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2 21:18:02瀏覽12284|回應1|推薦37 | |
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最後樂章雖沒完成,但前三樂章是完整的作品,也時常演出,聽眾總被其宏偉與神秘性所折服,它除了是布魯克納的遺言之外,還是音樂史上的珍品,頌詞多如牛毛,大指揮家福特萬格勒稱其為"聖曲",可說是最簡短而扼要,確實,對這超越塵世,屬於另一個世界的交響曲,也沒更好的形容詞了。 布魯克納是音樂理論大師,原本作曲就特別嚴謹,到晚年更是令人難以想像,他喜歡像建築師建房子的方式,先精準算出各部份比例,再開始動手,他的旋律通常是四小節或八小節的結構,與我們作文時的起承轉合相類似,非常工整,但其境界卻是五花八門~第一樂章前奏就展示了眾多的動機,大概有七個,像是排著隊一一出現,實際卻彼此相關,組成非常複雜的網絡,並以此連結第二和第三樂章,這些關係實非文字所能形容,而是在深層的潛意識裡,我們只要多聽幾次,就能感覺出其奧妙之所在。 布魯克納一向是對調性很堅持的作曲家,他雖然愛激烈的轉調,但僅僅是在樂曲中間,結束時他卻要求要回到主調,"第九號"當然也不能例外,這主調可以是大調或小調,第九號的第一樂章是d小調,就一定以d小調結束,這是當然...但此樂章的三個主題不一定都要是小調,它可以來個大調作為對比,這就是A大調的第二主題,它以半音化的旋律和不斷轉調為特徵,由此散發出獨特的美感,範例是由大指揮家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全曲影片,其中有個旋律非常重要,為下圖紅線圈起來的部分,我稱之為"來世的動機"(在4:28處,為影片的時間,以下同),因為表現出天主教對來世的嚮往: 這個動機通常是先上昇(表現嚮往)增四度,五度或六度,再上昇二度,它不只在這裡出現,在第三樂章中也可以聽到,尤其在該樂章第一主題呈示部的結尾,以不斷的重複方式,讓人產生深刻的印象,我以為這是了解全曲的關鍵~在第一樂章悲劇性的小調中間,竟有一個主題是大調的,它還與第三樂章遙相對應,這樂章也是三個樂章中唯一大調的(前兩樂章皆為d小調),其奧妙不言可喻~那意思是說,在第三樂章中的告別人世氣氛,早在第一樂章就已展現出來,並以此連接最後的終樂章。若我是布魯克納,當會用這動機結束這首交響曲,只可惜他沒寫完,一切只能猜測。 這交響曲所用和聲也極為怪異,現在聽來也還會讓人驚奇,旋律更是充滿半音階,配上龐大的管弦樂團,眾多的銅管樂器,其音響只能以"驚濤駭浪"來形容,第一樂章就標明為莊嚴,神秘的(Feierlich, misterioso),剛開始d小調的小三度與五度音階雖然平靜(影片0:23,動機1),但很快就捲進千頃波浪,首先是巨大的琶音主題(0:54,動機2),這在整首交響曲極為重要,接下來的兩個樂章也都是以琶音為主題,值得留意。 再來是下降音階(1:16,動機3),完全以半音層層近逼,製造出極大的神祕緊張感,木管點描式的高音吹奏好似在點火(影片1:46,動機4),半音上升讓火勢更猛,下降到d導音升c的音階(2:28,動機5)也讓樂曲充滿緊張,到了d小調第一主題終於破繭而出時(2:39),我曾聽到有人驚呼:「偷襲珍珠港了!」除了剛開始的八度下降動機外(動機6),主音d上方不和諧的小二度音降E被強調(2:55),這在後面也很重要,也注意那加重小調第六音造成的不和諧與艱難(3:03,動機7),還有渾沌的「崔斯坦」和絃,讓這個主題充滿著末世災難的景象,在此用布魯克納的手稿,可清楚看到法國號他用了八支,底下還有他寫譜時會打上的小節編號:
隨著弦樂撥奏下降音階(3:16,動機3),是第一主題前面的八度大跳(動機6),縮成七度後像是將震撼音響降溫(3:44)...第二主題轉到A大調(3:54),又用五部弦樂優美的歌唱,照理說可帶來一些緩解,但正如前述,它帶來的是對現世的告別(4:28的"來世的動機"),與來世的憧憬,氣氛反而更為悲淒,隨後幾個音半音下降,曲式得以升騰,一下就來到光輝的C大調(5:33),在此主題反覆後(6:26),直到降D大調的高潮(7:09)。 第三主題很有特色,先用反向(7:47,雙簧管),好像是個降E的弗里幾亞調式,再加上顫音,再來才是本來d小調的面目出現(8:38),與樂章剛開始的氣氛相近,它用的是本曲很重要的琶音(動機2),隨後竟瞬間由d小調轉到B大調,強調了小三度的落差,讓人有宇宙般宏偉格局的感受。還引進了一個第三副主題(9:39),這同樣是B大調結構,但不斷出現的半音相當干擾,它的旋律愛用七度下行,聽來頗有一團混沌的感覺,是布魯克納最奇妙的旋律之一:
注意這第三副主題旋律的低音部分與第三主題一樣,所以能輕易接回第三主題,開始翻攪且轉調(10:20),由b小調最後變成e小調(10:30),最後是以d小調的關係調F大調結束呈示部(11:08),長笛高高漂浮在上亦是他晚年愛用的手法。 發展部先出現了前奏動機3的下降音階(11:30),F大調成了f小調,第一主題的小二度關係也被強調(11:57),在半音上升後,出現了前奏那巨大的動機2琶音主題(12:07),然後是前奏第二主題的發展(12:25),搭配的是長笛吹出的前奏動機1,前奏那巨大的動機2琶音主題又再來一次(12:50),而且和剛剛那次剛好差小三度音程(又被強調),這樣的方式讓人想到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
在剛剛那一堆半音後,又升了半音,開始第二主題的發展(14:07),但後來又降半音(14:19),調性迷迷茫茫,到了動機4,火苗漸被燃起。很快接到動機5(15:15),然後d小調第一主題陰暗而強力的再現(15:23)。 這時第一主題與動機3的下降音階配合,極為激烈且不和諧,還很快升了半音到遠系調降e小調(15:36),又衝到小三度關係的降G(15:48,與第三主題呈示方式相同),但卻變成大調,讓人大吃一驚,這就是晚年布魯克納獨特的音樂語法,剛剛在第三主題的呈示時就用過了,格局因此大為開展,小二度也再度被強調(16:07)。 接下來動機1開展進行曲的節奏(16:12),注意那些傾軋的法國號阻塞音,聽起來很有馬勒的味道,又強調第一主題的動機6八度下降(16:39),轉到c小調,展現減五和絃的陰暗威力(16:46),動機6轉為低音,然後是更不和諧的減七和絃(16:56),低音又奏出小三度上昇琶音的連續進行(17:10開始),也是在強調了小三度關係,它與未完成終樂章尾聲更是相關,在此提供譜例,為紅線圈起來的部分,從升f上到c(17:22),這個音也是f小調主和弦的屬音:
尾聲反而是以d小調的空心五度和聲開始(24:44),也是會讓人想到貝多芬的第九,注意長笛吹出的八度下降音型,還一直重複動機7同樣的音型(25:22),d小調的第六音一再出現(25:51),感覺艱難萬分且猶豫不絕,使之無法再顯威風,渾沌的崔斯坦和絃再現,最後努力終歸失敗,還是只能待在d小調~然後木管組竟在一堆D音中,高亢的吹出降E音(26:25),本來在第一主題中它們還很有禮貌,只是一前一後出現,這裡竟公然造反~其不和諧令人難忘,也再次強調了第一主題的小二度不和諧,本樂章就在此種氣氛下以空心五度和聲空虛結束。 第二樂章詼諧曲用聽的也不難理解,很多人愛上此首交響曲是因為這個樂章~它一如慣例,都是"詼諧曲",形式也是ABA,A段是主要主題群,B則是中段,之後A段再返回。這是d小調的曲子,前奏卻像是以導音升c為主音,又是弱起,顯得特別奇特。 這開始的和弦是由升c小調的主和弦再附加一個六度音升a形成(27:31),三度音e因此升a形成增四度關係,可理解是升c上的多利安調式,更與所謂的「崔斯坦和弦」組成方式相同,這是一種小調不像小調,大調不像大調的和絃,將調性含混,有種麻藥感或是破滅感:
弦樂撥奏這和絃裡面的音,以及琶音(27:37),這一如前述是本交響曲重要的主題,在此是很小心的下降但又很瀟灑的上昇,多少有些滑稽,然後轉到D大調(27:44),本該輕鬆些,但升C音還是不走,還用小號奏出,感覺更是尖銳。 而這堅持不走的升C音得到了回報,不斷以半音上升的態勢,卻還是回到了剛開始的"崔斯坦和絃"(28:10),只是上升了八度,升C音聽來更是焦躁...弦樂用力的踏出了d小調的主音d(28:15),長號奏出的是E及升G,升a(28:18),很有趣吧?這根本就是把剛剛前奏的那個和絃從升C換成了D,所以可得知布魯克納搞那奇怪前奏的原因了~就是拿導音置換高半音的主音,這是種喜愛半音的,超級不和諧主義。
再來的音階上升暗示a小調,因為有導音升g(29:08),後來果然就以此調結束了A段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剛開始是又有f與b的增四度關係(29:43),隨後的琶音更強調這增四度關係,雙簧管吹出了A大調音階(29:45),與前面那些密雜的不和諧音相較下是多麼天真,這就是仍保持童心的布魯克納。
長笛鳥鳴 有人認為此樂章的淒厲與焦躁不安,似乎是馬勒和蕭士塔高維契的先聲,預告了現代音樂的來臨,看來與沉穩安篤的布魯克納差距甚遠,但絕對與馬勒等人的歇斯底里或神經質不同,比較接近所謂的"黑色幽默",像是在笑臉旁鑲上黑框,主要就是運用各種轉調及管絃樂手法達成的。此時第三樂章,也就是慢板,在兩個悲慘又嘲諷的樂章後出現了~它的緩慢與莊嚴,立刻就讓人屏息,第一主題以小九度上昇(40:08)又以半音下降,聽來有點像是飛機升空又墜落,小九度算是對應了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的小二度(兩者相差八度但音名相同),只是用更大的幅度展開。和聲又有e與升a的增四度關係,與上個樂章相似,出現"來世的動機後(40:22),靠半音爬升到D大調,小號肅穆的演奏著琶音(40:45),又與前一樂章混亂的琶音形成強烈對比,又迅速通過下屬調A大調,到達E大調(40:59),這琶音延續前兩樂章的重要地位:
如此大膽的轉調很難令人心服。果然,調性不是那麼穩,雙簧管吹著第一主題的大跳動機(41:19),只是不是九度,而是七度,中提琴奏出向上的"來世的動機"(41:35),曲勢再度以疊高小三度而去,音樂以半音發展著,向高處昂揚,法國號強力奏出九度的第一主題動機(42:11),和聲也是從升F到B的十一和絃(但缺第三音,帶有第一樂章的空心五度性質),小號則以第一樂章起頭的小三度音程唱和(42:14),有劇烈的附點,以及倉促的三十二分音符節奏,像是在第一樂章與第二樂章的陰暗後,大放光明。 力度減弱後,引來一堆下降琶音下降,像是流星墜落(42:29),現在只看的到點點星光,但又以來世的動機(42:32),好像燃燒後再起(42:36),雖然中間一堆音,但最高音與最低音都是升F,這也是布魯克納慣用的手法,只是兩者差了五個八度,實在滿驚人...升F瞬間轉弱又降半音成為F後(43:02),其他音也跟進,和聲也變稀疏,讓人感到寂寞與虛弱的危機,銅管吹出了長長的下降音階(43:25),這被布魯克納稱之為"生之別離"的主題,在終樂章將扮演重要角色。三十二分音符節奏也變成消極的輕嘆(44:07),就像光明後燃燒的灰燼,之後"來世的動機"又被法國號奏出(44:35),不斷重複,在依依不捨中結束了第一主題群。 第二主題正如前述與前樂章中段的旋律很像(44:56),轉到了降A大調,而且升的是第四音D,也像是降A的里底亞調式,這會讓人想到什麼?沒錯就是華格納最後歌劇「帕西法爾」的「聖餐動機」,布魯克納參加過首演,也自承受到帕西法爾的影響,這裡也隱含了超脫塵世的氣氛...
第二主題的變奏又帶著"來世的動機"出現了(54:28),還是降A大調,並引導第一主題現出原形(55:46),以模仿的方式發展,最後長號的九度落下讓人印象深刻(56:41),又是一連串小三度關係的向上發展(56:47),可說變化無窮,連"生之別離"的主題都配上了豐滿的和聲(57:12),死亡在此已然莊嚴。這和聲很有意思,剛開始是A大調,也從A燦爛開始,到八度下的A時卻發現是F大調(57:25),這樣反讓音樂能平靜的面對~死亡。 在又一次長笛的引導後(58:17),第一主題又神秘的出現(58:23),還是以小三度關係發展,第二主題則如行走般開始(59:17),轉入E大調,第三小提琴那32分音符的動態(59:15)猶如灰燼開始飛舞,將會持續到樂章快最後,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撥奏出像在行走的"生之別離"動機,當第二主題以長笛反向時(1:00:07),聽來很像他在以前的彌撒曲中所寫的"求主垂憐"(miserere)段落,如果用唱的會更有感覺... 後來「生之別離」主題由大提琴沉重的奏出(1:00:42),長號則奏出第二主題巧妙結合(1:00:43),曲勢又以小三度發展而去,火花灰燼般的三十二分音符開始激烈(1:10:26),在最高潮處第一主題由長號及小號復歸(1:10:49),第一、第二小提琴在短短的12小節中,用三十二分音符演奏了368次,不難想見其華麗與急促,灰燼好像成了無數細線纏繞著,像是夢靨,我們看他的手稿,這裡有可能是後面才加上去的:
此時卻轉回E大調(1:02:10),強調升G音與A音(小號高音)的小九度關係(來自第一主題),布魯克納寫出了他音樂中最讓人恐懼,但也是最拍案叫絕的一段,最後是以E大調導音升D及第二級音升F,加上一籃子音符構成的可怕不和諧和絃(1:02:30),那是不是死亡的掙扎呢?
在演奏第九號交響曲的傳統上,當然是到此收場,因為在安息後,確實該一了百了,一般聽眾也對此感到滿足,何況終樂章未完成,想演奏也無能為力。但一百多年來,在許多音樂學者的努力下,終於能讓我們見到終樂章的面貌,才知道它除了尾聲外,幾乎已擬稿完成,尾聲也可以靠布魯克納生前所透露的想法,進行某種程度的"重建 ",所以安息後其實並未結束,終樂章就其內容與一些資料來看,是頌讚天主的頌歌,整首交響曲原來就是從人世進入天堂的旅程。也對,如果沒有終樂章,那他在前三樂章中所佈的局豈不白費,甚至還會使人無法理解,就好像電影沒看到結局一樣,因此我一向支持完成終樂章,最低也要提供一個可演奏的版本,去年拉圖爵士率領世界頂尖的柏林愛樂演奏此曲的完成版,可說是劃時代的事件,令人振奮,下篇再聊聊未完成終樂章有意思的地方。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