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0/27 12:06:17瀏覽4193|回應3|推薦65 | |
晚年的安東‧布魯克納(1824-1896) 布魯克納晚年傾全力寫作第九號交響曲,可惜身體日漸衰弱,雖完成了前面三個規模可觀的樂章,但最後的第四樂章還是未能完成,他就離開人世了,只留下這個樂章的大量草稿,長久以來就存在各種傳說,有人認為離完成還很遙遠,也有人認為以其打稿的規模來看,已經很接近完整了,有人認為既然未完成,就應該維持原狀,不要擅自測度;也有人認為這個樂章沒完成,讓交響曲有了重大缺憾,所以一定要加以完成。 就拿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來說,只有前兩個樂章,第三樂章則是寫了一些,第四樂章則完全沒找到草稿,但多半的人都認為兩個樂章就已經很完整了,布魯克納第九號也是相同的情形,一直都是以三個樂章的形式演出,尤其第三樂章慢板的最後,那如進入天堂般安息的結尾,還有什麼比這更適合當作曲家最後的遺作呢? 但不要忘了,第三樂章的最後,他只是停止了掙扎,安然的接受死亡,但並沒有頌讚他的天主,這首交響曲他是獻給天主的,最後樂章理當充當這個任務~安排壯麗輝煌的聖詠曲,頌讚那全能的神,並為自己進入天堂典備樂聲。 沒有宗教信仰的聽眾或許對這樣的觀點覺得奇怪,但對虔信宗教的布魯克納來說,一點都不奇怪,所以不管後世的人覺得人死了就該一了百了,或是一定要上天堂去面見神,但至少對他本人來說,第四樂章都有其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不然他也不會花那麼大的心力去寫作了,現存的草稿規模在三百頁以上,甚至到1896年10月11日逝世的當天,都還在做最後的努力。 那這個像謎一樣的樂章,究竟完成了多少呢?本來,這是少數學者的專門領域,還必須擁有閱覽這些百年以上親筆樂譜的權利,這些可都是奧地利的國寶,何況年代日漸久遠紙質脆弱,更不是能隨便碰的,還好近日來已可這些草稿已做成照相版供人閱覽,也一償我多年來的心願,終於見到這些布魯克納在音樂上的「遺書」,到底是長什麼樣子了... 在布魯克納死後,拿走最多第四樂章遺稿的是他最親密的弟子,後來擔任維也納歌劇院指揮的法蘭茲‧沙爾克(Franz Schalk),直到1931年他去世時,這些遺稿才輾轉到了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其他弟子與朋友也拿走了一部分,雖然幸運的是絕大多數如今都收藏於奧地利境內的圖書館中(甚至還有在波蘭的),但相信有些可能是散落很難找回來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可惜的事。 這些遺稿中最完整的,莫過於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編號6085及6087的兩個稿本,規模都在一百頁以上,其他如6086頁數雖少,但卻是一幅樂章的簡圖。若將幾張紙摺成一半,再裝訂成冊,則一張紙可分為四頁,布魯克納將這四頁當成一個單位,樂章草稿的第一個單位的第一頁,他就會寫上1. 第二個單位,他就會寫上2. ,以此類推。 但很可惜的是,目前沒有找到標題是1. 的草稿編號,被撕走當個人財產的可能性比較大,也連累此樂章並無開頭,6087是由2. 所開始的,看得出這已經是個管弦樂編曲相當完整的樂段了: 但無論如何,也得找一個開頭,還好6085是有1. 的,可惜卻只有單旋律,不過這也是個很好的暗示了,後來在編著布魯克納全集的學者Alfred Orel的遺物中,才找到了目前藏書編號為13150的一個紙頁,上方並寫著:「第九號交響曲,終樂章」,總算是對這單旋律有比較完整的管弦樂配器,於是這就被當成1.了,也是整個樂章的開始,以下是拉圖爵士,指揮柏林愛樂演奏的影片: 但混亂的狀況還沒結束,6087的2.原本很順利的接到6087的3. 但後來6087的3. 又重寫了,導致連接出現問題,只好再找其他的草稿,還好有個在維也納藝術大學圖書館編號36555的一個紙頁(影片0:36),右上角明確寫著2.: 而這個紙頁的最後,無論在小節編號,或是音樂流暢度方面都可完美接上6087重寫的3.但一下又出問題了~6087重寫的3.小節編號是(8),但4.卻從(3)開始,所以又找到奧地利國立圖書館編號19645的一個紙頁,這是1956年才拿到的資料,19645的第一主題呈示部分樂節編號,剛好與6087的3.的結尾相合,加上配器完整,所以被拿來當4.的開頭,這裡借用了該草稿的最後兩小節(影片1:33): 可是這兩小節的小節編號最後是(10),仍舊無法連接6087的4. (因為是從(3)開始),所以又從先前已為不要的草稿去找,找到原來6087的2.最後兩小節小節編號是(1)(2),那不是可剛好接到6087的4.? 這算是這次草稿最支離破碎的地方之一,但也由此看出,布魯克納為了寫這個樂章呈示部的第一主題,打了多少次稿,花了多少心力,若非看到這些草稿,還真的沒辦法去感受啊。 那苦難到此結束了嗎?恐怕還沒有。第二主題(影片2:19),布魯克納同樣是艱苦萬分,草稿不知改了多少次,甚至中斷部分,還要找其他的草稿如6085,6086,3791補足,如第二主題的接續部分(影片2:41),就從6086去找,這個部分感覺寫得相當潦草:
第二主題群的下一部分,則必須由之前不要的草稿3791來補足(影片2:58),這樣的方法多少是有移花接木的感覺,但沒辦法,草稿中斷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還好到了連接第三主題「生之別離」聖詠的部分(影片5:09),就寫得相當流利,也沒有中斷的部分,連管弦樂配器都滿完整,個人建議若不想聽整個樂章的話,可以聽聽這個第三主題,這絕對是整個草稿最可信也最完整的地方。
再現部算是從第二主題開始的(影片13:12),符合他晚年的作風,但很快就出問題了,編號25.的紙頁整個不見,只好先假設是呈示部的重複了(還好調性一樣)。但可能是苦於無法連接,竟然沒連到6087的26.其實真的滿可惜,這裡第一主題大規模的齊奏再現,而且管弦樂譜完整:
不像現在的完成版,反而為了連接性,都找編號3194和28238等只是草稿的東西補足,反而把這個應該輝煌的再現部弄得鬼影幢幢,這是我非常不贊成的地方,縱然6087的26.開頭第三主題聖詠的再現不再威風凜凜(影片14:56),而是充滿神祕,但這應該是要造成和剛剛的輝煌成對比的吧? 隨後編號30.的紙頁出現的是真正的第三主題「生之別離」再現(影片16:57),配合「感恩頌歌」的音型,象徵他已離開人世,到天國去了,我認為是整個草稿最感動人的地方: 然後再將銅管演奏的輝煌新主題再現(影片18:25),6087整個草稿就在此嘎然而止,沒有理由,也沒有原因...這裡毫無疑問已是再現部的末尾了,接下來就是整個交響曲的尾聲了,而且就布魯克納喜歡結束交響曲的方式來看,常讓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復歸,造成盛大的「回家效果」,而那銅管演奏的輝煌新主題與第一樂章第一主題明明有些類似,為什麼在此停筆了呢? 大指揮家,也是布魯克納專家汪德(Günter Wand),曾說布魯克納並沒完成這個樂章的自信,尤其尾聲該有什麼樣的效果,他可能還未想出來,但據布魯克納的醫生理查‧黑勒(Richard Heller)回想,布魯克納曾彈最後樂章給他聽好幾次,其中也有最後的部分(如果這位醫生有記譜的能力,那該多好),布魯克納還說必須以第二樂章的「哈雷路亞讚歌」結束,但第二樂章是個陰風慘慘的詼諧曲,並沒什麼「哈雷路亞」,但以當時慢板樂章還是排在第二樂章來看,「哈雷路亞」指的很可能是慢板樂章開始的琶音部分,這也同樣是第一及第二樂章的重要組成要素,符合本交響曲題獻給神的基本精神,拉圖這版本就是以此琶音主題結束(影片21:52)。 然後在3194這很可能是最晚期的草稿,找到一個將第一主題倒影的段落,又布魯克納是很喜歡以這種方式結束交響曲,所以被用作尾聲的開頭,這的確是一個很美麗卻又充滿寂寞感的段落(影片19:20):
然後我們可以推測四個樂章的四個第一主題將同時結合(影片20:24),這的確是可能的,因為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是向下的,第四樂章的第一主題也是如此。驚人的是,在6085後面又找到兩個草稿,有編號36.的紙頁(影片21:04): 甚至還有編號38.的,日期明記是5月19日:
由於6087最後只到31.左右,6085這些草稿很明顯是曲子的尾聲部分,加上日期在1896年5月,這已算是他最後的日子了,所以可合理推斷布魯克納是有尾聲部分的藍圖,但無力將其寫下,因為身體與精神都過分虛弱所致,這編號38.的只有四個音符,說明了一切。
倒在床上的布魯克納(1896),從信件及其他資料判斷,當時最掛心的莫過於第九號交響曲不能完成。 Kurt Eichhorn指揮林茲布魯克納管弦樂團(1995):所依據的是四個學者版(由四位學者Samale / Phillips / Cohrs / Mazzuca所共同做成,簡稱SPCM版,1992),草稿的中斷部分盡可能連結,使之完整,並引經據典來加以補足,所用的架構就是照我上面所說的,演奏長達半小時,詳情可見我之前的文章:布魯克納:未完成的第九號交響曲終樂章。 拉圖與柏林愛樂版(2012):剛剛我們已經大概聽過了,這份極其重要的錄音,同樣是根據四個學者版,但特色是將之前草稿中斷部分的連結刪除了不少,使之更凝練,也更接近布魯克納原譜,又有柏林愛樂浩大的陣容演奏,算是目前最引人入勝的版本,拉圖爵士指揮這一作品,也象徵著這樂章補筆完成版受到世界第一流指揮家的關注,四位努力不懈的學者想必十分欣慰,我也有收藏此一樂譜喔。
哈農庫特(Nikolaus Harnoncourt)指揮維也納愛樂(2003):只演奏布魯克納所寫的草稿部分,但也是有用學者的連接成果,但找不到的地方就讓其中斷,也很少添加管弦樂編配,是這個樂章最嚴謹的演出,也是個人建議一定要聽的,只是開始及中間他有講解,不完全是音樂部分,所根據的譜很明顯的就是由MWV(音樂學術出版)所出版的第九號最後樂章校訂報告與總譜,我手上剛好有這本重要資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和我借。 Gerd Schaller指揮Philharmonie Festiva(2011):所依據的是著名布魯克納學者卡拉根(William Carragan)所做成的版本,基本架構雖也是參照MWV所出版的第九號最後樂章校訂報告與總譜,但管弦樂加料不少,和聲亦比較豐滿,比照布魯克納已完成的作品,而且嘗試自行去補足草稿中不足及中斷之處,呈示部第二主題尤其明顯(以上影片2:41)。剛開始有出現神秘的長笛部分,讓人想到第三樂章(0:28),在再現部第三主題出現後,又聽到神秘的長笛聲(15:21),讓樂曲的第一主題壯大再現,從而導引出尾聲(15:27),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回歸(18:00)這方式我以為是所有版本中最精彩的,尾聲剛開始讓人想起第三號交響曲的尾聲(20:13),但其實是以「生之別離」(20:31)為主幹,整首交響曲開頭的小三度化為大三度(21:38),在此昇華為輝煌的聖詠結束。 Nicolas Couton指揮 the MAV Symphony Orchestra(2008) :所依據的是學者Sébastien Letocart做成的版本,基本架構雖也是參照MWV所出版的第九號最後樂章校訂報告與總譜,並盡可能尊重中斷的部分,不隨意添加,剛開始也有神祕的長笛聲(0:29),但到了MWV所出版的總譜結束後,轉為火力全開(20:00),Letocart開始自行作曲,先是讓「生之別離」的主題再現(20:23),但奇怪怎麼第五號交響曲的最後樂章也跑出來了(20:37)?然後是本樂章第一主題復歸(21:49),引出了第一樂章的尾聲(22:27),法國號開始奏出的主題(22:30),是Sébastien Letocart認為「哈雷路亞」的旋律,是第二樂章詼諧曲中段的那四個音,最後以交響曲四個樂章第一主題的結合結束(24:04),基本上是踏襲第八號交響曲的模式,以此來推測第九號也不能說是錯誤。 Peter Jan Marthe指揮Europe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2006):Peter Jan Marthe是奧地利的指揮家與作曲家,曾跟隨布魯克納的偉大詮釋者柴里畢達克學習,還修習過印度音樂,這是他指揮演奏自己所作的版本,與其他人的不同,他拒絕以嚴格依循手稿的方式來復原這個樂章,而是自己作曲,或用別的布魯克納交響曲片段來補足未完成的部分,基本上不妨當作他是根據布魯克納的草稿來即興作曲的,例如剛開始的定音鼓大家都是弱奏,他卻強奏(見以上影片開始),就很引入注目了啦,其他有意思的地方如引用了第七號交響曲的最後樂章(5:49),再現部開始用了大規模的銅管合奏(17:39),我以為布魯克納若完成此樂章,應該也會用這種方式,尾聲是從第一樂章的開頭靜靜開始的(25:07),但竟然連接到了第七號的慢板樂章(26:04),以及第四號交交響曲的尾聲(27:36),第八號交響曲尾聲的小號聲也出現了(29:04),然後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在此盛大歸來(29:15),燦爛無比的結束,這是所有版本中聽來最有樂趣的,也是我最喜歡的。
文/手稿註解:夏爾克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