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07 11:06:28瀏覽63|回應0|推薦1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52集 七寶淨土講堂主席慈淨老師,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一起來學習《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也就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我們現在在第四品,昨天我們學了一點。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來看看,從經文這句來看起,我們將經文的一小段再重複念一遍: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 那麼前面幾句經文我們解釋過了,也學了一些註解的內容。我們今天來解釋「沙門」,請看註解在188頁最後一行: “「沙門」原為出家人之通稱,包括外道。後始作為佛教僧侶之專稱。義為勤息。《會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諸惡故。」” 原先各種宗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門」,後來成為佛教僧侶的專稱。沙門是梵語śramana,意思叫勤息,這是中文翻譯的,一般的解釋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裡說勤修一切善法,息滅一切惡法。熄滅一切惡法。 “至於《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此則「沙門」之深義也。” 《四十二章經》還有更深一層的解釋,說:「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這個親就是親情,親是難捨能捨。所以作為沙門,要看看沙門的定義,什麼叫沙門呢? 所以最可怕的就是在袈裟下失卻人身,把這個人身給失掉了,你披著袈裟把難得的人身給丟掉了,再也沒有人身了,這是最可怕的事情。 所以要識心達本,識自本心,達自本性,要能夠解無為法。不是搞一些有為的東西。 通願法師第一次跟念公見面,念公就對她說:「我們一般人常常都是這樣,明明是無為法,但是到了很多人的手中,就變成有為法了。」那麼她就回念公說:「明明是無漏法,到了大家手中,就變成有漏法了。」所以這就叫做沙門。 「號曰法藏」,當年世饒王出家,這個法藏就是將來成佛的阿彌陀佛,將來成就的阿彌陀佛。 “「號曰法藏」。法藏即世饒王為比丘時之法名。《漢譯》為「法寶藏」;《吳譯》為「曇摩迦」;《唐譯》為「法處」;《宋譯》為「作法」;《大論》為「法積」。唯《魏譯》為《法藏》,今經沿之。諸本不同,祗是譯者用辭之異而已。” 我們要知道,這個世饒王的名號,是見於漢譯才有,僅存的五種原譯本,只有漢譯才有這個名字,魏譯沒有。所以我們要會集就是這個意思了,把各種譯本裡頭所有的精華之處會集在一起。世饒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這是指在因地。 「聞佛說法,歡喜開解」,聞到世自在王如來說法就歡喜,內心踴躍啊!所以說經典你看到最後都是「皆大歡喜」,聞法之後歡喜,而且不僅僅是一般的法,而是要開解啊,要開解。 所以我們研究經教學教的人,研究種種經典,這個到了你突破的時候,突破了,叫做「大開圓解」,你要開圓解,不但開圓解而且要「大開圓解」,這就不是在書本裡頭學問的一個範疇了,你就超越了,就突破了。 所以經藏裡頭都是指路,給你指一條路,我們叫指路牌,從指示裡頭你就看到月亮了,告訴你那邊是月亮,那邊是月亮,不是手指頭是月亮,這手指頭只是一個指示而已。你明白了,你就開了圓解了,都是圓融的知了佛的真實義了,所以開解就是這個意思,大開圓解。 那麼參禪的人需要頓悟,之後證悟三關齊破,一關一關的破。 念佛也可以,我們念佛也可以。一個是往生、一個是現身可以證,證什麼呢?證得念佛三昧,事一心理一心,到了理一心,那跟禪宗的開悟就是一樣的了,都是破無明了。 所以修持那都是自然它會有一個果實,最後能夠開顯你本來的智慧,本來的德相。 那麼這裡說「尋發」就是隨即,緊接著就發了,發了什麼呢?發了無上真正道意,無上真正道意那就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是發菩提心。所以發心是關鍵。 現在我們說修行人的第一個是要有出離心。這個出離心不光是身出家,身出家當然這一步已經比凡夫俗人強了,但是要心出家。 那麼菩提心言說就不大好簡單的說了,那麼發了無上真正道意就是這些心全都發了,發了菩提心,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一起都發了,齊發了。然後就「棄國捐王」,所以王位也不要了。 那麼念公就說了一句話,說現在我們佛學院的學生,就是因為想當方丈,念念不忘這個,本來學習很好的,在班上也是前列,就是名列前茅,現在就神經失常了,所以他心沒有出家。 「棄國捐王」,他這國王王位都不要了。所以印光大師他不當方丈,不是想做這些事情,一定要當成什麼法師,講經說法,升座,天下聞名,弟子滿天下,這恐怕都還是世間的一些名利思想摻雜在裡頭。你有弘法的心,有度眾生的心,但是還有世間的名利地位這些思想摻雜在裡頭,那都不純了,所以我們要歸於純。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所以法藏比丘他的純,我們在下來的經文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緊接著的經文就是描述這件事情了。他不但能捨棄國王之位,這他都不要了而出家,名叫法藏。 “又「藏」者《探玄記》云有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一切法為所藏故,名法藏。如《嘉祥疏》曰:「在能蘊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開佛法藏故,名為法藏。” 《探玄記》提出四個意思說,它能夠含攝、能夠蘊積、能夠收藏又能出生,而且是無盡,所以稱為法藏。這就是暗暗的指示,說的是什麼呢?說的就是我們的自性了,法藏就是一切眾生自性裏頭本有的無盡的心地寶藏。下來繼續我們看經文: 【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 底下就是法藏菩薩到世自在王前發願了,接著都是法藏修學一系列的過程,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從這裡吸取了阿彌陀佛是如何成功的?他走的是什麼樣的道路?我自己應該怎麼樣?我應該生出什麼樣的感動來向佛學習?將來要成功,和阿彌陀佛發同樣的大願,這才是學佛。不是佛學,佛學是學問。學佛是應該向佛來學,學得跟佛一模一樣,跟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叫做學佛。 “本段盛讚法藏比丘出家後修行之德。” 這就是這位國王出家以後,他的心願和行動。 “「修菩薩道」,自《吳譯》,表法藏菩薩直趨一乘,不落權小。” 修菩薩道這是大乘法,佛在《法華經》就說了,阿羅漢是化城。佛說只有一乘法。所以在方等裡頭,佛就喝斥這些羅漢聲聞都是焦芽敗種,是腐敗的種子,焦了的芽,不能發起大乘心,不能淨佛國土,不能普度眾生。 所以法藏一出家,他不是一步一步的,一般說先從小乘,一步一步地上升,然後是一般的大乘,然後到最後就是一佛乘,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法藏他一出家不是走這條道路。 他一修就是菩薩道,就是大乘,這叫頓教,頓教可以讓你這樣子開始的。 不一定要從學做人開始,當然你要學做人,我們也沒辦法反對,你去做吧!去做飽你!我們說人都還沒做好,就已經蹺掉,來不及了!所以這裡我們就看出目前的情況,好多人就是抓住了這句話,這句話我相信同修都聽過,你人都做不好,怎麼作佛?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這話他只說對了一部份,他不知道什麼是頓教,你不知道,那你就不能否定啊!你要一步一步來,那是你的自由,你要走樓梯,你走嘛!但是你不能反對還有電梯啊,明明就是有電梯,你還反對,是不是? 所以就是我常說的,你還有多少時間來糟蹋你的法身慧命?現在災難頻頻,你人都沒做好,就先去做北京鴨了,這個是很危險的事情,你知不知道啊?沒錯,儒家可以相當於小乘的水平,但是那是漸教的要求,不是頓教。 但是你不能否定佛還有一個頓法,淨土法門就是頓法,不必修小乘作為基礎,更別說是需要從儒家的做人開始了。如果是這樣子,那你就是否定了可以「一念越三祇」這個說法了。這是佛的意思,雖然是祖師說的,但也是佛的意思。 這個菩薩道是真正的一乘法,為什麼說一乘法是最高的呢?為什麼法藏比丘都是走這條路,都是如此呢? “《宋譯》曰「大乘第一」” 在宋譯本裡頭說得很詳細,說是法藏所修的,是大乘第一,菩薩乘就是大乘,而大乘第一那就是一乘法了。 “故知菩薩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圓滿大法。” 所以你看佛在《法華經》就說了,一切都要成佛的,只是一乘法。沒有其它的,三乘法是權說,所以說《法華經》的時候,五千弟子,不是五百也不是五十,五千弟子一直跟著釋迦牟尼佛聽法,到了這個法會上,還有五千人退席啊!那麼這些人你看他們都已經經歷過了,從法相唯識這些都聽過了,阿含部他們早都聽過了,三論等等,還有包括方等般若,這些弟子都聽過了。最後說《法華經》還有五千人,這些五千個弟子都已經培養成熟了,還一起的退席。所以佛法,我們要知道,這裡頭的無差別當中還有差別,所以釋迦牟尼佛也沒有挽留他們,說「退亦佳矣」,你們退也好嘛,不能勉強啊!所以大家要知道佛法不能勉強,不能勉強。能勉強一點,那早就沒眾生了。能勉強,咱們早就成佛了,是不是?就是不能勉強,因為你本來也是佛,這是最平等之法,人人本來是佛。所以只能夠讓你自己覺悟,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自個兒來成佛,所以是大乘第一。 因此法藏就直趨一乘,像什麼呢?這是比喻,像迦陵頻伽,迦陵頻伽是梵語叫kalavinka,這是一種鳥的名字。雖然這個鳥還沒有出這個殼這個蛋,這個鳥還在殼裡頭,牠叫的聲音就超過一切鳥了。所以法藏一出家,就直趨一乘。那我們跟法藏菩薩也差不了多少,我們現在就在一乘,而且是一乘當中的一乘。 下來說他「高才勇哲」,這是法藏比丘超過其他人的地方。我們看註解的解釋: “「高才勇哲」。才,能也,智也。哲,明知也。” 我們常常說才能,才智,能和智。哲是明知,明知叫做哲。下來就引了《嘉祥疏》的話說了: “《嘉祥疏》曰:「稱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勝勝他,故稱為勇。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 《嘉祥疏》他說什麼叫高才呢?「稱逸群之能,故曰高才」,你這個能力跟才能就超逸於群眾了,超過別人了。 就好像你賽跑,你跑到最前頭,把其餘的人都超過去了,你就得到第一,你可以得金牌。 什麼叫勇呢?這個「勇」解釋得很好啊!「自勝勝他,故稱為勇」,什麼叫做勇呢?是「自勝勝他」,自勝怎麼講呢?自勝是勝過自己,戰勝自己,勝過自己,這個叫做「勇」。確實這是真實的勇啊! 那麼這裡說的自己是什麼呢?我勝過的對象是什麼?這個就是使我們輪迴,使我們不能超脫,使我們迷的根本了,就是這個我,假我,妄我,人人都有這個敵人在自己的腦袋裡頭,可是你把這個敵人當作自己最心愛的獨生子女,自個的兒子愛護得備至啊!愛護得不得了!當寶貝!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給它形容為「認賊作子」,把敵人派來的間諜當的是你的兒子你的孩子來看待,那多危險啊,是不是?把賊當兒子,認賊作子。我們每個人都在內,我們每個人都在內別笑!你最寵愛的當然是你自己啦!你還會去愛別人嗎?你當然是愛你自己嘛!因為我的見解是對的,那你不就是愛你自己的見解了?很牢固,誰要跟我的不一樣,我就生氣!有人批評一句,馬上就變臉變色,恨他一輩子,要報復!你這個心是賊,賊跑出來了,你都不知道啊?他這個是賊啊!你把他當著兒子,稱為認賊作子,你被他左右了,他是來害你的,害你什麼呢?害你發脾氣,害你嫉妒障礙別人,害你不能自在,因為你相信他,你以為他是來幫你的,他所做的都是對的,你被他害了,你不知道。所以是錯用了心。 由於認賊作子,所以修行就是煮沙作飯,這是《首楞嚴經》的話,你想把沙煮成飯,那有這麼一天啊?沒有啊,是不是?你要煮飯,當然是用米,稻米。你拿沙來煮飯,到最後煮成什麼東西? 所以自勝者就是勝過那個賊,要知道,那個是賊!所以《四十二章經》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最初翻譯的經,他就是選一些菁華,這句話就是精華了,這是《四十二章經》說的。你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 所以念公就說了一個懷抱成見的人,說往往我看見很多在學問上很有成就的人,有的人根本不能夠學佛的,不能學佛。他這裡舉了兩個人,一個傅增湘,傅增湘十八歲就中了翰林,在翰林這一次考試當中的第一名出來就是狀元,像我們現在的博士,十八歲就中瀚林。那個時候在秀才舉人進士之上,一生有學,當過國務總理,但是不明白佛法。還有一個是張國淦,是念公同學的父親,他是袁世凱的祕書長,當過教育總長什麼的,很有學問。解放之後,還把他請到北京來,他也是不能信佛。念公就說了,到了晚年,我再看看他,還是不能信,這是一種,他就是不能信啊! 還有一種就是他信了之後,他是用他研究學問的這一條路,這一條路因為他一直都走得很熟了嘛!你是要以佛經上許許多多的教導來破除你自己的成見,非得要這樣子。 念公再說有一位,我給他臨別贈言說:「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做個核心,然後你去看經,哪怕你閱讀了整部大藏經,你選了一些有意義的話,來加在你這個核心的上面,來裝飾它,來美化它,但是你不知道你這個核心是什麼?你這個核心是癌細胞。」 所以我們首先要自勝。 勝他也不是說我要超過他,而是說自己能夠克服自己內在的癌細胞。外面我要勝過一切干擾,所以貧賤、威武、富貴種種,還有美色、黃金都是屬於「他」,「自勝勝他」的那個「他」。還有許多的邪說異端,我都能夠勝過。這個勝過就是不為這些所動搖了,它不能動搖你,這是一種。 第二種我能夠幫助別人,也同樣來破除這個假我,走上菩提的道路,這個是「勝他」。 這個叫做「勇」啦! 所以「高才勇哲」這個勇字的解釋,那就很深了。 所以我們要學佛,這就是法藏比丘他成佛的道路,他的過程,這是我們的樣板,是不是?我們通俗話說sample樣式,你的sample樣式。我們要善於學習樣板,我們現代人說的模仿。 我們要是把現在的這個「自」這個賊,絲毫不動他,保護他,誰要碰他一點,我就跟他拼命,那你就是走著相反的道路,你不想勝過你自己,是不是? 然後說「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他能破除邪見,他有智慧。所以這個「見」大家要知道,「捨身容易捨見難」,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我就是這種想法,我絕對是對的,你情願把我殺掉了,你把我給殺掉了,我還是這種想法。你看他捨身可以,捨見難啊! 所以密宗很講究見地,首先重視這個見。第二個字才是修。見擺在前面,以見為主。 念公在「抉擇見」這一篇開示當中略談了七種見,講得很深入,以後有機會再來跟大家分享。 另外我們一定要很小心,不要叫它形成一個邪見。你把頭骨腦髓都拿去給人家,那個很容易。你要把你心中的邪見捨棄是非常之難,不但不把邪見當主人,讓它發號施令,而且把這些邪見都破除了,消滅了,所以稱為「哲」。 所以「高才勇哲「不是一般的勇哲,他是超過世間,而且非常奇特。這四個字,咱們中國這兩種古的註解講得很深入。 “又《淨影疏》曰:「才謂才巧,才德過人,故曰高才。志強名勇。心明稱哲。」蓋謂法藏菩薩才能過人,勇猛精進,心明智朗。” 《淨影疏》這是我們中國最老的一部《無量壽經》的註解。他說「才」是什麼呢?「才」是才巧才能,高才就是才德過於常人,過於常人就是超過常人,就稱為高才。 志強名勇,什麼叫做「勇」呢?他的志很強,這個強,一個是強大,很有大志。一個是堅強,所謂堅強,就是不為一切所動搖啊!咱們中國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這一切都不能動搖你了,這才真正是有志之士,所以這個志就強了。所以一個是很大,一個是很堅決,這叫做「勇」。 這個勇,不是善於跟人家打架鬥惡,那個叫好勇鬥狠,不是這樣子的。 「心明稱哲」,心裡頭很明白,稱為「哲」。 這些註解的含義都很深,所以我們常常隨著各各人的水平。這裡舉個例子,就好像什麼呢?好像你是靠著大海的水,大海的水大極了!或者是你要拿池塘裡的水,都隨著你用來提水的工具,來決定你能夠取多少,這個比喻很好。這麼大一個碗,那你只能夠拿一碗水,超過就洩出來沒用了,多的你也拿不來啊!你不能勉強,都是你這個器所決定的。 我們學法也是如此,看經種種也是如此,都由於你這個器所決定的。 「心明稱哲」這一句話,各各人的理解就可以不同了。你一個小杯,那就一個小杯。你拿一個大盆,就是一個大盆。所以這個「哲」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法藏比丘「心明」到什麼程度呢?你可以體會到他心很明白,你也可以體會到他是明心,他是明知明見他的本心。這是《淨影疏》的解釋。 「高才勇哲」我們中國就這兩本註解,一個是淨影、一個是嘉祥。嘉祥是三論宗的祖師,這是他的註解。所以我們把這些註解就匯在一塊,也都有好處,大家可以參考。那麼接下來繼續看經文下面這幾句說: 【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 繼續看註解: “「與世超異」。《淨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異。」” 《淨影》他這個解釋說,為什麼與世超異呢?因為「此德孤出」,所以叫做「與世超異」。 所以你看這些古德的註解,我們要知道,他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甚深甚深啊!所以我們能夠讀古人的註解,就儘量讀古人的註解。現在有好些人的水平確實遠遠不及古人,就是這樣子沒辦法了,為什麼?因為不讀古書了。所以這方面我自己這幾年很有感悟,但是幸好有一個補救的方法,就是讀經,看古代的註解。我自己的中文根基就是從這裡加深的。 我們繼續看「此德孤出」,孤是孤獨孤單。但是不能一聽到這個孤獨孤單,你就從字面上來解釋,Are you lonely tonight?不是那個,那個俗氣得很,那就很膚淺得變成世間法了。 要理解「孤」這個字,我們用禪宗的話來理解比較可以深入。用臨濟的話,臨濟是禪宗開悟的人。 現在你看臨濟兒孫遍天下,現在寺廟裡面的出家人都成為臨濟的後代了,都是臨濟宗,我自己出家的家譜也是,是我剃度過後才知道的,我是竺摩法師的徒孫。 那麼下面是臨濟的話,他只說了四個字「孤明歷歷」。「孤明歷歷」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人的本心。我們修持應該如何呢?就是要保持著,使得自己的心是「孤明歷歷」的。「孤」什麼都沒有了,只是「明」稱為孤明,所以它這裡頭就是無所住了,是這個意思啊,什麼都沒有了,就「孤」。但是他生其心,而生其心,他還是「明」,清清楚楚叫做歷,歷歷分明嘛!所以禪宗開悟是「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又了了見」。「了了見,無所見」,那你無所見不就什麼都沒有了嗎?無所見,可是你又了了見,歷歷分明。一個是這個解釋,一個是相續。所以這到了禪宗最少是破初關,破重關的境界了。 所以為什麼說「與世超異」呢?為什麼說超異世間呢?因為法藏菩薩他能夠達到「孤明歷歷」的德。 “又《會疏》曰:「不(非)常人所及,故云與世超異。」” 《會疏》是日本人的著作,這是日本人的解釋。他說不(非)常人所及,這裡有一個括弧說不就是非,非常人所及。這是日本人的文法,是非常人所及,不是常人所能達到的,所以說他是「與世超異」。這是日本《會疏》的解釋。 那麼這句經文的解釋,我們就引了三個,兩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 底下再把這個「世」解釋一下,大家就會同意我(念公)這個法講法了,看看日本的《合贊》,大家就清楚這個解釋了。 這個地方他說得很不錯,他說,什麼叫「與世超異」啊? “又《合贊》曰:「或約地上發心,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 這些註解都分析得很詳細,我們越看越覺得很有味道,很不簡單,不容易能夠接觸到這樣的註解。 所謂「世者」,他這裡的看法可能是說法藏比丘這個時候的發心,因為法藏比丘底下就要發心了,說他已經是地上菩薩的地位了。在登地以前都叫做世間,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賢位叫世間。登地菩薩才稱為出世間。法藏比丘現在超過了,所以是「與世超異」。 這個「世」字不是和世間的人比看誰突出,不是,不是我們一般人從字面上所理解的「世間」。 這是指菩薩的位次,它是對地前菩薩的一切而說的。法藏比丘超異了,超過三賢位菩薩的位次了。 所以《阿彌陀經》講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世間」也是這裡講的世間。不是說人難信,畜生難信,天難信,阿羅漢,緣覺,地前的菩薩都難信,所以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淨土宗難信就是如此,他自然就是如此。 所以這個世間不是只包括人類,本來就是這個話,為什麼呢?告訴你,能夠真正信淨土的人,你自己要覺得這個肩膀還有責任,不要太低估了自己。這裡說一切世間難信的,我能信,所以難信能信,你就要知道自己不是小器。這個小器不是小氣鬼的小氣。是說的你的根器,你是大器。但是你這麼個大器,在海裏只舀那麼一滴水,那不是很可惜嗎?那你不是辜負了這個器嗎?聽懂嗎?在座的個個都有資格,都不是小器,都是大器,所以有句成語不是說嗎?你們都是大器晚成,到了這把年紀都差不多要打包了才來成。當然也不遲了,只要能承當下來,那你就是了。 所以師父常常說跟你有沒有讀書是兩回事,認不認識字也不重要。你本來是鑽石,你怎麼去學做人呢?情願把鑽石去換個玻璃回來。 所以這麼來看,法藏比丘超越地前菩薩了,因此是「孤明歷歷」。 就不像一般的講法,說他是比世間都強,他很高才,很勇猛精進明哲什麼的,這就很泛泛的帶過去了。 那我們如果沒有接觸到這部《大經解》,我們也是這樣的理解嘛,什麼「與世超異」怎麼個超法我才不管。 但是這一比較,我們就覺得很深入了,這個地方解釋得很深。所以我們也不能只滿足於泛泛的這種情況,不要這樣子我們就滿意了。要提升啊,我們的修持,也要走這個道路。 所以是「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 你有為法理解的沒有什麼,你看現在大家搞的全部都是有為法,現在外面很多這些,包括那些搞佛教音樂劇的,說這個話可能得罪人了,他們都是滿足於這些,還認為這也是在弘揚佛法嘛,佛教音樂啊! 但是後來經過我看看念公的說法,原來把這些什麼佛教戲劇,電影,音樂把它列為什麼?叫做相似的般若而已,還不是真正的般若,相似而已。相似那就不能了生死了,而且這裡面還摻雜了名聞利養,這個他們不會承認的,因為自己都不知道是這樣,你叫他怎麼承認? 所以出家後,我很少去看這些音樂劇,因為這條路以前也是走過來的,也參與了不少,但是有時候推不掉。他們不明白我現在的定位。你看看,我要帶領大家走的路,他們不理解。甚至每一年都有,沒有一年漏掉的。每一年衛塞節浴佛的時候,很多佛教團體每一年都嘗試用不同的我之前認識的人來說服我。你們想想,我要是出現在那種場合,我以後跟人家講什麼專、精、純,還有誰信?鬼都不信,不要說人了。 另外外面很多這些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聽說還有一種什麼幫助你吸取宇宙的能量,真有啊!你看有不少同學點頭了。哎,他有能力幫你吸取宇宙的能量,那他就成佛了,還要收錢的,搞這些帶不走的。 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宇宙最大的能量,你念他Free of charge不收費的,你念他不用花錢就得到了,怎麼得到的呢?祖師的那句話「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全攝宇宙最大的能量成為你自己的能量了。你還去吸什麼鬼能量呢?這不就都得到了嗎? 所以現在的佛教徒水平很低,容易受騙,任你怎麼搞,都是有為法,佛法也有有為法的呀,更何況你還熱衷於世間的學問,那就離得更遠更遠了。 所以這裡說你要了解無為法,你要解無為法,你識心達本,才叫做沙門。 所以世間有很多說法,都是把佛法庸俗化了。 所以這就把「高才勇哲,與世超異」的真實義跟大家說了。為什麼超過世間呢?因為他的德孤出啊,這個德是什麼德呢?明哲,哲是心明也就是識心達本了。我們繼續看註解: “蓋《合贊》對於法藏菩薩,當時居於何位而發菩提心,未敢遽斷,故以疑惑之語出之,而曰:「或約(如果是)地上發心。」地上發心,則「與世超異」中之「世」字,當指初地以前之一切,蓋地前統名世間,登地以上才名出世間也。” 我們繼續看這句: “竊窺《合贊》之意,亦偏於法藏當時是地上發心,唯未率言之耳。法藏菩薩何位發心,注經家頗有異解。” 《合贊》他用一個疑問的話,他不敢十分肯定,他也覺得法藏這個時候應該是地上,但是他又不敢肯定,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中國的《淨影疏》這個時候先做了一個結論了。所以對於法藏當下這個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過去有爭論,一種是像《淨影疏》所說的,《淨影疏》怎麼說呢? “淨影云:「今尋發無上心,是地前世間行,下我發無上正覺之心,是地上出世間行。」” 那麼《淨影疏》就說了:「今尋發無上心」,發無上心就是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是地前的世間行,這是地前三賢位的位次。到了十地-初地到十地,這是地上了。地前雖然是賢,但是他稱為內凡。我們凡夫是外凡。不是說你出了家,就算不是凡夫了,你還是,真正說出了家還是凡夫一個,真正說你到了地前三賢,還是凡夫,但是叫做內凡,三賢以下還是外凡,都是凡,不是聖。所以他說這個時候法藏還是地前三賢位的那個位次裡頭,是後頭發願之後,才是地上的出世間行。他把它分成前後兩個階段。那麼後面我們再看,因為不同的解釋,不同的解釋我們再比較一下,這裡頭說: “義寂、望西等同之,蓋謂此段之發心,位在地前。” 這個日本的義寂、望西等,他們是屬於這一派的,也是分成兩段,前面一段、後面一段。 “第五品中之發心,乃是地上菩薩發心。至於曇鸞、嘉祥、善導諸師與《甄解》均異之。” 中國的曇鸞是大祖師,淨土宗的曇鸞、道綽,嘉祥,大家都知道是三論宗的祖師。還有善導大師,日本人對於善導最恭敬的了。還有日本的《甄解》等等,都不贊成這種說法。什麼說法呢?把它分成兩個階段不贊成。下面我們繼續看說: “《甄解》破淨影曰:「說有前(此段)後(第五品),發心無有二,唯是一發心也。」蓋謂此段是釋尊說法藏菩薩之發心,後段是法藏比丘自述所發心。又後說亦只是重述此發心。是以經中所說雖有先後之次,詳略之別,而法藏所發唯是一心,並無有二也。《甄解》之見甚是。” 《甄解》就破《淨影疏》之說,他說前後兩度法藏都在發心,是有前有後沒錯,但是他所發的心沒有兩個,前面發的心跟後面發的心是一個心嘛,哪裡會發兩個心?因此他主張:這個時候,法藏菩薩也是地上的位次,在這個時候,法藏已經是地上菩薩了。我們繼續看: “《甄解》復云:「其龍樹大士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發心之位),或為八地。……亦是從果向因,大與諸師別也。」蓋據《大論》,龍樹大士判法藏菩薩發心,或位居初地,或居八地,皆是地上發心,故大不同於餘師也。《甄解》之說實有所據。” 所以這是有根據的。《甄解》還說是「其龍樹大士為初地」,就指他所判的法藏比丘,發心的位次是初地。龍樹認為法藏或者是初地,或者是到了八地了,這裡頭之間的,他不敢肯定,反正是地上了。總之法藏是從果向因,到了果位了。但是他還有度生的本願,他發過這個願,他要還願,他還示現菩薩的行來度眾生,這個叫做從果向因。 所以我們之前看到了嘛,在這個法會之上,文殊普賢等等這些菩薩,不但是釋迦牟尼佛是從果向因,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從果向因。而且我們又談到法會聖眾,這些都是「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些都是從果向因,都是成了佛了,又退到因地,從果位示現為因地,來弘法利生。那麼他這個地方就說法藏當年也是從果向因,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我們繼續看: “《法華壽量品》曰:「我(釋尊)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法華經》的壽量品說:釋迦牟尼佛實在成佛以來。我們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成佛是三千多年前,這個三千多年前中國的推算比較可靠。現在流行的說法,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看來三千年前還是有根據的,說兩千五百年時髦一點。 因為中國那個時候一接觸到,當時就把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時期,我們就折算成中國的時間,推算為周代什麼時候降生的。中國用天干地支來計算,一年都沒有錯過,很準很準的,那個時候推算的水平也是很高的,推算不會錯,中間從來沒有錯過啊!因此三千多年是比較可靠。 兩千五百多年是怎麼來的呢?時髦一些了。是根據印度集結經典之後,就在貝葉上面點個點兒,集結一次,點一個點,根據那個點的數,數下來是兩千五百多個點,兩千五百多年。但是你要知道,印度中間經過多少次的變亂,多少次的戰爭,還經過英國的統治,這裡頭他們是不是還能夠記得每一年去點個點?所以根據這個點兒,還有貝葉什麼的,來考據這個時間。 那我們覺得還沒有中國的可靠,這是順帶的說一說。 所以不管它兩千五百,還是三千,總之不是這個時間之內,釋迦牟尼佛才成佛的。 釋迦牟尼佛成佛,實在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之前就成佛了。 “經中復云釋尊與彌陀,於無量阿僧祇劫前,同為大通智勝如來前之王子。故知阿彌陀如來成佛亦極久遠,法藏比丘正是從果向因。” 而且還說在這個久遠久遠無量阿僧祗劫,和阿彌陀佛都是當時大通智勝如來的王子,大家讀《法華經》就知道了,一共十六個王子,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大家都是兄弟啊,阿彌陀佛是第九的王子,釋迦牟尼佛是最小的,都是十六王子之一。因此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是塵點劫了,塵點劫就算不清了。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也是塵點劫啊! 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地方是從果向因,這個說法是對的。所以我們對於阿彌陀佛說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底下我們就要說了啊,阿彌陀佛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為度生,作如是說。因此既然是從果向因,那法藏這個時候的水平是地上就很自然了。下面有兩句經文我們看: 【信解明記,悉皆第一。】 “「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信者,信受。” 信是信受奉行。 “《大乘義章二》云:「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 《大乘義章》說:對於三寶等等的淨心不疑,我的心很清淨,很乾淨的,我相信,沒有懷疑,叫做信。這是「信」這個字的解釋,所以這個信很重要。我們繼續看說: “《晉譯華嚴經六》云:「信為道元功德母,……示現開發無上道。」” 《晉譯華嚴》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的根源,功德之母,你要得功德,你要他的母親啊,那是什麼呢?那就是信。 “解者,了解,開解,解了。” 了解,開解等等。 “《華嚴經》以「信解行證」為綱要。蓋因真實信解,方能生起真實行證。” 那華嚴一部經講的就是信解行證,你要有信解,接著才有行證。你不能把這個放在前面,不能顛倒。一定是信了之後去解,解了之後,你要去落實叫行。到最後你自己證明了,證到了。下來又說: “又「明記」者,記憶分明也。於所聞法,記憶不忘,了了分明,故云明記。「悉皆第一」有二解:一者,至高無上,人莫能超。二者,所信所解所契,悉契第一義諦,故云「悉皆第一」。” 「明記」就是記憶得很分明。 「悉皆第一」有兩個解釋: 一個是說至高無上,人莫能超。那麼他「信解明記」至高無上,誰也比不上了,這個叫做第一。 再一個解釋就是,他所解的,都是符合於第一義諦的。 不是你說有,我就著有;你說空,我就著空;你說始教,我就只停止在始教;你說小乘,我就停止在小乘。不是這個樣子的。 都是第一義諦的大圓滿解,所以到了圓人,那都是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頓法。那麼法藏比丘,他所得的一切法,都是第一,都是第一義諦,故云「悉皆第一」。 這兩個解釋並不矛盾,可以同時並存。因為他所解的都是第一義諦,所以別人就不能及了,就不能跟他比了,趕不上了。 下面再繼續看解釋,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 我們看註解說: “「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殊勝」者,佛教術語。殊者,特也。勝者,超也。事之超凡絕俗,世間希有者曰殊勝。” 殊是特殊,勝是超過。我們說超凡就是殊勝。稀有就稱為殊勝。 “「行願」者,乃身行與心願相資。” 行願是指心願和身行。行願和菩提心本來是一件事,現在分成兩件事,就更加普遍化一些。行是指身行。願是心願。這兩個互相支助,互相幫助。下面《菩提心論》說: “《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發者,信願也,修者,行也。” 所以《菩提心論》就說了,說:「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發菩提心是願,修菩提心就是行,所以我們要有願,也要有行。 “信願行三資糧,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這個信願行是三資糧,此三者如鼎之三足。這個鼎,我們可以理解就是那個燒香的香爐,它下面不是有三個腳嗎?你少一個腳行不行啊?它就倒下來給你看。好像照相機也一樣,你看照相機三個腳都不能缺,少一個腳,你一推它就倒了,是不是? “彌陀號大願王,淨土法門全依彌陀一乘願海,以信願持名為宗。可見願字實為自覺覺他之關鍵。大願能生大力,故與念慧力,同作增上因緣。” 那麼在信願行當中,阿彌陀號稱大願王,淨土法門就是靠阿彌陀佛的一乘願海,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海,為什麼說是一乘願海呢?是要讓一切眾生都成佛,所以這是一乘法,一乘的願海。 那麼淨土法門也以信願持名為宗,這就看出願很重要,願很重要,可見「願」字實為自覺覺他之關鍵。我們可以說這個「願」字,它是從「信」而來的,從信來的。既然你肯發這個願,你說你願意辦這件事,你相信這件事是對你有好處的,你就對他有信心了,願意去做。你願意之後,必定有所行動的,所以「願」這個字就反映了你信心的果實,而且它必然要帶動行,所以這個「願」字就是一個關鍵,大願能生大力。所以我們大家常常要發願,這個大的願能夠產生大的力量,「故與念慧力,同作增上因緣」,所以它就跟念力慧力在一塊兒,來做增上的因緣。所以經文就說「增上其心」,這是我們說的願。 再者什麼叫願力呢?這裏引了《淨影疏》的話: “《淨影疏》曰:「起行之願,名為願力。」” 能帶動你的行動,這個願就叫做願力,它有力量了。 “《會疏》曰:「願力者,四宏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 那麼日本的《會疏》說願力是什麼呢?因為你有四弘誓願,就能夠去莊嚴清淨佛的國土,你就能夠建立佛的國土,來成就眾生。為什麼四弘誓願能產生這個結果呢?它有這個力量。他拿這個作為比方。 “今法藏菩薩所具殊勝之願力,無能及者,是故號為大願王。又「念慧力」指念力及慧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稱為五力。” 現在法藏菩薩他有殊勝的願力,沒有人能夠趕得上他,所以他稱為大願之王。 而且他怎麼樣呢?他還有念力跟慧力,念力慧力是什麼呢?就是五力裡頭的,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我們說五根五力。 《佛說阿彌陀經》也有這個經文「五根五力」,五根就是這五樣事情-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樣是五根,它能夠產生力量。 “《智度論》曰:「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故名為力。」” 這裡引了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五根增長,信啊慧啊它增長了,修持就是要使這個五根增長嘛。不為煩惱所壞,我們在世間總是有一些煩惱,煩惱一來就退了,進一退九了。但是你到了有信有慧有定,煩惱不能動搖你了,這個就叫做力了,有力了,成了力就好了。 所以大家也都不是不信,不是什麼都沒有,大家現在還是有一點,但是就是經不起煩惱。 以前講過了,有一位中國老和尚在美國,缺少兩個助手,在大陸選了兩位青年的僧侶到美國,到美國之後,你不會English不會講英文,你不會開車,那你一點用都沒有,步步難行。那兩個和尚就學英文,學開車,這兩件事情學會之後,這兩個就不是和尚了,他為環境所動,那就沒有力了。 你要真正能不受那些煩惱,你才有力量。 所以有些人對奇異功能,一看就好驚奇,新鮮好奇,他就不相信自己了。 這裡舉個例子,是念公說的當年,說在深圳,嚴沁他們去表演,嚴沁是很出名的氣功師,但是所有表演的人全部都失敗了,表演不出來了。 現在外面一般都是這種情況,你看看一窩蜂跟著人潮,認為人多應該不會有問題,人少的恐怕靠不住。你看七寶,人少少,誰相信呢?所以這件事情往往就是一陣風來就動了,這個叫做沒有定力。你不能為之所動,這個才有力量,這個叫力。 “又「天魔外道不能沮壞,故名為力。」” 實際上這些奇異功能很多都是外道,你看他能幫你治病,看他有奇異,那是他後臺有鬼在幫他,看他有特殊的事情,就保持不住你原來的信念了。 所以這個力就很重要,再具體的講,這裏提的念力慧力這兩件事情非常重要,五種之中就拿這兩種做為代表。所以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把念力慧力單獨提出來。 “又「念力」者,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慧力者,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又靈峰大師曰:「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也)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靈峰大師就是蕅益大師,他說:「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這個念增長,它就能夠壞那個邪念,而且出世的正念功德要讓它增長,他的力量能使它增長,所以只有念力能破邪念,能使正念增長,使功德增長。 “見思惑為通惑,三乘所同斷。塵沙惑、無明惑為別惑,別屬菩薩所斷。慧光止惑,顯發無漏真智,名為慧力。” 這裡說慧力能夠遮,遮就是止,止住。能夠止住通別諸惑,通惑是見思惑,是大乘小乘共同的,都有見思惑,都要破見思惑。阿羅漢就是因為破了見思惑,就證得阿羅漢,他就出了無漏了,就出了漏盡了。那麼這個之上,上面還有塵沙惑,什麼叫塵沙惑?還有無量眾生的病,還有無量眾生治病的方法,這是塵沙惑。還有無明惑,這是別惑,這不是跟小乘共同的,這是別教,是大乘所有的。所以你的慧能破共同的,就是「通」。特殊的就是「別」。就是把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都可以止,止而已,不能根除,根除很難。能夠止這一些惑,能夠常常發起真的無漏的智慧,所以這個慧很重要,叫做慧力。 “如是諸力,悉皆殊勝。” 這一些力在法藏身上都很殊勝。下來就提到: “「增上」者,有強力勢,能使它法增長上進曰增上。” 增上的含義就是我有一種力量,能幫助它長,叫做增上。像我們世間也有例子,我們說給植物施肥,澆水,陽光,這都很得法,它就長大了,這是說我們用這些方法使植物增上。 再來我們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增上,是增上什麼呢?因為經文說「增上其心」,我們看註解: “今經中增上,至極殊勝。因所增上者,非是餘法,而是「其心」。「其心」者,當人之自心也。《金剛經》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二經中所標之「其心」,正是一心。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無明惑盡,自心朗現,故云「增上其心」也。” 這段的解釋太好太好了,我看了之後,就想都沒想到的。這裡所說的「增上其心」,就使我們想到《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是「增上其心」,《金剛經》那邊是「而生其心」,這兩個「其心」是同樣的,所以說所增上的是什麼呢?所增上的正是《金剛經》所說的那個無所住的心,「其心」就是在座的每一位每一位當人你的自心,你自己的本妙明心。不是你要破的那個妄心,我們現在當家做主的是妄心。前面說過了,你認賊作子,大家都是在妄心用事,在為賊做奴隸,所以我們是可憐憫者,就在這個地方,佛說我們是可憐憫者,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的妙明真心靠邊站,沒有發言權,你讓它睡著了,正在發號施令的是你的敵人,你不知道你這個強盜敵人,你還認為他是兒子,你認為他是自己,所以我們可憐,迷就迷在這個地方。 所以現在我們這一些法,千法萬法是一個法,說「歸元無二,方便有多門」,這是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開頭的一句話,我們去年才講過,方便門當中有種種的門,真正登堂入室能得到的只有一個,只是一件事情,沒有兩件事情。所以你修什麼什麼,不能符合這個門,你永遠是叫做門外漢,在門的外面。 那麼這個「增上其心」這個心就是本心,本心。但是《心經》不是說了嗎?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那麼這裡怎麼又說「而生其心」呢?都告訴你不生不滅,你還生什麼心啊?不增不減你增什麼心呢?這個意思是說,確實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但是這個是對我們凡夫說的。剛才不是說凡夫的本心靠邊站了嗎? 譬如一個明鏡,這鏡子很明,能夠照的。但是上面很多髒東西,把它弄髒了,你不能照了,你的照用一點也沒有了。所以我們就是要去擦乾淨這個鏡子,那個髒擦掉了,光明就顯現了,因為光明不從外面來,而在不能照見的時候,光明也沒有loss也沒有損失,你把它擦乾淨了,光明也沒有所增長,這個就是說的不增不減。但是在你沒有擦之前,你就是不能照。在你能照了的時候,你就可以顯現了。 所以而增而生,又有增長又有生,這都是指在顯現方面的。不是指本體,對本體上來說,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增,也沒有減,在地獄當中也不減,在鬼道也沒減啊,所以你也無所增加,所以講到最後,這個增上,是指的修德來說的。不是指性德,性德不增不減,不能增加什麼,也不能減少什麼。但是修德這個功夫要做,要增上其心,要增加,要生這個心,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嘛!本性之德需要有修德才能使得它開顯,所以這裡就出現了增上跟生心了。它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那個指的是什麼?指的是本體本心而說的。 所以我們看這句經文,我們怎麼知道它裡面還有這麼多的內容?我們就是「增上其心」管它增什麼我們就這樣念過去了,是不是? 所以你如果不學這一套註解,你根本沒有辦法知道這麼多東西,不可能的,是不是?所以我們福報很大!很幸運能夠接觸到這一部《大經解》,念公的註解,非常非常的稀有!非常的幸運! 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