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05 00:01:41瀏覽106|回應0|推薦2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51集 七宝净土讲堂主席慈净老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看《大乘无量寿经》注解,也叫《大经解》,就是我们净宗大德黄念祖老居士的着作。我们第一捲在上一堂课已经圆满了。我们现在就开始第二捲的内容了,我们看第179页,从179页看起。 “本捲从经中第四品至第十品,详陈弥陀因地,见佛闻法,初发大心,五劫精勤,结得大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积功累德,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是内容,净土三经,唯此独备,故称本经为净土第一经也。” 那么下来我们就进入了正宗分了。 贰、正宗分 “经之正宗分,如人之身躯,心肺各脏皆备于是。本经以第四品至四十二品为正宗分。弥陀因行,法藏大愿,极乐依正庄严,三辈往生正因,极乐菩萨修持,边地疑城生因,娑婆秽土恶苦,极乐显现证信等,皆摄于此。故不但为全经之主体,实亦为一部净宗妙法之纲宗也。” 下面是正宗分了。正宗分,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说,序分,序分像我们的头,正宗分像身体,这个身体很重要啊!身体有心脏有血液系统,肺是呼吸系统,肠胃是消化系统,都在这个部份。所以正宗分很重要!这是打个譬喻。注解下来说: “本经于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之因地修行、殊胜誓愿等等无边妙法行,陈述详尽,广于馀经。本捲内容,即弥陀因地发愿,与大愿圆满之经过。经中首云,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数之劫。此表过去之时极为久远。此时弥陀为世饶王,遇佛出家学道,法名法藏,发起宏深誓愿,故知弥陀因地发心修行,为时实难称计。但更应知弥陀发愿之时,已非凡夫,古德多称此时已是地上菩萨,如是则弥陀最初发心之时,更远于此也。是故净宗学人于此应生净信,弥感佛恩。盖此极乐依正及持名妙法,乃弥陀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劫,精勤修习之妙果。今则以此果觉,作我因心,此恩此德,匪言可喻。再者弥陀因地久证法身,故此一乘愿王、六字洪名、极乐依正种种庄严,甚至一毛一尘,无非弥陀无为法身、真实智慧之所流现。一一皆超情离见,一一皆是实相正印之所印,一一皆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一一皆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故此法门,不可思议。 下第四品,首明法藏比丘因地学道发心之因缘。” 那我们现在正式进入正宗分。注解前面很长一段,大家可以自己看看,那也就是后面内容的概要说明了。所以我们就直接进入第四品的经文了。 〈法藏因地第四〉 现在是第四品〈法藏因地〉,这是正宗分的头一品,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以上这个是开头的经文,「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我们先看「无央数劫」这句的解释,注解说: “「无央数劫」。梵语阿僧祇,翻为无央数。央者,尽也。无尽数之劫,称为无央数劫,或阿僧祇劫。劫之义,见上品「布施累劫」。劫为极长之时间单位,非算数所及之劫,名无央数劫,亦名阿僧祇劫。而此阿僧祇劫又复是无有限量,非思议所能及,故云「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指过去之时,久远无极。” 「无央数劫」就是无尽数,这个劫就很长很长了,总之是一个数不清的劫。在那个时候,有一尊古佛出现在那个世间。 “「世间自在王」(自《唐译》)。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尽数之大劫时,有佛出现于世,名为「世间自在王」。是乃古佛别有之名号,称为别号。” 这就是说在不清那么多的劫,有一尊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名字叫做世间自在王如来。那么这个佛是通号,这在前面我们都学过了。那世间自在王是别号,是那尊佛独有的名号。继续看注解: “世间自在者,常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所拘碍。如「佛照世间相,常住自寂灭」,是世间自在义。” 下来就引了注解来解释这尊佛的名号意义。所以佛的名号,包括菩萨的名号,也是一样,这都是表法的,我们简单说就是,它是有教学的意义存在。 “又《甄解》曰:「以『世间』配般若,『自在』即解脱义,『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纵不横,名世自在王。」” 《甄解》是日本的注解,《甄解》他的解释说这个名号配般若三德,法身出现一切如王,王就配这个法身。怎么能够恢复这个法身呢?我们人人都想恢复这个法身嘛,但是恢复法身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够恢复法身。 你看我们在缠缚之中,被贪嗔癡烦恼所缠缚,缠缚就是被绑死了,被卡死卡住了。我们要解放,要解脱,自在就是解脱了。你被烦恼所缚,就不自在了。你自在就得到解脱了,这就是解脱德。 但是怎么样才能够解脱呢?要有智慧才能够解脱,所以要靠般若,所以般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世间就是通达世间,要有智慧,才能通达世间啊,这就是般若德,涅槃三德其中的一个般若德。 那么最近得到了几本书很珍贵,是念公晚年跟大家随缘开示的内容,书的名字叫「茎草集」。我自己这几年都很少看书,因为电脑上面上网很方便,要什么有什么,什么都有了。那么得到这几本书之后,就发现看书有它的好处。正如念公自己也说了,说这个书可以反复的来看,看了之后,可以回头再看,这样子的熏习作用也就很大了。所以可以从文字起观照,前头翻后头翻,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所以每一段都很精彩,不只每一段,应该说每一个字都很精彩,不只精彩,都很重要!因为是一个开悟的人说的话,所以都百看不厌,而且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体会。听声音就没有这个优点了,看书容易深入,这就是文字的好处。 关于这一段,念公他有再解释,我现在就把这些在「茎草集」的内容引过来补充,让这里的解释更加的圆满。 「三一相即,不纵不横,名世自在王」就解释这句,这个三就是指的法身德,般若德跟解脱德。法身是最高的,在人间,王是最高,所以王就表示法身。佛最后的成就就是涅槃德,涅槃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德都圆满了。三德头一个就是法身德,本来人人都有法身,人人也本来圆满。 但是现在没有显现出来啊,都在睡觉,都在睡觉所以不起作用,我们被尘垢所蒙复所蒙盖,就好像冰雪把陆地盖上了,还没有化,这个雪还没有化,化了之后,地面就显现出来了。 法身不显示,有,他有,但是需要解脱才行啊,因为被烦恼束缚住了,复盖住了。那佛完全是解脱了,捆住的都解开了,完完全全解开了,都解开了之后,法身德就显现了,所以从解脱德才能够现出法身德。那么下面我们再看注解: “是从涅槃三德释佛名号。古代一切从属于王,故以王喻法身德。一切皆从法身所流现,又一一还归于法身,故曰王是法身。通达世间,属般若德。于世自在,是解脱德。”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解脱呢?前面说过了,我们现在又再重复的来熏习。怎么样才能够解脱呢?前面讲过要般若,关键在般若。所以现在最要紧要学的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说的智慧。这就是我们七宝的修学宗旨-以般若为导引。我们都在学习般若,也重视般若。那么要成佛,就是要三德圆满,就是要恢复你的法身。 但是现在你的法身被缠缚了,被粘住了,像什么呢?像到了蜘蛛网,在蜘蛛网上面被粘住了,动也不能动了,你拨都拨不开,眼看着蜘蛛就来吃你了,你不得解脱啊! 所以要赶快的解脱,谁不想解脱呢?谁不想离苦呢?那就要靠般若,所以般若是极关重要的,有般若才能得到解脱,才能恢复我们本有的法身。 但是般若也不是空的一个理论,它有相互的关系。你如果般若只是一个空的理论,不能得到解脱,这个是假的般若,什么叫假般若呢?你口口声声说放下,一切放下。看见问题来了,一样都放不下。所以我常说,境界没出现,你可以讲得天花乱坠,谁知道是真是假?境界一出现,你什么都放不下了,碰到恶缘,把你这个习气给挑起来了,你不要告诉我你可以放下。所以你假放下,这就不行了。 所以这三德是即一即三,法身,般若,解脱这三件事,说是三个,它就是一个。般若就是法身所显现的,是法身的作用。解脱是功效,是它的效果。这都是一件事。所以三也就是一,一也可以分为三来说。现在你要得到解脱,靠什么呢?靠般若智慧。所以三也就是一,一也就是三。 那么这个世自在王如来他就解脱了,三德在这名号当中都有。王是法身德,自在是解脱德,世间代表般若德。为什么呢?因为你了达世间,于世间自在,这叫世间自在王如来。 “故「世自在王」圆摄三德,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如「∴」字三点,不纵不横,表涅槃真身常乐我净之无上妙德。” 所以这个就是三一相即,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涅槃三德就是这个字「∴」,这个字三点,这就是世自在王。 那么下来解释佛的名号: “「如来,应供……佛世尊」” 这是佛的十号。佛的十号有三种德,常见的有三种不同的提法,我们看注解: “「如来,应供……佛世尊」是诸佛通号。一切佛同具此十号,实则诸佛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今随众生机,节略而称十号。又此十号在诸经中之开合,颇有不同,例如《净影疏》依《成实论》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开佛世尊为两号。今依《涅槃经》、《璎珞经》、《大论》,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分为两号。至于佛世尊,《涅槃经》则合之为第十号。今依《涅槃》之说。” 其实这些我们前面也学过了,现在多听一遍。这里说《净影疏》是依《成实论》,把无上士跟调御丈夫合成一号,佛跟世尊是两号,这样就成了十号了。《涅槃经》、《璎珞经》《大智度论》就不是这样,他是把无上士跟调御丈夫分成两号,把佛跟世尊单独成为一号,这是第二种。但是这都是小事。我们现在根据《涅槃经》所说,无上士和调御丈夫还是两号,佛跟世尊合起来。 如就是真如。这十号是通号,一切佛都有十号,实际是无量的号,无量的德号,但是简之为十号,我们一个个的来看: “以下分释十号。 一、「如来」。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亦如来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故名如来。又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 又《合赞》曰:「《涅槃梵行品》曰:『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 那么日本的《合赞》他根据《涅槃经》说:「云何名如来?」为什么称如来呢?「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过去佛怎么说,现在佛也是这么说,未来佛也是这么说。那云何不变呢?为什么不会变呢?就是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那么如来也是一样这样子而来,所以名如来。这是根据涅槃,这里面没有再详细解说了。后面十个号会个别的解释。 “又《会疏》曰:「如来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 《会疏》就说如来的意思有三个,如来实际是法身、报身、应身,集三身为一。 那么下面就引《金刚经》的话了: “《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 本来无来去的,本来没有来,没有去的,这个说的就是法身如来。所以《金刚经》的内容很多都是法身的境界,里面的境界都是法身境界。 “《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 什么是「如」呢?第一义谛是如。空、有,本来圆融不二,这是「如」。第一义谛名「如」。证到正觉名「来」。自然契合第一义谛,成等正觉,这么而来,这个是报身如来。 “《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应身如来也。」” 《成实论》本来是小乘的书,这里就引了他的话说,这是应身如来。乘是乘坐的意思,也就是所行,行于如来的道,来成了无上正觉,故名如来。这是所现的应身如来。 像三千年前的释迦牟尼,示现为悉达多太子,后来出家修道,最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道,这是指的应身如来。 那么《会疏》底下还说: “又《天台寿量品疏》云:「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之为法身如来也。」盖佛有法、报、化三身,故如来之释亦有法、报、应(即化)之异。” 第三说它是以如如为法,也如镜。那么如如两个的如字,是如那个「如」,是「非因非果」,离开这个因和果,也离开有佛无佛。但是不管是因是果,有佛无佛,这个「如」是性相常然,如嘛!都如了,它就没有变异了嘛!如果一变了,它就不如了,是不是?它遍一切处,也没有两样,所以空间时间都突破了。「不动而至为来」,所以这就是说的法身如来。如来有法身、报身,有化身。 下面就引了《会疏》的解释,再重新理解一遍。 “具如《会疏》所释:(一)无来去者为法身。(二)正觉于第一义谛、真如实相如是而来,是为报身。(三)乘真如实相之道而成正觉,如是而来,是为应身。诸释皆可依《会疏》之说,而知其意。” 对于如来的解释也有三种不同,刚才已经说过了。下面我们就继续来解释每一个德号的大意,紧接着是第二、「应供」。 “二、「应供」。《大论》曰:「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应供。」” 《大智度论》说佛的一切结使都没有了,得到了一切的智慧,应该受一切天地众生的供养,应该受供养,因此成为「应供」。 「结使」是佛学名词,我们在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结使是烦恼的别名,这是佛家的术语,通常指的是见思烦恼。「结与使皆烦恼之异名,系缚心身,结成苦果」,所以叫它做结,打死结那个结。「结有九种,使有十使」,就是九结十使。「能系缚生死,故名为结」,系缚是烦恼。烦恼是因,生死是果。有结有使,那就有生死了,所以叫它做结。常随着生死,这叫它做「使」。它不离开,它没离开你,因跟果永远离不开的,因缘果报这叫「九结十使」。用这个来比喻烦恼的可怕,烦恼围绕在你的身边,你永远没有办法摆脱了,所以你就感得六道轮回生死之果报。「结集生死,目之为结」,「随逐紧缚」这是「使」的意思。结集生死,集合了这些种种的生死,这是「结」的意思。所以「结缚众生,亦名为结」。而成佛之后这些全部都没有了,这些都没有了。我们继续看下面的注解说: “又《净影疏》曰:「证灭相应,故名为应。又证灭故,合应供养,故云应供。」又《会疏》曰:「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其馀的《净影疏》《会疏》,没有什么新意思,都差不多。我们继续看第三「等正觉」。 “三、「等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菩提」为觉,即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行圆满而成等正觉。旧译为无上正遍知,《维摩经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 那么说全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这句「anuttarasamyaksambodhi」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的翻译就是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就是无上,三藐三菩提,就是正遍知。 “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那么他说这个道没有再超过这个的了,这个道是真的证得了,他没有不知道的,所以称为正遍知。这是第三个佛的号等正觉。 下面再引多一个《净影疏》的话: “又《净影疏》曰:「正者,理也。于理穷照(即彻照于理体),故云遍知。」” 我们继续看下来的第四。 “四、「明行足」。「明」有多解。(一)《大论》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会疏》与《净影疏》同之,均谓「明」即三明也。” 这个明有解释为神通的,三明就是三明六通,三明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跟漏尽通。《会疏》跟《净影疏》都是这么解释的。 “(二)但《净影》又谓:「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是说较深。” 《净影疏》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比较深入一点,说:「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是证所行,用明来证你所行,证这个法很明显叫做明。那么这个明说的就是智慧了。 “盖《华严》一经唯是信解行证。若于行法显了明证,如是方为明也。(三)《涅槃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最深,盖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明也。” 《涅槃经十八》说:「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就是你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个善不是善恶对立的善,是离开善恶两边的善。所以这个「明」这里就不是指神通了,不是前面那个说的三明六通那个明了。后头说是证行什么的,这个已经比前面更进一步了,更提升了,更深入了。这是说的得果了,所以就以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觉」做为「明」了。 所以我们现在解释这个名号的话,也是根据《涅槃经》,这是第三种的说法。 “今释本经,以《涅槃》之说为妥。又「行足」者,《涅槃经十八》曰:「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为明行足也。」” 「行」就是我们的脚,但是它这里肯定不是指脚了。脚足名为戒慧,这里指持戒跟智慧两件事,乘着戒慧的足就是修戒修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明行足。依止戒慧,修行戒慧,功德圆满,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称为明行足。实际明行就是戒慧。 “《净影疏》同之。疏曰:「龙树说,戒定慧等,名之为行。此二(明与行)圆具,故名为足。」” 所以佛法可以很深,大家看到我们虽然是在学净土法门,其实我们依这部《大经解》,我们所知道的已经远远超过只限于净土宗的内容了,是不是啊?我们从去年开始到今年,2017年到2018年,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证明,已经不只限定于净土宗的内容了。所以可以这么说,这部《大经解》等于是一部活的佛学大词典,所以你还去找那些什么佛学大辞典来看干什么?不需要了。你来学这个,来听这个,来深入这部《大经解》,那你所有的都学到了,佛学名词也学到了,该学的都学到了。不该学的,你浪费那么多时间干什么?对不对?所以我常常劝大家,我们要坚持下去,虽然有时候听得很吃力。不要说你们,师父我自己在转述也很吃力。中国同修在跟我联系的时候跟我提过说,念公这一部着作是法身境界,要弘扬不容易!你不是说照着文字读一读就行的了,不行啊!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了,真的不容易啊!但是我自己也是在坚持,而且还常常祈求佛力加持,莲公念公的加持,让我们能够坚持到最后。所以念公这些开示,大家能体会多少,都已经很难得的了。 那我们接着继续看明行足其它的解释。《净影疏》也是这种说法,就是龙树的话:「戒定慧等,名之为行」,此二(就是指明与行)都圆满具足了,所以就叫做足「故名为足」。 所以这个足是具足,具足的足,不单是指这个脚。所以中文字你看足可以是脚,足可以是满足,足可以是具足,这里是具足的意思。 二是什么呢?就是戒和定慧这两个都圆满具足了,都圆具就是圆满具足了,故名为「足」。所以明行足就是戒和定慧都圆满具足的意思。 “又《会疏》稍异。疏曰:「行足者,谓身口意业,真正清洁。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这许多的解释,我们都可以合起来参考。下来是第五「善逝」。请看注解说: “五、「善逝」。善者好也。逝者去也,故又名好去。” 善是好,逝是去,所以叫好去。我们俗话不是说吗?我们大家不要结恶缘,大家好来好去。这里的善当然也是出世间的善。去是趋向,去向,终极目标,就是回归自性,证得大涅槃。下来继续解释好去: “《大论》曰:「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即正定)无量诸大智慧中去。” 所以什么叫好去呢?就在种种甚深的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到无量的大智慧当中去,是去这个地方,不是乱乱去。是去这个地方,归到这个地方,不是说去哪里。它有一个终极目标。 “如偈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 佛以这一切的智慧作为一个大车,以八正道来行入涅槃,这个叫做「好去」。继续我们还有下来注解还解释: “又《合赞》曰:「善者,最初发心。逝者,大般涅槃。如来不舍最初发心,得大涅槃,是故如来名为善逝。」是均以入涅槃为善逝。” 我们前面也是提到这个意思,是趋向大涅槃为最终的目标。我们到了极乐世界,那就自然一定达到这个目标了,极乐世界证得的就是大涅槃,也叫做无馀涅槃。 “又《会疏》曰:「善逝即妙往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 什么叫妙住呢?是什么样的住才是妙呢?这里说了:住而无住,无住而住,这才叫妙住。所以我们都不妙,因为我们乱乱住,碰到什么就黏住,就出不来了。所以心有所住相,就不妙了。 但是我们知道这句阿弥陀佛也是相啊,所以说执持名号,抓住这句阿弥陀佛,但是这件事情妙啊!为什么呢?阿弥陀佛是什么呢?法身啊!法身哪有相?所以住在阿弥陀佛,也是妙住。所以无住而住,住而无住是「善逝」。 这桩事情不是只有佛与大菩萨做到,实在说哪一个众生不如是呢?都是啊!可是一切众生迷惑颠倒,不知道事实真相。如果知道事实真相,佛这个德号,你就完全通达了,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就是安住在这一句阿弥陀佛!简单,容易,方便,究竟,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这样子的安住就是妙住了。所以说到最后,还是回到这句阿弥陀佛,可见名号功德真正不可思议!为什么不可思议呢?因为它妙不可言啊! “是以趣佛果为善逝。与上说亦无实异。至于佛无来去,云何名好去?《净影疏》曰:「佛德圆满,更何处去,而言好去,虽无去处,非不能去。如劫尽火,虽非所烧,非不能烧,故得云去。」” 「劫尽火」这是比喻,是讲这个大劫尽了的时候,整个这个大千世界都毁灭了,所谓成住坏空是讲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个星球,是一个星系,整个星系坏了的时候,是指这个时候的状况。现在天文学家在太空当中观察宇宙,确实发现有整个星系的出现,也有星系灭亡了,这是讲星系的成住坏空。 而大涅槃就离开了生灭,是趋向不生不灭的境界。 “六、「世间解」。又译知世间。《甄解》曰:「世间者,名为五阴。解者,名知。诸佛世尊善知五阴,故名世间解。」” 世间就是五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个色蕴,就是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跟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就是这个身体。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就是领取纳受的意思。对于顺境或者是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舍是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等等,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第三是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就是当你看到这个境界了,听到了或者是接触到东西了,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是你认定的,然后给它立个名称,你就生起认识的心理,就每一个人所存档的资料,生起自己的认知。所以每个人所看的认知,你的解释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存档的内容都不一样。 第四是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有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第五是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这里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 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叫心、意、识。 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这个就是指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二者为意,它会思考,就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着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这是第七称为「意」。 三者为识,就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它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起的心念,称为心所。这些都是五蕴所引发的种种烦恼。 而诸佛知道这些烦恼都是空的,都不存在。所以诸佛了达五蕴,所以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叫做世间解。这是《甄解》的话。 那我们再看看其它的解释: “《净影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 世间解是化他的智,能够教化他,这个相当于差别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这是《净影疏》的解释。 “《会疏》曰:「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故名世间解。」” 那么《会疏》的解释就是,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一切种种的因跟果,什么因得什么果,都解了,就是彻底的理解了,名为世间解。 所以我们把它综合起来说,世间解就是化他的圣智,这是诸佛度化众生的智慧,是圣智。不是一般凡夫的智慧。是诸佛度化众生的,佛的智慧。 “综上三释,故世间解者,乃化他之圣智,谓如来如实知世间与出世间种种因果诸法也。” 如来如实的知道世间跟出世间种种因果的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面是第七无上士,我们看注解: “七、「无上士」。士者,人也。人中最胜,名无上士。《涅槃经》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为最上,非馀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又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佛是最尊的,所以称为无上。人中最胜,没有过之者,没有比这个还要再高的了,没有超过了。你有所修有所断,名为上士。所断就是还要断烦恼,甚至断最后一品无明,所以菩萨称上士,不能加个「无」字。无所断者,名无上士。修学究竟圆满了,称为无上士,梵语就是Anuttara。所以有学位就低了,没有学位就高了,跟世间的意思不一样。世间人认为学位代表高低,佛教不讲这个,佛教讲智慧的开显,它的作用能使用到多少,而不是看你学位的高低。 “《会疏》同上二说。疏曰:「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无上士。」” 那么《会疏》这个解释就很容易懂了。「业」就是业障,「惑」是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断尽了。「净尽」这个净字,在这个地方是连最后的习气也断了。如果习气没有断,业惑尽,不能叫「净尽」。加上这个「净」字,就是习气都断得干干净净了,这个只有成佛才做到。「更无所断」,再没有得断的了,没有了。在「三界天人凡圣之中」,在这一切凡圣当中,佛是第一。「最上无等」,等是平等,没有能跟佛平等的,称之为「无上士」。我们继续看: “又《智度论》曰:「涅槃法无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云无上。」” 《大智度论》说:佛之涅槃是自己证得的,不是从他那儿得到的。也将导引一切众生入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是无上,在众生中,佛也是无上。佛以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也没有一切能够跟这个相等的,所以称为无上士。接着第八是调御丈夫,请看注解: “八、「调御丈夫」。《净影疏》曰:「能善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合赞》曰:「自既丈夫,复调丈夫。故号佛为调御丈夫。若具四法,则名丈夫。” 调就是调伏,御是驾御。《合赞》说自己是丈夫又能调御其他丈夫故称佛为调御丈夫。「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你要都有这四法才能称为是丈夫,哪四种呢?下面注解就说了: “何等为四:(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又《会疏》曰:「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或问:女人等亦应化度,何以独标丈夫。” 第一个是亲近善知识,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在你这个时候,你能够遇到善知识,你应该像对如来一样的去尊重他。其实善知识也不远嘛,你不要想说去哪里找啊?不远,你们大家可以互相作为善知识,这位同学做的有点不对,旁人提醒他一下,那就是善知识。他这个地方没有明白,你能够给他解释一下。他某个地方思想上有点偏差了,有点错误,你跟他解释一下,跟他解解,那都是善知识做的事情。 但是这段话,你也要小心的理解,不要错解了。自己不是很清楚,没有把握,为了充胖子。人家看你学佛几十年,在道场寺庙走动了几十年,看你是老修行,有问题问你,你不懂也装懂,你做人家的善知识,那就有过失了,甚至会有谤法的可能。 现在的居士常常就犯这个毛病,尤其是组织的领导。有一次我到某某学会去讲课,在用餐的时候,居士习惯上都会问一些问题,居士问法师问题,这个领导他就抢着回答了,我就省事了,不用我回答。他硬要充作善知识,本来是法师回答的,他就抢着回答,问两句,他抢两句,问三句,他抢三句回答。所以我们广东话说什么呢?抢风头,懂少少,充行家。 第二「能听法」,能听法。这个话大家听得很奇怪,这个听法怎么也会作为一个条件呢?我们来到七宝净土讲堂坐下来,那你就是在听法了嘛,怎么也是一个条件呢?是不是很奇怪啊?要知道,有人听法跟不听是一样的,那个不叫做能听法。所以还有,你看佛说《华严经》,连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聋如盲。所以能听法不是小事。 所以作为丈夫,第一个条件就是亲近善知识,第二个是能听法,要很虚心,要谦虚了又谦虚,要无有厌足,没有满足的时候,愿意听,表示你能听得进去。 第三是思惟义,不但能听,而且善于思惟,而且还要消归自己。不是一些文字上的东西,经论上的东西。要随文入观。因为经论上的东西,那都是书,或者你再有学问,你只是佛的佛学大词典,那不叫善思惟。要消归自己,容入自己殊胜的智慧里面去,也就是让它来熏发自己的本觉,所以这个有内熏跟外熏的作用,我们的本觉胜智在自己内部,老在薰什么呢?在薰无明啊!我们现在就是要转变这个无明。无明在薰真如,真如同时也在薰无明。那么我们现在又有所闻,我外面又在熏无明,这样子无明转变就快了。大家要知道,最彻底的是本来无无明,一部《心经》这句话是佛的知见,能知能说不能行,这就不是丈夫了。 那么这四条说得很简单,但是要做到都不容易。那么我们前面一直提到丈夫丈夫..那,那女人呢?这里说还有女人,怎么单提丈夫呢?没提女人啊,下面就解释了: “《智度论》答曰:「若说丈夫,二根(同具男女二者之根)无根(天阉)及女尽摄,故说丈夫。」盖谓名为丈夫,则可概摄妇女、无根及二根等人。” 这里是举了《大智度论》说的,就告诉你,这所说的全部包括女人了,提丈夫就包括女人,还包括二根种种的,其它都包括了。接下来第九是「天人师」。我们继续看注解: “九、「天人师」。《净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训天人,名天人师。」” 他能够用正法来教导人跟天,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佛是人天导师,不只是人道的老师,还是天人的老师。 这里说的正法的标准是什么呢?它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要不然谁都可以说他的法是正法,不是你自己说的,说他的法是正法,似是而非,一般大众都很难分辨了。 如果以究竟彻底圆满的定位来说呢?佛的正法一定要让众生明心见性,断烦恼,证菩提,这个是正法的绝对标准。 但是佛是随顺众生的,所以才建立了三乘法、五乘法。人天法的正法标准,最低都要能得到人身,以不会让你堕三恶道为标准。但是这不是佛的目的,这只是佛的方便说,最终还是要引导三乘五乘都归到一佛乘。下来注解说: “《会疏》曰:「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又《合赞》曰:「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无上大菩提心,是故号佛为天人师。」” 《会疏》说得很清楚,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全部都归命释迦牟尼佛,归命佛,依教奉行,俱作弟子。 所以其它宗教的领袖包括外道,他们不知道。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升到天国,那还是会遇到释迦牟尼佛的,对不对?但是这个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这不是你信不信的问题,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都知道,在六道里面,唯有天道跟人道能够发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能发这个心。 那么其它的四道,虽然是学佛,但是这个心发不出来。你看三恶道,三恶道习气太重,虽然学佛,无上菩提心发不出来。所以容易救度的还是在人天两道。 那么第十个名号就是佛世尊,我们看注解引了《成实论》的话: “十、「佛世尊」。《成实论》等开为两号,以佛为第九号,世尊为第十号。今依《涅槃经》,合佛世尊为第十号。佛者觉也。自觉、觉他与觉满,三觉圆满,故称为佛。又《合赞》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又佛名知者。如《智度论》曰:「佛陀,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又「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知故,名为佛陀。」「世尊」梵名薄伽梵。圆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 那么世尊就是薄伽梵,这是梵文Bhagavate,薄伽梵在翻译的五种不翻中属多含不翻。「圆备众德」,一切德都圆满具备了。「为世钦重」,为世间尊重,故号世尊,所以称为世尊。 这是如来所有的通号。那么世间自在王是别号。下来注解说: “《成实论十号品》曰:「如是九种(指前诸号)功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又《智度论》以佛为第十号,以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与此开合稍异,义无不同。” 那这样我们就将佛的十种名号,简单的介绍了。 好,那么下来接着我们继续看经文: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见《汉译》)。彼佛住世宏法共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间之人民,演说经文,讲论道法与道要。” 那么这句经文是在汉译本里面的。这尊佛在世教导四十二劫,教了四十二劫时间很长。因为时间长短都不一定了,你看我们释迦牟尼佛就很短了,才八十岁。有的就很长,有的古佛还要更长。那么这尊佛他住世的时间就很长。 「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他对大家说法开示。那注解说: “「道」者,觉悟之路也。《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什么叫道呢?这个引了《俱舍论》的解释,趋向涅槃的这条道路,佛法里面称之为道。涅槃城也是个比喻,指的是最后的证果。 小乘的涅槃,在佛法里面叫偏真涅槃。实在不是究竟圆满的,也叫有馀涅槃。这是阿罗汉的终极果位,但是还不究竟,对菩萨来讲他还差得远。 那大乘涅槃才是究竟圆满,真正到了一切法不生不灭。下来引《华严大疏》的意思也差不多,我们念一念就好: “又《华严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道法者,至涅槃正道之法也。道要者,佛道之枢要也。如《讚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 下面我们继续看经文,紧接着下来的经文说: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我们看注解说: “「世饶王」见《汉译》。经曰:「世饶王,闻经修道,欢喜开解。便弃王位,行作比丘。」义寂云:「准彼经文,世饶王者,亦为法藏在俗时名。」盖《汉译》之文甚为明确,作国王时,名世饶王,出家后,即法藏比丘。” 这个时候有一位大国主,名字叫世饶王,这是一国的国君,这个国君的名号叫做世饶王。经文说「闻佛说法」,他同时听到世间自在王说法。「欢喜开解」他就欢喜啊,这个欢喜很重要,所以你看经中最后说「皆大欢喜」,就是乐这个法,欢喜踊跃啊! 你看夏莲居老居士听到净土法门,回来之后,一直在屋子里面笑了两三天,像神经病一样的笑,他笑什么?笑是我这回可有出去的路了!有可以出去的道路了! 你看我们这个不是拿来做一种装饰品,或者是做一种什么资本,做什么工具。我们今天有机会得人身,闻佛法,我们要惠于众生真实之利,我们自己也要了脱生死,这才是真正我们所应当做的事情。可是你看事情这么多,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演慈辩,授法眼」,佛把这个法眼给了我们,之前我们学过了。我们自己哪里能够得到这个法眼啊?哪里懂得判断不行吗?是不是? 所以老实说,我们要不是佛的加被也不可能,这个要真正的庆幸!所以这个国王听法之后他欢喜啊! “当时有一大国王,名为世饶王,闻世间自在王佛说法,顿然心开,了解实义,故曰「开解」。由于开解,自然「欢喜」。如各经末咸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于是「寻发无上真正道意」。” 「顿然心开,了解实义」这叫开解。所以我们说能听就是这个意思了,你听了之后,要有所开解,怎么开解呢?你要去掉一些东西。 所以我们要知道,修行跟搞学问不一样。搞学问是「为学日增」。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搞一点学问,我们最初也需要有一定的学问,所以是「为学日增」,什么意思呢?你看三年级就比二年级多知道一些,四年级又多知道一些,以后又多知道一些,求学问是一天比一天有所增长,但是这不是道,跟道没有关系。 「为道日损」,你要去掉什么,你只要能去掉点东西,这才能够入道。所以不是搞学问。所以开解就是它有一个扣,你去掉那个扣,叫做开解。 所以法藏当年也是国王,一听到佛法,就欢喜开解。然后他不只是这样子,他有所行动的,下来就是说他的行动,「寻发无上真正道意」。 “「寻」者,随即之义。「发」者,发心也。「无上真正道」,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无能过之者,故名「无上」。「真」者,真实。「正」者,圣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无碍道也。「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发无上真正道意」,即是发无上大菩提心也。” 这是成佛所证得的,没有比这个更上的了,所以叫做无上,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无上正等正觉,梵文就是Anuttarasamyaksambuddi。 “世饶王闻法开解,随即发无上大菩提心,舍弃国土与王位离世出家,成为沙门。” 「寻」就是紧接着,没有再停顿的,没有再考虑的。我考虑一下看佛法值不值得我完全投资下去,给我点时间思考思考,没有!还要考虑什么?这么好的东西你考虑什么?要马上有所行动!紧接着,跟着就发了无上的真正道意,就是发了无上的大菩提心。然后怎么样呢?他国王不做了,「弃国捐王」,把王位也不要了。 你看我们释迦牟尼佛,他什么都不要了。因为他不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也不要我们一分钱,对不对?他也不拉你一张选票。所以他有所行动,他的行动就是「弃国捐王,行作沙门」。 沙门有好几个解释,沙门的解释跟后面的内容,我们留到下一堂课再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到这里。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