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55集
2024/02/15 17:58:21瀏覽98|回應0|推薦3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55集

  好,我们继续看第四品的最后一点点内容,就是经文跟注解,那么上一堂课我们讲到这句:

感得广大清净居 殊胜庄严无等伦

  那么先看注解解释这句「无等伦」,在注解205页第二行:

“「无等伦」者,无能等,无能比。”

  它这个殊胜没有能相等跟相伦,伦是比,没有能比的。那么这个句子是见于唐宋译本里头的。我们看魏译:

“又《魏译》曰「道场超绝」。超绝即殊胜,故与此同。”

  那么另外一个原译本魏译他是说,这个「道场超绝」,居跟道场,那就是同一个意思了。所以超绝就是殊胜,殊胜就是不同,特别超出。那么下来嘉祥大师解释这个超绝解释得很好,超绝是什么意思呢?

“《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

  他说「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在这个清净居里头,清净居就是极乐世界,在那边修道,你很快成佛,所以说「超绝」,也就是现在说的「无等伦」。这是法藏菩萨他发了这个愿,那么后来极乐世界确实真的是这样子,关键在于什么呢?在于疾速成佛。

  各位同修,这句话很重要!要不然我们说好看好看,你来看看我极乐世界的鸟啊水啊,莲花有各种颜色,哇!好到没话说,无以弗加,我这比谁都好。那只是一种体会,这个光明比那个光明更加的殊胜这样子的体会而已,这是对比,这是比法里头的,就没有讲出它真正的关键问题所在。

  关键问题是什么?四个字:疾速成佛。所以只要到了那个地方,你就放心了,你不管多少时间,时间那是骗人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时间是骗人的,是我们这里才有时间,去到那边哪有时间?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生到极乐世界呢?如果你怀着这样子的一个心,念公常常说一个人他就是念佛,他想活的时候要好,死的时候还要好。活的时候,求佛保佑一切平安如意,比别人都强,甚至也想长寿。死的时候也要生到一个好的地方去,这是彻头彻尾的个人打算,这种心是不能往生的。这是事实,那么他也做对了。但是可惜就好像你看见一个仙人在你面前出现了,他拿了无量的珍宝,他问你要什么?给你。你什么大的宝贝你都不要,你只是跟他要一个冰棍就行了,这样子就满足了。哎呀!那多冤枉!这机会来了,仙人给你的宝贝,你当然要最好的嘛,是不是?别客气!但是你只要一个冰棍。

  所以我以前也讲过,你把这个钻石丢掉就跟人家换个玻璃回来,那么这个玻璃如果是在聚光灯照耀之下,看起来好像跟钻石也差不多,闪闪发亮。但是在实质上,钻石跟玻璃是不一样的。

“嘉祥大师一语破的。净宗之殊胜超绝,首在疾速成佛,凡夫往生,迳登不退,不退才能疾速成佛也。”

  所以极乐世界的殊胜就在于疾速成佛,他是去了就不退了,而且寿命无量。所以我常常说你其它可以不相信,就这两个,阿弥陀佛给我们的保证都已经够了,一个不会退,一个是寿命无量。在其它地方的种种,都是使你退的。但是极乐世界种种的都使你前进,而且很快的前进,很快!这才是我们要往生的真实的动机。因为我们这世界的退缘太多了,这个事情说了很多次了,进一退九。念公说多少人我曾经看见很不错的,修行很好的,滑下来了,垮台的也是垮得很彻底。进一退九这是规律,你在没有证得之前,每一个人都要谨防啊!要很谨慎的来小心防备,防备什么呢?八万四千魔军在行人的六根门头,等待你开悟,或者你得定得神通的时候,就趁这个机会你这种事情到来的时候,也正是他来得逞的一种机会。《首楞严》说的就是这样,大家看看《首楞严》,就是在你要得的时候,你就着魔了,疯掉了。

  所以极乐世界没有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是非常关键,这才是真实的快乐,叫极乐。所以别的什么享受,极乐世界你想吃什么,要什么椰桨饭炒果条就来了,那是说你想吃什么。宫殿随身,你的宫殿随着你想去哪里飞来飞去,种种那些,那些还不是彻底的。彻底就在于他顿脱生死,速成正觉,所以安乐,他这是在法上的安乐,所以他叫大安乐法门嘛,净土法门叫大安乐法门。我们再看注解:

“因有此殊胜方便,故普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此之安乐,才是真实安乐。顿脱生死,速成正觉,故云安乐。又《称讚净土经》曰:「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又「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故云「受安乐」也。经云「惠以真实之利」正指此。”

  所以一切都是在得到法上面的。不是其它法以外的什么环境的物质的,不是。在法上面的,在清净上面这样子的安乐。而且最究竟的就是顿脱生死,修成正觉,一往生就脱了生死了,在那个地方之后,很快成正觉了。所以我们这部经说要给众生惠以真实之利,这就是真实之利了。其它的,你还不是究竟圆满的,还不是真实啊!

  所以法藏菩萨感得这样子的一个佛刹,大家都来这个地方,来这个地方干嘛?「清净庄严无等伦」,而且到了这个地方就受安乐。

  「轮回诸趣众生类」,这里特别指在六道轮回的众生都到了佛刹,都到了佛刹之后,就来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无边苦众生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慈者,与乐。悲者,拔苦。此两句表法藏大慈大悲之弘誓。”

  就是这两句经文「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这就是法藏菩萨的悲愿。「度尽无边苦众生」,苦众生跟前面这句意思是一样的,这是法藏的大愿,我是...这个我就是法藏菩萨,我就是一直要恒久,不是说到哪里就停下来没有了。恒久都是如此,一直都要这样,Non stop没有停止。所以念佛不难,难于发心;发心不难,难于真实;真实不难,难于勇猛啊;勇猛不难,难于长久,所以发长久心很难。

  所以很多人一直都非常积极,你看他开始的阶段一直都非常什么什么的,后来退了。我这么多年亲眼看到的太多太多了,受了一个打击就退了,退了之后干什么呢?就去学别的了,这就是后面经文佛劝我们的,不可中途后悔..转受馀教。下来说:

“愿常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尽未来际拯济负荷,度尽众生,方成正觉也。”

  这里的「常」是恒常。不是时常,时常偶尔还会没有,那不叫恒。恒就是恒久的,一直都是这样子,尽未来际没有间断,而且没有疲厌。

  法藏比丘发的这个愿,「常运慈心拔有情」,我不度尽众生誓不成佛,众生无尽我的愿也无尽。

“「常」,指时间。过去、未来、现在为三际。常即竖穷三际,即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无边」兼指空间,遍及十方虚空,即横遍十虚,包括一切空间。”

  这个「常」就是指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无边就是指空间。一切处的众生,我都要度脱,一个都不漏。一个角落不管你是什么角落,这个角落包括厕所,厕所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我也要救啊!只要你还能念我的名字,为什么阿弥陀佛要你念他名字?他开心高兴听他的名字啊,是你能念我的名字,表示你愿意来,就是这个意思嘛!所以一切处任何地方,所有一切众生,我都要度脱,这是法藏比丘他的愿。所以一切时间,一切空间,都是在度脱众生,这就是普度的意思,没有舍弃一个众生。

“故无边者,乃十方三世无量无边也。法藏菩萨于一切时中,于一切处,大慈大悲度脱众生,务期度尽方休。但时间无有穷尽,空间无有穷尽,众生亦无有穷尽,故此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亦终无穷尽也。”

  但是这里说这个时间是没有尽头的,不可穷尽的。空间也是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众生呢?众生也是不可穷尽的,那么于是法藏比丘的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也没有穷尽。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不是到什么时候阿弥陀佛就收工了,他再也不度众生了,刚好那个时候我们要去,那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放心,不管你现在可能去不了,再轮转多久,什么时候阿弥陀佛都在等我们,这叫做没有穷尽,这就跟普贤菩萨的大愿王一样了,「我此誓愿,无有穷尽」。

  这八句就是前头发了愿,而自己要求正觉。感得一个清净的国土,让一切众生来这个地方受安乐,而且疾速成佛,很快成佛。度尽无量无边尽未来际。那么这一品最后四句就是,我们看:

我行决定坚固力 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 如是愿心永不退

  我们继续看注解:

“本颂分为三大段,首为讚佛,次为发愿,在末后四句偈,则为请佛证明,法藏比丘发愿已,即请世自在王如来为作证明。”

  那底下就是请佛证明,最后四句就请佛证明了说:「我行决定坚固力」,我这个所行,我所要做的,我这个决定和坚固的这两方面的力量,决定不能改移,不会改变,坚固不能转动,不可破坏。

  他说「唯佛圣智能证知」,这一种力,唯有佛的圣智才能够给我做证明,才能够真正了解我。所以要了解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个是水平的问题,你粗浅的人就了解不到一个深刻的人。你总得水平差不多才能够有一些了解嘛,所以这是水平问题。

  所以现在就是有很多,你像过去中国批孔,批评孔子,那他就是对孔子不了解啊。所以他要了解,他需要跟孔子一样的水平,是不是?

  就像一个没有开悟的人,你怎么印证别人开悟呢?六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看这些大德都要到六祖那个地方给六祖印证,印证了然后六祖就说了:「你如是,我如是」就OK了。

  不然你自己说我开悟,那是你的标准。水平比你低的人也不敢说,那你就自以为是,这就麻烦了,那就变成狂妄了,这种智慧叫什么慧呢?叫狂慧,不能为人师。

  所以现在法藏比丘他还是菩萨的阶位,还没成佛啊,对人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他菩萨境界也高了,但是还是必须要佛来给他印证,因为佛比他高一级嘛,菩萨来给他印证都不行,要佛来给他印证。

“「我」者,法藏自称。我之愿行,所具决定坚固之力,唯佛世尊三觉圆满,五眼明朗,智慧无碍,始能为我真实证明,故云「唯佛圣智能证知」也。”

  法藏说:所以我这个只有佛才能够证明,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才能够给我证明,唯有三觉圆满,五眼明朗,智慧无碍的世间自在王如来,唯有佛你可以给我证明。

“又法藏发愿时已是地上菩萨,境界甚深,故非馀人所能知,唯佛圣智始能作证,此亦深表法藏大士妙德难测。

最末二句,结誓立心。《唐译》曰:「纵沈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无间地狱,苦毒无限,《唐译》举地狱极重之苦以摄诸馀。今经法藏誓言,「纵使身止诸苦中」,诸苦自当赅括地狱。我之如上愿行,纵堕地狱亦不退转,正显前文「我行决定坚固力」也。又《会疏》曰:「但有其愿,愿即虚。但有其行,行即虚。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尅。(「尅」今作「克」,成也)”

  那么最后两句就是「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所以有时候碰上了打击,一般上壮志就消磨完了,一开始就是壮志,最后变成软趴趴,没有了。学佛也是五分钟热度。

  那么这句在唐译里头是「纵沈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那么这个地方就包括了地狱。他说「诸苦」,诸苦就是所有的苦,当然就包括地狱了,「诸苦」就是包括了地狱,而且最苦的是地狱。唐译的说法说我就是入了这个地狱里头去,我也不退转,纵使入了地狱,我这个行我这个愿不退转。所以就是说明他这个愿很坚固,所以愿要坚固。如果只有愿,没有行,这个是虚愿;但有其行,而没有愿,那个行也是一种盲动,盲动就是冲动。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明白的。

  那么发了愿之后,紧接着下来就是第五品了。

〈至心精进第五〉

  我们先看注解前面说: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国者,悉作菩萨,无有馀乘。并愿所发之一乘愿海,超踰无数佛国。

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所请,为现二百一十亿佛刹,法藏皆悉睹见,乃于五劫精勤修习,结得胜愿,所摄佛国超过彼二百一十亿佛刹。是故本品名为至心精进。”

  那么前一品是讲发愿,发愿完了之后,就是紧接着这一品,这一品是解,这就是修行的过程-信、解、行、证。

  这一品的小品题是「至心精进」,这个「至」就是登峰造极了,到了极处了。至诚无上的清净心,用这个心念佛,念念相续,来圆满清净平等觉,这才是精进。精是什么?精是不杂,不怀疑。如果还有怀疑,有夹杂,那就不精了。这也就符合了我们七宝的学风跟道风-专、精、纯。

  那么这一品是紧接着前面第四「法藏因地」的,前面先介绍阿弥陀佛因地的这段历史。接着就是述说法藏比丘精进的状况,这都是在做个模范让我们学习的。

  法藏菩萨发大愿说: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佛号,悉闻十方」,国土就是极乐世界啊,佛号就是阿弥陀佛。他的宏愿,这个名号要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都要能够听到,包括最上层的等觉菩萨,下面低到最低最低的无间地狱,所有众生都能听到,为什么呢?下面就说出来了:「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国者,悉作菩萨,无有馀乘」,原因就在这里,法藏菩萨的宏愿希望能够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如果这些众生不知道有极乐世界,不知道有阿弥陀佛,那跟法藏的缘就断了。

  那么这个名号如何能够普及呢?这就是诸佛如来的宣扬,诸佛如来都愿意给法藏菩萨宣扬介绍,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说了这部经,同样的在十方诸佛刹土,每一尊佛没有不讲净土三经的,没有不说国土名号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劝导大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为什么呢?生到极乐世界,很快就成佛了。他方世界凡夫修成佛果,要无量劫啊!在极乐世界凡夫成佛,只要一生决定成就。

  所以前面偈颂末后就说:「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后面更具体给我们说明,到极乐世界,一切皆成佛,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啊!弥陀得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尊重,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是这个大愿,愿一切众生个个成佛,跟他一样,他是究竟圆满佛,我们成佛不会比他差一点点,这个大愿不可思议啊!

  最后一定要有行,这个愿发了之后要有行。如果没有行,这个愿叫虚愿,我们讲的是空愿。不是空能,空能还能。这是空愿,永远不能兑现的,当然什么成就都谈不上。

  所以想想我们自己修行,为什么也用了很长的时间而得不到成就呢?原因就是有愿没有行,有解没有证,所以还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这是我们的毛病,这个毛病不轻,这是大病,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

  我们看看菩萨修行,他能够成佛,关键就是在解行相资,他的解帮助行,行帮助解,这才能成就。

  那我们学佛在解门多少都有一点基础,听经听的时间多了,当然是越多越好。那么世尊给我们做了修学最好的榜样,尤其是出家人的好榜样,跟世尊同时代的维摩居士,示现在家修行人的好榜样。我们学佛总括起来就是这两种人,出家、在家两种。维摩现的是居士身,佛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那是在家佛,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出家佛。不但讲经说法没有中断,世尊讲经说法没有中断,维摩居士又何尝有中断过呢?对一切众生不仅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他做到了,真的是为人演说,他做得圆满,做得究竟。

  所以这个品题讲「至心精进」是真诚到极处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真诚无上之种种心行,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

  那么佛经上常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有愿然后以行来实践你的大愿。

  那一切有情就是刚才说了,上面包括等觉菩萨,最下面到无间地狱,这是举一个例子,乃至下等虫类,这是指的畜生道,蜎飞蠕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菩萨,这个「皆」就是通通全部所有的,没有一个不是「皆作菩萨」。你看后面会看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二十愿的愿文当中就说「皆作阿惟越致菩萨」,不是普通的菩萨,阿惟越致是不退转的意思,圆满证得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跟念不退。这是法身菩萨才能够证得的,在《华严》是圆教初住以上、别教是初地以上,一个烦恼没断、业障没消,到了极乐世界就成了法身菩萨了。

  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谁能相信?世尊为我们介绍的时候说得很好,说这桩事情「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彻底明了只有如来,等觉菩萨还不能够完全搞清楚,可是这桩事情是事实啊!法藏比丘成就了,做到了,而且极乐世界成立到现在已经十劫了,这十劫当中他接引多少众生在极乐世界都成佛了。

  一切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无有馀乘,馀乘是什么?除了圆教一佛乘之外其它都是馀乘,权教菩萨、声闻、缘觉、人天,没有。

  就像《法华经》上面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没有方便说,说的全都是一乘法,「并愿所发之一乘愿海」,一乘就是成佛,这个法门就是教你直接去作佛的,没有拐弯抹角的。「超逾无数佛国」,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阿弥陀佛全超过了。我们继续看注解:

“「至心」者,如经文中所示至诚无上之种种心行也。又有进者,法藏于亲睹无边佛刹后,「便一其心,选择所欲」。文中「一心」正显「至心」也。”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至心」?在《观经》第十六观教令众生,称念弥陀圣号,经文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两部经都是指出「至心」,可见这个「至心」很重要,「至心」就是至诚的心啊!

  《金光明经》注解说:「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彻到了心的本源了,究竟了心的实际,这叫做「至心」,至诚的心。

  那么到底怎么叫至诚的心呢?罗什大师的譬喻最好,他举了一个例子。所以你看到底是大德,说的话不是随随便便说了。大师指示什么叫至心呢?他说有一个人在野地里,在旷野,忽然间碰到强盗了,冤家债主,仇人相遇,那些强盗就拿着弓箭刀枪追,要索命啦!然后这个人就赶紧跑,逃跑逃命,如果被追上就没命了!一想不好了就跑。前面有一条河,到了河边了,怎么办呢?我现在是脱衣服过河呢?还是我就这么过去呢?我要是穿着衣裳游泳不方便不好过啊,要是脱了衣裳,浪费时间,来不及了,他们抓到我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心中所想的只是怎么过河?这个时候你还会去想想我银行的存款怎么办怎么处理?我家里还有什么事没有交代?全都不想这个了,就是赶紧这么过河,心里没有想任何其它的念头了,没有其它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过河!这就叫「至心」。这个我们容易体会。

  你听到佛的名字,你就这样一条心的信受欢喜,就是「至心」。你念佛就是这样子的一条心,一个心眼的这样子念,就是至心念佛。

“「精进」者,「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也。”

  精就是不杂,精纯,纯一。进就是进步,勇往直前。这是说的法藏菩萨的修行是「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所以成就了清净的佛土。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就更加的清楚了,请看经文: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经文之中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说完这个偈之后而白佛言,这一些个偈子都是可以唱的,至少可以像我们现在这样朗诵式的,用韵调韵律把它读出来。一般的叫长行,这就是一般的语言,一般的话。说了这个偈子,用这个偈子来表达之后,以后就用一般的语言,那就是长行,然后而白佛言,还继续在世自在王佛座下说:

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

“上段承上启下。上品中以偈表愿, 今文中乃以长行白言「已发无上正觉之心」。盖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是故法藏菩萨于发无上菩提心后,祈结大愿,超胜无数佛国,故请求世尊为演经法。

此段大意为:我今行菩萨道时,已发无上菩提之心,愿成佛,愿一切如佛。故请求世尊为我广说经法,我当信奉,如法修行。愿永离一切勤苦生死之本。”

  我现在还是在菩萨的地位,可是我已经发了无上正觉之心,这个发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他已经发了无上正觉的心,无上正觉,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就是发了成佛的心。

  那我们现在是发了什么心呢?我们现在发什么心都没有发要成佛的心重要。我们一般人都是乱乱发心,这个射箭没有瞄准红心,多数都是浪费时间发到旁边去了。所以我常常说,我常常就是这句话:「你还有多少时间来糟蹋你的法身慧命啊?」我们看看法藏菩萨的发心,就应该向他学习。

  而实际上,佛说这些事情也是这个用意啊!所以我们听经学经,要会听,要会学,那就有受益了。

  法藏菩萨说我是要「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我愿意我自己成为佛,而且让一切众生都成佛,「悉令如佛」,「令如佛」就是以我的力量帮助大家,让他们一切都成佛,也就是度一切众生都成佛。

  「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希望佛哀湣我啊,你给我宣说经法,请你开示我,教导我,以经法来教导我。「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我一定会信受奉行,如法来修行。所以修行大家要注意,要如法修行。

  常常有的是你修的不如法,那就称为盲修瞎练了,盲修瞎练不但没有好处,而且很有坏处。

  所以我们必须要行解相资,你要有正见。密宗讲见修行果,把见这个字放在前头,修行放在后头。果呢?果还在后头搁在后面,你必须先要有正见。

  所以念公就说了,佛学院第一班的有一位学员,他说他要去住山,住山就是我们说的闭关。念公就说你凭什么住山啊?你还没有正见,你住什么山?这是盲修瞎练。

  所以必须要有正见,接着才有正修正行,跟着才有证果可说。所以他这里要如法修行,请佛开示。所以我们要亲近善知识,请善知识教导。我们要读经,也是亲近善知识,在经文之中我们得到教导,要如法去修行。

  而不是用自己的意思,很多人他就是喜欢耍新招,要有新招跟别人不一样,别出心裁,要怎么样出现一点新招,我要跟别人不一样。你一开头想的就是这个。

  我们不说别的,就说修文化。中国文化写字,学写字学画画学音乐,你先得要继承啊,是不是?前面有我们这些前辈他们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好的方法,那你说这是老古董都过时了,不适合现代人的,我自己有一套。你现在很多东西都不要去继承,从你这里要开始搞一些新东西,古人老祖宗那些宝贝你全都利用不上了,你要创新,那你就得从头来开始,你要去开荒去拔草,那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现成的果实,你先要继承下来,要如法修行。你看我这么多年来学讲经,都是走的这条路,都是这个方法,把好的之前老师的这些东西全部全盘接收过来,有什么丢脸的?空能法师你没有自己的东西,全部都是抄人家的。抄人家什么?有什么丢脸的?没有丢脸。人家好东西就应该抄,是不是?

  所以他这里说「拔诸勤苦生死根本」,下来注解说:

“盖生死极苦,又无休歇,故曰勤苦。欲除生死苦果,当拔其根。此根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断尽诸惑,故曰「拔诸勤苦生死根本」。”

  我要拔除种种的勤苦,什么叫勤呢?勤就是它一直老是这个样子,很勤劳我们常说你很勤劳,就是老是这样子老有的,他这个苦一直很勤,而且是很苦很苦,这个来得很勤,这是什么呢?就是生死的根本,你没有解决生死的根本,所以永远是勤是苦,永远在苦之中,要拔掉这种勤苦的生死之苦。

  大家要知道佛是不妄语的,这个地狱之苦种种,确实这个不是虚妄的,这不是佛编出来的,佛编这个出来这干什么?要来骗我们啊?佛也并不是说要有这么一个队伍,我都是佛教徒,不要有其他宗教的,都是我的佛教,都是我的队伍,那佛就很高兴了,他有什么好高兴的?是不是?

  他是要众生真正得到觉悟,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佛说的都是真实的话,要拔除这个根本,这个根本不容易拔。真正要拔除这个根本有三惑-见思、尘沙、无明这个三惑,你不但是不起现形,你还要拔掉它的种子,你八识心田之中的种子,你过去种种的杀盗淫种种,留在你八识田里头的,已经成了种子了,成了种了,现在你做的事情在八识田中就印下了。

  所以师父常常用存档,八识田就是给你存档的资料库,这是现代人比较熟悉的名字。存了档案,将来它就是种子了。八识田也就是我们常常用现代的话说的记忆体,你存档存资料的地方。这里面反复反复最多的都是贪瞋癡,这个种子极其牢固。那我现在不再贪瞋癡了,而且我连八识心田那个种子都拔除了,彻底拔除了,我才真的解决问题,断了生死之门。所以你不是往生在这个不退的地方继续修,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确实很难。所以法藏就说我要拔除生死根本。我们继续看下面注解说:

“复愿速成正觉。文中「速」,即上品中「速生我刹受安乐」中之「速」字。两个速字,同显一心。盖法藏菩萨度生心切,故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要很快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呢?为什么他要悉令大家都如佛呢?为什么要大家都像他成佛一样呢?你不自度怎么度他呢?愿我这样一个信愿,我打算要让我在作佛的时候,就是我成佛的时候,在我达到成佛的境界的时候,我的国土,佛都有佛自己的国土。我所住的这个国家国土,这个国土它的教授名字,这是指他的教化,可以教授给别人的教授,种种的教授。有的国土是以香为佛事的,他不是用说法的,他闻香,闻到香他自然心里面就清净就觉悟了。

  法藏菩萨说:我这个国土,我这个教授种种,极乐世界同样有它的香普熏一切世界,光明也是如此,所以极乐世界它是超越其它的国土。他说我教授众生种种的方法,还是我的名字,我这个名字。

  现在你们大家想想这个名字阿弥陀佛,这也很特殊,这以前也跟大家说过了,你看我们中国人,你说谁不知道阿弥陀佛?一般人一开口就是阿弥陀佛,可是不只一尊佛,还有无量的佛他没念,你看很少人念药师佛,释迦牟尼佛谁念啊?你看中国,你到中国,你说释迦牟尼佛,他说我不知道,我们知道佛祖而已,他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不是?你看每个人一张开口就是阿弥陀佛,大人小孩,所以这个就是名字普闻嘛!我成佛的时候教授众生的一切教化,我这个佛的名号都能够闻于十方,没有一个地方不知道的,十方世界都能知道,为什么呢?所以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

  现在有很多人也在想他的名字能够闻名于世界,想出名嘛!这个跟法藏好像是一样,也是要出名,实际是无有共同之处。

  所以我们出家人最忌讳的,我这个修持我这个功夫我这个理解我的学问,我只是为了我能够闻名,之后我能够得到利益,这是邪见,不是正知正见,这是很坏的事情。所以我就示现,示现什么呢?我修苦行,你看别人都不能修苦行,我能修苦行,人家是三步一拜,我七步一拜,以前这里不是有一个七步一拜的,我很能够持戒,但是你的动机就是让大家知道我的名,恭敬我。你看当年提婆达多就是这个样子,这个细微的地方很要注意啊!

  所以印光法师说你们想要做法师,想说法度众生,但是这里头要提妨这种心,为了名闻在接受供养,还有为了利养,那这个就麻烦啦!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阿弥陀佛之所以要名闻十方,因为十方闻到阿弥陀佛的名,他就会念啊,这是一个最殊胜最巧妙的度众生的方法,这样子才能够惠于众生真实之利,使众生能够得度。法藏菩萨他这个愿是实现了,兑现了,所以十方诸佛都在那边讚歎阿弥陀佛,劝众生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愿是满了。

  我们七宝就是专做这件事,不做别的,别的还有很多人在搞,那不是有很多,你去他们那边嘛,你们要搞就搞个饱吧!到那边去搞啦!

  我们这里就是坚持这个理念,必须要如此。所以你知道这个名你才能够念这个名,知道这个国土殊胜,你才愿意生到这个国土,从这样子一个开始。

  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很好:「从事持达理持」,事相上你先这么念去,别想太多,你就这么念,当你念得很诚恳,念得很清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对娑婆世界的一切无所留恋了,名闻利养你也都放下了,你只是清清净净的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你不知不觉就达到理持了,你本来从事持开始的,最后你可以达到理持。你从持名念佛,不知不觉就成了实相念佛了。众生所做不到的,还有地前三贤做不到的无住生心,你这么念,你就暗合道妙,不知不觉你也就无住生心了。所以他这个是一个暗合道妙,巧入无生的方法,最殊胜的方便就在这里。

  他的名字要闻名十方,为什么呢?阿弥陀佛希望大家给他投一票,现在马上要投票了,给他选一票,那你投票阿弥陀佛你选他做什么?全法界的主席,全法界没这个主席。

  可是我们要知道利心还浅,我们容易认识。这个名心和利心同等的卑污可耻,要深自警诫!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姑息!要学阿弥陀佛一样这个名字闻十方,我要名字都闻十方使得「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这第十七愿就是闻名十方。闻了之后,大家至心信乐,你去念,你十念都能往生,十念都能往生。所以这样的话下面注解就说:

“「诸天人民及蜎(小飞虫)蠕(小爬虫)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也。”

  蜎是小飞虫,蠕是小爬虫,甚至小飞虫小爬虫这样子的众生,那是最低最低最下等的,这代表什么?代表一切众生,那么这样子的众生之类来生我国,到了我国极乐世界,全部都是菩萨了,都是菩萨了。

“群生之类,生其国者,无有二乘,唯是菩萨,必补佛位,是法藏大愿,称为一乘愿海。”

  所以极乐世界是大乘法,是一乘。所以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就说了,说二乘种不生。你只是想自觉自了,你不能生极乐世界,你生了之后必须在你生之前,你最初没有发大乘心。临终你能发起大乘心,这样才能够往生。你始终固定的是小乘的心,不能往生。因为这里说来的都是菩萨,下品下生多少年花都不开,一开就是菩萨了,,他修菩萨道,他是大乘都是菩萨。下来注解说:

“悉成佛果,乃一佛乘故,无二亦无三也。是故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也。故知速欲成佛,旨在速度众生。为欲速度众生,故须作佛之时,自之「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此即四十八愿中,「第十七,诸佛称叹愿,第十八,十念必生愿,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之根本也。欲令十方众生,闻佛名号,乃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下至十念,皆悉得生。故知众生得度,首在闻名,故法藏菩萨愿成佛时,佛之智慧光明,国土之超胜殊妙,导师(教主弥陀)之名号功德,普闻十方。端为众生闻名发心,得生极乐,决定成佛也。”

  所以有人轻视净土,说是愚夫愚妇,我们在这里说的比较白话一点,就是老人教,这是师父常常讲的老人教。一般人都轻视了,不知道他这样子一往生之后,他就是菩萨了,你说它是老人教,你别管它是什么老人教,你不要管它。那是他来极乐世界之前的身份,到了之后他也是菩萨嘛,是什么菩萨呢?一到了极乐世界,那个菩萨是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叫阿鞞跋致,必定成佛。

“段末则请佛证明「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愿己佛国胜馀佛国,不知能否,请佛垂训。”

  法藏菩萨这里说我立了这样的一个愿,我想要胜过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一般我们看起来好像「头大大」,我们一般说「头大大」,你成佛就好了,你还要超过所有一切诸佛,那你不是狂妄自大吗,是不是?

  这个地方我们要详细的来说,他说我要想希望我这个国胜过一切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办得到还是办不到啊?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啊,可得不可得呀?

  那么这个地方千万不要看成法藏他是出奇斗胜,我要盖过其他的人,我要超过一切,那他这个心就不叫阿弥陀佛了。同样开头一个字都是「阿」,那是阿修罗王,阿修罗的「阿」,这种逞胜的心,就是阿修罗的特点,阿修罗就是要逞能好胜,不希望别人强过他,别人强过他,他就是要破坏。所以阿修罗有两种:一种是护法的、一种是毁法的,毁法的他将来势力完了,他就入地狱了。

  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是随喜,你比我好,我高兴,我也欢喜。所以实际上念公常常说,我们大家等于是一个联军,我们的敌人是什么?共业。有一个人修行好了,他就可以多消一点共业啊,那也就替我多消一点敌人了,是不是?那只有好,哪里会去妒忌障碍排斥别人呢?不管你学的是哪一宗哪一派,你是真正的修持,都应该讚歎随喜。

  所以阿弥陀佛不是这种心,想要超过其馀的人。而是我要想使到众生得到比别的佛国所得不到的,那种殊胜的方便利益,是想给。不是想要,不是想要一个地位超过别人。我是想给别人一切众生他们所得到的好处,这个好处要大过别的佛国,所以这个就称为大愿之王了。下来我们再看:

“又上段中「为菩萨道」。「为」,行也。「无上正觉」者,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法」佛之金口所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奉持」即常见之「奉行」,以奉受与行持为义。故经末常为「信受奉行」,表敬受遵行、拳拳服膺之义。「教授」。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即教导与传授经法义理之义。如是之善知识,称为教授善知识,今之经文,乃其简称,义即导师。”

  那么下来我们就直接看接着下来的经文了,我们看经文说: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但是这个事情法藏菩萨他也没有把握,这事情能不能做到?所以才向世间自在王如来请他开示,「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那就是开示了:

“上段大意:佛答法藏曰,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经时劫,尚可穷见海底。人能以至心(至极之心)求道,精进不已,必皆得果。”

  佛他说: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这个是比喻,比喻说譬如一个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经时劫」就是经过很长很长时间,尚可穷见海底,一个大海拿了斗去量它,一斗一斗的量海水,经过多少劫,那也可以让海漏底儿,全部的海水都被取完了,这是比喻。

  然后说「人有至心求道」这句也是比喻人,我以至心来求道,精进不止,一直都是这样子的精进。

  「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就是一定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这个结果。

“(「会」者,义寂云:皆也。憬兴云:亦必也。「尅」同「克」,简体作「克」,义为杀也,必也,遂也,得也。)又有何愿,不能求得。”

  会就是都的意思,也就是必然的意思。「克」同「克」,简体作「克」,义为杀也,必也,遂也,得也。那么这里是说必然会得到的意思,得到什么?得到果实,得到果位,这个果位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圆满他的愿望,那还有什么愿是不可得的呢?

  我们看看法藏在这个地方发的愿实在是不可思议!前面我们看过他发的愿是成佛,不但要成佛,成佛之后,还要超过一切诸佛,这个愿就不可思议了。所以他向世自在王如来请教,他的愿能不能达成呢?以为他这个愿太大了,他自己也没有把握,只有老师才有能力证明能不能做到。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这四句话就是佛给他的答复,意思非常的肯定。这几句话是如来金口所宣,是修行证果的不二法门。你只要把这两句抓住了,那就是「至心求道,精进不止」这八个字你做到了,你没有不成就的。

  我们要晓得,成佛都能够办得到,那在世间开悟是小事,哪有不开悟的道理呢?哪有不通达世出世法的道理呢?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说:开发你的法身慧命比什么都重要,把这件事放在第一位,其它的放在第二第三。那你第一解决了,做到了,下来第二第三自然就解决了。

  我们世间人刚刚好颠倒,学佛人一样颠倒,怎么颠倒呢?先解决世间的事,世间什么事呢?「为心走使」,拼老命在追求世间的利益,那你就永远摆脱不了业力的支配了,那你也就不能转业力了。

  把佛法放在第一位,就是在转业力,你的法身慧命开显了,你现在这个身就是愿力身。

  所以我们今天走的路都错了,违背了佛的教导,要去广学多闻,不要一门深入,结果广学多闻得到的是什么呢?增长所知障,你所知道的,全都成了烦恼了,不是断烦恼,你这个所知障决定是邪知邪见,清凉大师说的增长邪见而已。那你最后还能够得到什么证果呢?罗汉果就有了,证「罗汉果」。我们看下来的注解说:

“彭绍升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释曰:「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尅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彭氏之说,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盖发起至心,必含圣果,因彻果海,华果同时,但当精进,何愿不得。一切因果不离自心,无有一法居于心外。”

  彭际清居士他说得很好啊,把它之所以然的道理给说出来了,「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所以佛法求什么呢?一般人都搞错了,所以才会受苦。学佛就是要明白你的自心,禅宗里面求明心见性,我们净土里面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金刚经》上面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句话说明清净心才生智慧,实相是实相般若。自性本具的智慧,是从清净心生出来的,这才是一个明白人,这才是真正觉悟的人。才不会走冤枉路,不会走错路。

  那么底下世自在王如来就回答了,这个回答得很妙,而且意义很深广。不是一般泛泛的水平所能理解的,不要说理解,连体会都很困难。从这里可以看出你对净土法门的理解到了什么位次了,看看自己在这方面,不要说修行,说你接触好了,你接触了这么多年,你提升了吗?连体会都很吃力的话,那你就要好好的检讨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学到般若智慧,还是都是那些世间的拉拉杂杂的东西呢?这个拉拉杂杂包括佛门那些形式上的,形式上的有很多种,很热闹的那些,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那些,是哪一些就不便说的那么明显了。

  所以下来的经文很殊胜,意义也很深广,注解也解得很透彻,加上念公的开示让我们更加的清楚,因为全都是说的你的自心。

  如所修行,汝自当知...全都是说的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事,跟我这个老师有什么事呢?成佛是你自己的事,建立佛国也是你自己的事,我不能帮你做主。一切都是你自己。

  这个「自」不是说你这个糊里糊涂胡思乱想的那个「自」。而是这个「自」说的就是你的自性,本体,你的佛性。西方极乐世界也好,娑婆世界也好,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离开自心,一切都是自心所变现的,所以也包括极乐世界。

  那世间自在王如来就是这样子给法藏菩萨一个提示,西方极乐世界将来成就了,是你的自心所变现的。所以下来要讨论的全都是这方面的东西,这方面的东西因为它是很深而且很抽象,而且是这个自心你怎么说呢?你怎么拿出来?你拿不出来是不是?所以很抽象的东西,很不容易体会的东西,就像我们讲的实相的东西。所以这个都是要比较有一定的水平,才能够去理解。

  尤其老菩萨文化水平比较低的,那根本就没有办法了。但是没有办法还有一个没有办法当中的办法,就是你不管它什么了,你就是念阿弥陀佛,老老实实的念,一心一意的念,到最后原来这句阿弥陀佛就是你的自心,你不懂得自心,可是你会念阿弥陀佛,你也是把自心的佛性给念出来了。

  方法是很简单,但是终点大家都一样了,达到的目的目标也是一样的。所以这就是阿弥陀佛善巧方便的方法,不管谁都会,博士也会,没有读书的也会,博士也是念这四个字,没有读书的也是念这四个字。所以它可深可浅,可浅可深。

  那么下面这个内容因为相当的重要,而且注解的解释也解释得非常非常的好,那么尤其是念公的开示,我们听了之后真的是受益很多!那么这些内容我们就留到下堂课才来跟大家学习了,因为资料很多,内容很多,解释也很多。

  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到这里。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2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