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鐵撐不過十年!BOT廠商錢賺飽剛好可以跑 ~
2011/06/15 16:33:39瀏覽1847|回應7|推薦23

看到這則新聞,我腦裡瞬間蹦出兩個問題:

第一:為何全民要承擔風險和代價?

  封井可助高鐵撐過10年...所以高鐵本來的規劃是要營運幾年?這種BOT是不是拿國家稅收去分擔廠商的風險,保障廠商的利潤? 如果歸建國家財產前後高鐵就停止運作,又是全民買單?

第二:工程從未進行專業評估?

  地下水、地層下陷在臺灣早就不是新聞,這種大型公共工程難道不需要嚴謹的地質探勘?不需要長期評估才興建? 是官方數據從未健全還是廠商掩蓋事實,違法取得高額融資? 甚至決策過程是否有政府共同護航?

  若進一步談BOT,或其他類似的如BO、OT的手段,其本身特色在於透過私部門的能力,結合公部門的特許開發權,與私部門的獲利能力,將公共建設打造成可以自償成本的公營造物。但這類的營運模式,對政府來說最核心的課題在於如何預防合作廠商的道德風險。

  但,BOT本來在台灣適用與否一直是個很大的迷思。這東西從美國空運來台,有他的背景和這個策略背後的許多條件。

  第一、台灣的資本主義並非美式的自由資本,資金的風險不會借由股票與金融市場轉嫁到多元而分散的消費者。在台灣的資本主義型態下,資金的風險將集中於國家與公股銀行。

  第二、縱使退一萬步同意台灣的資本主義型態傾向日本或歐陸,但我們的文官並無深厚且可抗衡政治的專業官僚集團。

  在此兩個前提的不同下,台灣的狀況不但在於政府官僚無專業能力承擔外包之後的管理。我們玩BOT出現三個問題:

  1)不重契約精神(自由資本主義的核心) ,融資和風險分攤的手段充斥人情間的緊密護航。

  2)不重視專業。從規劃、評估到決策的流程模糊,責任難以追究。而營後缺乏完善的經營管理能力,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出了問題就亂找答案。

  3)風險更加集中,猶如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且這個籃子交在無能的"阿斗"手上。

  最後,因為上述的問題同時存在,讓政治的手有機會伸入此類大型投資,形成政策綁樁、企業綁樁的重要政策買票漂白手段。而BOT的精神與原理、公共建設的安全性、公共投資的風險...就讓不知情的全民來買單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liticschao&aid=5327888

 回應文章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6/17 04:01
又如;提出[要解決這問題,只要徹底貫徹「漲價全數歸公」即可]
此又是私心語言,我如果説;
[要解決文人相輕這問題,只要徹底貫徹「全部稱為老師」即可]
不知教授又有何感想?

教授不能體會農民之心,農民又何需體會教授之心?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6/17 04:00
清華人的自傲與自私,我可是體會良多.

金刀,別相信職位,頭銜,年紀...的理論.
尹衍樑說過一句話:[我比你行,只因為我犯過的錯比你多]

仔細檢視,廣集資料,多方求證,獨立思考,然後以無私的心去做結論,
才能得到接近真正的事實.

才匆匆瀏覽一下;

[台灣的關鍵事實]的建立本就是一個夢想而已
誰來建立? 誰能保證[關鍵事實]都是事實?

就如教授所言;

[這份報告由朱敬一院士和三位同為院士的台、成、清校長領銜
,但證據矛盾,論述粗糙,足以令所有學界同仁為之汗顏。]

[台灣的關鍵事實]是不是也會讓有些人;

[這份關鍵事實,由XXX院士和N位同為院士的台、成、清...校長
領銜,但證據矛盾,事實論述粗糙,足以令所有學界同仁為之汗顏。]?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政府早就讓他們賺飽跑了(趕下攤BOT)...馬市府同僚還當高鐵董事長...
2011/06/16 09:28

請參考文章看高鐵: 財團治國 貪腐環環相扣 全民冤大頭 2009/9/20

******** 

高鐵5大股東 投資200億 敗掉4000億
聯合晚報 2009.09.21
********** 

觀點》捅高鐵馬蜂窩 馬政府豁出去了
2009-09-23 新聞速報 【中評社/黃惠玟分析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2729+132009092301347,00,focus.html

馬政府這次豁出去了,決定介入主導高鐵營運,整頓其嚴重的財務窟窿,讓這個台灣南北交通大動脈不至於因虧損太多而停駛。只是這個台灣史上最大的BOT案,現在反成了史上最大的騙局,搞不好更是史上最大的弊案,當初決定這個政策的國民黨,在拿回執政權後,又捅了這個馬蜂窩,馬政府能否全身而退,端視除弊的膽量夠不夠了!

  為解決台灣高鐵公司即將於11月出現資金大缺口,馬政府要求高鐵董座殷琪下台,由公股代表全面接管高鐵財務,希望藉此以貸款借新還舊的方式逐步改善。問題就在,馬政府對高鐵一施鐵腕,竟然掀起究責原始5大股東的民氣,而這股民氣,除了要追究對過去8年扁政府縱容高鐵債台高築的責任外,當初和台灣高鐵簽下不平等條約的國民黨政府相關官員恐怕也在劫難逃。

  當初負責評選高鐵BOT案時,現任交通部長毛治國正是當時的交通部次長,也是當時高鐵籌備處長,所有高鐵BOT案的選商、招標、議約、站體選址等,都是由毛治國負責規劃。現在竟又由毛治國主導改善高鐵財務,這歷史的糾葛不得不讓人拍案。只是這個糾葛,如果毛做得好也就算了,最怕是毛做不好,讓馬政府陷入弊案泥沼。

  事實上,從台灣高鐵主要的5大原始股東,包括大陸工程、太電、長榮、東元及富邦,等於是台灣的5大財團。其中,長榮集團也投資桃園航空城,與負責處理高鐵財務小組的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關係匪淺;前“行政院長”劉兆玄胞弟劉兆凱任職東元集團,高層關係不用多說;至於富邦集團當初吃下台北銀行時,當時的台北市長就是現今的總統馬英九。

  卯上這些有錢有勢的財團,馬政府得手中有些籌碼,才能讓財團願意拱手認錯,甚至再度拿錢出來,不再慷全民之慨,否則,馬政府也只能任用財團綁架,背著全民幫財團搬錢,那麼馬政府和扁政府又有何不同?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6/16 03:35
百姓不是冤大頭,只是任何時候都有一半是蠢的.

只要還有那一半,任何狗皮倒灶的事,都會得到"救贖"..

蠢的那一半一樣受害,但卻高興的很呢!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6-16 13:25 回覆:
Dear Cjs 

  最近在fellow 一位教授的計畫。不知道您覺得是否對現狀有幫助,想聽聽您的意見。




是非正義的衛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會搞到如此地步?
2011/06/15 23:33
人就是關鍵! 那些人? BOT廠商是誰? 主政者是誰? 檢調為什麼不為"冤大頭"老百姓弄清楚?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6-16 13:22 回覆:
人事關鍵啊 ! 但公民社會能不能有效的、長期的、專業的理性監督,才是永保政府、廠商問題不致擴大的重要因素。

政府和企業本來就是不該被理想化的心意所期待的。人民該學會現實點、認真點的看待自己的社會,和自己付出的納稅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6/15 17:43
那就看是誰驗收的~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6-16 13:12 回覆:
其實高鐵的問題真的很複雜。小弟在其他討論區也與不同族群的朋友有些互動,僅將其中問題歸整如下,供您參考:

從國家發展的層面來看。高鐵的便捷的確帶動了國內的休閒旅遊,但高鐵也讓南北差距、成鄉差異更大。高鐵有沒有一個更大格局的政策與國家發展考量,其實應該被談論。

從產業發展的層面來看。高鐵的運輸族群是人,對於國內第三級產業(服務業)的差旅有幫助,卻對國內的第二級產業(工業)與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效益不大。在一群人的交通便利性受益的同時,也有一群人可能被資源的重分配壓迫到生技。這些問題,也不該忽略。

從公共工程的層面來看。從計畫的提出、考察、評估、執行、營運、驗收、永續經營...這裡每一個面向都是專業,也都需要配通盤思考。

當然,從很簡單的邏輯來講。驗收是否確實,是確保公共工程品質的大事。但公共建設是為"人"和"社會"來服務的,我會主張技術面的東西只是基本,有更多複雜的、長遠的問題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關注。



吳育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建高鐵時沒想過地層下陷問題嗎?
2011/06/15 16:46

看到這則新聞簡直無法想像我們的政府在做些什麼,難不成當年建高鐵時根本沒這問題? 或是我們的父母官根本沒有常識?

紐約市在一百多年前建地鐵,不但考慮到當今的運量需求,也考慮到人民行的便捷與安全,我們能不慚愧嗎?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6-16 13:03 回覆:
^^ 謝謝您的回應,小弟幾個想法與您交換

政府為何沒有專業?我覺得要從兩個方向來談。

其一,環境上,社會為什麼不尊重專業、為什麼不能節制自己的政治欲望去破壞專業?當一個本來專業的政策,因為民意代表的施壓,改變規劃;因為民意代表的關說,對廠商不敢要求或排擠更專業的廠商 ... 是政治凌駕了專業,還是政治背後的民意壓迫了專業?

其二,組織上,我們的政府還剩多少專業的本錢?當中華民國百分之八十的政策規劃、評估、檢視、執行...幾乎外包給外部的學者、廠商時,政府內部剩下的人力就只是那些勘做文書作業,而無法對完整的政策負起責任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