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1/10 07:55:13瀏覽6908|回應3|推薦68 | |
我英雄的生涯唱片首選,EMI的「強音系列」,巴畢羅里指揮。 其實我不怎麼喜歡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英雄生涯」(Ein Heldenleben),總覺得這部誕生於十九世紀末,西方帝國主義極盛期的歌頌英雄作品,有濃濃的軍國主義味道,管弦樂也相當巨大繁複,像摩天樓還是火箭升空一樣,多少有誇大成分,換個角度想,這可能是歐洲文化到達頂點的一種表徵。 這部作品也是他個人的自傳,就是他把自己封為「英雄」了,首演以來就是有人罵,有人挺,爭議不少,不過其中的"英雄業績"一段,運用多聲部對位法把他之前許多作品的主題串聯起來,確實是音樂史上的奇觀之一,很有分析與聆聽的樂趣,我也把重點放在此。 以上是這次要來台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演奏,由楊頌斯指揮,算是近年來相當優異的版本,音色華麗,架構完整。 1.英雄 一開始就是「英雄的主題」(1:02):帶有大量的法國號,琶音風格,降E大調讓人想到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這長大的主題許多部分,都將陸續出現在後面的樂章中,擔負重要的任務。
然後是對比性的第二主題,是比較溫柔的樂段,是典型的多聲部音樂,讓人眼花撩亂,但連續下行的音階很重要(1:48),後面也常出現,例如(2:49)(3:05)(4:17)(4:21)... 2.英雄的敵人 到達最高點後,出現了一個吵雜的樂段,基本上算是一個賦格,以"喧鬧主題"為主題(5:33),似乎表現競爭對手(以及樂評家?)對他的攻擊,批評,低音則出現了一個"沮喪主題"(5:42),表達英雄的沮喪: 英雄主題變成了小調(6:23),表示他的難過:
突然引進一個新的小調旋律(6:50),這其實就是後來他的「伴侶」的旋律,難道這時英雄想到他的伴侶?接下來的音樂好像在哀鳴(7:45)。 隨著連續下降的音符(9:03),好像"鎮住"了這些敵人的喧鬧與批評。 第三段 英雄的伴侶 小提琴獨奏出現(9:10),這正是"英雄伴侶的主題",其實剛剛就出現過了:
代表"鎮住"的音符仍然出現(9:27),表示還不願意屈服於溫柔鄉。然後開始了兩者間的對話,注意小提琴部分技巧滿困難的,還充滿各種表情術語(例如活潑的lustig zart,rasende,輕浮的leichtfertig ,纖細感傷的e twas sentimental,狂野的rasender,親切的 liebenswurdig憤怒的 zornig),將女人的各種姿態盡展無遺,效果燦爛華麗。 經過這樣的對話後,英雄與伴侶終於結合在一起(15:53),伴侶的柔情(16:24),讓英雄得到安慰,然後之前許多小提琴獨奏段落,這時都用了弦樂合奏。英雄的主題又明確的出現(20:14),討厭的敵人也緊緊跟上(20:49),注意g小調與降G大調之間相當不和諧的關係。 第四段 戰場的英雄 這段在首演時被批評家罵的超慘,認為是「對音樂的褻瀆」「不知所云」「吵雜萬分」,只能說是滿好萊塢式的場景,在當時似乎太新潮了些。隨著像是在遠方的小號響起(21:44,其實是放在舞台後方),「英雄的主題」強力奏出(22:02),伴隨著連續下降(2:42),與敵人的戰鬥開始,「伴侶」先來激勵一下(22:52),敵人的部隊在小鼓中現身(23:29),經過這幾個旋律的互相交纏,好像混戰一樣,出現了勝利的「凱旋主題」(25:33),這也是來自長大「英雄的主題」中的一段,漸漸掌握主控權(26:45)。 在連續下降音階中(27:29),終於獲得勝利(成功鎮住樂評家的嘴...)且將調性轉為開頭的降E大調, 並與法國號演奏的"英雄伴侶主題"結合在一起,直到「英雄的主題」堂皇再現(28:16),再配合法國號的凱旋主題(28:33),壯觀宏偉:
第一段的第二主題也出現(29:23),凱旋主題幻化為更加宏偉的旋律(29:26),在每一句結尾都有木管的顫音,好像放煙火,這是史特勞斯慣用手法,歌劇"玫瑰騎士"第三幕伯爵夫人出現時也是使用這類的音樂。 第五段 英雄的業績 在到達頂點時,突然出現他交響詩"唐璜"的法國號主題(30:33),以及抒情主題(30:39),並接上「英雄的主題」(30:55)。唐璜可是他的成名作,這是展示他過去得意作品的展覽館,將其中的重要動機運用巧妙對位法組合,總結他三十四年來的所有成就,也是音樂史上的奇觀。 隨著英雄的"沮喪主題"(31:23),馬上遭到否定,「成就」很快出現安慰他,連續下降的動機也出現(32:23),展覽正式開始了... 723小節 交響詩"死與變容"的 淨化動機(大提琴,32:39)&少年時代動機(小提琴32:40) 725小節 交響詩"唐吉軻德"的開頭主題(長笛&雙簧管 32:36),還用原調喔。 727小節 交響詩唐吉軻德的"守護女性"主題(小提琴,32:54)
729小節 交響詩"唐璜"的"女性主題"(雙簧管) 33:01 &交響詩"唐璜"的"求愛主題"(中提琴) &交響詩"唐吉軻德"的"桑喬主題"(低音豎笛) 731小節 交響詩狄爾惡作劇的"狄爾主題"(豎笛) 33:10 734小節 歌劇 貢特拉姆 第三幕結尾(豎笛)33:24
737小節 歌劇 貢特拉姆 第一幕第一景(長笛&雙簧管)"感動的溫柔"33:36 743小節 歌劇 貢特拉姆 序曲 主要主題(法國號) 33:56 &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開頭的自然主題(小號) 33:58 &交響詩死與變容 淨化動機(大提琴) 745小節 交響詩馬克白 馬克白夫人主題(讀信時的場景,豎笛&大提琴) 33:59 &歌曲OP39-4「解救」中的"啊!幸福"(小提琴) 34:03 747小節 交響詩馬克白 苦惱的動機(中提琴大提琴) 34:10
748小節 交響詩馬克白 號角動機(英國管) 34:13 751小節 歌曲29-1黃昏的夢(低音豎笛,中音號) 34:25 &歌劇 貢特拉姆 第三幕美夢動機(長笛,短笛) (兩者都是夢) 753小節 歌劇 貢特拉姆 第三幕最後詠嘆調"永遠",旋律在序曲就有出現(長笛,豎笛) 34:34 &交響詩唐吉軻德 貴夫人的浪漫曲(英國管,大提琴) (個人認為這是全曲最美的一段) 757小節 歌劇 貢特拉姆 第一幕第二景 "年輕又美麗"(法國號) 34:42 762小節 交響詩死與變容 鬥爭主題(法國號),也用原調 34:59 764小節 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憧憬主題(法國號) 35:06
可發現引用"貢特拉姆"的段落最多,原因很簡單,這是他第一部歌劇,他深深為演出失敗而惋惜,事實也證明了,有引用這齣歌劇的段落極為美麗,清新,足證這真是一部傑作,有興趣的朋友可參看小弟之前的文章:理查‧史特勞斯的第一齣歌劇:貢特拉姆(Guntram) 但在這讓人驚奇的段落結束後,卻出現了前面像是哀叫般的動機(35:51),這是怎麼回事? 第六段 英雄的引退與完成 隨著這動機的不斷出現,像是退隱前的掙扎,進入了比較安穩的「英雄的主題」(38:09),英國管吹起來有田園風,伴侶主題的變奏不斷在小提琴出現(38:30),似乎英雄要與伴侶一起退隱田園了,也再度回到開頭的降E大調。但在此安寧的氣氛中,卻突然出現了混亂(41:08),如同惡夢的段落,已被打垮的敵人又跑出來(41:26),情況又開始混亂。 伴侶的主題適時出現(42:05),英雄好像投入他的懷抱,凱旋主題也成了平靜(43:27),最後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的自然主題響起(45:52),似乎象徵回歸自然,據說史特勞斯原本結尾也是平平靜靜,和他之前大部分的交響詩一樣,但被調侃"你只會這樣結束"之後,才改成現在的樣子,或許對於英雄一生的榮耀,這是最好的註解了。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