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5/05 11:50:19瀏覽12529|回應3|推薦75 | |
「威靈頓的勝利」樂譜封面,很特殊的設計 雖很久以前就接觸到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也喜歡第二及第四樂章,但對第一樂章一直沒特別感覺,後來是受到日劇交響情人夢的影響,才喜歡上了,但我要承認,這首沒有慢板樂章,幾乎動個不停的交響曲本身就是個巨大的謎,像是肩負某種任務。 這首交響曲,常被稱作是「酒神」,「舞蹈」的神化(華格納語),連貝多芬本人都不否認,說自己是酒神的化身,讓世人熱情振奮,於1812年完成,隔年與所謂的戰爭交響曲「威靈頓的勝利」(op91),在戰爭負傷軍人的慈善演奏會上一起首演,極為成功,這兩首曲子在一起演奏,真的適合嗎? 先說第七號交響曲(op92),這是他唯一的A大調交響曲,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神秘感,由於第九號結尾是D大調,為其下屬調,所以這曲子就像是第九號的某種先聲,至於F大調的第八號,像是貝多芬要達到他一生最後的交響曲成就前的一種休息,個人很喜歡沙洛年指揮巴黎管弦樂團的現場版本,請在YouTube搜尋Beethoven -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 92 (Esa-Pekka Salone, Orchestre de Paris收看,以下時間標註對應該影片。
然而A大調第三級音C的還原(0:42),讓曲子好像變成了a小調,也造成和聲緊張,直到第五級音E出現才讓一切緩和,上升音階讓人振奮(0:46),第一動機又出現(0:50),安排方式有些像聖詠,然後用模進方式,將升記號還原(1:25),C大調的旋律出現(第二動機),帶著兩個可愛的斷音,似乎有些頑皮,會讓人覺得這難道是第一主題嗎?我是聯想到戰爭剛結束的和緩與優美。 但C大調的主和弦很少出現,聽來不是很穩當,暗示這不過是個過路的罷了,隨後聖詠再現(2:20),第二動機也跟進(2:51),轉成了F大調,但斷音突然不見了(3:15),變得嚴肅,也似乎告訴我們,有事要發生了。。 貝多芬把F大調的導音E吊在那裏(3:41),再讓第一動機出現,與之問答(3:43),成為了一個懸案,然後開始助跑...活潑的甚快板突然出現,轉成6/8拍,與前面4/4拍成強烈對比,這個E音成為A大調的屬音,好啦,我們就這麼神奇的回到了主調,呈示部第一主題開始(4:19),由長笛吹奏,正是帶有第二動機的兩個斷音,就像開玩笑一樣,以為有啥大事要發生,其實...沒什麼啦,還是晴空萬里的。 然後總奏此主題(4:42),斷音仍發揮其功用,也讓節奏美妙,突然把第五級音E降了半音,與主音A成為增四度,有點不太好的氣味出來了,但貝多芬原來是要以異名同音方式,將其作為升D,由此轉到屬調E大調,長笛與小提琴奏出第二主題(5:18),特色是在第一拍強拍常用經過音(5:20)(5:22),加上下墜的第二小提琴加勢,而且在低音一副要轉到小調的樣子(5:30),怎能這樣示弱,只好安排長大的小結尾了。
第一主題變的隱隱約約(5:49),然後被顯著的E大調淹沒(6:00),主要動機變形(6:04),突然降半音手法相當神秘,但還是被第一主題蓋過去了,隨後在疑問句後,呈示部又再重複一次(6:30),但疑問句有解答嗎?沒有,反而到了另一個疑問中(8:46)。 第一小提琴順勢以弱的力度(8:51),以呈示部開始時的助跑節奏,奏出完全不在本調的G音(注意,這個手法在全曲尾聲還會出現),就此展開了有些不穩的C大調樂段,這是啥?沒錯,就是發展部的開始,第一主題好不容易稍微站穩了,第一動機也大模大樣的出現(9:15),不斷模進(9:30),加上在木管的助跑節奏,就是給人一種催促感,又探索到F大調(9:38),及關係調d小調(9:59),助跑的音型在木管與低弦同時出現,等於是一種夾擊,後來全被這音型占據了(10:33)…並把E大調的導音升D還原了,然後做為A大調第五級音,又以此調性,迫不及待的歡迎第一主題(10:45),再現部開始,似乎已等很久了。 在呈示部有點輕鬆的第一主題,如今變的堂皇,然後用主調的屬七和絃(11:12),順理成章轉為下屬調D大調的關係調d小調(11:21),催促的助跑節奏又起(11:34),這次是不斷演奏A音,當然又是要催趕入A大調,E大調又出現想暫緩一下(11:47),但第二主題卻以其下屬調A大調熱烈迎接 (11:52),主調再現,從此進入勝利的尾聲,第一動機由弦樂高揚(13:47),連法國號也來助陣(14:04),以強力的第一主題結束,整體像是從宗教性的莊嚴,到對勝利的渴望,相當形而上。 第二樂章很有名,2/4拍子,伯恩斯坦曾驚嘆,主要主題用這麼簡單的旋律,竟能成為如此美的作品,的確,那種像是唸經的同音,或是儀式性的行進節奏,好像在哪都聽得到,但就是只有貝多芬能寫成這樣,剛開始的速度是allegretto,也就是小快板,所以絕不是拖拖拉拉的行進,而且其節奏帶有許多斷音,製造出一種小心翼翼的效果,像是在黑暗中的行進,一不小心就會踏到賽~ 剛開始用了a小調轉位和絃的宣示(14:22),就像一下踩在泥濘裡那樣的不穩當,這個六四和絃其實隱含著第一樂章剛開始的第一動機,只是變成了小調,有點如泣如訴:
主要主題帶有送葬進行曲的味道(14:28),讓人聯想是為了戰爭的死傷者而寫的,八小節後似乎努力從a小調偷偷的來到C大調(14:41),第五級音G在最上方,但進一步演繹後,成功由G進到a,但也轉回了a小調,但升f音的出現(14:47),又會讓人以為是A大調…所以絕不是像聽到的那樣簡單,這其實是一個迷魂陣,像是生命的漲與落,後來即使轉到風光明媚的A大調(17:30)(20:51),但迷魂陣的感覺基本上沒解除,因為它就是不斷的變奏(15:14),衍生,在達到強的力度後又轉弱(17:10),或是出現細菌滋生般的二重賦格(19:44),但最後又以開頭的轉位和絃結束(20:25),繞了一圈,我們又回到原點了。。 經過如此迷人的陣式後,我們來到急板的第三樂章,3/4拍子,個人並不是很喜歡此樂章,因為重複太多,每一樂段幾乎都要重複一次才繼續,看起來要掙脫束縛,但似乎還被迷魂陣迷住,要一再確定,才能走穩的樣子,不過基本上仍是貝多芬愛用的詼諧曲形式,也就是A-B-A,剛開始A段的主要主題,就帶有一種行禮如儀的感覺(22:41),當然放在兩個儀示性的樂章後是滿適合的。 這主題明顯用F大調,這不但是上個樂章a小調的關係大調C大調的下屬調,也是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再現部用過的調,那時沒能好好發展就到第二主題了,這次也是那種遺憾的補償,所以會有些滿足感,何況還有許多力度的強弱對比。但第一動機再度出現(22:47),硬把曲子拉回了A大調,這調性在此曲的統治性,就跟第一動機的重要性一樣真確,隨後此動機不斷的出現結束A段(24:42)。
B段轉到了下屬調D大調,豎笛吹出讚美詩的曲調(24:56),帶有弦樂的持續音,充滿宗教性,這是從第一樂章就持續下來的氣氛,還有法國號有趣的低音(25:33),然後又轉到A段(27:08),然後B段(28:28),又來A段(30:00),最後B段似乎又要出現(31:08),這似乎有變成另一個迷魂陣的可能了..還好被幾個乾脆的和弦打斷,以A大調結束。 第四樂章好像如第一樂章般由和絃的宣告開始(31:23),是A大調的屬和絃E,然後輕易的回到A大調開始第一主題,注意速度標示是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板,與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相同,連拍子都一樣是2/4拍,但這是一個被華格納稱為「舞蹈的神化」樂章,怎會與那充滿命運的奮鬥的樂章一樣呢? 足見,奮鬥還是存在的,這第一主題總在第二拍加重音(31:29),輝煌的木管為之增色,與其說像是什麼舞曲,我感覺更像現代爵士樂的搖擺風(Swing),有相當的搖擺感覺,也用了第一動機(31:32),又恢復成大調,且隱藏在音階中:
剛開始都如上一樂章的重覆段落,好像還不是很穩,轉到D大調又轉回A大調這段十分精采(31:44),他愛用的屬七又發揮重要功用,後世多有仿效,在此提供一個大家想都想不到的例子,那是酒井法子初期很紅的單曲”guanbare”(加油),間奏就運用了這樣的旋律(以下影片1:20): 隨著強奏,升c小調的主和弦再現(33:31),第一主題也在弦樂部出現了(33:08),是很完滿的結束,又轉到了關係調E大調,很自然的接到呈示部開頭,貝多芬寫著:「Dal segno」,所以要從他規定的第一主題反複一次喔,但…此版本未反覆。原因很簡單,就是貝多芬對此交響曲的塗改甚多,沒法確定是否真的要反覆,或是從哪反覆。 所以就直接到發展部了(33:17),第一主題開始自由的轉調,甚至轉到C大調,完整的讓你以為再現部開始了(33:35),之前在呈示部勇敢踏步往前的段落(34:01),此時卻轉為了d小調,有點有志難伸,然後是消極的破壞(與呈示部的撐破不同),只能變成弱勢了,但還維持大調(34:31),此處是降E大調,隨後突然把降E還原為E(34:43),就此成為E大調和絃,與樂章開頭相同,我們很自然的就開始再現部了。 第一主題仍是A大調(34:50),並把之前一些重複的刪除,變得更乾脆,但接下來卻突然降b音變異到d小調(35:19),這似乎是莫札特常用的方式,也因此較呈示部時低了大三度音,第二主題(35:35)因此就成了a小調,但最後卻沒能接到關係調A大調,即使和弦再宣告也無用(36:26),這裡貝多芬開了玩笑,明明是A大調和絃,卻摻了一個G音(第一樂章就玩過了啦),可見他還想繼續玩下去,注意低音的半音下降(37:05),似乎第三樂章法國號的低音半音下降來救援了,音階開始升高(37:07),以用來轉到A大調,第一主題再現(37:14),成為堂皇的尾聲,雖然G音又出來攪局(37:30),還高聲抗議,但現在像是湊熱鬧的了,最後曲子就在刺激的節奏中結束,被稱做酒神,真是名符其實,而就算走出來了,第二樂章那個謎仍在盤旋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_ibES7i-HU&feature=emb_logo 第一部「戰鬥」,剛開始是左邊的英軍,由威靈頓公爵帶領,2/4拍的小鼓,後來是喇叭(0:32),然後響起了降E大調的不列顛法典Rule Brittania進行曲的聲音(0:45),之後是6/8拍的小鼓,再來喇叭(1:42),然後是C大調的法國馬勃羅進行曲Malbrouk sen va-t-en guerre(1:52),可發現法軍多了雙簧管與長笛,軍容似乎比較壯盛:
貝多芬的總譜有指定法軍用馬勃羅進行曲 然後是法軍號角(2:46),英軍號角(2:57),兩個號角聲都出現了第七號的第一動機,意涵深刻,還由左右不同方向傳來,雙方激戰(3:08),槍砲聲響起,很有趣的用了升記號一堆的B大調,然後輕易升半音到法軍的C大調(3:15),英軍又用降E大調(3:21),號角開始連吹,然後又是法軍號角(3:27),看來好像法軍有望獲勝(3:52),但英軍也不甘示弱(4:10),兩個號角後來搭在一起(4:52),兩個調性也激烈爭鬥,然後是衝鋒進行曲(4:55),用了2/2拍的很快的快板,降A大調,然後用半音上升方式,逐步上升調性,到降E大調(5:29),然後又下降到升f小調,像是坐雲霄飛車:
總譜有指定哪國軍隊,該用哪行譜 後來法軍的大砲聲越來越小(6:21),馬勃羅進行曲也成了升f小調(6:46),這就是法軍敗退的代表,英軍再猛烈追擊。第二部「勝利」,先是D大調的號角樂(7:31),想聽貝多芬慶典音樂的絕不可錯過此段,英國國歌以3/4拍的降B大調響起(9:10),經過簡短的直接升半音後(9:42),就把導音A直接置換成D大調的屬音(乾脆),D大調號角樂又來了(9:56),英國國歌開始變奏(11:04),轉到快板的3/8拍,成為賦格(12:08),值得注意的是由屬調開始故佈疑陣,接到本調D大調(12:16),最後慶典般的結束全曲。從降E大調開始到D大調結束,這算是滿扯的,他的交響曲作品不太可能這樣,而且中間的轉調也相當突兀,貝多芬想表達的是什麼呢?是徹底的勝利,還是只要勝利就行了呢? 這裡的法軍其實就是拿破崙的軍隊,貝多芬曾熱烈崇拜他,但在他稱帝後相當生氣,對他後來的侵略行為更是不滿,所以寫作音樂熱烈慶祝他敗北?其實,這首曲子是好友,也是發明(不如說是盜版)節拍器的梅智Johann N. Mälzel建議他寫的,當時貝多芬經濟困難,梅智說寫這首曲子可賺大錢,只是他希望貝多芬能用他新發明的一種機械樂器來寫~這樂器能模擬演奏管弦樂團的聲音,但貝多芬嫌不夠理想,最後還是以交響樂團來寫作。 1813年12月8日,「威靈頓的勝利」與第七號交響曲一起首演,地點是維也納大學講堂,貝多芬親自指揮,先演奏第七號,大受歡迎,第二樂章還被安可,再來才是威靈頓的勝利,開頭用的是與第七號交響曲相斥的降E大調,結尾所用的調卻是該交響曲的下屬調,想必是更讓人振奮吧…據說有部分使用了梅智的樂器,指揮打擊樂器的,正是莫札特傳說的死敵薩利耶里,貝多芬後來靠著此曲的演出和出版,還真的賺了大錢,讓他能比較安詳的過晚年,雖然他有點後悔寫作了如此應景的作品,但與第七號放在同一場音樂會,還有比這更適合的嗎?就算謎團還在,前景不明,先讓酒神一同來,以唐突的轉調,放肆歡樂的慶祝勝利吧。 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