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溝通表達,跟口語的溝通表達應分開來看,在台灣,口語的使用:國語.台語(閩南語).客語已經構成三大民眾生活交流空間,國民教育課程應把這些鄉土語言列入必選修,並不是經濟層面的議題所能涵攝,而是憲政民主.族群平等與社會融合,更高層次的議題,<克莉絲蒂娃曾提出了一個十分基進的國家觀念:「國家」是個不斷變動的符號體(symbolic body),是語言的活動,是過渡性的空間。每一個人有其不同的文化習慣、宗教信仰、道德背景、專業立場以及美學經驗;國家所提供的公共性空間,使得個人離開了帶有習慣性意識形態暴力的私人空間,透過語言活動,透過創意性的介入,而進入與他人共處的公共空間,參與社群。國家作為凝聚體,便是在歷史過程中以不斷接納異質性而自我調整的方式發生>。我們從鄂蘭在《人的條件》中針對城邦(polis, city state)定義的討論中,亦可看到進一步的詮釋。the polis不是城邦的具體地點,而是人民以行動與言說聚集一處的組合。城邦空間的真實所在便是在行動與言說之間,也在人們為此目的而共居之處。在甚麼地點是無所謂的。「無論你們去哪裡,你們會形成一個polis。」(見劉紀蕙:現代性.東亞.批判理論教學專題),目前台灣以國語和以台語分別形成的政治公共空間,其實很明顯,這是台灣社會分裂的根源,馬總統不諳台語,一直無法進入以台語為中心的政治公共空間,貼身體察民意,這也是他執政難以獲得民心的最大根源!反對把鄉土語言列入國民教育必選修課程者,不妨先去看看海德格的語言學轉向和拉崗的精神分析,這才有較寬廣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