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37年,戰國時代的秦國君王贏政,發布了一個鎖國令,也就是史上著名的秦王下逐客令書,因為當時在秦國的內部,本土意識極為高漲,秦先後發生鄭國渠的<疲秦>事件及呂嫪亂政事件,秦國宗室大臣因此皆乘機來對秦王諫言說: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亦在被驅逐的賓客名單中。李斯對鎖國,深不以為然,遂給秦王上了一個諫言書,這也就是史上極為著名的李斯諫逐客書 ,李斯的諫逐客書,內容頗富機識及富寬宏的戰略視野,歷來學者已多有索解,都值參考,但歷來的索解,大都把焦點框架在李斯與秦王,一對一諫言對談的論述格局裡,而忽略了框架外秦王更高治國的謀略擘畫與思維,首先,我們應該瞭解一下秦王下逐客令書的真正背景原因, 根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係因為秦人識破了韓國所實施的<疲秦計畫>,在憤怒之餘,才下逐客令書,要把所有非本土的外來賓客,一律驅逐出境,但我們認為這應該不是秦王逐客的主因,因為,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秦王雖然對於韓國的疲秦計劃十分忿怒,但並沒有繼而牽怒於被韓國派來秦國築渠的韓國水利專家鄭國, 《資治通鑑˙秦紀》中有段這樣的記載:韓欲疲秦人,使無東伐,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鑿涇水自仲山為渠,並北山,東往洛,中作而覺,秦人欲殺之,鄭國曰:<臣為韓延數年之命,然渠成,亦秦萬世之利也>,乃使卒為之。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知道,秦國人在識破鄭國(人名)是為「疲秦」而來時,原是想殺之洩恨的,但鄭國的一套論述,卻說服了秦王 政,當時關中地區是為「澤鹵之地」,是屬於鹽鹼低注的地方,這是相當不利於農作物生長的,鄭國說,如果渠道能完成的話,對於秦國的農作生產與穀糧運輸,是有極大助益的,這就是所謂<秦萬世之利>,秦王 政一聽,不但不殺鄭國,還要他繼續去完成築渠工程,待鄭國渠完成後,正如所言,<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這就是鄭國渠的由來,那麼秦王下逐客令的真正原因是甚麼? 我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秦宗室大臣的權力慾與權力危機意識在作祟,因為,秦處偏地民風褊狹,秦國能稱霸諸侯靠的都是外來賓客在為秦打天下, 歷代君王皆重用外來人才以致秦國日益強盛, 外來人才亦感在秦國有發展機會,因此源源不絕地進入秦國,以求一展身手,但這樣一來,卻嚴重排擠掉秦國宗室的發展機會,威脅到他們既得的權力地位,讓宗室之臣深感大權直旁落 對未來惶恐身感不安 因此宗室大臣一逮到機會,就假借鄭國渠事件 呂嫪亂政等事件,合力欲將外來賓客全驅逐出境而後快,而秦王 政是在整體宗室大臣合力施壓的壓力下,才下逐客令書,目的是要緩和一下局勢,至於李斯的諫逐客書,表面上是在諫秦王的,其實他是在替秦王的國政做辯護, 李斯諫逐客書的真正對象,是對抗秦國的宗室大臣,非秦王, 而秦王是在透過李斯的諫逐客書,卸除宗室想要排擠外來人才的壓力,那為什麼秦王 政下逐客令書要做得跟真的一樣? 因為,他要藉著宗室的排外壓力,逼著外來人才,要更為秦國效忠,更賣力,這種領導統御術之要,看一下唐太宗的故事就可明瞭,大唐開國名將徐懋公,原名為徐世勣(唐太宗賜姓李,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李勣),唐太宗病危時,為思穩定他死後大唐江山的政局﹐他先把李勣外放,貶他為疊州都督﹐又密囑太子李治(後為唐高宗)繼位後立即把他找回來,委李勣以重任﹐教唐高宗可以成功地收攬李世勣對嗣君的忠誠。秦王政的作法跟唐太宗其實如出一轍, 試問秦王 政在宗室強大的壓力下,從下令逐客,到接受李斯的諫逐客書, 把賓客找回來,在這一來一往中,解決甚麼國家危機,成就了甚麼國家的大政,相信大家可以明瞭, 那麼,秦王 政或者是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所要告訴秦國宗室的是甚麼呢?其實就是一個觀念--鎖國是在自弱資敵而已,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唯有開放,能吸收各方外來人才,各地美好資源源源不絕來投入,吸天下之精華於秦國,秦國才能強大, <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換句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