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18 11:03:15瀏覽2121|回應6|推薦72 | |
理查‧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構想於歌劇"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完成後,但在歌劇"納克索斯島的阿莉亞德妮"(Ariadne auf Naxos)後才正式開始寫,約花了三個月,於1915年2月8日完成總譜,並於同年10月28日,由史特勞斯親自指揮德勒斯登皇家管弦樂團首演,這也是他最後一首大型管弦樂曲,雖然名為"交響曲",形式卻很自由,每個樂段也有很明確的標題,可能與他過去爬山的經驗有關,他稱此曲為"崇尚永恆與壯麗的大自然"。 樂團編制不僅是他純粹管弦樂曲中最大,也是歷史上罕見的巨構,為典型四管編制,長笛加上短笛,雙簧管加上赫克管,豎笛也分為高音豎笛與低音豎笛,低音管與倍低音管,法國號八支,小號與長號都四支,低音號兩支,兩位定音鼓奏者,大鼓,小鼓,銅鈸,三角鐵,鑼,鼓風機&雷鳴器,羊聲器,鐵琴,豎琴兩台,管風琴,鋼片琴,弦樂五部(演奏時會視需要加以分部),這是舞台上的。舞台後方還要十二支法國號,小號與長號都二支,可從樂團編入。還註明若可能的話在高潮處將長笛,雙簧管,豎笛數量都增加一倍,實在是怪物般的管弦樂團,演奏者要一百五十人以上,由於花費龐大,並不會經常演出,但能聆聽現場,感受巨大的音樂洪流與完整結構,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另外注意弦樂的半音下降(4:25)~會是曲子美感的由來。 史特勞斯藉由絕妙的休止符與等音變換,又將曲子轉到遠系調降E大調,天已亮了,開始了"爬山"(5:15):
然後進入複雜的森林(7:47),突然轉為關係調c小調,使用大量管樂的方式讓人吃驚,路不好走,但還在努力爬(爬山的動機8:12)...豎笛出現像是鳥叫的聲音(9:43),由長笛承接,後來四支全部出動,展開非常美的合奏(10:27),半音下降此時又是美感來源,經過打薄的弦樂不禁讓人想起他前一齣歌劇"納克索斯島的阿莉亞德妮",也出現了像是水流聲一樣的音樂,然後是"沿著小溪漫步"(13:16),經過一個漂亮的等音變換轉調,與低音的半音階下降,法國號奏出"山谷動機",配合小提琴,木管的下降音階,鼓與鈸的顫音,奏出了"瀑布"(14:05):
山谷動機由小號吹出(20:07),高亢的聲音有如陡峭的冰峰,弦樂繼之來個更高亢的音階...低音管也吹出此動機,到了"危險的瞬間(21:26)”,那些斷音下降,好像滾落的小石頭~登山動機表示他還在努力(21:55),有意從F大調轉到屬調C大調,長號擔負此任務(22:57),終於到達山頂,但剛開始並非很喜悅的,而是先慢下來,回想過程中的一切,這部分以雙簧管來表達。 弦樂以C為開頭音再度往上(23:53),並以此為動力轉到屬調C大調(24:56),拿回了遺失已久的東西,六支法國號奏出牧歌風主題(25:19),展現出C大調光明正大的力量,當從轉位和弦也進入本位和弦時(27:01),山谷動機也正式歸位,並導引到陽光動機(27:17),此時也歸位於C大調鳴響,有力表達登頂的喜悅,並飽覽山勢的壯闊!... 接下來是史特勞斯特有如流水一樣的音樂,兩台豎琴特別華麗,但C大調也被"滑走"了,向著小調,又靠著昂揚的努力(29:58),想轉回C大調,一直沒法如願,管風琴宏大的聲響有如警告(30:50),弦樂如同吹起寒風,煙霧壟罩(31:39),時間也到傍晚~該下山了! 下山大致與上山是相反的方向,陽光動機稀薄了(31:59),他覺得孤獨,唱起悲歌(32:50),然後是雙簧管斷奏的水滴聲(35:14),這是暴風雨的前兆,加上鑼的輕敲(36:53)…夜的動機響起(36:57),四面暗的像黑夜,模仿風聲的鼓風機來了(37:13),配合好像越來越急的雨滴(37:25),震撼的管風琴,也可聽到小號奮力吹出的山谷動機(38:20),又好像回到瀑布(38:45),此時應該全部都是大水了…但登山動機仍持續(39:37),還越來越明顯,不過暴風雨也不是吃素的~連雷鳴器都上陣了(40:43)!...
這樣奧妙的布局,多少有些恐懼失落,但對於聆聽者而言,欣賞由超巨大規模管弦樂團,奏出各種自然變化與壯麗景觀,兼有紮實的樂曲結構,算是最高級的聽覺饗宴,如同登頂阿爾卑斯山那樣,無盡宏偉,登峰造極。 文/夏爾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