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現象的背後都有其成因。
知識可以區分為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內隱知識的資訊建立與分享都不容易,因此一般能夠建立SOP和KPI的是外顯知識。
SOP和KPI的導入有助降低風險減少成本,但建立也需要成本,當效益與成本之間有明顯差異時,自然會往有利的一方發展。
多數美國人做事的性格是一板一眼,建立SOP和KPI有助於有效管理與控制成本;而美國的企業規模大,導入SOP和KPI的運用層面廣,相較之下建置的成本比重就小。美國的企業規模與族群性格,形成導入SOP和KPI的有利條件,當各企業發覺這樣做是有利的,就紛紛採取類似的做法。
而台灣以中小企業居多,人事精簡,管理單純,責任直接,企業生存之道靠的是成本低反應快,建立SOP和KPI不但成本負擔大,而且靈活度不夠,難以發揮效能。台灣企業的競爭優勢,靠的往往不是生產規模,而是快速反應迎合需求,以及改善效能縮減成本,仰賴的都是難以具體化和標準化的內隱知識。再者產品週期短,人事流動少,SOP和KPI難以派上用場,而且台灣人頭腦靈活,常常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做事,即使有SOP和KPI也未必會乖乖依循。
所以許多人說台灣人沒有章法,做事不按規矩,這些特性不完全是缺點,反而是台灣生命力與競爭力的來源。然而當企業逐漸擴張,有一定的規模後,若不能導入管理方法,建立SOP和KPI,就會出現許多問題,而使原先的競爭力也會消失。
當然世事無絕對,美國也有中小企業,未必都導入SOP和KPI;而台灣有不少企業其實已經導入SOP和KPI,甚至鴻海集團之所以能夠在全世界的競爭下脫穎而出,成為代工龍頭,徹底實施SOP和KPI也是重要的因素。
知識體系也是一樣。當某個領域的市場規模不夠大時,競爭者也少,建構知識體系的效益和必要性顯現不出來。但若是有足夠的市場規模,自然就會發展出較健全的知識體系。台灣某些產業的知識體系可是引領世界的呢!
有關台灣電視新聞弊端的紀錄片~腳尾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