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魯克納:未完成的第九號交響曲終樂章
2013/02/26 22:15:24瀏覽2778|回應0|推薦22

(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手稿的封面題字)

第九號交響曲的終樂章雖未完成,但在今日有許多完成版,都是根據布魯克納的草稿,這些草稿在他生前很可能就拿一些送給了別人,死後更是四散,多半是被自己的弟子拿走的,還好這些弟子的家屬最後都把它們捐出來,成為奧地利許多圖書館的珍藏品。但可確定的是,一百多年來還是有一些草稿逸失了,許多學者認為還包括了最重要的尾聲,怎麼剛好是尾聲呢?這實在令人有些疑惑...

根據傳統的說法,認為尾聲的草稿並不是逸失,而是根本就沒有寫作,這以大指揮家汪德(Wand)的意見為典型:他認為布魯克納並無完成終樂章的自信,所以為了逃避,才大幅修改第一號交響曲。我還滿遺憾的發現意圖完成此樂章的精英們,將他的意見完全忽視,因為汪德不僅是指揮家,更是布魯克納的信徒,對他的樂譜手稿同樣十分熟悉,會說這樣的話不是沒有根據。由於有這樣兩派的說法,真相也早隨著1896年石沉大海,所以我在這裡只想聊聊一些自己的想法~當然,我是贊成完成此樂章的,只是對布魯克納有否親自寫了尾聲覺得懷疑而已。

在現存的草稿中,大概有一百多個紙頁,一個紙頁摺成一半,就總共有四頁,一頁多半是四小節,所以一個紙頁通常有十六小節,雖然留白的小節不少,但也可看出全部的草稿確實規模龐大,他在重病垂危之際,還能如此堅持創作實在驚人,而且其中有172小節是完整的管弦樂總譜,其他的草稿有的很接近完整,有的只有弦樂,管樂部分則用語言指示其配置法,當然也有一堆廢棄不用的草稿。紙頁上有他寫的編號,依此可以排出順序,了解整個樂章的架構。經過組合與研究,發現已寫到尾聲的前奏部分,也就是紙頁編號第32的地方,另外也出現了一個編號為36的紙頁,日期為1896年5月,應該是最後的編號了...

這給了後人無限的想像空間,以一個紙頁約十六小節來看,那麼既然編號32是尾聲的前奏部分,那麼在約六十四小節後的編號36,不就是尾聲的一部份嗎?那麼尾聲應該是有寫吧!只可惜這個紙頁僅有和聲進行而已,難以判讀,前面的33、34、35又找不到,最後一切仍是個謎。

至於其他的紙頁散失之處也不少,最糟糕的是編號1的紙頁,也就是開頭的部分就不知被誰拿走了也不還,導致此樂章無首又無尾,真的只是一個軀幹,中間也有4、5、6、14、24、27、28、30、31等編號的紙頁找不到,令後人束手無策,還好布魯克納在作曲時有個為每小節打編號的習慣,如下圖:

我們可以看到最下方的數字就是編號,這裡是1234,但有時是12,有時是12345678,隨他高興,數完後又從1開始數,若換了下一個紙頁就再接下去。這數小節的習慣使得學者們能將缺的紙頁用一些零星的草稿,或用猜測小節數的方式來補齊,例如編號1的紙頁,就是用一些不完整,但也有1的編號的準備性草稿來補足,這裡當然要用音樂學的方式去分析。先解釋一下,布魯克納在作曲時,是先用準備性的草稿(通常很零星),再寫成決定性的草稿,最後直接加以管弦樂編曲,所以目前有編號又完整的草稿,就可視為決定性的草稿,第九的前三樂章也是以此方式來完成的,所以若了解布魯克納編曲的慣用手法,直接從這些草稿加筆,是可以作成一個接近原意的演出版本。

就目前來說,由samale,phillips,mazzuca,cohrs等四位音樂學者所作出的終樂章應該是最嚴謹且最尊重布魯克納原意的,我聽過他們在1992年、2012年的兩種版本,除了長短不同外,基本架構是一致的 ,2012年版還是由拉圖爵士指揮柏林愛樂完成錄音,意義自是不同。但因為網路沒有音源,這裡還是以1992年版為主,這版本比較悠長,演奏的林茲布魯克納交響樂團也是奧地利重要的交響樂團,所以也非常值得一聽。

此樂章一開始,就是下降四度,讓人想到他最重要的合唱作品感恩頌(TE DEUM)開頭,在終樂章的草稿中經常出現:

這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他曾說若無法完成終樂章,可由感恩頌來代替,由此可看出本樂章的要旨,也同樣是頌讚神。經過一連串的探索後,第一主題出現(以上影片1:26處開始),又變成上昇四度,呼應第三樂章結尾的上昇四度,正如上文所述,這與"來世的主題"有關聯,以下是這主題的手稿:

 

這主題帶有劇烈的附點音符,後來又被重覆奏出,不過力道已減弱,影片4:11處出現了一個熟悉的旋律~不用懷疑,那正是"來世的主題",它使之後出現的第二主題(4:14),也充滿著對來世的憧憬,隨著第一主題的反向形(6:06 ),音樂開始往上高揚,出現了第三主題(6:54),這主題群是整個草稿配器最完整的地方,效果也最震撼,如果不想聽整個樂章或討厭學者加筆的人,建議只聽此樂段就好,可以完整表達作曲家的意念,這裡用的正是上文所述的"生之別離主題",它在第三樂章時是那麼壓抑,在此卻極為高亢而燦爛,彷彿他已由死而升天,可是其後所用的大規模半音和聲卻令人驚恐,這難道就是死亡的可怕與天堂的崇高?           

在8:53處,"感恩頌"的主題由長笛靜靜的奏出,開始讚頌上主,與第三主題也與之對位,隨之進入樂章的發展部,音量逐漸加大,先是第一主題變奏,再來是第二主題,這裡還用銅管吹出第一主題的附點節奏(11:38),表達兩主題的結合,進入了發展部的高潮,也可說是再現部的開始,這是以第一主題建構出的大規模賦格曲(看以下影片的開始部分),在布魯克納的草稿中雖只有弦樂部分,但有一些管樂的指示,中斷之處也較少,勉強算是完整...

這種曲式自古以來就多是為了頌讚神而使用的,這裡應該也不例外,在賦格進行時,第一主題被反向處理,銅管還是不斷吹出附點節奏,其銳利與衝勁很難讓人不想到其後馬勒的音樂,這是首巨大的頌歌,但也是為亡靈寫的進行曲,在2:52第三主題與第一主題形成對位,從而導引賦格的結束,一個新的主題出現了(3:10 ),它與"來世的主題"極為相似,只是由四度變成了三度,音響也高亢激昂的多,稱為"三度的來世主題",由布魯克納其他的交響曲多以三度和弦光輝燦爛的結束來看,這應是要導向尾聲的前奏。

但這裡還只是預告而已,要第二、三主題都再現,才是一個圓滿的奏鳴曲式,所以看以下的影片,第二主題在0:47又再現了,第三主題則寧靜平和(2:05),一反呈示部時的火力全開。但在2:51出現了一個新的主題,聽來像是葛利果聖歌,再現部到此結束,尾聲的前奏開始,調性轉回了d小調,與第一樂章開頭相呼應,並導向"感恩頌主題"與"第三主題(即生之別離主題)"的結合(4:42),這絕對是本草稿中最感人之處,象徵天堂與死後的生命連結,然後"三度的來世主題"回來了(7:02),其實只要細心聆聽,就可發現從3:45開始到7:33這一段根本就是第一樂章前奏之變奏,布魯克納為讓整首曲子統一,而大規模變奏了此前奏部分,然後順理成章的讓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回歸,但他可能還在苦思如何讓它回歸時更有震撼力,因此完整的草稿只寫到此而已,以下的部分只能推測了。

在這個版本中,先是讓此主題回歸 (8:02 ),再接上由他一些零星的草稿中找到一張寫得很完整,調性也同樣是d小調的段落(8:25 ),並以此導向四個樂章第一主題的大集合(9:31),如同第八號交響曲一樣,這樣做是有根據的,因為max auer在他寫的"布魯克納傳"(1911)中表示他有看過這樣的草稿,百年後的今天雖然已經找不到了,但還是可以將之"重建",聽來效果還不錯:

 

接下來就是尾聲了,布魯克納晚年時的醫生heller,表示他聽過布魯克納用鋼琴彈奏終樂章,並說:「這交響曲必須以第二樂章的"哈肋路亞"讚美親愛的天主來結束」。這第二樂章"哈肋路亞",指的可能是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第五小節的琶音主題,這時慢板應該還被排在第二樂章,該主題如下圖:

這就對了,在上文中已提過此琶音主題的重要,在第一、第二、第三樂章中都有出現,這做為尾聲我絕對是贊同的,它具有可總括全曲的特質~當然我以為再加上"來世的主題"會更理想,因為也是在四個樂章中都有出現,但只能說是這版本的一個遺憾了,期待下次改版時能把它加進去,此樂章就在這主題(12:13)壯麗的演奏下結束。

如今作曲家在他的構思中已經升天,也許已聽到了天使唱"哈肋路亞"的聲音,我們才算是聽完了整首"第九號交響曲",它被稱為"音樂中的啟示錄"當不是偶然,而是這位宣稱看得到聖靈與鬼怪的作曲家的親身體驗,他既然不會用言語述說,也只能用他最擅長的音樂表達。所以後人每在聆聽此曲時,總覺得被一種神祕的力量所牽引,而進入了未知的世界,這就是為甚麼我要特別深入研究此曲的原因~那裡說不定隱藏了生命的奧秘,畢竟在他心中,生與死本來就是同一~哈肋路亞! 得意                  


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732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