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帝國公寓的家鄉味
2007/08/17 09:46:16瀏覽716|回應3|推薦12

我父母在1997年搬入一棟11樓公寓,那裡住的是來自各地的老人家, 約有20來戶來自台灣。這些老人家,只要還能動的,一大半會做些道地的傳統食物。他們常藉著分享食物溝通感情。我去探望父母的時候,這些老人家知道我在,常常送些他們做的東西過來。來美國久了,吃到久違的鄉味,對不好吃的我而言,不完全是味覺滿足,而是重溫了過往生活裡的某些記憶。

第一次讓我驚奇的是張媽媽做的肉圓。我在台灣並不喜歡炸過的彰化肉圓。在南部有名的是屏東肉圓,不炸,可以加在湯裡。我小時候,有個人挑擔子賣這種肉圓,阿嬤有時買給我吃,是我那時極愛吃的美味。每次聽到他的叫賣聲,我的心就充滿盼望。張媽媽做的肉圓,皮比較像彰化肉圓,但是味道接近我記憶中的美味。我吃了一口,所有的記憶都喚醒了。我馬上送我媽去要食譜。 老人家當然沒什麼食譜,一切口述,調味全憑經驗。這難不倒我那聰慧的娘,她憑著50幾年烹飪功力,馬上青出於藍,可以做出更Q的皮,更好的味道。我這裡有幾家店也賣肉圓,據我的朋友說都沒我媽做的好吃。

讓朋友們讚不絕口的是一種綠色客家人的『厝角粿』。我後來才弄清楚『厝角』是一種艾草,有特殊香味。餡是蘿蔔絲,香菇,和碎肉;皮是糯米,粘米,和艾草混合做成。我的朋友對我在台灣沒吃過厝角粿很不解,這是傳統市場裡到處有賣的東西, 奇怪我怎麼沒吃過(這也沒什麼希奇,我在台灣時,只聽過隔壁打麻將的聲音,沒見過麻將,我是來美國才第一次看到麻將)。 我不愛吃厝角粿也讓她不解.雖不怎麼愛吃,但是我可以判斷這是不容易找到的家鄉點心。 陳媽媽是客家人,這一道她最拿手. 一樣派我媽去跟陳媽媽學.我那聰慧的娘,一點就通,做得一樣好。給朋友這樣點心,常讓他們很高興。

在做厝角粿時,我媽說那個皮其實跟台灣的『紅龜粿』是一樣的,只是不加艾草,加紅色素。我小時阿嬤還主事的時候,過年家裡要熬夜好幾天做年糕、發糕、芋粿巧、紅龜粿和湯圓等等。大人們忙得沒空理我,卻做了沒一樣是我愛吃的東西。可是過年的那種氣氛讓人印象深刻。不久,隨著社會的進展,一切簡化,能買則買,家裡不再做這些東西,從此也失去過年的氣氛。不要說20幾年沒吃過,我媽說她已幾十年沒做過紅龜粿。她有一次回台灣帶回來我表弟送她一個木頭粿印,連道具都有了。不愛吃紅色素,我們就用艾草,這下紅龜粿變成綠龜粿,母女就開始印起紅龜粿來。原以為很容易,做了才知要一點技巧,紅豆餡才會均勻,皮才不會破。我爸那時還在世,在旁邊技術指導。他是遠庖廚的人,根本是外行指導內行。不過重點在於我們做時營造的家庭氣氛。之後分送各家,我帶幾個回來給朋友享用,皆大歡喜。我們後來也做了芋粿巧,回味了這個30幾年沒吃的鄉土味。我這裡有家x媽媽之店也賣,但是沒有我媽做的料豐富實在。我媽做的貢丸也很受歡迎。為了做貢丸,嫂嫂還買了一台電動攪拌機給她。孫子們很愛吃,她也就做個不停。

我在台灣時,很喜歡吃高雄菜市場路邊賣的芝麻花生麻薯。我每次去看我爸媽,老人家常送紅豆麻薯來,讓我更想念芝麻花生麻薯。因為太難包了,沒人做。我爸爸也愛吃這一味,他回台灣時一定買來吃。有一次在觀音山下,我表哥買了一盒給他。我可愛的老爸追著小販問為什麼他們包得又快又不黏手。原來是戴了抹了油的塑膠手套後,麻薯便隨人拿捏。點破不值一文錢。至於他們獨特Q而不黏的皮,自是不肯透露秘方。至今我那聰慧的娘還研究不出來他們的皮的秘訣。回美國後,爸媽在家庭醫生的診所發現合手的塑膠手套(不是一般的乳膠手套),如獲至寶,A了幾雙回來,從此我們變成芝麻花生麻薯專家。我一直以為只有我家愛吃芝麻花生麻薯。我第一次做時,帶了12個去朋友家吃飯,看大家搶著吃,才知道我有跟他人相同的味覺。之後我常做,有一次一個餅店的經營者問我要不要在她店裡寄賣,讓我非常意外。

這些公寓裡的高齡媽媽們經過日據時代,有人會做日本式的點心。有位鍾媽媽做出來的東西總是特別好吃。我跟她學過日本的蜂蜜蛋糕,但是比不上她做的。她做的日本kuri (栗子)manju,皮又香又薄,比店裡的好吃太多了;她釀的豆腐乳,香甘滑潤;她做的麻薯特別Q。這些她都不肯教人,每次都說她沒有特別秘方。鍾媽媽已經高齡87,有心臟病,我很擔心她的手藝可能失傳。我還吃過林媽媽做的日本軟糖,是我孩提時代曾經買過的零嘴。那是一種粉白,粉紅,粉黃色沾了白粉軟軟QQ的糖,通常放在罐子裡。林媽媽送來給我時,我像是看到老朋友一樣高興。味道跟我記憶的一樣。這不只是好吃不好吃的事,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她告訴我做法,但是還是她做得比較好。這兩年朱媽媽拿手的是銅鑼燒。只要我去,總吃得到。她把配方給了我。我試了兩次,味道可以,太費時所以沒再做。雖然這裡日本店買得到,自己做的還是別有風味,可以媲美。

我陸陸續續在這棟樓裡吃過糯米腸、粉腸、香腸、花捲、肉羹、燒餅、米台目、芝麻球、綠豆椪等等家鄉味。媽媽的冰箱貼了很多小紙頭紀錄食譜,我把食譜打入電腦,把字印得大大的,方便她查看。等我退休後,我便一樣一樣做.在香味繚繞的廚房裡,用我的味蕾回憶生命的過往。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ettyowoman&aid=1165488

 回應文章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好
2007/08/18 08:23
在香味繚繞的廚房裡,用我的味蕾回憶生命的過往. ”這一句寫得最精彩!鼓掌!啪!啪!啪!

書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別忘了書刪也想學
2007/08/18 08:22
天啊﹐妳文中提到的所有的食物﹐都是我作夢都想學會做的美食。這些手藝一定要流傳下來啊。(等蜜雪學會了﹐別忘了書刪)
蜜雪(prettyowoman) 於 2007-08-18 12:52 回覆:
住台灣的人,大概不能了解我們對這些東西的感情. 其實除了麻薯外,我不愛吃中式蒸的甜點.但是我現在很高興吃到它們,這是感情作祟.
做這些東西時,我都是當我媽的副手.下趟去時,我把蒸煮時間,調味紀錄補得更精確一點,再把食譜傳給妳們. 書刪最用心,食譜不但詳細,還圖文並茂.我會努力看齊.

我們家以前不會包麻薯時,是用筷子挖一跎,沾芝麻花生粉吃.我認為那已經很克難了.看到書刪說她要陳炳一口皮,一口紅豆吃,笑翻了.

花露露 (邀舞~ 韋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想學
2007/08/18 08:19
這些也都是我喜歡吃和想學的台灣地方點心,太棒了,妳把食譜整理出來,哪一天也來向妳討教幾招。妳留言給“書刪”做紅豆麻薯的秘方已被我偷來了,謝謝分享!
蜜雪(prettyowoman) 於 2007-08-18 12:51 回覆:
對,是該整理出來才不會失傳.會繼續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