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22 16:36:42瀏覽400|回應0|推薦0 | |
一打開網路媒體,大家隨時都可以看到很多文字或影片,在教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過好生活的大道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人眼花撩亂,若問我,何者有理?我會說都有理,但不是真理,套句牟宗三的用語,那些都是橫向的人類知識,是二元對立下的經驗知識產物,那些經驗知識,都不能回答,你下一步(縱向)你應該怎麼做的問題,你下一步應該怎麼做?能回答的,只有你自己,
金剛經有一段提到這個問題:「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所謂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到底是何義?這裡是陽明儒學與佛學的真密交會處, 大家都知道,大學的三綱八目,是儒學的綱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綱)。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八目,前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修身與前面的“內修”接連是“獨善其身”,與後面的“外治”接連是“兼善天下”前後貫通了,就是內聖外王。前者,內聖有如佛教上小乘次第,外王有如佛教上大乘次第,只是佛家重視眾生平等,不太涉入家國之治與平天下事,佛家兼善天下的方法是靠菩薩萬行.六度波羅密,但一件事儒佛是相同的,儒家內聖外王區分,只是為學者解說方便,實質上兩者互為表裡,彼此辨證交融在一起,佛家修行的大小乘次第,是一乘法亦然! 陽明儒學與佛法的真密交會處,就在<格物致知,意誠正心>這個內修上,而關鍵點就在對於<格物致知>的體悟,甚麼是格物?甚麼是致知? 明代羅欽順認為「格物」就是人們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是以「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致知」,就是人們進行思辨的理性活動,以「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如果沒有格物,不接觸外界事物,就會使認識陷入空想,沒有致知,就會被各種事物的現象所迷惑,因而兩者必須相濟。 歷代儒家,包括很前衛的羅欽順,大都把格物.致知分成兩段去推演,到了王陽明始打破歷史框架(可能跟學禪有關係)他把格物致知兩者接通,連結起來了, 王陽明在《大學問》寫道:「『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換句話說,<知>是從心自現放出光,示現出來的,不是從外吸受進來的,那麼<知>如何能自行放亮.顯現出來呢?要回頭看甚麼是格物?先看甚麼是物?簡單講,物是實體但難以捕捉,它有很多變化中的樣貌或面向,像空間中一個點,先不考慮時間的話,通過這個點,可以畫出無限條的直線,就看觀察者如何觀取?觀察者觀取甚麼?物就會被認為是甚麼?!但真實卻不是如此,觀察者只看到某些片面,沒有看到全面,格物的<格>,就像一個棋盤上的方格,它的作用是可把<物>的諸多可能的面向,和諸多的可能相關的物,即物與物的面向及物.物,依其相應關係,擺置到,呈如棋盤方格子那樣,都落在相應的適當定位上,萬物皆備於我,歸於相應定位上,役物而不役於物,這麼一來,全面一觀照,物的功能意義是甚麼?一目了然:物的真實面目,就讓物自行來顯現出來,這就是格物,也是致知,格物致知一氣喝成,如來者,諸法如義,義者即如來,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就是說修行到成熟,一切因緣俱足,一切諸法就會如如自行顯現, 再講一下<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在這裡的關鍵點,在<正心>,甚麼是正心?歷來很多儒者,都是從倫理道德.公義去理解<正心>的意涵,其實<正心>可以盡量<去道德化>,正心就是回頭去檢視<意>是否如實被反應.如實地被表達的意思,如意,無如實被表達,就再回頭去檢視<格物致知>有沒有做得確實,如無確實,就要重新來一次,所以<正心>是一種反饋迴路, 那甚麼是意誠呢?<意>字,是心上一個音,是心之聲音,心的聲音就是相應著,在接收到格物致知之知的訊息之後的回應,最明顯的<意>,是七情六慾的情緒反映,像喜怒哀樂,就是<意>心的聲音,那麼誠呢?如果有將心的聲音如實反映出來,就是誠,如果沒有,而是採取迴避或壓抑的方式就是非誠,非誠的結果,就會擾亂心志,危害到整體生命機制的運行, 所以需要進入反饋修正的程序,此即正心,正心的作用,是必意誠而後能修身,而修身則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整個程序,至於修身而後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則只是把修身範圍再擴大而已,其實也是一乘法, 要言之,人類的修身,從格物致知起,如不傾聽內心的聲音.做出違背內心聲音的行為,如心口不一,心行不一,就會心神不寧,會傷害生命自然的機制,像發怒,人發怒,如果發自內心的聲音,那就應當怒則怒,因為這種怒,是一種生命保護機制,它是要警告侵犯者,不要惹我,這是一種生命的語言,其實所有七情六慾,都是生命的語言,當然七情六慾之語言,有很多不一定是發自於人內心的聲音,但一概遏止,並非對的事,有問題就要回頭,從格物致知,從意誠不誠去尋解, 禪宗經常在講要當下.當機,做事要契機.契理,要明心見性,其實跟陽明儒學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相輝映,下面我們做個小結:那些網路媒體上,所有教如何做人.處事?如何才可過快樂生活的祕方,看看就可以,自己的問題,只有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自己內心的聲音如實的表達,循著意誠.正心的道路,才能循序解決!這是儒佛禪學的真密<意>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