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悟無生法忍 兩岸關係不動轉
2024/07/02 07:34:28瀏覽139|回應0|推薦0
不動轉: 心體轉而性體不轉 <諸法無行經>講<無行>,無行就是不作意 心體轉而性體不轉 禪宗22祖留下偈語: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所謂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轉處是指變換水流情境 幽即是指深水沉靜,表面的水在流動,但深水底層不動轉                    心隨萬境轉,心轉是表層的水在流動,變換環境之後但見底層的深水不動轉,                          喜根菩薩在<諸法無行經>中有一段偈語,是歷來佛子甚難參透的關卡: 貪欲是涅槃, 恚癡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 貪欲瞋恚癡, 是人去佛遠, 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門, 平等無有異。 貪欲之實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實性, 亦是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所謂是無相, 若能如是知, 則為世間導                         牟宗三在巨著<佛性與般若>一書中,是拿<觀察諸法行經>來與<諸法無行經>並照,並以前者<觀察諸法行經>是分別之教法,而後者<諸法無行經>是以不分別的圓教法,來作總結 唯,在這裡牟先生似乎把認識論上的分別.不分別,與本體論上的分別.不分別,兩組概念相混淆 認識論上的分別.不分別,是有待,本體論上的分別.不分別是無待,                                                            先看認識論上的分別之落入相對待: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縫合認識論上的分別鴻溝斷裂需要體道而行,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本體論上的分別是覺知個體的唯一性.獨特性.平等性與萬物物物並生的關聯性 這就是天籟所描述的狀態,吾喪我,人機息,天機啟,主客對立消失,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個個皆為一,萬物個個了了分明,物物平等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在這裡<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特別關鍵的字,是<並生>與<為一>,這是齊物論的根本義旨,這裡講到<陌異性>: 萬物有陌異才能持存保任住個個的為一性, 物物皆惟作為一,個個皆是作為本真的個體(獨特性.無可取代.),萬物才能並生,萬物才能維持物物本體的平等,因此在此若把<為一>依俗解為<合一>,便落入認識論的不分別,離齊物論遠矣!                               故要參<諸法無行經>恐怕不能從認識論,而是要從本體論上去參,才能看見眉目 我們且從<諸法無行經>上<喜根>與<勝意>兩組對照的命名寓意說起,喜根的<根>,指的是甚麼?如果拿唯識學來看,根不就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性根嗎?勝意的<意>是指甚麼?不就是第六第七識的<人為作意>嗎?故<諸法無行經>所謂的<無行>,要指出的不就是<諸法不作意>而不是認識論上的不分別嗎?                                                                                                                 看原文: 「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直端正,不壞威儀不捨世法。爾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其喜根法師於眾人前,不稱讚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性即貪欲之性,貪欲性即是諸法性,瞋恚性即是諸法性,愚癡性即是諸法性。                  其喜根法師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瞋癡,以無瞋礙因緣故疾得法忍,於佛法中決定不壞。 「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世尊!是勝意比丘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世尊!後於一時,勝意菩薩入聚落乞食,誤到喜根弟子家,見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讚少欲知足細行,說無利語過,讚歎遠眾樂獨行者,又於居士子前說喜根法師過失:『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是雜行者,說婬欲無障礙、瞋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一切諸法皆無障礙。』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即語勝意比丘大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勝意言:『居士!我知貪欲是煩惱。』居士子言:『大德!是煩惱為在內、在外耶?』勝意言:『不在內不在外。』『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言若垢若淨?』 「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是人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於梵行音聲則喜,於非梵行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淨音聲則喜,於垢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聖道音聲則喜,於凡夫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樂音聲則喜,於苦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出家音聲則喜,於在家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出世間音聲則喜,於世間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於布施則生利想,於慳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故。於持戒則生利想,於毀戒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故。 是時勝意比丘,出其舍已還到所止,眾僧中見喜根菩薩,語眾人言:『是比丘多以虛妄邪見教化眾生,所謂婬欲非障礙、瞋恚非障礙、愚癡非障礙,一切法非障礙。』 「爾時喜根菩薩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當起於障礙罪業,我今當為說如是深法,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緣。』                                            爾時喜根菩薩於眾僧前,說是諸偈: 貪欲是涅槃, 恚癡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 貪欲瞋恚癡, 是人去佛遠, 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門, 平等無有異。 凡夫聞怖畏, 去佛道甚遠, 貪欲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 若人有我心, 及有得見者, 是人為貪欲, 將入於地獄。 貪欲之實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實性, 亦是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所謂是無相, 若能如是知, 則為世間導(…以下略)                             諸法無行經中的<勝意>近似儒家,喜根近似道家,儒家聖人,力作意,道家真人,不作意,佛道,道道入於唯一,每個人根器.習性個個不相同,每件事.每個物,事事物物個個皆不相同,此皆佛性不同的因緣體現,無須人作意揀選戮力,                                                                                 故喜根偈語說: 貪欲是涅槃, 恚癡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 貪欲瞋恚癡, 是人去佛遠, 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門, 平等無有異。 凡夫聞怖畏, 去佛道甚遠,                                                                                   莊子大宗師說: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非真人也                                                                                                                齊物論說: 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故諸法不作意,且無須作意,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悟此,得無生法忍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4162027&aid=18077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