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48集
2024/01/28 21:27:52瀏覽61|回應0|推薦2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48集

  七宝净土讲堂主席慈净老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

  那么在上一堂课我们就开始了第三品大教缘起,那就说到了为什么佛会说这部经的因缘,这一品一开头就是释迦牟尼佛放光现瑞,阿难就请问,世尊就回答,就演出弥陀愿海,第一稀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经文就形容佛当时放光的情形是「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这个我们昨天都解释了,也引了注解来深入的理解佛放光的意义。

  那么昨天就有同修问了,他说佛光跟太阳光是不是一样的?当然这他还是初初接触的,他有这个疑问。

  佛光跟太阳光那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能量的东西,一个是非物质能量的东西。佛的光是一种从自性生出来的显现。它不是一种形象的东西,是我们一般理解成像世间放光这个样子,是我们的理解。它是一种表法,这个形象是我们想出来的,太阳光就是一种形象。

  而佛光是一种智慧的表达,那你跟佛光相应了,就能开启你的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哪里有什么形象?没有形象。再有以前讲过,只要能够启发你的智慧的,都是佛光。所以就不能像我们认为,是有固定的一个东西了。所以接触到佛光就能够开悟。

  以前讲过,晒太阳能开悟吗?如果能开悟,每一年夏天,外国很多人都开悟了,他们都晒太阳嘛!到冬天他们又不开悟了,第二个夏天他们又开悟了,而且还有不同的是,佛光很柔和的,太阳光跟其它的光都是刺眼的。所以这里就解释一下。

  然后阿难就见到了,整个情况他见到了,他就在想,他「从昔以来,所未曾见」,阿难当佛的侍者这么久以来从来,没有见过。「喜得瞻仰,生希有心」,阿难见到佛现稀有的瑞象,放空前殊胜的光明,他心中就在思考了,所以经文就说:

尊者阿难,即自思惟

  我们今天就接着看这个下来的内容,这样子我们才能够接得上,因为昨天过后,整个白天不晓得在想什么,不晓得去哪里,都没有在现场了。现在把大家拉到现场来,再把它接上去。所以我们先看注解,在160页倒数第3行,我们先来谈谈阿难Ananda,全世界最美的美男子阿难,如果你要拍电影,你要找到真的是光看他的外貌就够了,他不必开口,看他的样子就够了,你要找这个演员不容易找。我们看注解说:

“「尊者阿难,即自思惟」。尊者阿难乃本经之当机。若论其本,实亦从果向因之法身大士。”

  那么下来就讲到阿难的身份了,这个我们之前在第一品也谈过了一些。《无量寿经》在前面阿难是当机,当机就是代表大众。这个时候,他就想了。所以阿难也不是普通人,他是大权示现,大权示现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表演的,他也是来表演,也是来演戏的,来表演的。

  那注解就说了「若论其本」,阿难现在示现的是佛的弟弟,是佛的侍者,他只证得了初果,小乘四果里面最初的果位。但是他的本际,他原本的身份,他也是证得法身的大士。所以这里就再引《法华经》的话,我们看注解:

“《法华经》中佛告菩萨曰:「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萨众。」”

  这个是佛亲口说的,不是猜测的。佛在《法华经》里面亲口说的,佛告诉在现场的大菩萨们说,我跟阿难等,就是不只阿难一个了,在空王佛所,这尊是什么时候的佛呢?是无量劫之前的佛,同时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都发了要成佛的心了。所不同的是阿难「常乐多闻」,阿难喜欢多闻,喜欢多听,喜欢多看,喜欢闻法,那我就「常勤精进」,这个我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是故我已得成佛,我是勤于精进修持。

  所以听了这个话,我们要有所觉悟,我们要行解相资,我们现在上课就是增加我们的解,增加我们的理解。都是不要成为只乐多闻,只喜欢多闻,那将来你就变成阿难了,那能变成阿难也不错,就怕是阿难的一半都没有,所以成佛就慢了。所以要常精进,行跟解要互相配合的,要相资就是互相配合。行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行,是增长邪见。

  所以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偏在一边,只是理解,然后一点点实践都没有,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个道理我听过了我听过了,你都没有去落实,你怎么知道行得通还是行不通啊?对你能不能行得通你不知道啊!所以要实践。知道道理,但是没有去用,那就是纸上谈兵,你这只是增长你的邪见,那你为什么解了之后你不去行呢?就是因为你所解的都是邪见。你要真的解了,你自动的必定会去行了。

  解而不行,是增长邪见。相反的,行而不解又怎么样呢?我们看看有很多老修行,老修行一辈子修行,她并不理解,增长的是什么呢?她不是破无明,她长的是无明。

  所以有些人说要闭关,现在我都不敢用闭关两个字了,静修可以啦!念公就说,说要闭关的人我就问他:「你凭什么闭关?你没有理解,没有一点点基础,闭不了关啊!」你增长的是无明,不然的,你想提升,反而就降下来了,你的愿望是要上升,而实际的效果反而降下来了。

  所以我们常常行跟解要相资,而且还一定要依止圣言量,这是很重要的,要听佛的话,不要听人的话。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我已经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阿难现在在护持我的法,也护持诸佛的法。「教化成就菩萨众」,他们两个人的分别就是这样子,所以现在阿难还没成佛。再来说:

“若论其迹,则为集结经藏、传佛心印(禅宗二祖)、传授密乘、承传大教之关键人物。”

  所以他很重要,实际上阿难这一生所显现的任务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你看他是一个集结经藏的人,你看经典一开始那个「如是我闻」,这个话是阿难说的,是不是?他重说佛以前说过的经,所以阿难我们这样子能小看他吗?「如是我闻」这个「我」就是阿难,这就是我当年从释迦牟尼佛那个地方听到的,这个「我」就是阿难他自己称呼自己。那除此之外,还有传佛心印,他是二祖,禅宗从迦叶就传给阿难了。还有另外在密教里头,他也是非常重要,下来就引了密教的经典了:

“《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经》曰:密教初祖莲华生大士,从阿难受释尊预嘱传付之密法。”

  莲花生大士出生以后,就是从阿难那个地方领受了释迦牟尼佛预先交代给阿难的法,要传给莲花生大士,所以佛早就告诉他了。那佛是什么人啊?他怎么知道呢?他告诉阿难说你将来要传给莲花生大士。所以你看,在教下,他集结经藏、禅宗是二祖、密宗他是把释迦牟尼佛预咐的法传下来了。莲花生大士在佛涅槃之后八年才降生,所以他没见到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没见到释迦牟尼佛,他只见到阿难,那时候阿难还在,阿难就把释迦牟尼佛早就交下来的法传给了莲花生大士。这就是藏传佛教的这一支,而且是红教。藏传佛教有红教、黄教、白教、黑教嘛,红教是最原始最早的一支。所以你看阿难很重要!下面又说了:

“又《胎藏界曼陀罗钞三》曰「阿难密号集法金刚」,此又显阿难之本,盖金刚即佛也。”

  在这部经《胎藏界曼陀罗钞三》里头就说阿难,他密宗的法号叫作集法金刚,密宗的金刚就是现威猛相的佛。

  我们不能把他当成是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四大天王就是我们到中国寺庙天王殿那个地方看到的四大金刚,四大天王我们都叫四大金刚。

  但是在密教里面的金刚是佛,是现威猛的佛叫金刚。你看《金刚经》这部经典前面是有请金刚,所以很多人都主张前面不印这个部分,因为大家有很多误解,认为是四大天王。所以阿难这就显现出他本来的身份。

“故知阿难护持佛法是其本愿,现则示现为佛侍者,续佛慧命,继往开来。故于本经当机,乃能善自思维,发此妙问。”

  阿难问的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所以叫做妙问。所以阿难是护持佛法,这是他的本愿,现在示现为佛的侍者。而且他传下来的禅宗,他传下了密宗,续佛慧命,继往开来。是这样子的一个人物,所以他在本经就做为当机者。

  那么这里头就说到阿难「即自思惟」,思惟?思惟什么呢?思惟今天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现这个样子?

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

  我们继续看注解:

“「色身诸根,悦豫清净」。「诸根」指色相身之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悦豫」者,喜乐也。”

  色身诸根就是指的眼、耳、鼻、舌、身五根。那么悦豫的意思就是快乐,很喜悦,高兴快乐的形象,而且非常清净沉着。

  不是高兴之后就变了样子,又跳又蹦的,变形成了变形金刚。

  佛一高兴,他还是那个样子,所以还是非常的清净,那么清净我们来看清净的解释:

“「清净」者,《嘉祥疏》曰「光显也」。又《宝积经》曰:「如来身者,自性清澈。何以故?如来久已远离一切烦恼诸垢秽故。如来身者,出过世间。何以故?不为世法之所染污故。乃至如来身者,如净镜中微妙之像,如净水中明满之月。」”

  这是根据《宝积经》说的「如来身者,自性清澈」,它本来就是清跟澈,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久已远离一切烦恼诸垢秽故,久远以来已经远离了一切的烦恼种种的污垢跟那些脏的东西,远离了,所以他清净。如来的身出过世间,一切世间没有不超过的,超过世间了,为什么呢?因为佛不为世法所染污。

  你看天上的天人,天人的身都已经很妙了,比我们妙。最起码天人他那个样子,你看他穿的衣那叫天衣,天衣无缝,天衣不用裁缝的。天上的这种种的环境造就了这样子的一个形象,跟我们现在环境造就我们这个形象,大家自己看看自己或者看看旁边的,也不错啦,也很庄严。但是跟天人比,当然没得比了。所以天人的身已经妙了,色界就比欲界更妙,再上去无色界,无色界更妙,因为他没有色相了,离开色相了。但是如来还超过天人,欲界色界无色界都超过了。其他都还有染污的,所以他不能彻底,还是有所执着的。

  你看无色界天,他虽然进入了非想非非想,他入到了大的禅定了,就像什么呢?就像冻了的鱼一样,冻了水的鱼一样,鱼在水里面冻了,结冰冻结了,冻了一点都不能够动了。他这个定就好像冻水中的鱼,但是如果水开了,水不冷已经热了开了,水开了,鱼还是鱼,牠没有死啊,鱼还是鱼。

  所以入这种定,他的寿命是八万劫,他在五百小劫入定,五百小劫又出定,他又活动了,所以这种是不是还是有染污啊?有垢染啊,不是彻底清净的定。那么用这个来跟如来比,如来就远离这一切了。乃至如来身者,如净镜中微妙之像,像镜子里面的像,你看镜子里面那个像有实际的东西吗?大家照照镜子就知道,里面也有一个一样的我,那么他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吗?没有这一切肠子五脏六腑,血液,汗,眼泪啊,什么都没有。如果你看镜子看到里面的你也有这些东西,那就糟糕了!变成两个你了!所以没有,它只是影现一个像而已。

  又举个例子,像很清净的水,那个月亮现出来了,明满之月,清净的水所现的光明圆满的月亮一样。

  所以佛身就是如此,我们用这个世间的比喻,让大家来体会一下,佛的色身是怎么样子的,哦,原来是这样子的。你哦原来是这样子的,你还是想像不到,想像不到万分之一都没有。那怎么办呢?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到极乐世界去看,到极乐世界去看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的,不是看后面这一尊,这尊不是。所以佛就是这个样子,佛身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个就帮助我们理解一下,阿难当时所见到的,经典所说的「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综上引证,经文释为:当时世尊,眼等五根,同现喜容,心中安乐,妙相清澈,如镜中影,如水中月,光明圆满,净若无形,和悦欢喜,清净庄严。又佛何故喜?”

  我们紧接着看:

“《净影疏》曰:「喜有二义:(一)念弥陀佛所成行德可庆,故喜。(二)念众生得益时至,故喜。」”

  我们来解释这句,他设了一个问,说佛今天为什么这么欢喜这么悦豫呢?《净影疏》他设了一个问,他说这里面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佛念着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所成的德,值得庆幸,值得欢庆,这些德都圆满了,值得欢庆,所以释迦牟尼佛欢喜。

  第二,念众生得益的时候到了,得到真实的利益的时候到了,所以就是大畅本怀,不只释迦牟尼佛欢喜,阿弥陀佛也都生起极大的欢喜,因为众生可以得到真实之利的时机来到了,能闻到这样子的正法,能闻到这样子的法,正是时机因缘成熟了。

  那我们现在就是啊,你怎么不去听别的法?你怎么听了这个法这么欢喜呢?虽然听得不是很懂,但是知道这个是好料的东西啊,好料到什么程度呢?师父,我讲不出来,总之是好料。外面不容易听到的。那你以为这是很偶然很凑巧的吗?不是。佛门不讲偶然,佛门不讲巧合。这是告诉你,你成佛的机缘到了。你看佛在《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楚啊,经文的后面啊,但是我们要到后面不晓得几年后,「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想听都没有机会。

  所以有的人他就是要有分别,我只是去那个道场,我不能来这个地方,为什么?人家会讲话的。我就碰过这样的情形,她白天可以来这个地方帮你插花,很欢喜,完了之后走掉了,晚上不可以来听经,不可以,人家会讲话的。所以你看你的生死还为了人家会讲话,而错过了这样子的机缘,这叫什么?这叫糊涂。

  有些人也有他一套的说法,还是说得很有道理,说我们只听一个法师讲的。

  没错,我完全认同,你们也要认同。那我问你,现在我讲的内容是谁的呢?黄念祖居士的《大经解》,对吗?那妳是依法?还是依人?妳要真听话,妳就应该听老法师说过:「妳们要提升妳们的佛法,对《无量寿经》要想深入,一定要去听黄念祖老居士的《大经解》。」我们现在就正在听。结果是谁听话?我们听话。所以no argument也不要争论!我们心里明白。

  好了,她又有话说了,她说是啊,我也有听老和尚的大经科注啊。那我就问她妳听了多少?都听进去了吗?如果都听进去了,就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分别了,是不是这样啊?很容易就看出来了。

  然后你再说她,妳这是盲修瞎练。她马上变脸给你看,我听经听了多少,我这么精进叫盲修瞎练?她就跟你辩论了。然后你说妳这个样子就是盲修瞎练,然后你就可以走开了。就是这样子。所以佛法不用辩论也不用争论的,两三句话她就露出来了。所以不是我的生死我做主,是别人做主,所以这不是很可怜吗?佛讲的可怜悯者,所以我们可怜她。我们就真正的是听佛的话。好,我们继续看注解,解释这句「光颜巍巍」:

“「光颜巍巍」。「光」者,光明。「颜」者,容颜。《无量寿经笺注》曰:「佛之颜有光,故云光颜。」”

  这个《无量寿经笺注》是民国初年丁福保居士,根据彭际清的节校本所作的《无量寿经》的注解,算是比较现代的《无量寿经》的注解了。我们继续看:

“「巍巍」者,高大尊胜之貌。《嘉祥疏》曰:「巍巍言德盛高显也。」总表佛之德容,显曜光明,超于一切。”

  所以佛所现的光是如此的巍巍,「巍」就是高大,不能再高了。那么在光里面还现出了佛的刹土啊,很不可思议。我们继续看:

“「宝刹庄严」。集自《宋译》。上有「面色圆满」四字。表佛面容所放妙光明中,映现十方佛土之庄严宝刹。”

  而且佛在放光里头宝刹庄严,光中现出宝刹了,现出净土的殊胜庄严,这是集自宋译,这是宋译本当中讲的,上有「面色圆满」这四个字,表佛面容所放妙光明当中,还映现了十方佛土之庄严宝刹。十方啊!所有佛的刹土都现在...就是现在嘛,你不要说是三千年前,现在释迦牟尼佛在放光的当中都现出来了。下来解释了:

“「刹者」,《法华文句记二》曰:「此云田,即一佛所王土也。」故知刹即佛土、佛国之义。”

  这个刹翻成我们的话叫做田,就是佛土,一尊佛他所有的佛土叫做一尊佛的佛刹。种种宝刹的庄严都在佛的光中现出来了,非常的不可思议啊!大家可以想像,整个场面不得了!我们再看:

“下《宋译》续云:「如是功德,得未曾有。」盖为昭示十方,佛将开演第一希有之法,故现是前所未见之瑞。故本经中续曰:「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此表阿难虽久侍佛侧,但如斯瑞像,前所未见。”

  他底下又说了说「从昔以来,所未曾见」,阿难说这是我过去到现在以来所从来没有见过的。「喜得瞻仰」就是今天我高兴能够瞻仰佛这样子的瑞象。恭敬一点叫瞻仰,我们现在没有这样子用了,看看佛的像,那很粗鲁。瞻仰,「仰」就是把头仰起来,一种非常恭敬的这种态度。「生希有之心」,阿难这个时候从内心生出来一种稀有的心,很少有的这个心。

  所以我们听经要消归自己,读经要如身临其境。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啊,这个跟我没有关系,那都是经典所描写的,而且那是三千年前的事情,而且那个时候是阿难,又不是我。

  其实阿难就是你,经典说的一切都是佛跟你说的,要不然你怎么会坐在这里,是不是?你早就跟别人去逛街购物去了,还可以愿意来这里听一个半小时,那一定是有特殊的原因的。经典是佛说的,所以我们要全盘的接受过来。消归自己就是变成我们自己可以用得上的,那你这样子来学佛,才能够转变一切啊!要不然你怎么转?力量不够,转不到,因为跟自己没有关系的。全部说的都是你自己,你全盘接受过来,那你根据佛的意思去做,那你就可以改变了。我们继续看:

“今日幸能瞻视钦仰,见此光明,心中欢喜,乃起希有难遭之想。于是阿难从座而起,袈裟被体,袒露右肩,此名「偏袒右肩」,乃比丘致敬之极。「长跪」者,双膝着地。「合掌」者,合左右两掌之十指,故又名合十。”

  阿难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了,袈裟被体就是他把袈裟整理好,袒露右肩,那是佛当年你看现在我们南传法师,他们的服装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北传就是包得密密的,包得密密的不能给人家看到的,脚也是包得密密绑得紧紧的,绑到血液不流通的,没有办法,我们要跟中国以前这样子,所以就是这个样子。现代化也不能现代到僧袜也不穿。这是仪式,此名「偏袒右肩」,于是他就偏袒右肩,这是比丘最恭敬的这种礼节。长跪是什么?双膝两个膝盖都着地,两条腿着地叫做长跪。两个手就合掌,这个时候它就起来了。所以这里解释合掌就是合左右两掌之十指,所以又名叫合十。

“印度以合掌表敬礼,表一心专注,恭敬之仪。”

  所以我们现在对合掌没有没有重视。这里说合,这里说合你还有漏洞啊,你还有漏洞怎么合呢?合就不能有漏洞,掌心对掌心要贴紧,然后靠近胸前。现在很难了,现在大家都变成这个样子了,像什么?像奥林匹克游泳比赛准备跳水噗!都是这样子的,是不是?我们继续看:

“「白」者,表白也。阿难长跪合掌,向佛陈说,敬发所问。”

  所以这一品的别序是《无量寿经》单独所有的序,别的经没有的,只有这个经有。阿难看见世尊放光,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他就长跪合掌来问佛了,「而白佛言」就是向佛来禀白说:

【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

  那么下来这段,你说它深,它也不是深,只是需要一点思考,很长的一个内容来解释,什么叫大寂定?什么叫奇特的法?哇!如果你没有听这段,你实在不知道,奇特不是很神奇很特别咯!我也知道很特别,怎么特别?怎么样叫做特别?你听完这一段了,真的是心服口服!佛是入了一个很殊胜的定。

  这个定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谓的Meditation,参加禅修营坐禅坐个四个小时六个小时,那个定是小儿科。

  佛他的定是殊胜的定,安住于最奇特之法,这个是什么法呢?底下接着他就说了,这个是经文了说:

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

  所以这些经文都是很重要很殊胜的开示,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来理解。

  佛所住的是诸佛的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因为佛放光,阿难就了解到这个情况,所以他就问:

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

  佛佛相念,那是念什么佛呢?念什么佛底下我们就详细的来讲了,首先是「入大寂定」。大家看圆教的经典,尤其是圆教的经典。这个「大」一定要理解成不可思议,不能理解的这个「大」,圆满的大,《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一定不是大小对立的大。所以这个寂定前面加个大,大寂定指的是什么定呢?注解说了:

“「入大寂定」。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大寂定」者,如来所入之禅定。《涅槃经卅》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涅槃经卅》它里面就说了,佛涅槃在娑罗双树之间,在这儿入了大寂定,所以大寂定是佛最后圆满涅槃的时候所入的定,大寂定者就叫做大涅槃。

  那么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解脱德跟般若德,三德都圆满了,所以大寂定就是大涅槃。下面再引《甄解》:

“又《甄解》云:「普等三昧及大寂定,并是念佛三昧异名也。……今佛为说念佛法门,住念佛三昧。」故知大寂定,通说即为佛之禅定,名大涅槃。”

  《甄解》是日本人作的,日本《甄解》他解释就结合我们这个经,他说普等三昧就是殊胜的三昧,普等三昧和大寂定都是什么呢?原来都是念佛三昧的另外一个名字,是念佛三昧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异名。

  现在佛为了说这个念佛法门,今天佛要给大家说念佛法门了,所以就安住于念佛三昧。那么根据《涅槃经》,大寂定就是大涅槃。《甄解》又结合了净土说的就是念佛三昧。佛要叫大家念佛了,所以他自己住于念佛三昧。

  那么这两种说法有矛盾吗?没有矛盾。念佛三昧就是大涅槃。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念佛这个东西,当然你要达到三昧的程度,你达到念佛三昧,那不是一般的境界,所以这里说念佛三昧就是大涅槃。下来再说:

“若按今经,则指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称宝王三昧,为三昧中王。今日世尊开演净土法门,故入念佛宝王三昧。”

  佛的禅定通指一切。那么按我们本经,就是指的念佛三昧了。接下来就开始来看这句「住奇特法」指的是什么法呢?

“「住奇特法」。《净影疏》曰:「佛所得法,超出馀人,在世所无,故云奇特。」”

  它这个奇特是一层一层一层一层的,从最浅的来理解,什么是奇?什么是特?只是奇还不厉害,要又奇又特。所以我们慢慢看完下面这整段。

  奇特这两个字,《净影疏》解释说,佛所得的法超出其他人,不是其他菩萨等所能得到的,世间所没有的,叫做奇特。

“《合赞》曰:「济凡秘术,今日将说,故曰住奇特。」”

  《合赞》是日本人写的书,他说救济凡夫这一个奇得不可说的,难宣的一个方法,释迦牟尼佛今天要说了,所以说奇特。这些解释都对。下来又引《甄解》:

“又《甄解》曰:「奇特法者,如来正觉果海,名为奇特。奇特之极”

  《甄解》他这里头特别来讚歎,来发挥,说这个奇特。所以这些书这么大胆的来讚歎净土,尤其这些日本的古大德很突出,因为他们亲承善导大师之教,他们对善导大师恭敬到了极点,亲近到了极点了。善导大师他也是特别弘扬《无量寿经》的,而且特别重视第十八愿。所以这样传下来,日本的古大德对于净土宗有很深的体会,所以这个讚歎也是很突出的。如果在中国,你这么说,就有很多人要来跟你辩论了:就你净土奇特,我的禅就不奇特,我的密就不奇特?我的其它宗派就不奇特的,你自己说你自己奇特,那不算数。他就跟你辩论了,那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他说奇特法者是如来正觉的果海,这个果海就叫做奇特,这个果觉就是广大,这个广大怎么来形容呢?用海来形容,没有其它可以形容了。像海这么广,来形容如来的果觉,这个叫做奇特,这才是奇特。「奇特之极」,登峰造极了,没有再超过这个的了。到这里为止,还不够奇,还不够特。下来还有,下来还有让你吃不消的。

“至下「华光出佛」之文彰矣。”

  彰就是彰显了。奇特到了极点,就在《无量寿经》里头,莲花放光,莲花的光,莲花放出很多很多的光,然后一个光又出现很多很多的佛,这段文章里面就很明显了,就把今天世尊住奇特法这个奇特,就显现出来了。底下他就比较华严跟法华:

“且如《华严性起品》,一切众生身中有正觉智。叹之云奇哉!奇则奇矣,奇而非特。”

  这里就引《华严性起品》里头,佛就说了:一切众生身中有正觉智,叹之云奇哉!奇则奇矣!这就是佛在《华严经》里头讚歎的,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具有佛的正觉的智慧,这个智慧德能跟佛一样,由于妄想执着就不能证得了。大家很熟悉了,这句话出现在《华严经》,佛开悟的时候,在菩提树下讲的这句话。看到那个星星,目睹天上的星星,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是不是很奇啊?他就是关于这句话,这句话我们常常重复,大家都熟悉了。都有跟如来一样的智慧德能,叹为奇哉!

  但是这里说奇,它确实是奇,然而奇,它不特,为什么说不特呢?人人都有,那就没什么特别了,是不是?苍蝇蚂蚁都有,一切众生都有,一切含灵都有,所以不特,奇是奇,但是不特,没什么特别啊!下面一个一个的再引出来:

“又如《法华提婆品》,龙女成佛,特则特矣,特而非奇。唯此一法,最奇最特。何者?经说:众宝莲华,周满世界。此莲华,欲言是依,则华外无佛正觉;欲言是正,则说言百千亿叶。欲言是因,则如来果上功德;欲言是果,则十方所生妙华。欲言是主,则能含十方三世无量慧;欲言是伴,则唯是如来正觉。欲言是一法,则此中出无量法;欲言是无量,则亦一句名号。奇奇特特,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法,强名为奇特法。」

上义甚深,兹略释之。如来果德,称为奇特。最极奇特,如经中「华光出佛」之文,则彰明矣!且如《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身中有正觉智」,此实甚奇,但众生皆具,则非特殊现象,故云奇而非特。《法华》中龙女成佛,八岁之龙女,能立即成佛,确极特殊,但特而非奇。因众生本来是佛,人人有分,个个现成,故龙女成佛并不名奇。唯此经中之净宗一法,既是最奇,又是最特。”

  《法华提婆品》前两天也讲过龙女成佛,八岁的畜生女,龙的女儿,哎呀,畜生女成佛很特别,这么一个龙的女儿仅仅只有八岁,而且是个女的,Yes,very special很特别,可是特,不奇啊,为什么不奇呢?一切众生本来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她只是恢复她的本来而已,她成佛只是恢复她的本来,这事情不奇啊,人人都有份,各各现成,你我他都可以,这有什么稀奇的呢?有特,它就没有奇,有奇,它又不特。

  那我们继续看什么是又奇又特呢?真的是好奇!下来说了:唯此一法,最奇最特。只有世尊下面要说的这个经,这个念佛法门,是最奇而且也最特。他要这样子来解释了,他不能提出一个论点,要有说明,从哪里的?出自哪里?说明经里头有这回事才行啊!不能你自己说的,要引经据典,要有证明,这就是后头宝莲华品都有啦,经典里面那一品不是说吗?

众宝莲华周满世界。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品说: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无量光中,每一个光当中又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而每一佛又放无量的光明给十方说法,这个是极乐世界啊!莲花周遍其国,每一个莲花有无量的莲花瓣,每一个花瓣放无量的光,每一个光当中现无量的佛,普为十方世界说微妙法。这是经文,他就引这段经文,这段译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全部介绍一下,注解也引了大家注意听啊!

“下依经中《宝莲佛光品》从依正、因果、主伴、一多等说明之。依常情而论,池中莲花,应是依报。若说是依,但一一花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可见佛从花现,故云花外无佛,故不能说是依。”

  我们先从依报来看,下面还有因果,还有主伴,还有一跟多。所以这一段的讨论很长,我们一段段来看,要一段一段来看,就是叫你要一点一点的来消化,要不然一下子消化不良啊!所以说实在的,这些都是博士班的内容,给你重复念他十遍,都不知道他说什么。

  那我们来看念公的解释。他说这个宝莲遍满世界,这个莲花你说它是依报还是正报呢?依报大家懂了,就是指的物质环境跟自然环境。正报指的是人事环境。先要记住这个,依报跟正报。

  「此莲花,欲言是依」,如果你说它是依报,则花外无佛正觉。你说它是「依」,说它是自然环境里面的,莲花不是自然环境吗?可是花里头能出这么多的光,光里头又出这么多的佛,它是依吗?佛是正报啊,对不对?莲花能放光,光中能现佛。依报就是佛身以外境界的,要不然你怎么出了光又出了佛?所以是依的话,花以外就没有佛,没有正觉嘛,就不能放光啊!

  我们这里的莲花不能放光,我们这里莲花就是依报啊,不能现佛才对啊,才能说是依报啊!

  所以故不能说是依报,不能说依报,那我说正报行不行?我们继续看我们继续再探讨:

“若说是正报,经中说花有「百千亿叶」,明明说是花叶,而非佛身,故不能说是正。”

  你要说是正报,极乐世界的莲花是正报,不对啊,佛菩萨是正报,这一些花,树,山,水,七宝池这都是依报啊,你说是正报,可是讲了百千亿莲花瓣,莲花叶子就是莲花,那不是佛,怎么能说是正报呢?那是依报啊,所以说是正报又不行,说依报也不行。所以众生的情见到这里就用不着了,想不通了。这么容易想得通,就不是又奇又特了,所以叫奇特。还有底下他又说了:

“若说是因,但此乃如来果德之成就,故不是因。”

  那么如果说这是因的话,这个花是阿弥陀佛果德之所成就,阿弥陀佛万德的修行,万德的庄严,来成就他的愿,这个愿成就了,然后这个花现出来了,你说这是因吗?花是因啊,这是果德所现的。所以是否定了是因,不是因。那不是因,就是果咯,是不是?我们再看:

“欲言是果,然此花是十方世界所生之物,不待行人果觉功圆,则不是果。”

  不是果,如果说是果,十方世界都有莲花,你说莲花是果也说不过去啊!所以说是因也不行,说是果也不行。这就奇特咯!不只奇,还很特别。说完因果,下来讲主跟伴,我们再看注解:

“若说是主,则能含十方三世无量慧,含摄一切,其伴甚多。”

  极乐世界有主有伴有因有果,真正的主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以外其他都是伴。要说它是主,可是这些莲花它能包括十方三世,无量种种的庄严,种种的差别,种种的慧,含摄一切。它这里头的伴就多极了,就不单纯是个主了。能现佛放光,说微妙法,安住十方的众生于佛正道,有无量的智慧,不仅仅是主,还包含很多伴在里头。你说伴好。

“若言是伴,则心外无法,唯是如来正觉。”

  如果说是伴的话,心外无法。

“极乐之依正主伴一切一切,唯是阿弥陀如来自心所现。”

  所以彼佛世界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没有。极乐世界的鹦鹉舍利都在说法啊,那是哪来的?经上不是说了吗?那是如来的变化所作。《阿弥陀经》经文不是说了吗?「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所以这一切鸟什么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弥陀的变化所作。所以水鸟树林都在说法,水也说法,树也说法,这些都是阿弥陀佛变的,这一切莲花啊光啊这一切一切,也都是弥陀自心变化所现。所以你说他是伴,不行,他纯粹就是如来正觉。所以主伴也不可说。所以这么看来,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等等,都是阿弥陀如来自心所现。那都是主啊,都是主也不行啊,都是伴也不行啊。

  再继续听下去,我看会越听就越糊涂,不能一下子就领会,有人抓头,需要时间啊,师父都给大家时间,一定可以。这都不是我们一般人读《无量寿经》能够发现的,我们读了不少年了,是不是?如果不是这些古大德的注解来帮助我们,我们连想都没想到「奇特」还有这样子的引伸。总之大家耐心的听,这些内容都很稀有很稀有啊!下来再说:

“欲说是一法,但一花中有无量光,其中出生无量法;若说是无量,则只是一句名号。”

  如果你说是一法,一个花里面就有无量光,无量光里面又出了无量的佛,无量的佛给十方演说妙法,度脱众生。一,它可以现出无量;你要说无量,就一句名号而已,那有无量,就一句阿弥陀佛。一怎么会是无量呢?可是一里面,它又可以现出无量的佛,无量的佛又给十方说妙法。

  所以《往生论注》就说是西方极乐世界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主伴都庄严,这是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就是这一句名号,万德都庄严。

  所以一里头有无穷无尽的妙法,如果你说是多,但却只是一心所现的。奇奇特特,又奇又特,又特又奇。

  说到这里,大家觉得奇吗?觉得特吗?当然奇,当然特,都听不懂,超出我的能力之外的,所以就用这个话来形容了。

“所以说此乃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法。亦不可安名,只是勉强名之为「奇特法」。”

  是勉强给它取个名字的,是勉强的。所以这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法。也不可以给他安个名字,你给他安个名字也不对,勉强称之为「奇特」。

  所以这就是日本人智慧,古日本人,不是现在的日本人。古日本人的智慧,就是《甄解》的这段的注解。所以我们把它解释了一下了,大家只要能体会到一点点都算不错了,那一点点是什么呢?好啦,我接受他奇啦,我接受它特啦,讲得这么奇,讲得那么特,我还不能接受吗?我接受,但是我听不懂,只是接受而已。所以也不用勉强自己非得要懂,以目前的阶段,那是不可能的,对吧?那就慢慢来吧!

  因为这些解释的内容,句句都是黄念祖老居士的原话啊,我只是转述啊。不要说你不懂,我也不懂。但是我们不需要懂,目前也没有能力懂。我们只是照样的将念公的话转达出来作为记录,这就是师父常常说的,留待以后的人慢慢去学习去研究。所以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留到以后的人去学习去研究。所以我要做的工作就是这个,大家要成就的也是这个。这样明白了,就好办了。明白了,明天还会有人来。所以要有耐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使命啊!所以师父这里又再简单的交代一下,重复说了很多次了,这里再交代一下。我们继续看注解:

“今日世尊欲宣弥陀弘愿一乘、最奇特之法,住于弥陀之所住,佛佛相念。故曰:「住奇特法」。”

  那么就是阿难当时看到世尊现殊胜稀有的瑞像,所以他就知道佛是住在奇特之法,佛以这样子奇特的法来传授给我们,所以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个法门就是奇特法,我们肯定了,西方极乐世界是住奇特法所成就的这样不可思议的净土。这样子让我们对极乐世界更加的生起了欣慕的心,向往的心。而这本来原来就是你我他本有的,是你的家呀!是我们的家呀!

  所以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就说了,我们今年十月才学过嘛,「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祖师告诉你,应该去求极乐,是你自心所感召的这样的净土,是你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听了之后,再加上我们所理解的这个法门是这么奇!这么特!认同了,这个极乐世界是由佛的奇特法所显现的这样的一个净土。我们承认了,那我们就放心了,就不会有疑问了。下来再看这句经文:

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

  注解说:

“「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佛所住」者,《净影疏》曰:「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诸佛同住。今日世雄(指释尊),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

  《净影疏》就说了,住佛之所住的,就是涅槃的常乐我净之果,是一切佛所同住的。今天释迦牟尼佛你住在这个所住的地方,住于大涅槃,能够起教化之用。这是《净影疏》的原文。这是佛今天住的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就是住了大涅槃了,这个大涅槃它能起殊胜的教化作用。这样来解释阿难当时的这两句话,下来说:

“《会疏》曰:「佛所住,不(非)二乘菩萨所能及,唯佛与佛住之。」”

  《会疏》说佛所住,不二乘,不,就是非,就是「不是」的意思。不是二乘阿罗汉辟支佛。因为这个是日本人的古汉语,日本古汉语有时候就不免要出那么一点点中国人很不习惯的语法了。佛所住的,非二乘菩萨所能及的,唯佛与佛住之。他底下又继续解释说:

“又「佛说三乘随他教时,各住三乘法,今住佛随自所住,故云住佛所住。」后说甚好,今佛所说,是佛果觉,乃佛境界,故住于诸佛自之所住,而流出此殊胜妙法,以为众生之因心。”

  你看看,你要能听懂这一点点,你都会很法喜!这里说的众生就是我们,我们的因心就是佛的果觉。这个修净土法门的人,说是念佛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因为这是很殊胜很殊胜的,我们是从果上来修的,我们直接接受佛的果,阿弥陀佛成佛的果,我们先接受过来,从这个果上来起修,这是净土法门殊胜的地方。所以师父常常也跟大家提过,我们是以佛的果觉作为我们修行的因地的心,我们现在在因地嘛!

  我们来看看念公的解释,对于这些注解的解释。

  佛说三乘随他教时,佛说阿罗汉,佛说《阿含》,这是最初的了。后来又说什么唯识,这都是三乘随他教,三乘的缘觉乘、声闻乘、菩萨乘,这三乘法是随他教,就是随顺大众的水平,因为众生也只是这个根器,你要合乎他的水平,他才愿意听你说。要不然你一个学生都没有,你还教什么呀?你要对他们的水平来给他们教化,所以称为随他教。

  而不是佛真正敞开了心胸,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境界的。不是,佛不是,不是佛真正打从心里面,真正是他要说出来的境界,没有办法。

  我们事先举过例子,譬如你对小学生,不能用大学甚至博士班的内容来教他啊,对不对?这不是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

  我们这里不一样,那么大家想,师父常常这么说。但是又说我们现在这个是博士班,我们是佛门的博士,不是世间的博士。这个佛门的博士说的就是圆教的道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只要坐在这个地方,你只要进来七宝净土讲堂,你所听到的都是圆教的道理,那你就自自然然自动的你就是博士班了。当然讲是这么讲,这里面还有水平不齐的现象,这是肯定的,只是我们不去考虑这个而已了。

  那么今住佛随自所住,故云住佛所住。所以才放稀有光的,所以这才叫做「住佛所住」。

  从这点就显示出来了,佛放光,因为平常都说其它的法嘛,随他教,对不对?那随他教都是跟小学生中学生讲的,不用搞那么多,又放光,又讲什么奇特法,不用了,他们没有办法消化的,平常都是这样的嘛!

  今天不一样,今天是对着七宝净土讲堂这些大菩萨来讲的,说的就是你们啊,所以佛要讲真话了,师父也要讲真话了。所以今天才是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我们现在所学的净土法门,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原来是最胜之道,我们都还不知道啊!所以佛才放稀有的光,以显现出佛将要说的法,是真正佛心里面要说的。因为只有我们这部经,从头到尾,一共放了三次的光,都有原因的。佛没有说吃饱没事干,喜欢喜欢就放放光。其它经典,一部经里面放三次光的,没有看过,只有《无量寿经》。佛说其它经,都没有这个现象。所以说稀有,那么既然是稀有,那我们也要生起稀有的心来接受来受持才行,对不对?那你得到的肯定就是稀有的法宝了。下来又看注解:

“又《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并是念佛三昧异名也。三世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今佛为说念佛法门,住念佛三昧。」《甄解》之说,更切经旨。”

  前面讲过普等三昧以及这个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的另一个名字。不过后头加上两句,「三世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三世诸佛都在念佛三昧当中念佛,当然了,佛都成就了,一切佛都得了念佛三昧,得了念佛三昧要念佛,那当然就入于三昧中念佛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那么今天释迦牟尼也是住于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这就是对于这一句的解释了。所以这都可以互通,互相的来理解,互相的来联通起来看。

  那么《甄解》跟我们的经就更加合了,这个念佛三昧称为宝王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称为宝王。从这个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一切的三昧。下面我们再看多一段:

“「导师」者,指引导他人入于佛道者。《十住断结经》曰:「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

  这里说什么叫导师?导师就是给众生指出一条正路。

  我们的导行也是,所以导行很重要。你譬如在海上,在海上水这么急,一个不小心,船就触了礁了,船的性命财宝全完蛋了。

  而导师在修行路上比船更重要,那是引导我们慧命的导航。不是引导你走哪一条路,没有堵车没有塞车那么简单。关系到我们慧命的,示其正道故,指引他这个路应该怎么走,这是一个解释。接下来说:

“《华首经》曰:「能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

  这个越说就越清楚了,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导师的。这是另外一个解释。能说法让他免于生死,出生死。

  无生死不是讲现在一般人说的,人死了就像灯灭掉了,没有了,人死了就完了,什么都没有了,不是那个意思。

  他是说你能出离生死,叫做无生死。

  不是根本没有生死,没有生死,那地狱就空了,地藏王菩萨就放长假了,那就没有这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了。

  当然一切生死,如梦幻泡影,你梦醒了之后,就没有这些事了,所以「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觉后空空无大千,正好就是这个无生死。你在梦中不醒,那就是生死相续。六道就是在梦中,能让他离开六道,这才是导师,这个导师的责任是为了这件事情而已。

  不是让你得到世间的利益,包括什么长寿等等这些啊,那是短暂的,会消失的,不长久的。

  这里说的导师,他要能够引导你直趋觉路,觉悟的道路,直接朝向成佛的道路。这样子的导师,在世间现在越来越难遇到了,已经成为什么呢?快要灭绝的动物了,频临灭绝的动物了,稀有动物了。

  不是没有,而是众生不需要了,众生不需要讲真话的导师了。讲了他听得很爽的,能够适合他的口味的,那个他需要,因为众生满于现状,甚至认为还要来做人,能再一次做人就很满足了,那你有这样子的需求,魔就乘虚而入了,你就跟魔感应,而不是跟佛感应了,这就是魔王的诡计了。

  所以有几个人看得出来呢?没几个人看得出来啊!所以我们如果不好好的把圆教道理把它听多了,听进去了。你在外面没有办法,你分不清楚,这就是我常讲的,99.9是甘露,只有0.1是毒药,你怎么有这个能力看得出来呢?

  但是我们圆教的道理听多了,明白了,你慢慢会分析,你就很清楚了,最起码你会认为我不需要了。我对于净土法门,对于念佛法门,我已经死心塌地了,已经接受了,没有人能够动摇我了。你就不会被那个0.1都骗不了你,这个很重要!所以空能法师是救你们的?还是害你们的?大家会越来越清楚。

  好,我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一起学习到这里。下来明天最后一天,非常难得大家这是我们说的常随众,明天最后一天,我们再来完成这次今年12月的最后一次的课程。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0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