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5/10 11:11:01瀏覽2505|回應4|推薦73 | |
理查.史特勞斯的"變形"(metamorphosen),是為二十三件弦樂器而寫,編制是小提琴十支,中提琴五支,大提琴五支,低音提琴三支,這是爭議很多的作品,主要原因是"變形"這兩個字,可以泛指很多意義。有人說是音樂的變形,或是心理的變形,德語「Metamorphosen」一詞在音樂中有「主題與樂句的自由發展」之意,而對我來說,這首曲子就是一種深沉的哀悼。 在1945年4月完成《變形》幾天後,史特勞斯在日記中寫道: 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時期已經結束,最偉大的罪犯統治下的十二年獸性、無知和反文化,德國兩千年的進化在此間迎來了滅亡。 由於希特勒於4月30日自殺身亡,納粹的統治也將近結束,其為1933年上台,到目前剛好十二年,所以他這段話,指的應該是納粹政權,當然不是哀悼納粹政權的瓦解,而是德國文化的毀滅,特別是他的家鄉慕尼黑,遭到盟軍轟炸,造成極嚴重的破壞,與他有深厚淵源的慕尼黑劇院被毀,令他感慨萬千。 他雖沒說寫作"變形"是為了哀悼此事,但對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的引用(這兩首曲子主調都是c小調),樂譜上也有寫上"紀念!(In memoriam)",音樂本身更充滿哀思。曲中有好幾個主題,隨著音樂的進行不斷作變化,重覆出現,形成聲部細密的交織,有人稱這首曲子為史特勞斯的"賦格藝術",算是他發揮畢生所學,腦力到達極限的壓軸之作,二十三把弦樂器,有如二十三位演員,在台上演出世間的無常,在多變與不變之間,緩緩走向終末,以下是由大指揮家Blomstedt指揮Staatskapelle Dresden的演出。 個人以為,這首曲子的特色,就是常強調小調的導音,這原本只是為了進主音的前導,在這卻被強調使用,也不一定進主音,造成一種恐怖或扭曲的感覺,這在後面還很多。 隨著下降主題又出現(3:11),而上漲的硝煙掙扎著,想轉為大調,這是重建的希望(4:42),但很快就消滅,還是在小調中打轉,直到再努力掙扎,向著更高音,才順利轉到G大調(5:59),此為夢想的,C大調的屬調,也用到了所有二十三把樂器,雖有許多重複,像是第一&第四,第七,第八小提琴,甚至連第一&第四中提琴(須用很高的把位),演奏的都是同樣的音符,三支低音提琴也是,至於為何要這麼多樂器重覆?並不是濫用,而是為了加厚音響,與前面常是單支演奏的不同,第二段開始。 第八小提琴在低音,配合三支中提琴,與一支大提琴,以弱的力度,”有表現力”的演奏 (5:59),變的舒緩一些,傾頹的少了,上升的開始變多,但和聲並沒支持,像是一個不現實的幻夢,難道是在回憶過去?而那告別式的音調,讓人想到馬勒”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的最後樂章:
總會有些不堪或激動(代表g小調的降b音,7:14),但沒干擾到很多,終於出現了一個明顯的G大調和弦(8:18),不幸的是,送葬進行曲的主題又來了,還直接把G音作為起點,利用了剛剛完美的大三和弦,將之直接變成c小調,再次強調了導音b(8:44),在這樣的傾頹中,一樣有硝煙吹起,這次充滿增四度音程,帶有不祥感,此時轉往E大調(8:57),是避免不好的事發生? E大調果然暫時穩住了曲子,還展現了優美的小提琴與中提琴對話,但悲傷情緒很快又湧至,需要發洩!在頂點,從主音E下來時(9:57),又暗示了小調,E大調即將失敗,又趕快交棒,只是代表小調的降E音又出現了(11:38)(11:54),下降音階又與上升的煙塵做對比(13:11),而傾頹越來越頻繁(12:27)~注意又是強調小調的導音(12:31)(13:33),隨著再次的情感傾洩,原來只是小小冒出的煙,已成為熊熊大火(14:45)...音域也來到最高,第一&二,三,五小提琴合力齊奏,第二中提琴以八度下的音域力挺,第五大提琴&三支低音提琴則撐住低音部分,這裡是差不多全曲一半的地方,也是高潮所在。
大火很熱烈,但帶來的是毀滅,許多東西已無可挽救(16:16)...終於開始大崩塌了(16:53)!送葬進行曲的下降音階,由第五小提琴開始(15:47),到第二小提琴只相隔半音,相當急促,火仍在燒著,又從第一小提琴再開始崩塌(16:30),遲遲未現的C大調才終於出來了(17:05),漸漸變的沉著一些(17:44),無奈時間已不足夠,在和聲來不及給支撐後,輪到中提琴(18:07),大提琴以相隔半音崩塌,引起了巨大的騷亂,史特勞斯在頂點讓曲子休止,就像他的交響詩”死與變容”尾聲前一樣,要進入真正”逝去”的段落,也就是第三段。 迎面就是一個強大的c小調主和弦(18:28),此主調和弦到目前為止,從沒那樣莊嚴的被宣示,一切希望,也應該瓦解了…又再次強調導音b(18:48),此段大致是第一段的某種再現,也是出現下降音形(19:17),進行了不少轉調,似還想掙扎,再度被休止符打斷,奇怪的降d小調像是已變調的步伐(21:59),再次引起各聲部,只差一個半音的大規模崩塌(22:08),孤獨的第一小提琴在演奏c小調的送葬主題(23:00),還是強調小調導音,與不安分的轉調,都顯示其內心深處恐懼,幾乎有顫抖式的效果,到無可奈何回來c小調後,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的送葬主題,清楚的在三支大提琴&低音提琴響起(27:42),這是全曲兩者最相似的時刻,不管怎麼變,到此回歸原形,史特勞斯在此寫了:紀念!(In memoriam)
這是一首很適合悼念的曲子,不管是親朋好友的逝去,甚至是寵物的死亡,或是感情很深的物品遺失或報廢,就如同他最後在譜上寫的”紀念”,我們哀悼,是為了在時光流逝中,紀念離去後不再回來的人事物, 直到有天自己離開時,也不會被遺忘,永遠活在後人的心中。
這是他一系列交響詩的傑作之一,但史特勞斯本人從未稱此為交響詩,只說是"依據古代無賴故事寫成的輪旋曲式大型管弦樂曲"。狄爾本身是一位十四世紀的德國無賴,喜歡惡作劇,卻未被後世討厭,反而被視為是底層人對高層的反抗,算是國民英雄級的了!其死因眾說紛紜,史特勞斯在曲中給他安排一個最英雄式的結局~被高層審判,然後吊死。 曲子可能依照他惡作劇的情節展開,不過反而會限制想像空間,只要知道剛開始小提琴的引子,是像說故事的開頭:"很久很久以前...",還有後來三支長號,八支法國號+小鼓滾奏的恐怖音響是他被審判吊死,這樣也就夠了。 也不要小看這首有點開玩笑性質的曲子,樂團採用四管編制,法國號要八支,小號六支,根本是馬勒式的了...如此多的管樂,當然多采多姿,但也很厚重,黑色幽默的陰影隨之而來,對應他最後的死亡。史特勞斯最喜歡的樂器法國號,效果也很突出,狄爾的動機就是用這個樂器主奏(0:22),好像明明就愛開玩笑,卻還是假正經,最有趣的是當他造成天下大亂時,法國號使用了其超高音域(2:54),聽來就像是怪獸嚎叫,短笛也用得很花俏(5:18),猶如流竄的尖笑聲... 調性安排更有意思,其中心是F大調,在他每次搞怪時都會脫離此調,但總是會回來做他自己,這也是輪旋曲式的特色。而當他過於興奮,得意忘形的離開F大調,到了D大調時(11:10),就很快就被審判了!而審判時用的f小調(11:34),乍聽恐怖,卻很容易轉到平行調F大調,狄爾又回歸了自己(12:56)~他還是那個愛作劇,精神永留後世的英雄與無賴,曲子就這樣結束。 不管你喜不喜歡史特勞斯,他都是古典音樂作曲家中少見的嘲諷與幽默天才,沒辦法~正經的人太多了!個人以為,這樣能突破嚴肅,經典,深度的限制,卻又技巧高深莫測的音樂,才有辦法讓古典音樂,真正受到大眾的歡迎,正如當年首演一樣。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