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54集
2024/02/12 23:27:37瀏覽106|回應0|推薦2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54集

  我們繼續看下面註解的內容,我們昨天就是在解釋這句偈頌,好,我們再來複習一遍:

宣揚戒定精進門 通達甚深微妙法

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淨絕塵勞

  之前那堂課我們解釋了智慧。那麼下面還有一些註解,我們繼續看註解,199頁第6行:

“又《大乘義章》曰:「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其義為,真心本體明現,自性朗然,明顯無暗,稱之為慧。”

  《大乘義章》就解釋慧這個字說:「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

  所以有的人以為這個世智辯聰是智慧,恰恰相反,世智辯聰是修道者最大的障礙。之前有講過了,這個人很精明很世故,很有策略,我們講的直接點就是很有心機,他的心老是有很多種種的想法,這個人就不老實,不單純,看起來好像很有學問,而且口才好,辯才無礙,能說會道,這種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這個八難之中,就包括世智辯聰,還包括聾子瞎子啞巴神經病,世智辯聰跟神經病坐在一起啊,這不是優點,這是缺點。

  所以慧是什麼呢?是你對真心的本體明白了。所以我們看夏蓮居老居士提的這十六個字,第一個字「理明」,如果不講得深入一點,這個理明是這個道理明白了,其實這個說得很淺。

  理明就是這裡說的真心的本體明白了,真心的本體是什麼?你明白了,對於自己的本性,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暗嘛,那麼沒有無明,你清楚了,這個叫做慧。

  所以這個涅槃三德就是法身德、解脫德跟般若德。所以證法身,得解脫,全靠的是般若。

  那麼般若是什麼呢?就是明白你的自心,明白你的自性。講得直接一點就是說,你是佛!你是佛!

  所以這一關你就很難接受了,明明不是,怎麼看都不是,師父怎麼說我是佛呢?說你是佛,你承認了就是,你明白你的自心了。因為般若不足,所以不敢接受,所以一切法大家時常想打架,這一宗說這宗好,那一宗說那宗好,其實到最後都是一家人。

  什麼叫一家人呢?法身不是一家人嗎?自性不是一家人嗎?你也是佛,他也是佛,那不是一家人嗎?所以淨宗跟禪宗,你說有什麼分別?跟密宗只是在一些細微的地方,形式上習慣上有一些不同,說到了最高的地方,是一件事情。

  真心本體它是本有,那麼明現了顯現了,就是智慧,那就是自性朗然了,起作用了。我們繼續看註解:

“今經於自覺願中,首言智慧者,以智慧最上故。又佛法大海,智為能度故。如《漢譯》曰:「檀施調伏意,戒忍及精進。如是三昧定,智慧為上最。」《嘉祥疏》曰:「明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原,方皆過出,故云最上也。」”

  這裡說的五度,那是說的菩薩修行六度的前五度,所以禪定戒定慧都是好的,好東西。但是大家要知道,戒定兩個字是前五度,一直到禪定,這前面五度都不能出離生死。這個我自己在沒有接觸念公的開示之前,我還不知道這件事,一般人應該也是跟我差不多一樣。看到禪這個字,就認定是禪宗的禪,所以很嚮往很崇尚,都去修禪定去了,都去坐禪去了。我知道的還有我們淨宗念佛人,還到南傳小乘的道場去靜坐,為什麼呢?他認為自己能得定了,那才來念佛。他認為念佛不能得定,要去修禪,得定之後再來念佛。但是他不知道他那個小乘的禪,跟大乘的禪境界差很遠。

  一直到我自己看到念公將世間認為的種種的禪列入六度的前五度,我才恍然大悟!那是跟達摩祖師傳到六祖的禪是不一樣的。那個才是第六度般若,是這樣子的禪,是「本來無一物」的禪,是「說是一物即不中」的禪,到這種禪才能夠出離生死。

  所以這裡說需要智慧達解本源,你看這個提的很明顯。嘉祥大師這些都是大德,這些話都很好,處處都以自心為依歸,處處說的都是自心,你就必須要什麼呢?要你的智慧能夠達解本源,什麼人的本源呢?你自心的本源。所以「窮盡心源」,把你的心源窮盡了,這就是我們常常說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是那個「底」了,「窮盡心源」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

  「方皆過出,故名最上也」,你才對這一切一切都能超過,你真正都能出去,故名「最上」。

  所以我們看看大乘的境界是不是很深啊?淨土法門就是無上深妙禪。

  是這樣子的內容,今天大家都能夠來聽,不管你聽得懂不懂,這個善根因緣都是稀有的,等於說你們都不是普通人,當然也包括我在內,不能漏掉我。好,我們繼續看註解說:

“又從上引《大乘義章》可見智慧,即真心體明,自性無闇。”

  所以說智慧最上。現在法藏比丘他第一個要求的就是智慧,這就是我們要跟佛學的地方,佛第一個要求的是智慧。

  我們現在要求的是世間的福報,那不是向後退了嗎?這怎麼叫學佛呢?所以第一個要求的是智慧,不是求神通。現在修行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想求神通,其實說穿了,就是想得到現成的,最快的,不用花心思花功夫的,馬上可以得到的。很多人發願:願我早得神通,我才來弘揚佛法。不知道你這是在破壞佛法呀!佛這是不允許的。因為一些妖魔鬼怪他們有他們的通,他們很可以欺騙,大家都一樣,你會,我也會,他也可以冒充你。所以神通對於佛法來說是聖末邊事,這個聖是聖道,是聖道但是是聖道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不關緊要的。說它不是聖道,那就不對了。但是是聖道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智慧是最上的,我們要求智慧,不要求神通。因為說穿了,神通是你的本能,本有的,只是現在沒有開發而已。那用什麼方法來開發呢?就是要用般若智慧,所以經文就說了,說「智慧廣大深如海,內心清淨絕塵勞」,我們繼續看註解:

“故知正當智慧深廣如海時,其內心亦必清淨,無惡無過,離垢離染,絕諸塵勞。故云:「內心清淨絕塵勞」也。如《心經》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絕」者,斷也,滅也,徹無也。「塵勞」者,煩惱也。因貪瞋等煩惱,如塵垢蔽覆真性,勞亂身心,故曰塵勞。”

  塵就是塵土,勞就是煩惱等等,它擾亂你的身心,它像汙垢似的,是塵土這些,它擾亂你的身心,讓你幹什麼呢?讓你一直在那邊生氣,一直在那邊生氣,它在害你,你不知道,讓你在那邊蹦蹦跳,給你孩子一句話就氣得自己在那邊跳草群舞,佛跳牆了。要不就是成天在那邊忙,不曉得忙什麼,窮忙,所以叫做勞,塵勞的勞。如果是這樣子,你怎麼能夠做到「內心清淨絕塵勞」呢?你要是「智慧廣大深如海」了,那你必然內心就清淨了嘛,你必然也就沒有塵勞了,是不是啊?

  所以《心經》可以作為咱們這個證據,如《心經》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你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不是智慧到彼岸嗎?

  那麼這裡引了念公在講解《心經》的開示,啊,精彩啊!提供大家對般若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心經》最重要就是開頭的「照」字,照見五蘊皆空那個「照」字。大家念《心經》念得滾瓜爛熟,甚至還能背,因為它短嘛!但是能夠真正去體會到「照」這個字的沒幾個。

  什麼叫照呢?無心就叫作照。有心叫做想。

  你看我們也念《心經》,也能講經,法師也能說五蘊皆空,但是他並沒有度一切苦厄,因為他不是照,他是有心,叫作想。觀世音菩薩他是照啊,他能照見五蘊皆空,照的意思是離開了我們的妄想妄念,像鏡子照東西一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根頭髮也不會給你照錯,你有多少白頭髮,一條條全都出來了,毫髮不爽。但是鏡子它沒有分別,沒有愛憎,不留痕跡。

  照相的底片就不一樣了,現在不用底片了,現在都是用晶片,沒有底片了。以前我們照相用底片,底片你照了一張,你必須要換另外一張才能夠照了。如果你再按多一次就不行了,重疊了,不是模糊了嗎?它就留了痕跡了,你再照就重照,就毀掉了。

  但是鏡子沒有這樣子的事情,你照一千次一萬次,一點也不會錯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就是無心啊!你這個像,你這個東西,沒有來的時候,它不會說去迎接你來,它不會。東西走了之後,馬上就不再留一點點的痕跡了。這就是它沒有取捨,沒有愛憎,也不會說白種人,我就多照你這個優點,黑種人,我討厭你,我就不照你的優點,都沒有分別,它無心,無心所以清楚,這就叫做照,也就是觀照般若,這是不跟小乘共的深般若,是這樣子的智慧,智慧到彼岸,他就照見五蘊皆空,他就能夠度一切苦厄了。他自然嘛!

  你這個智慧是什麼?你知道這個色受想行識都是沒有的,現在連科學家都懂得了。色是什麼呢?色是由於眾生的錯覺,是吧?就是妄,那妄就不是真的了,五蘊皆空了那你還有什麼苦厄呢?沒有塵勞了,沒有塵勞那不就清淨了嗎?也不就沒有苦了嘛,所以這是很自然的。我們繼續看:

超過無邊惡趣門 速到菩提究竟岸

“如上智慧深廣,清淨絕塵,故超越無邊無數畜鬼地獄之門,不墮三惡道,故云「超過無邊惡趣門」,並迅速達到菩提之究竟彼岸。”

  「無邊」這兩個字好啊,惡趣門指三惡道的門,到餓鬼道那邊有個門兒,到畜生道有個門兒,到地獄一個門兒,一共三個門,可是它無邊啊,無邊啊,就是告訴你,進入三惡道隨時都會進去,都可以進,這個門是無邊無數無量,在你前後左右,都是這個門,在你舉足下足之處,它都是那個坑,隨時掉進去,隨時隨地你都可以入三惡道,這就不是我們一般人的觀念了,一般人的觀念是什麼?地獄在哪裡呢?下面啊!下面哪裡是地獄?地球的下面是一團火哪是地獄呢?我們認為地獄在下面,天在上面,那上面下面左邊右邊就沒有了,轉一個空間就是了。所以眾生造了三惡道的因,當然最後就叫你入三惡道,上下前後左右都可以入,這就是轉一個空間而已嘛!我們再看:

“菩提,覺也。菩提究竟岸,即究竟覺也。《三藏法數》曰:「究竟即決定終極之義也。謂能覺了染心之源,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故名究竟覺。」是為菩薩大行圓滿,究竟至極之覺,即成佛之位也。”

  那麼只有你智慧廣大,內心清淨,絕了這個塵勞,甚至超過無量無邊無數不可說不可說的惡趣門,這個惡趣門對你就沒有妨礙了。

  所以我們說我們時時常常要像菩薩一樣善護己念,我們前面讀過了,這個惡趣門不是只有三惡道才是。如果你以成佛的定位來看,六道都是惡趣,甚至聲聞緣覺菩薩都是啊。那麼這樣子超過,才是到達究竟岸。

“法藏比丘為度生死,首求智慧。以慧照故,內心清淨永絕塵勞,於是杜塞惡趣,速證究竟果覺,故云「速到菩提究竟岸」。”

  我們再用很多註解來解釋這些內容,讓大家更加更加的清楚。

  「超過無邊惡趣門」,那超過了之後,你要去那裡呢?「速到菩提究竟岸」嘛,你很快就到了,菩提就是佛果,究竟的彼岸也就是圓教的佛果。下來說:

“「岸」者,彼岸也。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究竟岸」者,究竟涅槃之位也。”

  生死是這個地方,此岸。涅槃是彼岸,這就到了彼岸了,到了究竟位了,成佛成圓教佛果了。下面我們繼續看這句經文:

無明貪瞋皆永無 惑盡過亡三昧力

  他說我的無明跟貪瞋永遠都沒有了,無明全沒有了,那就是佛了。

  所以都不是什麼很繁雜的事情,是我們把它搞複雜了,把它搞複雜之後,我們以為非得要這麼複雜,才能夠到達最後終點,不是啊!

  你只要一破無明,一破無明在別教是地上菩薩,在圓教你還是初住,一共是四十二品無明,到了等覺,你破了四十一品,你還有最後一分的生相無明,這個阿賴耶識怎麼出生的還不明白,到最後一分也破了,就成佛了。我們繼續看註解:

“「無明」,癡之異名。《大乘義章》曰:「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無明貪瞋,即三毒。由於智慧到彼岸,並因三昧之力,故三毒永無”

  所以是「惑盡過亡三昧力」,無明貪瞋都永遠永遠沒有了,不會再出現了。貪瞋痴是三毒,當然三毒是不應該有的,無明也沒有了,無明就是愚癡啊,愚癡跟智慧正好是對立面兒,你這個般若智慧生出來了,無明表什麼?表黑暗啊,你一點燈,這個暗就沒有了,千年的黑暗,你彈指之間就消失了,一下就消失了,一下就消滅了,消滅了,不就是沒有無明了嗎?就照見種種物見種種色。「智慧廣大深如海」,無明貪瞋都永遠沒有了,可以永遠沒有了。

  所以這個執著很厲害!我們就是被這個害了,誰害你的?你自己害你自己的,就是被這個執著卡住卡死了!但是佛告訴你,本來沒有。所以你真正明白之後,就覺得很冤枉。所以《心經》不是說了嗎?無無明,無明前面加個「無」,無無明,妄生分別執著,就成了無明了。那無明是我們生死的根本,愚癡是最大的障礙。那無明就糊塗,糊塗之後就顛倒,顛倒之後就會造業,造業那一定就有果報,就有六道。

  下面再引念公在《心經》的解釋,因為我們不會在七寶淨土講堂講《心經》。我們專修淨土嘛,但是遇到跟這個內容有關聯的,我們照樣引用也是念公他自己的開示,這樣子我們也就有機會聽到念公在別的地方的開示了,因為都很殊勝!也很難得!師父就忍不住把它引過來跟大家分享,下面就是念公的開示了。

  說在佛將要入涅槃的時候,佛就入種種的境界,入種種的禪定,入種種的空間,去幹什麼呢?,去找這個無明,找無明找不到,出定之後說找不到無明。於是就說無明不可得,那無明要是不可得,無明都沒有實際的體性,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可以拿得出來的,那麼這樣子無明就沒有了。

  這是《涅槃經》中世尊大悲慈父給我們的最寶貴的開示。入種種禪定,種種境界,所得的結論,就是佛找無明實性不可得,所以說無無明,這是頓法的關鍵。

  以前我不是說過,我還當居士的時候,在怡保就遇到一位女眾,開始她十多年是修南傳小乘的,後來就聽到淨空法師的光盤,然後也接觸到《心經》,她也念《心經》,她喜歡《心經》,也背《心經》。我就跟她說:「經文妳不是很熟嗎?經文後面無無明說的是什麼?」她說:「我不知道。」「妳念了那麼多年了妳怎麼不知道呢?」無明本來沒有,叫無無明。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本來沒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佛都已經入種種禪定,種種境界,告訴你,找不到無明了,你還在無明當中,那不是徹底的無明嗎?是不是?

  所以你要對這個問題體會很深,根本就沒有無明,你本來成佛,又沒有無明,你又本來成佛,那你跟佛還有多少距離呢?

  所以是允許有頓的,不是一定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有漸教也有頓教,這個頓就是剎那成就。也有漸啊,漸就是需要三大阿僧祗劫。那就看你自己的根器了,你能信多少?大家想想是不是啊?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大家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是因為無明,就因為妄想執著,就變成這個樣子了,變成眾生了。但是無明實性找不到,這個厲害!但是有幾個人聽到這件事情?所以你不知道,你不承認,你整天就告訴自己我業障深重了,我業障很深。業障也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你一說有,業障它就有。這是印光大師說的,業障本無。你說我有業障,那他這個「我有業障」就形成一個業障,它本來沒有。

  佛法很妙!我越講越激動!你看像達摩祖師要慧可把心拿來!慧可拿不出來。

  就好像在做夢,你夢見老虎要吃你了,或者跟一個美女在那邊談戀愛,這種種的老虎要吃你,嚇壞了!談戀愛種種的歡喜,夢一醒過來,全都沒有了嘛!所以只要醒一醒,夢就完了。不需要把老虎趕走,在夢中把老虎趕走,那不是很好笑嗎?或者請大家來夢中幫助你抓老虎,用不著,是不是?用不著啊!實在是做夢,這一切都是空的,夢中有老虎根本不存在,大夢一醒,原來自己臥在舒服的床上還在賴床。

  一切現成的,本來是佛。所以永明大師就說:世尊涅槃時關於無明不可得的開示,眾生應該拿骨頭做筆,皮做紙,血當墨,來書寫報恩。永明大師是誰?說這樣的話啊!那我們現在有機緣聽到這句話,無明本無,本來沒有。那應該感恩啊!感恩要用你的骨頭來做筆,皮做紙,用血來做墨,來書寫,來感恩啊!看到這句,我真的是五體投地!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三惑(見思、塵沙與無明)俱盡,過失皆亡。”

  「惑盡過亡」,惑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無明都沒有了,貪瞋痴也沒有了,那還有什麼過失?過失也沒有了,過失也就沒有了,這是由於三昧的力量,三昧是定。我們繼續看註解:

“「三昧」者,正定,正受,等持。《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

  三昧叫等持,就是沒有昏沉,也沒有散亂。繼續看:

“至於諸三昧中,唯有念佛三昧,最尊如王,至貴若寶,故《大集經》中稱之為寶王三昧,此處所指,應即此三昧也。”

  三昧之中,以念佛三昧,稱為三昧中王,稱為寶王三昧。最尊如王,因為最尊的,沒有超過王了。「至貴若寶」,價值最高的,沒有超過寶了,所以稱之為寶王三昧。

  那麼惑盡過亡三昧,那也就是佛佛相念,也就是念佛三昧了。

“末後「力」字,表以上種種盛德,乃由此三昧力也。故云:「無明貪瞋皆永無,惑盡過亡三昧力。」此六句願文,以智慧為首,以寶王三昧及定慧等持為結,實有深意。”

  所以這就是由於念佛三昧的力量,這個地方就是定跟慧。一上來就提倡智慧,前面講了很多智慧,最後就提到了定,所以慧跟定都是重要的,但是慧居首位,慧擺在前面。所以底下還有幾句,我們繼續看經文:

亦如過去無量佛 為彼羣生大導師

能救一切諸世間 生老病死眾苦惱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進定慧六波羅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

  那麼註解也說:

“上之一段願文,求佛之覺他德。首四句表法藏比丘願如過去無量一切諸佛,為一切有情之大導師,導引眾生,離苦得樂,從迷得悟,出生死海,入佛知見;並以種種方便,令一切眾生得無畏力。”

  法藏比丘他發這個願,他也要像過去的無量佛一樣,為一切眾生做大導師。法藏丘繼續發願,要做一切眾生的大導師。那麼這一切眾生也包括了等覺菩薩,包括等覺菩薩,所以你看他的願有多大!不只是對人道或者是天界,連等覺菩薩他也想幫,連等覺菩薩他也想做大導師,來幫助等覺菩薩,要充當一切眾生出生死苦,得究竟樂的大導師。我要能救度一切世間的六道、二乘跟菩薩,解除生老病死種種的苦痛。

“故曰:「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諸世間」者,淺言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世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皆在生死海中,故願救度。進言之,則地前諸位亦是世間,無明未盡,亦應度脫。”

  一切的世間苦,這也包括三賢位的菩薩,因為三賢位還有無明啊,要破無明,那也應該救度。所以法藏菩薩發的願廣大,包括等覺都要救,都要度脫,因為無明沒盡,他還是苦,那他的苦只是比我們輕微而已。法藏菩薩的願是要把生老病死種種苦都給度脫。地前三賢他沒有我們的分段生死,但是他還有變異生死,從一地到一地,它有變異,都要度脫。那麼下來看經文說: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進定慧六波羅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註解說:

“「常行布施」以下四句,顯法藏菩薩無盡大悲之本願,願常行六度,普度眾生。”

  這是說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波羅蜜。

  「未度有情令得度」就是還沒有度的有情,我要叫他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就算沒有得度的眾生,我也要度。那麼他已經開始在走上覺悟的路了,就好像對於菩提心一樣,沒有發菩提心的,我要勸他發。已經發起的,我要叫他增長。已經增長的,我要護持他成佛。所以我們這個度生,是應該全部包括這些人都在內的,對於自己當然更應該是如此,你自己不能夠做個榜樣,不能給人家當示範,你能說不能行,往往言教不如身教。所以看看你是以身弘法?還是以身謗法?有些人嘴巴說得很好,做的全是謗法,這是以身謗法,這個破壞佛教就更加的嚴重了!我們繼續看下來說:

“《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又《大日經》曰:「大悲為根。」今法藏菩薩亦復如是。以大悲故,廣行六度,普度群生。

六波羅蜜,即六度,是證涅槃之正因。願行六度,即「法門無邊誓願學」與「佛道無上誓願證」也。又布施治慳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瞋恚,精進治懈怠,禪定治散亂,智慧治愚癡。

常行六度,是即「煩惱無邊誓願斷」也。自覺覺他,以己之覺,普覺眾生;以己之行,導引眾生;以己之德,迴向眾生,是即「眾生無邊誓願度」。故下云「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拯濟負荷,悉登彼岸。此之四句,實攝四宏誓願。”

  那麼下來又是經文了,這句經文很重要很重要,我們常常都拿來跟大家勉勵勉勵:

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

  我們繼續看註解: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恆沙」者,指印度恆河之沙。因恆河沙多,又因大眾眼見,故佛常引為喻。”

  那麼簡單的意思就是,你供養恆沙這麼多的佛菩薩,不如你堅勇來求正覺。下面繼續來解釋這句,註解說:

“文意為,假令供養如恆河沙數無量諸佛,「不如求正覺,堅勇而不怯」(上為《漢譯》原文)。今此經文,正與《華嚴普賢行願品》一味。《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引一段《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說「一切供養,是法供養最」,這個「最」就是最殊勝了。什麼叫法供養呢?就是「如說修行供養」,如什麼說?如佛所說,如善知識所說,善知識說的,佛說的,我去修行,這叫聽話。這個是供養。

  不是說你要拿什麼錢,拿什麼頭目腦髓,要利益眾生,讓一切眾生得到利益。

  那是供養佛,你現在不是給麻雀吃一點米。你現在是供佛啊,是為了利益眾生,這種平等就是佛教偉大的地方。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這也都成為法供養了。

  這種供養跟前面相比,這裡做了很多的比較,前頭說的是千萬分,億億分,不如我們這個法供養的千千萬萬分之一,他也趕不上,一直到不可說不可說萬分之一,他也趕不上。

  所以這裡就告訴你:「堅勇求正覺」正是法供養。清楚了,「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就是要明識本心,達致本性,要認識你自己,你本來是佛。

  所以這裡頭我們也看到你供養恆沙聖,而且這裡的說的聖,他要求的條件還不是世間一般的聖人,更不是出世間四聖道那些聖人。這個聖指的是文殊、普賢這種水平的聖人,我們想供養你也遇不到了。

  所以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求正覺是什麼呢?前頭說了很多了,是自覺。所以因此我們說到,為了要普度眾生,首先是自覺。這兩句話,跟我們剛才說的,是一致的。你供養恆沙之聖,你不如也堅勇來求正覺,要自覺,以自覺為首。下來說:

“以「堅勇求正覺」是法供養,是真供養,供養中最,故勝於以餘物供養恆沙諸聖也。上文中「俱胝」,此云千萬。「那由他」,此云萬萬,以下則為更多之數。最後「優婆尼沙陀分」,將大地碎為極微之微塵,其數眾多。法供養之功德,如地球所有微塵之總數,至於財物供養之功德尚不及一微塵,更何能比於地球微塵之總和?此乃盛讚法供養功德不可思議。此較量彌顯法藏菩薩「堅勇求正覺」,其功德遠超供養恆沙諸聖。”

  那麼這裏他講自覺的重要性,那就說得更清楚了,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供養無量無邊眾多的聖眾諸聖,這個就稱為「外慕諸聖」。前一兩堂課學過了,還記得嗎「外慕諸聖」?「外慕諸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呀!供養恆沙聖是「外慕諸聖」,是好啊,是必須的。但是相比較之下,那都還不如堅勇求正覺,堅勇求正覺是什麼呢?「外慕諸聖」下來還有一句,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內重己靈」,這兩句話都要,我們既要「外慕諸聖」,又要「內重己靈」。當然這裏頭再要比較之中,法藏比丘就提出了,這樣子「外慕諸聖」,不如「內重己靈」,堅勇求正覺,就是「內重己靈」。

  現在把蕅益大師幾句話再補充一下,大家就更加的清楚了,說明這個自覺的重要。蕅益大師說:「自未能度,云何度人,如被漂者,欲拯岸行」,這句話很有意思啊!你自己還沒有度了自己,你怎麼度人?云何度人?你談什麼度人啊?你怎麼樣去度人?你何能去度人?你自己還沒有把自己度了,連「己靈」都還在沉淪,還在昏睡之中。

  觀自在,你在觀你的自性在不在?它在睡覺,你用的全部都是妄心,你有什麼資格談覺他?所以這個很可笑!

  蕅益大師這個比方很不容易體會,要把這個體會深了,那對我們就很能夠警覺了。

  他說「如被漂者」,被水所飄流,你現在在狂流之中,自己都要死了,都要人家救了,你在水流之中,你現在還想去救岸上的人,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子,「自未能度,云何度人」呢?「如被漂者,欲拯岸行」,這個話就很深刻了。你自己正困難,你自己還在河裡頭飄,頭出頭沒,你看到岸上有人在打架,你很慈悲,你還想去救岸上的人。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就是在這個地方上還不明白,學佛沒幾天,他就說我要去度眾生,我要告訴他,有個西方極樂世界。那你對極樂世界還是很模糊是不是?

  所以我們不是阿羅漢那個樣子的,只求自己覺悟,不管他人。正是為了真正的要去管他人,要負責任,要認真徹底去貫徹,那只有先度自己了,就是這個關係,為了要度他,所以要先度己。

  不是為了我先要自己先解脫,我就先來解脫,解決我的問題。這個就是前後的關係,這個重點就很清楚了,是不是?

  底下又是八句了,這八句就是前頭的總結,前頭說了許多願意什麼,願意怎麼樣怎麼樣,實際就是為了這八句,而這八句就是大家都常常念的,阿彌陀大願王,他發了四十八願,也就是下面發四十八願的核心,所以四十八願就只是這幾句話,它的更具體更詳盡更完備的發揮跟補充,就是這幾句話的完整補充,所以這八句就非常重要了!我們看經文就是這八句:

願當安住三摩地 恆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廣大清淨居 殊勝莊嚴無等倫

輪迴諸趣眾生類 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無邊苦眾生

  是不是八句12345678,以後發的四十八願就是這八句的詳細解說而已,所以你看這八句是不是很重要?我們要常常反覆的來看這八句,我們先看下面這一小段的註解說:

“上之八句是求成佛攝淨佛土願,此八句實以上諸願之總歸,亦是下四十八願之核心。《普賢行願品》曰:「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屬於眾生。」為成就度生事業之究竟方便,故發大願攝淨國土。”

  那麼這句經文「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我們先看這句的解釋。說我願意安住在正定之中,可是在正定之中,我是老放光明,普照一切。安住於正定之中,是體。放光普照一切的照,是用。所以有體就有用,體用總是相聯繫的。

  這兩句也表明定慧等持,安住三摩地是定,恆放光明是慧。所以修持要像什麼呢?要像鳥有兩個翅膀,有雙翼,鳥一個翅膀,你叫牠怎麼飛呢?車有兩個輪,都要並運的。定慧要等持。

  恆住三摩地,又遍放光明,那就是寂跟照也是同時。

  所以有的人入了定之後,他就不能照了。有的一照,心就有所住,甚至散亂。他就是不能夠同時。我們就是這樣,我們一照,心就亂了,一動念頭,就不能自己就失控了,因為我們的定跟慧不夠。

  寂是體,照是用,也就是體用不二。理體跟事用不是兩個,你不能把它分成兩件事。事是理的事,理是事的理。正是《華嚴》的所謂事理無礙。理,本體。寂然不動,如如不動。可是他要起作用的時候怎麼樣呢?這個「事」感而遂通,通是通達,就是有所變化。

  這不動跟通達在眾生的份上,它就是矛盾的,它就有障礙,而且是兩回事。動的時候,外面動,就連心也動。不動的時候,比如在靜坐,身不動了,可是這個頭腦還是天馬行空,他閉著眼睛,你以為他什麼都沒想,入定了,其實他想的比他張開眼睛時還多呢!壓都壓不住,所以還是凡夫。

  只有達到忘照同時的人,可以真實體會事理無礙的境界。這個我們沒有辦法,但是有個辦法,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有辦法。現在不要去想它,沒有辦法啦!

  那麼下來註解就解釋了三摩地,下來我們看註解說:

“「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上句中「三摩地」即三昧,正定。願安住於正定之中,常放光明,遍照一切。又上句,寂也,體也;下句,照也,用也。此二句正表定慧等持、寂照同時、體用不二之妙德。”

  下來我們再仔細的來分析一下,頭一句「願當安住三摩地」,三摩地我們已經知道了,就是正定。三昧譯的是音Samadhi,正定譯的是義。我願意老住於正定之中。對我們馬來西亞的人來說,老住於..我們不習慣,不慣用這個字。我們說我願意一直都住在正定之中。在正定之中,這就是常寂光這個寂字了,這個是寂。正定那還不寂嗎?這就是體。

  底下是恆放光明,遍照一切。下一句是照,是用,所以有體就有用,還要有照用,所以體用總是相關聯相聯繫的。這兩句表明什麼呢?表明定慧等持。

  所以有的人一照,這心就狂亂,心就有所住,就卡在那邊的,你不要說狂亂,心有所住,它就是不能同時。

  只有寂照同時,這才真正是寂,真正是照。所以教中有名的偈語說:「境為妙假觀為空,能所兩亡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這個忘跟照哪裡有先有後呢?所以說是寂照同時,也就是忘照同時。

  那麼這一些在修行人實際在實踐當中,是可以達到的,從這個地方下手,才能夠真正體會經中的意思。如果只是兩個輪流交換,當着是一個全部了,這個不是同時。那還需要很好的繼續祈禱,發願,懺悔,修持。

  體用不二,體跟用不是兩個,這就是表明法藏菩薩這樣子的德,所以他「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這也就是《華嚴》的所謂事理無礙。理是寂然不動,事是感而遂通,通是通達,有所變化。

  前面講過了,這個通達在眾生,是很難統一的,不能夠統一的。放下的人,他就是可以統一了,事理是無礙的。好,接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放光表修德,其體為性德。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土即常寂光,身即無量壽、無量光如來。故安住寂定,恆放光明,遍於一切。”

  我們常常提到這些內容,什麼內容呢?就是這些「寂而常照,照而恆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大家要知道,這些都是甚深的般若。

  所以外面的人就批評我們念佛人,說就只會念這句阿彌陀佛,經也不聽,道理也不需要知道,就行了,一句阿彌陀佛就成功了。

  那在沒成功之前你用什麼來解決自己的煩惱習氣呢?還有種種的分別執著,妄想憂慮,這些都需要般若智慧才能夠解決啊!沒錯!因為現代人的毛病太嚴重了,你要他老老實實,不打妄想,什麼萬緣放下,就一心的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不但是年輕人做不到,老婆婆老公公都不容易做到。

  所以我們七寶一直強調:聽經的重要,開智慧的重要。所以我們的宗旨,就是依念公所提倡的「般若為導,淨土為歸」,理明,信深,簡單說,道理清楚明白了,然後你再念這句佛號就不一樣了。

  我們繼續看註解,解釋說放光就是修德,它的本體就是性德。所以性德跟修德這兩句話裡頭,都顯現出來了,在這句經文裡面都顯現出來了。他這兩句話就是符合「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寂裡頭它老是在照,老是在照之中,而他永遠沒有失掉定,沒有。你看四十八願當中提到菩薩到多少多少世界去供養,但是不失定意,他仍然在定中。所以淨土最高的稱為常寂光土,是四土之本。那麼這樣「寂而常照,照而恆寂」,所以能夠安住三摩地,能夠恆放光明照一切。

  所以在這個情形之下才能夠「感得廣大清淨居」。

“至於所感得者,乃「廣大清淨」之佛國也。句中「居」字,即指國土。”

  「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法藏比丘說:我要以這樣子來感得廣大的清淨居。居就是住所。所以我們叫做魯迅故居,宋慶齡故居。這個居就是住的地方,這裡說的就是國土,凡夫說的就是住宅,佛說的就是國土。他說我願意感得廣大而清淨的一個佛剎佛土。

  這個佛剎佛土是「殊勝莊嚴無等倫」,這個殊勝莊嚴沒有能相比的,極樂世界沒有邊際,就是這句廣大的意思,正是廣大。

  《往生論註》說佛土莊嚴入清淨句中。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說:「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是如法藏心願,極樂是個清淨國土,法藏菩薩所求國土不但是廣大清淨,而且是「殊勝莊嚴無等倫」,「無等倫」就是沒有能夠相等相比的。「殊勝」是微妙奇麗並有超絕的意思。

  下來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一切眾生都在輪迴之中,很快的到我的國土來享受安樂,不要再受苦了,受夠了,受夠了,可以來了,是時候可以來了,來了你就可以離苦得樂,所以慈悲心就是這兩個字,慈的含義是與樂,悲的含義是拔苦,把他的苦給他拔除了,這叫做悲心,使他得到快樂,這個是慈心,這是慈悲啊!不是帶他去卡拉OK給他唱歌快樂,快樂回來之後,他又難過了。你看這一個瘡,你給他治好了,這就是拔苦了。而且你還使他健康,身體舒適,這個就是與樂。

  那為什麼要這樣放光明,照一切,常住三摩地?就是為了要有這樣子的一個地方,使一切眾生來到我剎來受安樂。

  我們這個世間的詩人的一個遐想,這些詩人幻想很豐富,你看在他的詩詞當中,也顯露了超俗的安樂境界,所謂的世外桃源,不食人間煙火,如神仙的生活,這也是表現出比一般俗人安樂。但是跟佛門所指的真樂,是不一樣的。他們所謂的樂也只是暫時的,還在六道嘛!還是要受業力的支配。而他們所謂的種種樂境,也是虛妄的。

  法藏比丘所願求的這個,才是徹底的,什麼叫徹底呢?恆常不變!堅固不壞!這個就徹底了。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無邊的眾生都自願的度盡。

  所以這八句話,就是後來成就了極樂世界。種種的願力,就是以這八句為核心。

  所以上面說這個的時候,他的發心跟下面的發心只是有廣略的不同,略就是這八句,廣就是後面的四十八願,但是是一個心。

  所以法藏比丘的發願不是一個狂願,一個虛願,更不是喊口號。

  現在有人發願在佛面前喊口號,我要怎麼樣又怎麼樣,喊那些口號,接著又沒有行動。

  所以他這個是很具體的,首先是要達到這一步,然後以這個來感得,這樣子才能夠,這樣子才行。

  所以後面莊嚴妙土他也說,他發了願,得到印證之後,他說是「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妙土是在真實智慧的流露之下所顯現的。所以要度眾生,要成佛,這裡頭就很清楚了。你怎麼度呢?要感受這樣一個莊嚴廣大清淨的佛國,這裡已經告訴你了,這樣子才能夠徹底的度眾生。

  請問我們在座各位,你有什麼土啊?最多不是多兩塊地,自己都還在穢土,一堆爛泥土。自己還是糊里糊塗,都沒有成佛,智慧都沒有開,自度都沒有把握,還想度人?哎喲,這就是狂願,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毛病。

  你看看法藏菩薩他的示現,我們就應該要有所警覺了。這樣子才能夠從經典裡面得到真實的法益。下面解釋「廣大」:

“「廣大」者,即經中「寬廣平正,不可限極」。”

  廣大就是經中說的這八個字「寬廣平正,不可限極」,極樂世界是非常寬廣,是平的,正的。不可限極就是無有窮盡,沒有邊界。

  所以從這個話裡頭我們都可以體會。所以《觀經》就說:西方極樂世界,去此不遠,不遠啊!可是《阿彌陀經》說是去此十萬億佛土啊!十萬億個佛土啊!

  一個佛國是有多大呢?現在這個天體,你說這個星雲恐怕還不夠,還不夠。要經過十萬億個,咱們暫時就用星雲來說吧!要經過十萬億個星雲,你需要多少多少個光年啊?多少億個光年光的速度才能夠達到?

  可是怎麼說去此不遠?所以你看這兩句話,你就明白了,極樂世界是在哪兒啊?極樂世界是在那個地方,沒錯,肯定有。但是它沒有極限,沒有極限它就遍一切處了,那就遍到我們這個房子裡頭來了,遍到我們這個講堂裡來了,是不是?你說很遠嗎?

  所以我們都要善於體會經中的文句,不要輕易的放過。

  但是在我們心中有極限的話,那就是極樂世界去此十萬億佛土了,我們心中還有障礙,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還有極限,那就是十萬億佛土。

  如果打破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極限了,那就「分明在目前」了。你看《淨修捷要》我們學過了。所以大家對這件事應該有一些認識。

  「無有極限」「分明在目前」,說的是「理」,說的是我們的本體,我們的自性,自性哪裡有十萬億佛土?哪裡有哪裡到哪裡?沒有啊!

  十萬億佛土說的是事相,事相上你還有分別執著的時候,極樂世界就是十萬億佛土。

  但是十萬億佛土也遍一切處,所以一切都是當人的自心,自心可以是無量的佛土,自心也可以是分明在目前,這都沒有妨礙啊!下面我們再看註解:

“「清淨」者,即「清淨莊嚴,超踰十方」,故云「廣大清淨居」也。”

  清淨就是「莊嚴清淨,超踰十方」,沒有垢染,沒有汙濁,就是清淨,所以說是廣大清淨居。

“如《往生論》所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還有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鑾他也特別注重這幾句,他說三種莊嚴入一法句,極樂世界是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三種莊嚴入在一個法句裡頭了,所以這個文字就非常富有禪機,一法句是什麼呢?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所以清淨很重要!

  所以漢譯就稱為無量清淨平等覺,大家都知道,佛是無量光無量壽,同時佛也是無量清淨,漢譯稱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心淨則佛土淨。那為什麼極樂世界莊嚴呢?他的心清淨啊!一法句就是清淨句。他底下就點破了,點破了,這是教下跟禪不一樣的地方。說到這兒,它就是禪機,一切莊嚴就是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然後你就在這裡剎車,不往下面說了,這就是禪宗祖師的語錄。你繼續走,給它道破了,那就成為教下。

  所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說他是清淨莊嚴,他就是清淨莊嚴無為的法身,而流現出這一切莊嚴,一切莊嚴又入到這一個法句,這一法句流出無量莊嚴,所以這是緊連著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就感得這樣一個廣大清淨之居。廣大清淨之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是體。流出種種依正莊嚴,這是用,這是用。那麼下來再繼續看一段註解:

“無為法身,體也,從是流現極樂依正莊嚴。故云:「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

  因此他的殊勝跟莊嚴,就是沒有等倫。就不像我們世間,我們要建設一個什麼,就多少工程師在那邊搞設計比賽,在那邊看誰得獎,在那邊勞動所建立起來的一個居。它這個不是這樣子的。

  他這個是從真實的本體所流露的,所以因此他的莊嚴他的殊勝,沒有能夠相比的。

  那麼下面「無等倫」的內容跟註解,我們明天再來跟大家繼續一起來看。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2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