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魯克納:第一號交響曲(Bruckner symphony NO.1 vienna1891 )
2014/12/29 21:48:47瀏覽2738|回應5|推薦71
這是誰啊?是布魯克納嗎?當然不是,是我啦,昨天在逛街時拿自己的平板拍的,拍得不好還請見諒,今年快結束了,謝謝各位朋友一年來的陪伴,祝大家新年快樂。

布魯克納於1891年,自認得到了他一生最大的肯定~維也納大學頒贈了名譽博士學位給他,以後他也常以安東‧布魯克納博士自稱,對此學歷非常得意,他將自己1866年林茲時代的「第一號交響曲」大幅度修改,做成了最終決定版,並呈獻給維也納大學,後人稱之為「第一號交響曲維也納版」,由指揮家漢斯李希特完成首演,據說反應平平,但因為其後的第九號交響曲並未完成,布魯克納就去世了,這版本意外成為他最後完成的交響曲,「第一」到此竟成了「最後」。

那麼後世對此一版本的看法呢?絶大多數人認為這是「災難一場」,「過度的加工,失去了原本清新的味道」「將晚年的想法強加於年輕的作品上,極度不協調」...等等,這都是常見的評語。演出版本更是少得可憐,比較有名的是由大指揮家君特‧汪德指揮科隆廣播交響樂團(RCA),這好像還是他唯一的第一號交響曲錄音,其他人幾乎都是用1866年的林茲版本,汪德會用此版應該是他一向尊重布魯克納的最終意願,並非是他覺得維也納版較林茲版優秀。

那此一讓晚年的布魯克納費盡心血的最後完成交響曲,是否就該完全的忽視它?當然不是,我就是極少數認為維也納版優於林茲版的聽眾,兩套總譜我都很熟悉,維也納版確實是加料了許多,特別是原來林茲版中許多地方並沒有小號聲部,但維也納版卻出現了~還常常是很強的力度,有學者以為粗魯不堪,長號與法國號的聲部當然也多了很多,木管方面也常用豎笛取代原來的單簧管,降低了原有的田園風味,絃樂方面也寫得更細膩,遠比林茲版要更微妙,雖然如此,但兩者基本架構都是一致的。

範例是由前蘇聯的指揮家Rozhdestvensky所指揮演奏,演奏的有點誇張,只是現在已被刪除,保留時間標記。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是附點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是整首交響曲的基本節奏(影片0:11處):


這節奏在後來一直出現,例如第一主題展示接近結束時的長笛部分就是,而且還加了八度音程的跳躍,這都算是很重要的動機(0:40):

第二主題(1:32)是一個歌唱性段落,旋律優美以外,也是個多聲部結構,層次豐富,第三主題非常壯麗,還帶有小提琴三十二分音符的急速演奏,更添其燦爛效果(3:14),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以前,可有三個主題的交響曲第一樂章?這算是布魯克納的創舉吧。

發展部竟然是由第三主題開始的(4:48),這更提升了此一非傳統主題的地位,讓這交響曲更顯得創意十足,三十二分音符不停被快速演奏,有時甚至到了逗趣的程度,直到第一主題進來(6:14),附點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才再度出現,最後小號也大鳴大放的奏出此節奏(6:51),好像在宣示主角是他...然後這版本出現了與第一版有重大差異的地方~一再的強調八度音程(6:59),還把原本雙簧管的地方都改為豎笛~沒錯,這版本就是特別愛用豎笛,這似乎比較接近他的晚年作風。

隨著第一主題(8:10),第二主題的再現(9:24),我們進入了再現部,然而第三主題並沒再現,反而八度跳躍動機不斷出現,最後第一主題由小號奏出(11:48),導引出附點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節奏,結束了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的序奏幾乎是無調的,但一點不會讓人覺得混亂,這應該是因為它有一定的方向性,不會忽高忽低,而是~迂迴著往上走,最後到達強音的高潮,維也納版本甚至有些樂器使用了ff的力度,其粗魯令人愕然,這也是有人不愛此版的原因,在第一版中,這可說是布魯克納寫得最清純可人的樂章,但此版本剛開始的ff力度就幾乎毀了這一切(13:48):

但還好序奏結束,進入第一主題後(15:46),清爽的有如世外桃源的感覺迎面襲來,這主題當然也是如歌的,但其節奏卻出現了小提琴五連音與中提琴六連音的配合,其多聲部的精密巧妙令人嘆服,而且還一直發展下去:

 

第二主題則可愛純潔(16:57),但還是多聲部,剛開始只有幾個十六分音符節奏,後來卻完全以十六分音符奔馳下去,到後來好像潺潺流水,綿延不絕,給人到了深山小溪的感覺,氣氛寫意,即使序奏以低音再次來臨,猶如陰影一般(21:15),十六分音符仍然快意的奔馳,只是到後來越走越不穩,終於停止,到此序奏已經悄悄的全部演奏過一遍了~非常有趣。然後第一主題復歸(24:24),樂團全部樂器總動員,造成宏大的高潮,表達對如此優美境界的神往,結束了此樂章。

第三樂章(26:03)構成簡單,是個典型的詼諧曲,速度快而且具有推進力,也是全曲最容易懂的樂章,先是第一部分,再來中段(30:07),最後把第一部分重複再加上尾聲,算是很老套的曲式,但在第一段後半的一個段落,布魯克納把每小節的重音放在了這個奇怪的位置(27:53):

終樂章同樣由三個主題構成,第一主題(34:39)是由複附點四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而且還有八度跳躍,讓人回想起第一樂章,隨後的第二主題(35:54),第三主題(36:49)也有類似的節奏,終於讓此節奏確立成為本曲的基本氣氛。

發展部是從第一主題的變形而來的(37:31),八度跳躍和附點四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不斷出現,之後第二主題也有發展(40:18),尤其是後半更加激烈的旋轉,這是由該主題後半旋轉纏繞般的音型得來,這裡的的演奏技巧非常困難,速度之快直可讓人手忙腳亂,直到再現部,第一主題盛大的再現(45:08),第二主題則由p的弱音開始(46:04),直到C大調凱旋般的音樂降臨(46:50),尾聲開始,這裡算是布魯克納最努力重寫的地方,我想不妨舉幾個樂段為例子,觀察一下他早年與晚年作曲方式的演變。

維也納版的總譜166頁是這版本新加的段落(影片48:15):


在此只用第二長笛與第二雙簧管,豎笛與第二低音管輕輕的吹奏,絃樂組則全部用撥奏上升與下降,接着返回拉奏,安靜的從低到高爬升,直到尾聲的高潮,算是全曲中最感人的段落,完全是晚年的手筆,這是林茲版所無能為力的,因為當時的布魯克納還未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若沒聽過這版本就只能錯過了,很可惜。

另外則是尾聲,維也納版的架構與林茲版基本上差不多,但在細節部分差異很大,先看林茲版終樂章的第380小節(影片48:53):

再看維也納版的第169頁,它與上圖林茲版終樂章的第380小節明顯是同一段落,當然是由此改編的(同為影片48:53):

我們可以來比較一下,當可瞭解晚年與早年的布魯克納,到底有什麼不同。首先是木管部分,長笛與雙簧管,豎笛等都改用了顫音,讓曲子更加華麗,比林茲版的持續音有特色多了,聽習慣林茲版的人聽到這段一定會嚇一跳。再來是維也納版的法國號原本只是奏持續音,這裡也有了旋律;小號在林茲版中原本是和長號齊奏本段落的主旋律,這裡卻將它與長號分離奏出裝飾性的樂句。而定音鼓也由林茲版中的不停滾奏改為中間停頓,中提琴更由原本林茲版的單純模仿小提琴,變為同一音的顫音,使整段落聽來更有動感。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發現維也納版的聲部複雜度遠勝林茲版,節奏的變化也較多,這是布魯克納晚年所達到的圓熟境界,雖樸素清純不再,華麗與深度卻更勝一籌,那些新寫的段落更有一種嘆息般的神祕意味,讓人直接聯想到「第九號交響曲」中對人生的體驗與總結,豎笛的音色尤其得到很好的發揮,布魯克納本人一定覺得林茲版是太幼稚了~他根本連出版都不願意,在他眼中只有維也納版才能表達此曲不同凡響的內涵,他願用自己最美妙的管絃樂法重新圓早年的一個夢想,奈何後人並不領情,非常可惜,也歪曲了他的用意與心血,希望這版本將來能被指揮家與聽眾重視,那個因領到榮譽博士學位,而感到雀躍與安慰的的布魯克納,其活生生的姿態才能重現。(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9501793

 回應文章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04 16:24
布魯克納第一號交響曲林茲版本,少見的現場演奏,是由大指揮家Järvi指揮hr交響樂團演出。

Bianc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04 14:24

有沒有人說過夏爾克長得有點像張國榮?

我愛極古典音樂,但不求甚解,所以您這方天地於我形同寶庫,感謝您篇篇精彩引人的分享!

新年頭,祝福您~繼續悠遊耕耘於美麗的音樂世界!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5-01-04 16:19 回覆:

Bianca午安

像張國榮?我應該沒那麼帥吧~但之前真的有人說我像,不過是滿久以前的事,這張照片可能是因為拍得比較模糊,所以看起來又像年輕的時候了,真是不好意思啦...我這格子是屬於比較冷門而經典的古典曲目,能對妳有幫助真是太高興了,今年我會再繼續寫的喔。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03 13:38

三陽開泰  新春萬喜

謝謝夏爾克過去一年來的筆耕分享

讓這udn的古典音符流暢美好

祝福您

新年新氣象

順心如意平安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5-01-04 16:11 回覆:
謝謝浮生大哥的祝福,雖然我這格子是以發掘被人忽略的經典曲目為主,所以算是比一般的古典音樂還要冷門,但大家不吝來訪與祝福,真的讓我很感動,今年當然還是要繼續囉~

飛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31 00:27

哈哈

金紡哥也玩起自拍了

帥哥一枚啦

----------

每次來金紡哥格子回應時

飛雪常有心虛的感覺

因為對古典樂幾乎沒怎麼涉獵

除了聆聽大哥的分享外

似乎無法做任何心得交流

這點覺得對金紡哥感到很抱歉

也讓你在回覆時或許會有一種缺乏共鳴之嘆

飛雪這音樂素養真的有待加強

但來金紡哥這裡賞文聽音樂是一件很愉悅的事喔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12-31 12:27 回覆:

飛雪午安

自從去年有了平板電腦後偶爾會自拍,只是拍得不好,純粹只是覺得好玩。

飛雪來我這不用心虛啦,這只是我自己興趣的心得分享,妳願意來看看就很好了,至於心得交流也別在意,有沒共鳴更不重要,像我大部份的朋友也不怎麼聽古典,我還不是和他們相處得很好,古典只是這世界的一部分,人在這世上最重要的說來說去還是吃喝玩樂,所以我一向也愛看這類的文章,當然自己也不放棄任何吃喝玩樂的機會,哈哈。飛雪的文字創意與活潑,以及對藝術史的熱忱也是我欣賞的,在部落格以輕鬆無壓力最重要,這樣才能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就能一直持續下去,飛雪一向來去自如,我覺得這是很放得開的,也是我另外很欣賞妳的地方。新年快樂喔~


詹于萱(瑀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30 19:27

等待(等等)他的作品好像都很長害羞好神祕氣氛氛圍的曲子

有時不和諧,有時突然轉調~

是否是人們對他的曲子聆聽的主觀意識?

謝謝這麼精緻的分享~祝福新年愉快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12-31 12:04 回覆:

瑀璇午安

祝妳新年快樂~布魯克納的曲子比較長,不和諧音與轉調都很多,但近年來很受愛樂者歡迎,尤其在大陸與日本已成為顯學,第一交響曲雖然是他比較冷門的作品,但我想也會慢慢受到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