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07 11:19:01瀏覽119|回應0|推薦2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52集 七宝净土讲堂主席慈净老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也就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我们现在在第四品,昨天我们学了一点。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从经文这句来看起,我们将经文的一小段再重复念一遍: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那么前面几句经文我们解释过了,也学了一些注解的内容。我们今天来解释「沙门」,请看注解在188页最后一行: “「沙门」原为出家人之通称,包括外道。后始作为佛教僧侣之专称。义为勤息。《会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 原先各种宗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门」,后来成为佛教僧侣的专称。沙门是梵语śramana,意思叫勤息,这是中文翻译的,一般的解释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癡」。这里说勤修一切善法,息灭一切恶法。熄灭一切恶法。 “至于《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此则「沙门」之深义也。” 《四十二章经》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说:「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这个亲就是亲情,亲是难舍能舍。所以作为沙门,要看看沙门的定义,什么叫沙门呢? 所以最可怕的就是在袈裟下失却人身,把这个人身给失掉了,你披着袈裟把难得的人身给丢掉了,再也没有人身了,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所以要识心达本,识自本心,达自本性,要能够解无为法。不是搞一些有为的东西。 通愿法师第一次跟念公见面,念公就对她说:「我们一般人常常都是这样,明明是无为法,但是到了很多人的手中,就变成有为法了。」那么她就回念公说:「明明是无漏法,到了大家手中,就变成有漏法了。」所以这就叫做沙门。 「号曰法藏」,当年世饶王出家,这个法藏就是将来成佛的阿弥陀佛,将来成就的阿弥陀佛。 “「号曰法藏」。法藏即世饶王为比丘时之法名。《汉译》为「法宝藏」;《吴译》为「昙摩迦」;《唐译》为「法处」;《宋译》为「作法」;《大论》为「法积」。唯《魏译》为《法藏》,今经沿之。诸本不同,祗是译者用辞之异而已。” 我们要知道,这个世饶王的名号,是见于汉译才有,仅存的五种原译本,只有汉译才有这个名字,魏译没有。所以我们要会集就是这个意思了,把各种译本里头所有的精华之处会集在一起。世饶王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这是指在因地。 「闻佛说法,欢喜开解」,闻到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就欢喜,内心踊跃啊!所以说经典你看到最后都是「皆大欢喜」,闻法之后欢喜,而且不仅仅是一般的法,而是要开解啊,要开解。 所以我们研究经教学教的人,研究种种经典,这个到了你突破的时候,突破了,叫做「大开圆解」,你要开圆解,不但开圆解而且要「大开圆解」,这就不是在书本里头学问的一个范畴了,你就超越了,就突破了。 所以经藏里头都是指路,给你指一条路,我们叫指路牌,从指示里头你就看到月亮了,告诉你那边是月亮,那边是月亮,不是手指头是月亮,这手指头只是一个指示而已。你明白了,你就开了圆解了,都是圆融的知了佛的真实义了,所以开解就是这个意思,大开圆解。 那么参禅的人需要顿悟,之后证悟三关齐破,一关一关的破。 念佛也可以,我们念佛也可以。一个是往生、一个是现身可以证,证什么呢?证得念佛三昧,事一心理一心,到了理一心,那跟禅宗的开悟就是一样的了,都是破无明了。 所以修持那都是自然它会有一个果实,最后能够开显你本来的智慧,本来的德相。 那么这里说「寻发」就是随即,紧接着就发了,发了什么呢?发了无上真正道意,无上真正道意那就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是发菩提心。所以发心是关键。 现在我们说修行人的第一个是要有出离心。这个出离心不光是身出家,身出家当然这一步已经比凡夫俗人强了,但是要心出家。 那么菩提心言说就不大好简单的说了,那么发了无上真正道意就是这些心全都发了,发了菩提心,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一起都发了,齐发了。然后就「弃国捐王」,所以王位也不要了。 那么念公就说了一句话,说现在我们佛学院的学生,就是因为想当方丈,念念不忘这个,本来学习很好的,在班上也是前列,就是名列前茅,现在就神经失常了,所以他心没有出家。 「弃国捐王」,他这国王王位都不要了。所以印光大师他不当方丈,不是想做这些事情,一定要当成什么法师,讲经说法,升座,天下闻名,弟子满天下,这恐怕都还是世间的一些名利思想掺杂在里头。你有弘法的心,有度众生的心,但是还有世间的名利地位这些思想掺杂在里头,那都不纯了,所以我们要归于纯。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所以法藏比丘他的纯,我们在下来的经文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紧接着的经文就是描述这件事情了。他不但能舍弃国王之位,这他都不要了而出家,名叫法藏。 “又「藏」者《探玄记》云有四义:「(一)含摄,(二)蕴积,(三)出生,(四)无尽。」一切法为所藏故,名法藏。如《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开佛法藏故,名为法藏。” 《探玄记》提出四个意思说,它能够含摄、能够蕴积、能够收藏又能出生,而且是无尽,所以称为法藏。这就是暗暗的指示,说的是什么呢?说的就是我们的自性了,法藏就是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有的无尽的心地宝藏。下来继续我们看经文: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踰者。】 底下就是法藏菩萨到世自在王前发愿了,接着都是法藏修学一系列的过程,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从这里吸取了阿弥陀佛是如何成功的?他走的是什么样的道路?我自己应该怎么样?我应该生出什么样的感动来向佛学习?将来要成功,和阿弥陀佛发同样的大愿,这才是学佛。不是佛学,佛学是学问。学佛是应该向佛来学,学得跟佛一模一样,跟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叫做学佛。 “本段盛讚法藏比丘出家后修行之德。” 这就是这位国王出家以后,他的心愿和行动。 “「修菩萨道」,自《吴译》,表法藏菩萨直趋一乘,不落权小。” 修菩萨道这是大乘法,佛在《法华经》就说了,阿罗汉是化城。佛说只有一乘法。所以在方等里头,佛就喝斥这些罗汉声闻都是焦芽败种,是腐败的种子,焦了的芽,不能发起大乘心,不能净佛国土,不能普度众生。 所以法藏一出家,他不是一步一步的,一般说先从小乘,一步一步地上升,然后是一般的大乘,然后到最后就是一佛乘,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法藏他一出家不是走这条道路。 他一修就是菩萨道,就是大乘,这叫顿教,顿教可以让你这样子开始的。 不一定要从学做人开始,当然你要学做人,我们也没办法反对,你去做吧!去做饱你!我们说人都还没做好,就已经跷掉,来不及了!所以这里我们就看出目前的情况,好多人就是抓住了这句话,这句话我相信同修都听过,你人都做不好,怎么作佛?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话他只说对了一部份,他不知道什么是顿教,你不知道,那你就不能否定啊!你要一步一步来,那是你的自由,你要走楼梯,你走嘛!但是你不能反对还有电梯啊,明明就是有电梯,你还反对,是不是? 所以就是我常说的,你还有多少时间来糟蹋你的法身慧命?现在灾难频频,你人都没做好,就先去做北京鸭了,这个是很危险的事情,你知不知道啊?没错,儒家可以相当于小乘的水平,但是那是渐教的要求,不是顿教。 但是你不能否定佛还有一个顿法,净土法门就是顿法,不必修小乘作为基础,更别说是需要从儒家的做人开始了。如果是这样子,那你就是否定了可以「一念越三祇」这个说法了。这是佛的意思,虽然是祖师说的,但也是佛的意思。 这个菩萨道是真正的一乘法,为什么说一乘法是最高的呢?为什么法藏比丘都是走这条路,都是如此呢? “《宋译》曰「大乘第一」” 在宋译本里头说得很详细,说是法藏所修的,是大乘第一,菩萨乘就是大乘,而大乘第一那就是一乘法了。 “故知菩萨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圆满大法。” 所以你看佛在《法华经》就说了,一切都要成佛的,只是一乘法。没有其它的,三乘法是权说,所以说《法华经》的时候,五千弟子,不是五百也不是五十,五千弟子一直跟着释迦牟尼佛听法,到了这个法会上,还有五千人退席啊!那么这些人你看他们都已经经历过了,从法相唯识这些都听过了,阿含部他们早都听过了,三论等等,还有包括方等般若,这些弟子都听过了。最后说《法华经》还有五千人,这些五千个弟子都已经培养成熟了,还一起的退席。所以佛法,我们要知道,这里头的无差别当中还有差别,所以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挽留他们,说「退亦佳矣」,你们退也好嘛,不能勉强啊!所以大家要知道佛法不能勉强,不能勉强。能勉强一点,那早就没众生了。能勉强,咱们早就成佛了,是不是?就是不能勉强,因为你本来也是佛,这是最平等之法,人人本来是佛。所以只能够让你自己觉悟,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自个儿来成佛,所以是大乘第一。 因此法藏就直趋一乘,像什么呢?这是比喻,像迦陵频伽,迦陵频伽是梵语叫kalavinka,这是一种鸟的名字。虽然这个鸟还没有出这个壳这个蛋,这个鸟还在壳里头,牠叫的声音就超过一切鸟了。所以法藏一出家,就直趋一乘。那我们跟法藏菩萨也差不了多少,我们现在就在一乘,而且是一乘当中的一乘。 下来说他「高才勇哲」,这是法藏比丘超过其他人的地方。我们看注解的解释: “「高才勇哲」。才,能也,智也。哲,明知也。” 我们常常说才能,才智,能和智。哲是明知,明知叫做哲。下来就引了《嘉祥疏》的话说了: “《嘉祥疏》曰:「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 《嘉祥疏》他说什么叫高才呢?「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你这个能力跟才能就超逸于群众了,超过别人了。 就好像你赛跑,你跑到最前头,把其馀的人都超过去了,你就得到第一,你可以得金牌。 什么叫勇呢?这个「勇」解释得很好啊!「自胜胜他,故称为勇」,什么叫做勇呢?是「自胜胜他」,自胜怎么讲呢?自胜是胜过自己,战胜自己,胜过自己,这个叫做「勇」。确实这是真实的勇啊! 那么这里说的自己是什么呢?我胜过的对象是什么?这个就是使我们轮回,使我们不能超脱,使我们迷的根本了,就是这个我,假我,妄我,人人都有这个敌人在自己的脑袋里头,可是你把这个敌人当作自己最心爱的独生子女,自个的儿子爱护得备至啊!爱护得不得了!当宝贝!所以释迦牟尼佛就给它形容为「认贼作子」,把敌人派来的间谍当的是你的儿子你的孩子来看待,那多危险啊,是不是?把贼当儿子,认贼作子。我们每个人都在内,我们每个人都在内别笑!你最宠爱的当然是你自己啦!你还会去爱别人吗?你当然是爱你自己嘛!因为我的见解是对的,那你不就是爱你自己的见解了?很牢固,谁要跟我的不一样,我就生气!有人批评一句,马上就变脸变色,恨他一辈子,要报复!你这个心是贼,贼跑出来了,你都不知道啊?他这个是贼啊!你把他当着儿子,称为认贼作子,你被他左右了,他是来害你的,害你什么呢?害你发脾气,害你嫉妒障碍别人,害你不能自在,因为你相信他,你以为他是来帮你的,他所做的都是对的,你被他害了,你不知道。所以是错用了心。 由于认贼作子,所以修行就是煮沙作饭,这是《首楞严经》的话,你想把沙煮成饭,那有这么一天啊?没有啊,是不是?你要煮饭,当然是用米,稻米。你拿沙来煮饭,到最后煮成什么东西? 所以自胜者就是胜过那个贼,要知道,那个是贼!所以《四十二章经》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最初翻译的经,他就是选一些菁华,这句话就是精华了,这是《四十二章经》说的。你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 所以念公就说了一个怀抱成见的人,说往往我看见很多在学问上很有成就的人,有的人根本不能够学佛的,不能学佛。他这里举了两个人,一个傅增湘,傅增湘十八岁就中了翰林,在翰林这一次考试当中的第一名出来就是状元,像我们现在的博士,十八岁就中瀚林。那个时候在秀才举人进士之上,一生有学,当过国务总理,但是不明白佛法。还有一个是张国淦,是念公同学的父亲,他是袁世凯的祕书长,当过教育总长什么的,很有学问。解放之后,还把他请到北京来,他也是不能信佛。念公就说了,到了晚年,我再看看他,还是不能信,这是一种,他就是不能信啊! 还有一种就是他信了之后,他是用他研究学问的这一条路,这一条路因为他一直都走得很熟了嘛!你是要以佛经上许许多多的教导来破除你自己的成见,非得要这样子。 念公再说有一位,我给他临别赠言说:「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做个核心,然后你去看经,哪怕你阅读了整部大藏经,你选了一些有意义的话,来加在你这个核心的上面,来装饰它,来美化它,但是你不知道你这个核心是什么?你这个核心是癌细胞。」 所以我们首先要自胜。 胜他也不是说我要超过他,而是说自己能够克服自己内在的癌细胞。外面我要胜过一切干扰,所以贫贱、威武、富贵种种,还有美色、黄金都是属于「他」,「自胜胜他」的那个「他」。还有许多的邪说异端,我都能够胜过。这个胜过就是不为这些所动摇了,它不能动摇你,这是一种。 第二种我能够帮助别人,也同样来破除这个假我,走上菩提的道路,这个是「胜他」。 这个叫做「勇」啦! 所以「高才勇哲」这个勇字的解释,那就很深了。 所以我们要学佛,这就是法藏比丘他成佛的道路,他的过程,这是我们的样板,是不是?我们通俗话说sample样式,你的sample样式。我们要善于学习样板,我们现代人说的模仿。 我们要是把现在的这个「自」这个贼,丝毫不动他,保护他,谁要碰他一点,我就跟他拼命,那你就是走着相反的道路,你不想胜过你自己,是不是? 然后说「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他能破除邪见,他有智慧。所以这个「见」大家要知道,「舍身容易舍见难」,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就是这种想法,我绝对是对的,你情愿把我杀掉了,你把我给杀掉了,我还是这种想法。你看他舍身可以,舍见难啊! 所以密宗很讲究见地,首先重视这个见。第二个字才是修。见摆在前面,以见为主。 念公在「抉择见」这一篇开示当中略谈了七种见,讲得很深入,以后有机会再来跟大家分享。 另外我们一定要很小心,不要叫它形成一个邪见。你把头骨脑髓都拿去给人家,那个很容易。你要把你心中的邪见舍弃是非常之难,不但不把邪见当主人,让它发号施令,而且把这些邪见都破除了,消灭了,所以称为「哲」。 所以「高才勇哲「不是一般的勇哲,他是超过世间,而且非常奇特。这四个字,咱们中国这两种古的注解讲得很深入。 “又《净影疏》曰:「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盖谓法藏菩萨才能过人,勇猛精进,心明智朗。” 《净影疏》这是我们中国最老的一部《无量寿经》的注解。他说「才」是什么呢?「才」是才巧才能,高才就是才德过于常人,过于常人就是超过常人,就称为高才。 志强名勇,什么叫做「勇」呢?他的志很强,这个强,一个是强大,很有大志。一个是坚强,所谓坚强,就是不为一切所动摇啊!咱们中国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一切都不能动摇你了,这才真正是有志之士,所以这个志就强了。所以一个是很大,一个是很坚决,这叫做「勇」。 这个勇,不是善于跟人家打架斗恶,那个叫好勇斗狠,不是这样子的。 「心明称哲」,心里头很明白,称为「哲」。 这些注解的含义都很深,所以我们常常随着各各人的水平。这里举个例子,就好像什么呢?好像你是靠着大海的水,大海的水大极了!或者是你要拿池塘里的水,都随着你用来提水的工具,来决定你能够取多少,这个比喻很好。这么大一个碗,那你只能够拿一碗水,超过就洩出来没用了,多的你也拿不来啊!你不能勉强,都是你这个器所决定的。 我们学法也是如此,看经种种也是如此,都由于你这个器所决定的。 「心明称哲」这一句话,各各人的理解就可以不同了。你一个小杯,那就一个小杯。你拿一个大盆,就是一个大盆。所以这个「哲」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法藏比丘「心明」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体会到他心很明白,你也可以体会到他是明心,他是明知明见他的本心。这是《净影疏》的解释。 「高才勇哲」我们中国就这两本注解,一个是净影、一个是嘉祥。嘉祥是三论宗的祖师,这是他的注解。所以我们把这些注解就汇在一块,也都有好处,大家可以参考。那么接下来继续看经文下面这几句说: 【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 继续看注解: “「与世超异」。《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 《净影》他这个解释说,为什么与世超异呢?因为「此德孤出」,所以叫做「与世超异」。 所以你看这些古德的注解,我们要知道,他一个字一个字都是甚深甚深啊!所以我们能够读古人的注解,就尽量读古人的注解。现在有好些人的水平确实远远不及古人,就是这样子没办法了,为什么?因为不读古书了。所以这方面我自己这几年很有感悟,但是幸好有一个补救的方法,就是读经,看古代的注解。我自己的中文根基就是从这里加深的。 我们继续看「此德孤出」,孤是孤独孤单。但是不能一听到这个孤独孤单,你就从字面上来解释,Are you lonely tonight?不是那个,那个俗气得很,那就很肤浅得变成世间法了。 要理解「孤」这个字,我们用禅宗的话来理解比较可以深入。用临济的话,临济是禅宗开悟的人。 现在你看临济儿孙遍天下,现在寺庙里面的出家人都成为临济的后代了,都是临济宗,我自己出家的家谱也是,是我剃度过后才知道的,我是竺摩法师的徒孙。 那么下面是临济的话,他只说了四个字「孤明历历」。「孤明历历」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人的本心。我们修持应该如何呢?就是要保持着,使得自己的心是「孤明历历」的。「孤」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明」称为孤明,所以它这里头就是无所住了,是这个意思啊,什么都没有了,就「孤」。但是他生其心,而生其心,他还是「明」,清清楚楚叫做历,历历分明嘛!所以禅宗开悟是「了了见,无所见,无所见,又了了见」。「了了见,无所见」,那你无所见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无所见,可是你又了了见,历历分明。一个是这个解释,一个是相续。所以这到了禅宗最少是破初关,破重关的境界了。 所以为什么说「与世超异」呢?为什么说超异世间呢?因为法藏菩萨他能够达到「孤明历历」的德。 “又《会疏》曰:「不(非)常人所及,故云与世超异。」” 《会疏》是日本人的着作,这是日本人的解释。他说不(非)常人所及,这里有一个括号说不就是非,非常人所及。这是日本人的文法,是非常人所及,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所以说他是「与世超异」。这是日本《会疏》的解释。 那么这句经文的解释,我们就引了三个,两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 底下再把这个「世」解释一下,大家就会同意我(念公)这个法讲法了,看看日本的《合赞》,大家就清楚这个解释了。 这个地方他说得很不错,他说,什么叫「与世超异」啊? “又《合赞》曰:「或约地上发心,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 这些注解都分析得很详细,我们越看越觉得很有味道,很不简单,不容易能够接触到这样的注解。 所谓「世者」,他这里的看法可能是说法藏比丘这个时候的发心,因为法藏比丘底下就要发心了,说他已经是地上菩萨的地位了。在登地以前都叫做世间,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贤位叫世间。登地菩萨才称为出世间。法藏比丘现在超过了,所以是「与世超异」。 这个「世」字不是和世间的人比看谁突出,不是,不是我们一般人从字面上所理解的「世间」。 这是指菩萨的位次,它是对地前菩萨的一切而说的。法藏比丘超异了,超过三贤位菩萨的位次了。 所以《阿弥陀经》讲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世间」也是这里讲的世间。不是说人难信,畜生难信,天难信,阿罗汉,缘觉,地前的菩萨都难信,所以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对净土宗难信就是如此,他自然就是如此。 所以这个世间不是只包括人类,本来就是这个话,为什么呢?告诉你,能够真正信净土的人,你自己要觉得这个肩膀还有责任,不要太低估了自己。这里说一切世间难信的,我能信,所以难信能信,你就要知道自己不是小器。这个小器不是小气鬼的小气。是说的你的根器,你是大器。但是你这么个大器,在海里只舀那么一滴水,那不是很可惜吗?那你不是辜负了这个器吗?听懂吗?在座的个个都有资格,都不是小器,都是大器,所以有句成语不是说吗?你们都是大器晚成,到了这把年纪都差不多要打包了才来成。当然也不迟了,只要能承当下来,那你就是了。 所以师父常常说跟你有没有读书是两回事,认不认识字也不重要。你本来是钻石,你怎么去学做人呢?情愿把钻石去换个玻璃回来。 所以这么来看,法藏比丘超越地前菩萨了,因此是「孤明历历」。 就不像一般的讲法,说他是比世间都强,他很高才,很勇猛精进明哲什么的,这就很泛泛的带过去了。 那我们如果没有接触到这部《大经解》,我们也是这样的理解嘛,什么「与世超异」怎么个超法我才不管。 但是这一比较,我们就觉得很深入了,这个地方解释得很深。所以我们也不能只满足于泛泛的这种情况,不要这样子我们就满意了。要提升啊,我们的修持,也要走这个道路。 所以是「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 你有为法理解的没有什么,你看现在大家搞的全部都是有为法,现在外面很多这些,包括那些搞佛教音乐剧的,说这个话可能得罪人了,他们都是满足于这些,还认为这也是在弘扬佛法嘛,佛教音乐啊! 但是后来经过我看看念公的说法,原来把这些什么佛教戏剧,电影,音乐把它列为什么?叫做相似的般若而已,还不是真正的般若,相似而已。相似那就不能了生死了,而且这里面还掺杂了名闻利养,这个他们不会承认的,因为自己都不知道是这样,你叫他怎么承认? 所以出家后,我很少去看这些音乐剧,因为这条路以前也是走过来的,也参与了不少,但是有时候推不掉。他们不明白我现在的定位。你看看,我要带领大家走的路,他们不理解。甚至每一年都有,没有一年漏掉的。每一年卫塞节浴佛的时候,很多佛教团体每一年都尝试用不同的我之前认识的人来说服我。你们想想,我要是出现在那种场合,我以后跟人家讲什么专、精、纯,还有谁信?鬼都不信,不要说人了。 另外外面很多这些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听说还有一种什么帮助你吸取宇宙的能量,真有啊!你看有不少同学点头了。哎,他有能力帮你吸取宇宙的能量,那他就成佛了,还要收钱的,搞这些带不走的。 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宇宙最大的能量,你念他Free of charge不收费的,你念他不用花钱就得到了,怎么得到的呢?祖师的那句话「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全摄宇宙最大的能量成为你自己的能量了。你还去吸什么鬼能量呢?这不就都得到了吗? 所以现在的佛教徒水平很低,容易受骗,任你怎么搞,都是有为法,佛法也有有为法的呀,更何况你还热衷于世间的学问,那就离得更远更远了。 所以这里说你要了解无为法,你要解无为法,你识心达本,才叫做沙门。 所以世间有很多说法,都是把佛法庸俗化了。 所以这就把「高才勇哲,与世超异」的真实义跟大家说了。为什么超过世间呢?因为他的德孤出啊,这个德是什么德呢?明哲,哲是心明也就是识心达本了。我们继续看注解: “盖《合赞》对于法藏菩萨,当时居于何位而发菩提心,未敢遽断,故以疑惑之语出之,而曰:「或约(如果是)地上发心。」地上发心,则「与世超异」中之「世」字,当指初地以前之一切,盖地前统名世间,登地以上才名出世间也。” 我们继续看这句: “窃窥《合赞》之意,亦偏于法藏当时是地上发心,唯未率言之耳。法藏菩萨何位发心,注经家颇有异解。” 《合赞》他用一个疑问的话,他不敢十分肯定,他也觉得法藏这个时候应该是地上,但是他又不敢肯定,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中国的《净影疏》这个时候先做了一个结论了。所以对于法藏当下这个时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过去有争论,一种是像《净影疏》所说的,《净影疏》怎么说呢? “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 那么《净影疏》就说了:「今寻发无上心」,发无上心就是发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是地前的世间行,这是地前三贤位的位次。到了十地-初地到十地,这是地上了。地前虽然是贤,但是他称为内凡。我们凡夫是外凡。不是说你出了家,就算不是凡夫了,你还是,真正说出了家还是凡夫一个,真正说你到了地前三贤,还是凡夫,但是叫做内凡,三贤以下还是外凡,都是凡,不是圣。所以他说这个时候法藏还是地前三贤位的那个位次里头,是后头发愿之后,才是地上的出世间行。他把它分成前后两个阶段。那么后面我们再看,因为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解释我们再比较一下,这里头说: “义寂、望西等同之,盖谓此段之发心,位在地前。” 这个日本的义寂、望西等,他们是属于这一派的,也是分成两段,前面一段、后面一段。 “第五品中之发心,乃是地上菩萨发心。至于昙鸾、嘉祥、善导诸师与《甄解》均异之。” 中国的昙鸾是大祖师,净土宗的昙鸾、道绰,嘉祥,大家都知道是三论宗的祖师。还有善导大师,日本人对于善导最恭敬的了。还有日本的《甄解》等等,都不赞成这种说法。什么说法呢?把它分成两个阶段不赞成。下面我们继续看说: “《甄解》破净影曰:「说有前(此段)后(第五品),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盖谓此段是释尊说法藏菩萨之发心,后段是法藏比丘自述所发心。又后说亦只是重述此发心。是以经中所说虽有先后之次,详略之别,而法藏所发唯是一心,并无有二也。《甄解》之见甚是。” 《甄解》就破《净影疏》之说,他说前后两度法藏都在发心,是有前有后没错,但是他所发的心没有两个,前面发的心跟后面发的心是一个心嘛,哪里会发两个心?因此他主张:这个时候,法藏菩萨也是地上的位次,在这个时候,法藏已经是地上菩萨了。我们继续看: “《甄解》复云:「其龙树大士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发心之位),或为八地。……亦是从果向因,大与诸师别也。」盖据《大论》,龙树大士判法藏菩萨发心,或位居初地,或居八地,皆是地上发心,故大不同于馀师也。《甄解》之说实有所据。” 所以这是有根据的。《甄解》还说是「其龙树大士为初地」,就指他所判的法藏比丘,发心的位次是初地。龙树认为法藏或者是初地,或者是到了八地了,这里头之间的,他不敢肯定,反正是地上了。总之法藏是从果向因,到了果位了。但是他还有度生的本愿,他发过这个愿,他要还愿,他还示现菩萨的行来度众生,这个叫做从果向因。 所以我们之前看到了嘛,在这个法会之上,文殊普贤等等这些菩萨,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是从果向因,这些大菩萨也都是从果向因。而且我们又谈到法会圣众,这些都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些都是从果向因,都是成了佛了,又退到因地,从果位示现为因地,来弘法利生。那么他这个地方就说法藏当年也是从果向因,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我们继续看: “《法华寿量品》曰:「我(释尊)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法华经》的寿量品说:释迦牟尼佛实在成佛以来。我们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成佛是三千多年前,这个三千多年前中国的推算比较可靠。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看来三千年前还是有根据的,说两千五百年时髦一点。 因为中国那个时候一接触到,当时就把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时期,我们就折算成中国的时间,推算为周代什么时候降生的。中国用天干地支来计算,一年都没有错过,很准很准的,那个时候推算的水平也是很高的,推算不会错,中间从来没有错过啊!因此三千多年是比较可靠。 两千五百多年是怎么来的呢?时髦一些了。是根据印度集结经典之后,就在贝叶上面点个点儿,集结一次,点一个点,根据那个点的数,数下来是两千五百多个点,两千五百多年。但是你要知道,印度中间经过多少次的变乱,多少次的战争,还经过英国的统治,这里头他们是不是还能够记得每一年去点个点?所以根据这个点儿,还有贝叶什么的,来考据这个时间。 那我们觉得还没有中国的可靠,这是顺带的说一说。 所以不管它两千五百,还是三千,总之不是这个时间之内,释迦牟尼佛才成佛的。 释迦牟尼佛成佛,实在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之前就成佛了。 “经中复云释尊与弥陀,于无量阿僧祇劫前,同为大通智胜如来前之王子。故知阿弥陀如来成佛亦极久远,法藏比丘正是从果向因。” 而且还说在这个久远久远无量阿僧祗劫,和阿弥陀佛都是当时大通智胜如来的王子,大家读《法华经》就知道了,一共十六个王子,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兄弟啊,阿弥陀佛是第九的王子,释迦牟尼佛是最小的,都是十六王子之一。因此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是尘点劫了,尘点劫就算不清了。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也是尘点劫啊! 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是从果向因,这个说法是对的。所以我们对于阿弥陀佛说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底下我们就要说了啊,阿弥陀佛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但为度生,作如是说。因此既然是从果向因,那法藏这个时候的水平是地上就很自然了。下面有两句经文我们看: 【信解明记,悉皆第一。】 “「信解明记,悉皆第一」。信者,信受。” 信是信受奉行。 “《大乘义章二》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 《大乘义章》说:对于三宝等等的净心不疑,我的心很清净,很干净的,我相信,没有怀疑,叫做信。这是「信」这个字的解释,所以这个信很重要。我们继续看说: “《晋译华严经六》云:「信为道元功德母,……示现开发无上道。」” 《晋译华严》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的根源,功德之母,你要得功德,你要他的母亲啊,那是什么呢?那就是信。 “解者,了解,开解,解了。” 了解,开解等等。 “《华严经》以「信解行证」为纲要。盖因真实信解,方能生起真实行证。” 那华严一部经讲的就是信解行证,你要有信解,接着才有行证。你不能把这个放在前面,不能颠倒。一定是信了之后去解,解了之后,你要去落实叫行。到最后你自己证明了,证到了。下来又说: “又「明记」者,记忆分明也。于所闻法,记忆不忘,了了分明,故云明记。「悉皆第一」有二解:一者,至高无上,人莫能超。二者,所信所解所契,悉契第一义谛,故云「悉皆第一」。” 「明记」就是记忆得很分明。 「悉皆第一」有两个解释: 一个是说至高无上,人莫能超。那么他「信解明记」至高无上,谁也比不上了,这个叫做第一。 再一个解释就是,他所解的,都是符合于第一义谛的。 不是你说有,我就着有;你说空,我就着空;你说始教,我就只停止在始教;你说小乘,我就停止在小乘。不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第一义谛的大圆满解,所以到了圆人,那都是法法皆圆,没有一个法不是圆顿法。那么法藏比丘,他所得的一切法,都是第一,都是第一义谛,故云「悉皆第一」。 这两个解释并不矛盾,可以同时并存。因为他所解的都是第一义谛,所以别人就不能及了,就不能跟他比了,赶不上了。 下面再继续看解释,我们继续看下来的经文: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 我们看注解说: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殊胜」者,佛教术语。殊者,特也。胜者,超也。事之超凡绝俗,世间希有者曰殊胜。” 殊是特殊,胜是超过。我们说超凡就是殊胜。稀有就称为殊胜。 “「行愿」者,乃身行与心愿相资。” 行愿是指心愿和身行。行愿和菩提心本来是一件事,现在分成两件事,就更加普遍化一些。行是指身行。愿是心愿。这两个互相支助,互相帮助。下面《菩提心论》说: “《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发者,信愿也,修者,行也。” 所以《菩提心论》就说了,说:「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发菩提心是愿,修菩提心就是行,所以我们要有愿,也要有行。 “信愿行三资粮,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这个信愿行是三资粮,此三者如鼎之三足。这个鼎,我们可以理解就是那个烧香的香炉,它下面不是有三个脚吗?你少一个脚行不行啊?它就倒下来给你看。好像照相机也一样,你看照相机三个脚都不能缺,少一个脚,你一推它就倒了,是不是? “弥陀号大愿王,净土法门全依弥陀一乘愿海,以信愿持名为宗。可见愿字实为自觉觉他之关键。大愿能生大力,故与念慧力,同作增上因缘。” 那么在信愿行当中,阿弥陀号称大愿王,净土法门就是靠阿弥陀佛的一乘愿海,阿弥陀佛的大誓愿海,为什么说是一乘愿海呢?是要让一切众生都成佛,所以这是一乘法,一乘的愿海。 那么净土法门也以信愿持名为宗,这就看出愿很重要,愿很重要,可见「愿」字实为自觉觉他之关键。我们可以说这个「愿」字,它是从「信」而来的,从信来的。既然你肯发这个愿,你说你愿意办这件事,你相信这件事是对你有好处的,你就对他有信心了,愿意去做。你愿意之后,必定有所行动的,所以「愿」这个字就反映了你信心的果实,而且它必然要带动行,所以这个「愿」字就是一个关键,大愿能生大力。所以我们大家常常要发愿,这个大的愿能够产生大的力量,「故与念慧力,同作增上因缘」,所以它就跟念力慧力在一块儿,来做增上的因缘。所以经文就说「增上其心」,这是我们说的愿。 再者什么叫愿力呢?这里引了《净影疏》的话: “《净影疏》曰:「起行之愿,名为愿力。」” 能带动你的行动,这个愿就叫做愿力,它有力量了。 “《会疏》曰:「愿力者,四宏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 那么日本的《会疏》说愿力是什么呢?因为你有四弘誓愿,就能够去庄严清净佛的国土,你就能够建立佛的国土,来成就众生。为什么四弘誓愿能产生这个结果呢?它有这个力量。他拿这个作为比方。 “今法藏菩萨所具殊胜之愿力,无能及者,是故号为大愿王。又「念慧力」指念力及慧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称为五力。” 现在法藏菩萨他有殊胜的愿力,没有人能够赶得上他,所以他称为大愿之王。 而且他怎么样呢?他还有念力跟慧力,念力慧力是什么呢?就是五力里头的,五力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我们说五根五力。 《佛说阿弥陀经》也有这个经文「五根五力」,五根就是这五样事情-信、精进、念、定、慧,这五样是五根,它能够产生力量。 “《智度论》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故名为力。」” 这里引了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五根增长,信啊慧啊它增长了,修持就是要使这个五根增长嘛。不为烦恼所坏,我们在世间总是有一些烦恼,烦恼一来就退了,进一退九了。但是你到了有信有慧有定,烦恼不能动摇你了,这个就叫做力了,有力了,成了力就好了。 所以大家也都不是不信,不是什么都没有,大家现在还是有一点,但是就是经不起烦恼。 以前讲过了,有一位中国老和尚在美国,缺少两个助手,在大陆选了两位青年的僧侣到美国,到美国之后,你不会English不会讲英文,你不会开车,那你一点用都没有,步步难行。那两个和尚就学英文,学开车,这两件事情学会之后,这两个就不是和尚了,他为环境所动,那就没有力了。 你要真正能不受那些烦恼,你才有力量。 所以有些人对奇异功能,一看就好惊奇,新鲜好奇,他就不相信自己了。 这里举个例子,是念公说的当年,说在深圳,严沁他们去表演,严沁是很出名的气功师,但是所有表演的人全部都失败了,表演不出来了。 现在外面一般都是这种情况,你看看一窝蜂跟着人潮,认为人多应该不会有问题,人少的恐怕靠不住。你看七宝,人少少,谁相信呢?所以这件事情往往就是一阵风来就动了,这个叫做没有定力。你不能为之所动,这个才有力量,这个叫力。 “又「天魔外道不能沮坏,故名为力。」” 实际上这些奇异功能很多都是外道,你看他能帮你治病,看他有奇异,那是他后台有鬼在帮他,看他有特殊的事情,就保持不住你原来的信念了。 所以这个力就很重要,再具体的讲,这里提的念力慧力这两件事情非常重要,五种之中就拿这两种做为代表。所以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把念力慧力单独提出来。 “又「念力」者,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慧力者,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又灵峰大师曰:「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也)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灵峰大师就是蕅益大师,他说:「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这个念增长,它就能够坏那个邪念,而且出世的正念功德要让它增长,他的力量能使它增长,所以只有念力能破邪念,能使正念增长,使功德增长。 “见思惑为通惑,三乘所同断。尘沙惑、无明惑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慧光止惑,显发无漏真智,名为慧力。” 这里说慧力能够遮,遮就是止,止住。能够止住通别诸惑,通惑是见思惑,是大乘小乘共同的,都有见思惑,都要破见思惑。阿罗汉就是因为破了见思惑,就证得阿罗汉,他就出了无漏了,就出了漏尽了。那么这个之上,上面还有尘沙惑,什么叫尘沙惑?还有无量众生的病,还有无量众生治病的方法,这是尘沙惑。还有无明惑,这是别惑,这不是跟小乘共同的,这是别教,是大乘所有的。所以你的慧能破共同的,就是「通」。特殊的就是「别」。就是把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都可以止,止而已,不能根除,根除很难。能够止这一些惑,能够常常发起真的无漏的智慧,所以这个慧很重要,叫做慧力。 “如是诸力,悉皆殊胜。” 这一些力在法藏身上都很殊胜。下来就提到: “「增上」者,有强力势,能使它法增长上进曰增上。” 增上的含义就是我有一种力量,能帮助它长,叫做增上。像我们世间也有例子,我们说给植物施肥,浇水,阳光,这都很得法,它就长大了,这是说我们用这些方法使植物增上。 再来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增上,是增上什么呢?因为经文说「增上其心」,我们看注解: “今经中增上,至极殊胜。因所增上者,非是馀法,而是「其心」。「其心」者,当人之自心也。《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二经中所标之「其心」,正是一心。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无明惑尽,自心朗现,故云「增上其心」也。” 这段的解释太好太好了,我看了之后,就想都没想到的。这里所说的「增上其心」,就使我们想到《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是「增上其心」,《金刚经》那边是「而生其心」,这两个「其心」是同样的,所以说所增上的是什么呢?所增上的正是《金刚经》所说的那个无所住的心,「其心」就是在座的每一位每一位当人你的自心,你自己的本妙明心。不是你要破的那个妄心,我们现在当家做主的是妄心。前面说过了,你认贼作子,大家都是在妄心用事,在为贼做奴隶,所以我们是可怜悯者,就在这个地方,佛说我们是可怜悯者,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妙明真心靠边站,没有发言权,你让它睡着了,正在发号施令的是你的敌人,你不知道你这个强盗敌人,你还认为他是儿子,你认为他是自己,所以我们可怜,迷就迷在这个地方。 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些法,千法万法是一个法,说「归元无二,方便有多门」,这是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开头的一句话,我们去年才讲过,方便门当中有种种的门,真正登堂入室能得到的只有一个,只是一件事情,没有两件事情。所以你修什么什么,不能符合这个门,你永远是叫做门外汉,在门的外面。 那么这个「增上其心」这个心就是本心,本心。但是《心经》不是说了吗?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那么这里怎么又说「而生其心」呢?都告诉你不生不灭,你还生什么心啊?不增不减你增什么心呢?这个意思是说,确实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但是这个是对我们凡夫说的。刚才不是说凡夫的本心靠边站了吗? 譬如一个明镜,这镜子很明,能够照的。但是上面很多脏东西,把它弄脏了,你不能照了,你的照用一点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就是要去擦干净这个镜子,那个脏擦掉了,光明就显现了,因为光明不从外面来,而在不能照见的时候,光明也没有loss也没有损失,你把它擦干净了,光明也没有所增长,这个就是说的不增不减。但是在你没有擦之前,你就是不能照。在你能照了的时候,你就可以显现了。 所以而增而生,又有增长又有生,这都是指在显现方面的。不是指本体,对本体上来说,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增,也没有减,在地狱当中也不减,在鬼道也没减啊,所以你也无所增加,所以讲到最后,这个增上,是指的修德来说的。不是指性德,性德不增不减,不能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什么。但是修德这个功夫要做,要增上其心,要增加,要生这个心,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嘛!本性之德需要有修德才能使得它开显,所以这里就出现了增上跟生心了。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那个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本体本心而说的。 所以我们看这句经文,我们怎么知道它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就是「增上其心」管它增什么我们就这样念过去了,是不是? 所以你如果不学这一套注解,你根本没有办法知道这么多东西,不可能的,是不是?所以我们福报很大!很幸运能够接触到这一部《大经解》,念公的注解,非常非常的稀有!非常的幸运! 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