (前305—240?)戰國末期哲學家,陰陽家的代表人物。《史記》作騶衍。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人。以陰陽觀念為核心,創立了陰陽五行學 派。其學說物件數派易學有一定的影響。在天文、地理、歷史等方面亦有著豐富的知識,曾遊歷魏、燕、趙等國。受到諸候禮遇。深觀陰陽消息,喜談宇宙變 化。以解說陰陽、五行為中心,將春秋戰國時代流行的說明物質變化的五行說附會於社會歷史變動、王朝興替和人世的吉凶災祥上,提出了五德終始說。以 金、木、水、火、土為五德,認為歷史上王朝的興替和制度的改變就是五德的相生相剋和終始迴圈。五德終始說後來成為西漢讖緯學說的基石。他又提 出先驗後推的思想方法,並將此運用於地理上,提出大九州說,認為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卻只是全世界八十一州中的一州,每九州為一集合單位,稱大九州,有小海環繞,九個大九州另有大海環繞,再往外便是天地的邊際。因其語閎大不經,當時人稱他為談天衍。《史記》載其曾作《主動》、 《終始》、《大聖》等百餘篇,十余萬言。《漢書·藝文志》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皆已亡佚,清馬國翰所編《玉函山房輯佚書》中載其遺說。

    蔡澤 

    戰國時辯士。燕國人。多智善辯,曾遊說諸候各國。後入秦,昭王召見,拜為客卿,並繼范睢拜為秦相,獻計昭王攻擊西周,不久稱病辭去相位,封為剛成君,居留 秦國十餘年,精研《周易》,其易說受道家和陰陽家的影響,以陰陽消息說來解釋《周易》中的義理。在勸說范睢退位時,用物盛即衰與時變化來說明乾 卦上九爻辭亢龍有悔的道理,認為范睢應乘祿位貴盛時及時引退,若身居高位而不能引退,則將有殺身之禍。事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和《戰國策·秦策》。

   

鬼谷子 

相 傳為戰國時楚人,縱橫家之祖。姓名傳說不一,因隱居于鬼穀而號稱鬼穀子,後人或稱鬼谷先生。長於養性持身和縱橫捭闔之術,《史記》載其為蘇秦、張儀之師。 其學源自《易》,論因變無常,從黃老心術論世禦事,講求內外損益之理,後來又演變為反應揣摩之術,為縱橫家所宗。今傳《鬼穀子》一書,系後 人偽託。



紫湘居士編輯整理  

 

 

推薦賞閱: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上古及先秦時期: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45821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西漢時期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45959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東漢時期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46012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三國兩晉南北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54908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 三國兩晉南北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55896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 唐宋時期()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84772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 唐宋時期()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86168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 唐宋時期()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486381

()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元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528149

()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明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528404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 明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528464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清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660131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清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660641

()中國歷代易學人物清朝()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9661333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orgo2931&aid=944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