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魯克納第二號交響曲的故事(Bruckner Symphony No.2)
2019/01/29 12:20:26瀏覽4944|回應8|推薦76

我的布魯克納第二號交響曲諾瓦克版總譜扉頁

序文著者:諾瓦克(Leopold Nowak)        翻譯:夏爾克

1871年8月,布魯克納在倫敦以管風琴演奏家的姿態,進行即興演奏,受到極大歡迎,在諸多管風琴奏者的圍繞下,只有他一個是奧地利人,在亞伯特廳,演奏由亨利‧威爾斯所製作的大管風琴後,又到水晶宮演奏,同樣獲得大成功。

但在他意氣風發地從倫敦返回維也納後,卻像是從天國掉到了地獄。他任教的聖安娜女子師範學校有一個學生寫了黑函告發他,結果布魯克納被學校叫去審問,使他那純潔與忠誠信仰的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同年秋天,他開始了第二號交響曲的創作,四個樂章創作的過程不太一樣。根據第二號交響曲第一版的手稿(奧地利國立圖書館19.474),1871年10月21日他開始寫第一樂章總譜,但因為他都會先打草稿,所以真正開始的時間大概在10月1日,到隔年的1872年7月8日才完成第一樂章。

在6月16日,他的f小調彌撒曲首演大成功,讓他信心加倍,7月16日就打出了詼諧曲中段的草稿,18日早上就完成了詼諧曲樂章。同一天開始寫第二樂章,這是以前他就寫過草稿的,很快在7月19日完成,總譜於25日完成。最後樂章在26日開始打稿,8月4日結束,9月11日完成。這是第一次,嘗到了日後他將經歷的創作之苦。

然後他開始寫樂團分譜,10月他找維也納愛樂排練,但被拒絕,經他努力後,於1873年10月26日,由他親自指揮首演,獲得大成功,也是他交響曲的第一次成功。他感激之餘,將作品呈獻給維也納愛樂,但並不被接受,後來在1884年他呈獻給李斯特也是一樣。結果第二號交響曲成為他唯一沒呈獻的交響曲。

但在喝采聲中,還是夾雜了一些惡評,當時的宮廷樂長賀貝克,也是他最有力的後援者之一,建議他修改作品,這也是他往後作品不斷修改的開端,賀貝克就像後來的雷維或夏爾克兄弟一樣,都是為了布魯克納能被世人廣泛認同。

但布魯克納正如我們所知的一樣,雖然百般不願,但還是接受了賀貝克的建議,之後他稱第二號交響曲第一稿為"老的原稿"。他將此稿縮短,有些地方重新作曲,或變更管弦樂法,羅伯特‧哈斯已經在1938年他編輯的布魯克納全集第二卷的校訂報告中談及此事。這個第二號交響曲第二稿在奧地利國立圖書館的編碼是S.m.6034。

此稿在1876年2月20日演奏後,布魯克納在譜上做了些修正,因此哈斯雖然說:全體來說與第二稿是一致的。但仍然以第三稿稱之。這是哈斯出版的「第二號交響曲決定版」之依據。但是哈斯有許多地方恢復了第一稿刪除的部分,也就是說成了第一稿與第二稿的混合,例如第一樂章與慢板樂章的最後,詼諧曲的反覆部分,許多休止符,力度記號,句法等。本版將不屬於1877年版的部分都改掉,回復原來的樣貌,成為完全的最終版本。

而在第一稿有,第二稿沒有的部分,還是會印刷出來,此部分會以"vi-de"(空下)標示。當然若要完全忠於1877年的形式演奏,連這部分也必須剃除,但最後樂章這樣做有些可惜,這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只是第一稿第二稿之間本來就必須區分。

雖然第二號交響曲讓布魯克納得到喝采(與讓他極為痛苦的第三號交響曲1877年12月26日的首演完全不同),但他也在此作品上嚐盡苦果。之後他在維也納說:「什麼都要縮短。」但這樣的說法與其說是藝術上的,不如說是個人情感面向的。而即使努力搏鬥過,也並未影響到在第三號交響曲那大模大樣的小號起頭,也全無「短縮」的情況發生。如此的第二號交響曲,算是一年後開始寫作的"對位法的傑作"第五號交響曲的重要開始。

序文翻譯的部分結束了,以下是我對布魯克納第二號交響曲的分析,這是俄羅斯名指揮家Rozhdestvensky的版本,個人相當喜歡。第一樂章剛開始就是嗡嗡的顫音聲,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開頭類似,事實上這兩個樂章滿多相似點的,布魯克納多少是以貝多芬的作品為藍本。開頭的和絃是主調c小調和弦(0:03),第一主題滿長的(0:07),由大提琴熱情而帶點神祕地的奏出,前面四個音是主要動機:

然後以半音上升之勢漸強,回答的三度下降動機也很重要(0:09),在把關係大調主音降E升高成E時(0:28),好像過分了些,立刻陡落,小號吹出布魯克納滿具特色的節奏&同音(0:37),這也是重要的動機,並以主音c結束(0:48)。

大提琴降低八度後又開始第一主題(0:50),再次強力放送,然後能量開始衰退(1:22),好像只聽到了回音,最後停在主音c的屬音上(1:47)。 然而並沒有以此音開始第二主題,反而是轉到了關係大調降E,滿有意思,這是一個相當"多聲部"的主題(1:54),主旋律同樣由大提琴奏出(1:59),但其他的弦樂聲部也有自己的旋律。這主旋律相當悠然綿長,乾脆說是"悠閒"吧,但這樣的悠閒不是漫步,而是"登高"~因為進行了一系列轉調(2:16),三度下降動機又出現了(2:29),而且成為驅動主題的要素。

然後是第三主題(3:01),回到了降E大調,這樣的音形有點像是擺動的鐘聲,很吸引人,但上方的長笛旋律也算是主題(3:06),總之又是一個多聲部織體,後來長笛旋律進一步發展(3:31),鐘聲似的音形則在低音,布魯克納節奏&同音又出現(3:47),一陣激烈後卻反而變回c小調,氣氛反而陰暗,仍是不放棄努力,終於能轉到G大調(4:51),進入雙簧管吹奏的安穩小結尾主題(4:59),這裡木管合奏非常恬靜。

發展部開始(6:04),剛開始實在是一片混沌,第一主題的前四個音動機不斷出現(6:05&6:13),並與反向同時出現(6:17),後來靠半音下降&上升的操作,到達c小調的主音c(6:32),但這有配c小調主和弦嗎?抱歉沒有,還在尋找當中。。

第一主題前四個音的動機再度不斷出現(6:37&6:42...),第一主題由小號激烈奏出,長號回應,在f小調上爆發(7:03),降d音與f小調主和弦產生重大衝突,刺激且過癮,布魯克納節奏&同音又出現(7:18)。在搖曳的節奏上,第三主題的變體由雙簧管奏出(7:24),更像是鐘聲了。。這樣的節奏再與第一主題前四音動機結合(8:12),第二主題在g大調上出現(8:38),但這次沒有激動起來,就接到呈示部能量衰退的音階(9:19)。

再現部順理成章的平靜開始(9:59),調性與呈示部一樣,音樂也大致類似,但比較短促,就接上轉為C大調的第二主題(11:30),這次仍然是在轉調,但轉向降A大調(12:04),反而像是在"下山",與呈示部的"登高"不同,在聽起來有點感傷的道別後,第三主題順利接上主調c小調(12:34),不用說,在呈示部這個像鐘聲一樣可愛的主題也變成有點陰雨連綿的樣子... 小結尾主題(14:23)轉到E大調,仍是一派恬靜作風,但這樣的方式無疑中斷了剛剛主調c小調的悲劇性,樂章又無疑地要以此調結束,所以結尾沒有那麼快,就這樣拖長了...

經過一系列轉調後,才回到主音c,尾聲開始(15:27),這裡多少讓人想到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的尾聲,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前四個音動機不斷出現(15:29&15:33&15:36...),不過這個版本所演出的這段,在諾瓦克1877年第二版總譜中是被標明為"Vi-De"的,意思是可以省略,因為這是1872年原版有的段落,在1877年版的手稿中並沒有,我是滿慶幸這個唱片有演出的(許多唱片都沒有...尷尬)。

這次尾聲無聲無息地結束,然後小提琴聲部比剛剛高了八度(16:27),尾聲又打掉重練開始一次,掙扎著向著一個離本調甚遠的,以升c為基音構成的減七和弦挺進(17:01),再加上一堆銅管的配合,簡直是天翻地覆的可怕... 經過兩個常休止符後,減七和弦的e音持續著(17:05),升c降了半音到c好像妥協了,卻是回到主音,安靜下來,接到了真正的尾聲~典型的c小調音樂,在銅管不斷強烈吹奏布魯克納節奏&同音,好像暴風雨一樣,悲壯的結束。

第二樂章行板是ABABAB...的曲式,在第一版中是放在第三樂章的,這樣就滿像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但第二版又將之放到第二樂章,之後要等到第八號交響曲他才會這樣做了...剛開始的A段主題是降A大調(18:20),與上個樂章再現部第二主題用的調性相同,這也是一種預兆的手法,布魯克納滿愛用,而且這兩個主題還滿相似的。這個主題剛開始時就把把第七音降半音(18:48),好像轉為降e小調,隨後把各音階降半音更有這種感覺(20:06&20:14&20:23...)更增一種謙虛或嫻靜的美感(記得某位貴族女士用鋼琴彈奏此樂章時,布魯克納曾忘情地說:「夫人,妳是女神!」)。

隨之而來的是弦樂撥奏(21:03),這旋律滿耳熟,其實是他沒多久前首演大獲成功的f小調彌撒曲"降福經"剛開始的旋律,此處的引用,還有樂章剛開始的氣氛都充滿著宗教音樂的意味,但不是那種多麼嚴肅的,而是如前所說,嫻靜而安穩的(有沒像修女在祈禱?...)法國號吹出降D大調的B段主題(21:07,),與剛剛的降福經旋律對位,這是一個有"小確幸"意味的可愛簡短主題,但還是登高轉調,最後升到了C大調(21:51),小確幸的感覺更踏實...

這版本隨後演奏的段落(21:59),又是在總譜中是被標明為"Vi-De"的,也就是第二版沒有第一版有的段落,聽完後讓人覺得,如此優美而浪漫的樂段,被1877年版刪除是多麼可惜,這段大致是第二主題的再推衍,但後面出現的可愛鳥鳴(22:33)配合半音上升的詭異法國號,奇特的低音管旋律(23:11),再再讓人覺得這像是一個神祕但可愛的宗教儀式。A段主題再出現(23:27),加上了長笛的高音裝飾,還有豎笛滿滿的十六分音符,在嫻靜中更妝點的華麗。但隨後的調性往上轉移(24:10,已轉到降B大調),帶來更大的信心,小提琴與中提琴聲部輪流強調的方式(24:18),是否讓人想到中世紀的聲樂曲?

隨後的段落大致與前面一致,B段又出現(26:25),弦樂奏出更明確的降福經旋律(28:27)。長笛吹奏的A段主題又再出現,節奏改為8/12拍子,用了小提琴細線般纏繞的五連音,還有低音的的三拍子,形成5對3的複雜節奏,值得欣賞品味。

更神來一筆的是中間轉為B大調(29:55),小提琴好像飛昇一樣的在高音翱翔,配合小號的高鳴,長號的翻攪,這樣讓人激動的手法在更早可能只有華格納使用過...在這使人心神迷的樂段後,像是殘響般一樣的回聲響起(30:31)。A段主題的後段再起(30:46),接到"降福經"(31:46),好像是說:儀式快結束了,要降福給到來的人們。A段主題的前段開始(32:15),小提琴獨奏出神秘的像咒語一樣的音樂(32:52),調性幾乎為無調,常出現臨時降半音或升半音的手法與增四度音程,這段想必會令一般古典愛樂者覺得震驚。最後是以A段主題的前段(38:40),加以主調降A大調的和諧清新氣氛結束。


第三樂章詼諧曲,是典型的ABA形式,這也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及布魯克納所有交響曲愛用的形式。聽這個樂章不用想太多,大致就是要把前兩個樂章那種悲劇性,沉思性給吹散,就像在家裡待久的人出來走走那樣的快活,當然跑跑跳跳或粗魯一點也沒關係~

A段是c小調,音程與節奏都有跳躍性(34:49),並向著一個不和諧的減七和弦行進(35:21)... 隨即緊張的不和諧和絃被解開,像是飛機墜落的半音階下降,轉到G大調(35:33),並再從頭演奏一次。然後升高半音轉到降A大調(36:18),與木管塊狀輪替,但後面又回到剛剛的A段,又出現一個減七和弦,只是與前面調性不同,急速墜落的音階又出現(67:14),這次以主調c小調結束。

B段(37:34,一般稱為三聲中段)把所有升降記號都還原,進入關係調C大調,沒有帶低音,由小提琴高音顫音與中提琴演奏主旋律,清澈且充滿樸實的味道,中間雖經多次轉調,這種感覺始終未變。然後A段再來一次(40:27),並加上一個短暫但有力的尾聲(42:25),結束樂章。

終樂章開始是一陣陣的騷動(42:59),接續上一樂章的c小調,速度是甚快板,本該讓人振奮,但小提琴卻有點落寞的奏出下行音階(43:01),每個音符間都以休止符間隔,好像斷奏,中提琴則上行與之對比,此段是前奏。曲勢逐漸上升(43:24),也很像是不斷生長,強大的第一主題生長完成破繭而出(43:42),三連音節奏相當衝動,卻仍然充滿c小調的悲愴感,前奏隨後再來一次(44:09),最後定在降g音上。 休止符又好像深呼吸了一口氣,降g這個音直接轉到屬音升C,是A大調的第三級音,第二主題前段即由此開始(44:41),這與第一樂章第二主題一樣都是多聲部風格,兩者遙相對應,第二主題後段亦疊在上面展開(44:48),充滿鄉村式的質樸與陽光明媚氣氛。

但騷動再起(45:51),悠閒的轉至降E大調的六四和弦上平息(46:05),聽起來呈示部要結束了,卻突然在降E大調主和弦上爆發第一主題(46:28),以及那衝動的三連音,你可以說是第一主題又出現了,或是第三主題,但這是布魯克納的特色~他的奏鳴曲式總包括三個主題。

不斷的三連音像是凱旋,成為小號的召喚(47:10),用的是主音c,卻從e音開始一個賦格風段落(47:14),強力暗示將到達C大調,管樂組用力吹出的節奏很耳熟(47:26)~不就是第一樂章的布魯克納節奏&同音嗎?第一樂章在此回歸了,這是他的巧妙安排。

經過三大一小的休止符後(47:39),弦樂安靜地奏出真正的小結尾主題~這旋律似乎是取自他的f小調彌撒曲~垂憐經的部分,布魯克納這時像是管風琴演奏到一半,突然跪下來祈禱,聽來像是降D大調(47:40),但更像是降G音上的里底亞調式,結尾升高半音成為G音(48:33),這段毫無疑問會傳統奏鳴曲式的聽眾覺得迷惑,但這就是布魯克納獨特的,淨化人心的方式...

前奏那像斷奏一樣的節奏又出現(49:09),發展部開始,顯得有點鬼鬼祟祟,好像鬼火,騷動又起(49:29),豎笛偷偷吹出第二主題的後半(49:46),相當巧妙且不易發現,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前四個音來參一腳(49:52),連第一樂章第二主題主旋律的變體也來湊熱鬧(50:08),本樂章的前奏下降旋律出現(50:19),然後是本樂章第二主題(50:35),並很快轉為小調,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前四個音又來了(51:31),隨後是由大提琴以pp的力度演奏,很安靜的第二主題的反向(51:44)...這樣的手法都可說是絕妙。

這音形以他很典型的風格逐漸沸騰昇華後,第一主題以原調出現(52:51),伴以小號衝動的三連音,再現部開始,第二主題接續則轉到G大調(53:53),第三主題卻突然在降E大調上爆發,剛開始還是齊奏音,讓人覺得多少有些粗魯。然後是一陣強力的掙扎,但仍沒法結束樂章,1872年原版又加了一段,在1877年版卻被刪除,所以在總譜上表示為"Vi-De"字樣,可喜的是~這個唱片還是有演出(56:45),實在太開心了啦...這裡是小結尾的主題,也就是f小調彌撒曲~垂憐經的旋律,他在結束樂章前還要做個祈禱嗎?

值得注意的是銅管合奏部分,是1877年演奏版本保留的部分,因為效果很好,並把音導向C大調的屬和弦,強力暗示將由C大調結束。尾聲看起來是開始了,剛開始是上升音階(58:20),與樂章剛開始的下降音階相反,然後又是他典型風格的沸騰生成方式,到頂點奏出第一主題,還是原調c小調,隨後又開始掙扎,最後仍無結果,反而在長笛的顫音聲中,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出現(59:54),甚至連第一樂章第二主題也出現(59:47),好像有點刻意做個總結,可想而知這段在1877年版也被刪除,但這個唱片還是保留了(讚啦)。

真正的尾聲終於來到(1:00:01),剛開始真的也與剛才那個"假尾聲"差不多,通過G大調,再到下屬調,也就是光輝的C大調(1:00:37),結束全曲,這樣由c小調開始到C大調結束,也算是遵循了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的傳統,也就是從黑暗到光明的勝利。不過布魯克納的做法相當辛苦,曲子也拉得很長,但他獨特的作曲法是無人可以複製的,例如三個主題的奏鳴曲式,以及第二主題的多聲部寫法,發展部的對位手法如倒置,組合,當然還有他那動力的曲勢,對彌撒曲的引用,中世紀的聖詠曲氣氛,都合為一體,嶄新的音樂風格由此而生。

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24343469

 回應文章

環保阿嬤金鳳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午安
2019/02/12 17:30

祝福您喜慶新春,金豬獻瑞!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2-17 07:50 回覆:
 阿嬤周日早安!

何希奇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11 09:00

謝謝替我解惑!

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2-12 11:31 回覆:
日日是好日喔。

花鼠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10 13:48

原來如此,長知識了!

感謝分享

祝新春愉快

豬年平安如意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2-12 11:31 回覆:
謝謝花鼠妹,妳的文章也是我每篇都必看的,新年快樂!

雲大少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9 23:55

花開富貴

新春吉祥~萬事如意~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2-10 08:24 回覆:
謝謝大少爺帶來漂亮的花,新年快樂,事事如意。

環保阿嬤金鳳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晚安
2019/02/07 20:17
初三祝福您福慧雙增,豬圓玉潤!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2-10 08:24 回覆:
謝謝阿嬤祝福,新年快樂喔~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6 18:41

又增加音樂知識,謝謝。

大年初二,祝新春愉快,平安順心。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2-07 08:47 回覆:
好美的花,充滿春天氣息,大哥新年快樂喔。

何希奇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2/05 01:49

題外話,只是很好奇布魯克納任教的聖安娜女子學院,學生黑函告他什麼事?

謝謝夏爾克的分享

新年快樂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2-07 08:46 回覆:
據說是因為他和一位女學生開玩笑說,「妳等於是我一半的愛人」,而被學校調查是不是和女學生有染,事實上真的只是開玩笑。希奇新年快樂喔~

芊汩【逍遙、流浪、放逐 113101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1/30 14:21
我們已經在這裡融化,交享
如果喇叭再大一點...
茫茫的人海就會湧到腰際

臨座的臨座的臨座為一一共震的磁場慟視
嗡嗡嗡))))))穿針引線
耳朵都連在一起了,嗡嗡嗡))))))
掌聲響起的故事
嗡嗡嗡))))))
夏夏耳鳴了,給你拍拍手ROES oh ya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9-01-30 19:50 回覆:
茫茫的人海是因妳而來,卻成為忙忙人海,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想要的,在這時迷路就是相遇,夢話就是言語,耳鳴是為了聆聽剪不斷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