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談知識的標準化與專業化 
2011/05/30 00:10:30瀏覽1254|回應4|推薦16

  美國在許多領域的知識專業化、系統化真的是令人歎為觀止。在這種前提條件下,SOP必然是知識體系建構過程中淬煉出來的結果,而KPI也自然是用來確認SOP各環節是否順利連結的工具。

  反觀臺灣的知識體系,較健全者多半是由國外引入,因此我們多半具有製程創新的技術性改進能力,卻缺乏實務工作背後知識系統的創造能力。而更別說有許多本土獨特而無法從外國移植的知能,總是因為種種狀況,遲遲不能建立起一套系統化、專業化的知識體系。

  也因此,國內各領域鎖擁有的知識,不論是破碎而缺乏結構的、又或是移植的產物。由於這種知識體系創造的過程並不嚴謹,自然很難在該領域形成符合本土的知識專業化、系統化,也當然無法透過知識建構的過程,淬煉出一套適用於該領域的本土SOP。

  而若此時的SOP已非十分紮實,依據這種空泛的SOP所訂定的KPI,在實際運作上自然會左支右吾,成為遵守也不對、不遵守也不行的僵硬制度性框架,組織必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收這些爛攤,並且更遠離專業化、標準化、系統化的知識創新可能性!

  尤有甚者,因為各個領域都沒能夠建立有系統、且專業的知識體系,且缺乏知識創造的過程,因此這種移植進入的知識體系中,本土研究者對話較為破碎而難以聚焦。而也正因此,當遇上很現實的權力或資源分配問題時,因為各方本來就對於整個知識體系沒有完整的共識,因此只好找一套"第三方公正"的篩選或評選系統...屏除彼此間可欲的利益或不利益。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liticschao&aid=5267191
 引用者清單(1)  
2011/05/30 13:35 【2sc的部落格】 從知識管理來看,"沒有標準"是台灣的通病嗎?

 回應文章

paul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哪的話
2011/05/30 23:19

我也常做這種事..有時對某些現象有一堆話想要發表,但是苦於寫不出來,一跟別人回應反而就順理成[章]的[出籠]啦!

剛剛說[無為而治]表示領導人可以不需要做什麼就可享太平世..你看有這個可能嗎?

以前能享盛世的國家現在大不如前了,天然資源都快開發光了,又碰上地球生態都反常了!大家更要靠你爭我奪..時不我予之歎好像就是這樣來的!世道頹落..人心不古,是資訊發達惹的禍?要做得大家都滿意,現在哪一個國家領導人做得到?連獨裁國家如朝鮮利比亞的領導人都再不能如從前威風了!

不好意思,野人獻曝啦!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6-02 01:19 回覆:
P媽 說真的,我一直對於無為而治有種不同的解釋。我認為那才是真的高竿的治術,因為法只是外王,道才是內聖。

真正做到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我認為真要闡釋「無為而治」,恐怕比較像我們說上帝造萬物...那是把一切都穩穩的放到軌道上的一種功。 換言之,一切都上了軌道之後,領導者當然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能安穩的讓一切事情都在眼皮下發生。直到有人事物背離的軌道,才做必要的行動。 進一步說,無為,應該是為所當為,而止所當止。也是止於至善的美意。

而兩相對照之下,所謂大有為也好、法術治也好,強調的事不斷的干涉、不斷的介入。但這種干預或介入缺乏一個方向,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搞的王師疲於奔命的滅了東邊的蠻儀、西邊的番邦又來做亂、番亂平後又復見朝綱不振、外戚內亂不停...。嚴刑峻罰也好、佈下天羅地網的監控也罷...這種治術一旦是出自於領導者的不信任、沒方向的大刀闊斧...其危害甚大。

paul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這兩者都不配
2011/05/30 22:07

一來學識不夠,二來想到哪做到哪..

你一定要來看

[國難]當頭大家該做什麼?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5-30 22:57 回覆:
P媽謙虛了 :)

外交工作屬於後者...工作以實務為導向,國際人脈的交往、駐外的各種行為表現、場合與儀節的展現...都偏屬隱性知識,因此外交體系中輩分清楚,重視承傳。

看了您的文章,寫了篇回應,但也就順勢的貼回我的部落格成為一稿多投的新文章。請您見諒。 

2sc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世事無絕對
2011/05/30 12:52

每種現象的背後都有其成因。

知識可以區分為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內隱知識的資訊建立與分享都不容易,因此一般能夠建立SOP和KPI的是外顯知識。

SOP和KPI的導入有助降低風險減少成本,但建立也需要成本,當效益與成本之間有明顯差異時,自然會往有利的一方發展。

多數美國人做事的性格是一板一眼,建立SOP和KPI有助於有效管理與控制成本;而美國的企業規模大,導入SOP和KPI的運用層面廣,相較之下建置的成本比重就小。美國的企業規模與族群性格,形成導入SOP和KPI的有利條件,當各企業發覺這樣做是有利的,就紛紛採取類似的做法。

而台灣以中小企業居多,人事精簡,管理單純,責任直接,企業生存之道靠的是成本低反應快,建立SOP和KPI不但成本負擔大,而且靈活度不夠,難以發揮效能。台灣企業的競爭優勢,靠的往往不是生產規模,而是快速反應迎合需求,以及改善效能縮減成本,仰賴的都是難以具體化和標準化的內隱知識。再者產品週期短,人事流動少,SOP和KPI難以派上用場,而且台灣人頭腦靈活,常常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做事,即使有SOP和KPI也未必會乖乖依循。

所以許多人說台灣人沒有章法,做事不按規矩,這些特性不完全是缺點,反而是台灣生命力與競爭力的來源。然而當企業逐漸擴張,有一定的規模後,若不能導入管理方法,建立SOP和KPI,就會出現許多問題,而使原先的競爭力也會消失。

當然世事無絕對,美國也有中小企業,未必都導入SOP和KPI;而台灣有不少企業其實已經導入SOP和KPI,甚至鴻海集團之所以能夠在全世界的競爭下脫穎而出,成為代工龍頭,徹底實施SOP和KPI也是重要的因素。

知識體系也是一樣。當某個領域的市場規模不夠大時,競爭者也少,建構知識體系的效益和必要性顯現不出來。但若是有足夠的市場規模,自然就會發展出較健全的知識體系。台灣某些產業的知識體系可是引領世界的呢!


有關台灣電視新聞弊端的紀錄片~腳尾米完整版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5-30 18:10 回覆:
據小弟淺薄的認知,國內了解「隱性知識」這個term的人相對滿少的。仁兄應是某方高手,有機會還請多多指教。 
-- 
回應您所留的文。 我覺得事無絕對,當然是一種很開放的心胸。我也同意,標準化的另一面可能是僵化,標準不明確的優點則可能是靈活與彈性。

不過我倒是比較擔心這樣的正向思考變成另一種阿Q。例如我國20年換過十餘位教育部長,我倒是不敢恭維說這是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彈性的一面。 錯誤的政策當然可以修正,但人在政在、人亡政息...不忒是一種英雄氣短的悲哀。

台灣有些產業的製程在全世界是有名的,這我倒是清楚。但我擔心的,是台灣有種很"一體化"的思維,很像賭徒在賭桌上全憑感覺在壓大小,缺乏對不同知識體系建構與應用應有的認知,就隨隨便便的依據大官們留學的經驗,或某資政或大老的直覺 ... 就這麼拍板定政策,又或讓政策搖搖擺擺。

對於中大型的企業,本該有系統化的知識生產與累積方式,這部份因為政府對大企業規模化發展的忌憚,遲遲無法建立;而對於該透過隱性知識去傳承的知識體系,則因為追求表面的標準化,而忽略了內隱知識發展所需的內部勞動市場條件。企業們當然只能憑靠著一己之力在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壓迫的夾縫中求生存。這種狀態怎麼激發整體的國家競爭力 ?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5/30 10:45
[曾幾何時,我一聽到[愛台灣],就猛起一身雞皮疙瘩.]

---就是這個原因; 一...就....

   拒絕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用理性去看事情,而是用情緒.

   先標準化與專業化的是情緒,當然知識就亂七八糟化了!
金刀(politicschao) 於 2011-05-30 17:52 回覆:
CJS 好久不見 ^o^   看您仍愛與網友鬥嘴  就知道您應該別來無恙 :) 

兩位的意思我大概都懂  ~  也都能接受 .... 

莫非...我的思考沒有標準化也是一種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