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6/22 17:06:26瀏覽252|回應0|推薦0 | |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講的大概是說,究竟真理無法以語言言說,但是金剛經裡,卻有一句話非常重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換句話說,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並非言語.心行真的斷滅,而是以另一種語言.心行,在斷滅處重生,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惠子在上面這段話中,如果循著語言邏輯看,莊子被惠子逼得邏輯打結了,就要斷滅了,但莊子一個跳躍:「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是借用雙方在對話中的心靈交會,道出了彼此的究竟知見,這有點像是燃燈佛對佛陀的<授記>或是禪宗禪師對學子的印證.證悟 金剛經裡的授記:「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佛住世時,信.解.行.證的<證>,大概都是由佛授記,至末法時代,解證就成難題,雖然後世禪宗有發展一套棒喝默照或對話參話頭的解證法,但都是師對學子的上下印證法,缺乏一種平行交互觀照的證印法,鬼穀子十三十四篇的 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轉丸(原文失傳,有從莊周的秋水篇解者)胠亂(原文失傳,有從莊周的胠篋篇解者)是一個值得嘗試的路徑, 欲探得人之根基.稟賦.修行道次高低.心胸之廣狹厚薄.視野之廣域及其牢結.心念動靜,凡一切之實情,皆可透過鬼谷十三技,時而放餌以勾,觀其反應,時而拒,復觀其反應,鉤拒交互以用,幾可解證矣! 藉用對話,尤其要反覆的對話,來探求真理或探知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意,在西方世界,蘇格拉底可謂是開山祖師爺,在東方,除了佛,鬼谷子也可算是開山祖師,鬼谷門的勾拒術可謂是開後世遊說或偵察話術的先河, 人工智能的語法,要進入悟的跳躍,最根本的,還是要有演算法的可操作性,用禪宗的話頭禪或縱橫家的勾拒術.反覆對話,也許可走出一條路!這有點像是要設計迷宮藏寶圖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