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3/24 11:53:06瀏覽5977|回應6|推薦71 | |
完成後不久,布里奇托和貝多芬首演了這首曲子,他是用視奏的方式,因為沒有時間排練,但貝多芬很滿意演出的成果。只是兩人卻鬧翻了,他侮辱了一位貝多芬很欣賞的女性朋友~憤怒的貝多芬撤掉了這首曲子的題詞,改獻給了當時最優秀的小提琴家克羅采(Rodolphe Kreutzer),從此就常被稱為"克羅采奏鳴曲"(Kreutzer Sonata)。 這首曲子還激起了一些後世的漣漪。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兒子是鋼琴家,他聽到兒子與一位小提琴家在家中合奏克羅采奏鳴曲,就寫了一篇關於殺妻者的小說《克羅采奏鳴曲》。故事中男主角的鋼琴家妻子和一位小提琴家過從甚密,又聽到兩人在合作演奏克羅采奏鳴曲時默契十足,心中起疑,繼而發現姦情,將妻子殺掉。而捷克作曲家楊納傑克受到這部小說的影響,也創作了一首名為《克羅采奏鳴曲》的弦樂四重奏,當時已年近七十歲的他,卻愛上小他四十歲的有夫之婦,心中熊熊之火難以言喻,又為這首奏鳴曲的”曖昧歷史”添上一筆了... 接續的鋼琴卻讓人有點失望~因為出現f音(0:37),比預期的的升f音(A大調的組成音)降了半音,而變成a小調,有點憂鬱與停滯,暗示了另有心事,可能不是所想的那麼單純...這"比預期的降半音"手法,在後面會不斷出現。雖然旋律大致與剛剛小提琴的相近,句尾卻轉向更奇怪的G大調和弦~若a小調的話,應該要是升G才對,所以又是比預期降半音…即使小提琴展示出日後會變成第一主題的拉長旋律(1:19),但鋼琴還是在奇怪的G和弦中打轉(1:23),兩者的不協調讓音樂小心翼翼,不斷重複往上試探(又出現比預期降半音的效果,1:33),直到把G音消除,才確立了a小調(1:47)。 急板的第一主題由小提琴開始(1:55),從剛剛向上的音型開始,又出現"半音向上,再來向下"的動機,相當絕妙,序奏純潔的神祕成了不和諧的熱情: 但別高興太早,還有變數~果然鋼琴應該重複這個旋律時,卻沒有跟上,G音又出現了(3:27)..又是比預期降半音的效果~還讓調性有轉弱到e小調的疑慮,小提琴只好又來護持,在一個終止後,突然轉到G大調(3:41),好吧~G音既然那麼愛搞破壞,就給你當一回主角吧!隨後就像是得逞那樣興奮的滾動…. 但G音的目的,並非自己當主角,而是要轉到關係小調e小調(4:05),那之前就已出現了,何必繞這麼一大圈呢?...其實是為了這個重要的小結尾主題,你可以說是第一主題的某種回歸,因為前面也是上升音階,你也可以說是第三主題,這倒是第一次由鋼琴發起當主角,小提琴只是用撥奏和弦,然而又再度被奇怪的和絃打斷,發出了冰冷的D音(我們預期的應該是升D,還是比預期降半音),並用小提琴拉長(4:47),還好這個怪音解決到到c音後,以此轉回主調~a小調,我只能說這些方法很自由,但也有些曖昧不清: 發展部就以此小結尾主題開始(4:53),不斷重複,但幾乎每次都轉調,又出現了比預期降半音的效果(4:59),這成了轉調利器,氣氛更加激烈。小提琴在鋼琴的流動中,似乎已氣喘吁吁,變的片片段段,還想一直拉高(5:39),好像快溺水了在尖叫,效果很特殊,終於安定之後,又用了比預期降半音的效果(7:01),將曲子調回第一主題的上升音階,從而讓a小調第一主題再現,這裡已是小提琴與鋼琴協同一起,還好都跟上了...! 第二主題轉到A大調(8:32),是呈示部E大調的下屬調,為小結尾主題(9:31)轉回關係調,也就是主調a小調做準備,尾聲是第一主題的強力推進(10:30),穩定在a小調,但突然轉到慢板(11:10),小提琴奏出了第一主題的變體,但鋼琴又出現了比預期降半音的效果(正常的音應該是在b,不是這裡的降b),好像在害怕什麼似的...樂章就急速的以a小調結束。
第二樂章(11:51)是個變奏曲,行板,很平靜優美的F大調主題,先是鋼琴,後來由小提琴接續,但也暗藏著"半音向上,再來向下"的動機: 這大概是兩位演奏家最能表現其情感與技藝的地方,也沒什麼那種與"期待不符"的情形,平衡了上一個樂章,我想如果沒這個樂章的平易近人的話,也許這首奏鳴曲就不會那麼受歡迎了.. 第三樂章(27:15)是急板的6/8拍塔朗泰拉舞曲,剛開始鋼琴的鋼琴和弦就宣示了A大調,如同第一樂章的開頭一樣,然後又出現了"半音向上,再來向下"的動機,等於讓三個樂章都用了同一構思,這預示了後來李斯特與法朗克常用的「循環曲式」:
這主題經過變化與轉調後,再現時回到了該有的主調A大調(31:18),眼看就要以此調結束了,但尾聲卻又轉到E大調(33:21),像被掩蓋一樣,就被急駛而來的A大調取代,結束全曲。 E大調是要升四個音~C,D,F,G,而A大調只要升三個音~C,F,G,所以少升了一個D,當貝多芬將E大調當第一主題大為展開後,最後卻是以A大調結束(即使最後還提醒了一下E大調),由於A大調比預期的E大調少升了一個半音,所以又是一種與期待不符的情形,也讓這首曲子的結束雖歡快,卻給人一種沒能完全發揮的遺憾,說難聽點,就是"欲求未滿" ~也許貝多芬只是用特殊的方式寫曲子,讓兩位主奏者在水乳交融外(混血),又各有其心事,但對期待的不斷落空,卻又一再嘗試,只是讓曖昧的情愫增溫,這也是吸引人之處。現在又有研究顯示貝多芬與布里奇托並未鬧翻,所以應該是"布里奇托"奏鳴曲才對?看來這首曲子的謎,又將持續下去了...
歡迎來我的臉書看看: 夏爾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