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04 23:46:36瀏覽47|回應0|推薦1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51集 七寶淨土講堂主席慈淨老師,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看《大乘無量壽經》註解,也叫《大經解》,就是我們淨宗大德黃念祖老居士的著作。我們第一卷在上一堂課已經圓滿了。我們現在就開始第二卷的內容了,我們看第179頁,從179頁看起。 “本卷從經中第四品至第十品,詳陳彌陀因地,見佛聞法,初發大心,五劫精勤,結得大願。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萬類齊收,積功累德,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於無量劫,積植德行,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是內容,淨土三經,唯此獨備,故稱本經為淨土第一經也。” 那麼下來我們就進入了正宗分了。 貳、正宗分 “經之正宗分,如人之身軀,心肺各臟皆備於是。本經以第四品至四十二品為正宗分。彌陀因行,法藏大願,極樂依正莊嚴,三輩往生正因,極樂菩薩修持,邊地疑城生因,娑婆穢土惡苦,極樂顯現證信等,皆攝於此。故不但為全經之主體,實亦為一部淨宗妙法之綱宗也。” 下面是正宗分了。正宗分,我們可以打個比方說,序分,序分像我們的頭,正宗分像身體,這個身體很重要啊!身體有心臟有血液系統,肺是呼吸系統,腸胃是消化系統,都在這個部份。所以正宗分很重要!這是打個譬喻。註解下來說: “本經於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之因地修行、殊勝誓願等等無邊妙法行,陳述詳盡,廣於餘經。本卷內容,即彌陀因地發願,與大願圓滿之經過。經中首云,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數之劫。此表過去之時極為久遠。此時彌陀為世饒王,遇佛出家學道,法名法藏,發起宏深誓願,故知彌陀因地發心修行,為時實難稱計。但更應知彌陀發願之時,已非凡夫,古德多稱此時已是地上菩薩,如是則彌陀最初發心之時,更遠於此也。是故淨宗學人於此應生淨信,彌感佛恩。蓋此極樂依正及持名妙法,乃彌陀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劫,精勤修習之妙果。今則以此果覺,作我因心,此恩此德,匪言可喻。再者彌陀因地久證法身,故此一乘願王、六字洪名、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甚至一毛一塵,無非彌陀無為法身、真實智慧之所流現。一一皆超情離見,一一皆是實相正印之所印,一一皆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一一皆惠予眾生真實之利。故此法門,不可思議。 下第四品,首明法藏比丘因地學道發心之因緣。” 那我們現在正式進入正宗分。註解前面很長一段,大家可以自己看看,那也就是後面內容的概要說明了。所以我們就直接進入第四品的經文了。 〈法藏因地第四〉 現在是第四品〈法藏因地〉,這是正宗分的頭一品,我們看經文: 【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以上這個是開頭的經文,「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我們先看「無央數劫」這句的解釋,註解說: “「無央數劫」。梵語阿僧祇,翻為無央數。央者,盡也。無盡數之劫,稱為無央數劫,或阿僧祇劫。劫之義,見上品「布施累劫」。劫為極長之時間單位,非算數所及之劫,名無央數劫,亦名阿僧祇劫。而此阿僧祇劫又復是無有限量,非思議所能及,故云「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指過去之時,久遠無極。” 「無央數劫」就是無盡數,這個劫就很長很長了,總之是一個數不清的劫。在那個時候,有一尊古佛出現在那個世間。 “「世間自在王」(自《唐譯》)。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盡數之大劫時,有佛出現於世,名為「世間自在王」。是乃古佛別有之名號,稱為別號。” 這就是說在不清那麼多的劫,有一尊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名字叫做世間自在王如來。那麼這個佛是通號,這在前面我們都學過了。那世間自在王是別號,是那尊佛獨有的名號。繼續看註解: “世間自在者,常在世間而不為世間所拘礙。如「佛照世間相,常住自寂滅」,是世間自在義。” 下來就引了註解來解釋這尊佛的名號意義。所以佛的名號,包括菩薩的名號,也是一樣,這都是表法的,我們簡單說就是,它是有教學的意義存在。 “又《甄解》曰:「以『世間』配般若,『自在』即解脫義,『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縱不橫,名世自在王。」” 《甄解》是日本的註解,《甄解》他的解釋說這個名號配般若三德,法身出現一切如王,王就配這個法身。怎麼能夠恢復這個法身呢?我們人人都想恢復這個法身嘛,但是恢復法身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夠恢復法身。 你看我們在纏縛之中,被貪嗔癡煩惱所纏縛,纏縛就是被綁死了,被卡死卡住了。我們要解放,要解脫,自在就是解脫了。你被煩惱所縛,就不自在了。你自在就得到解脫了,這就是解脫德。 但是怎麼樣才能夠解脫呢?要有智慧才能夠解脫,所以要靠般若,所以般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世間就是通達世間,要有智慧,才能通達世間啊,這就是般若德,涅槃三德其中的一個般若德。 那麼最近得到了幾本書很珍貴,是念公晚年跟大家隨緣開示的內容,書的名字叫「莖草集」。我自己這幾年都很少看書,因為電腦上面上網很方便,要什麼有什麼,什麼都有了。那麼得到這幾本書之後,就發現看書有它的好處。正如念公自己也說了,說這個書可以反覆的來看,看了之後,可以回頭再看,這樣子的熏習作用也就很大了。所以可以從文字起觀照,前頭翻後頭翻,想看哪裡就看哪裡,所以每一段都很精彩,不只每一段,應該說每一個字都很精彩,不只精彩,都很重要!因為是一個開悟的人說的話,所以都百看不厭,而且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體會。聽聲音就沒有這個優點了,看書容易深入,這就是文字的好處。 關於這一段,念公他有再解釋,我現在就把這些在「莖草集」的內容引過來補充,讓這裡的解釋更加的圓滿。 「三一相即,不縱不橫,名世自在王」就解釋這句,這個三就是指的法身德,般若德跟解脫德。法身是最高的,在人間,王是最高,所以王就表示法身。佛最後的成就就是涅槃德,涅槃德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德都圓滿了。三德頭一個就是法身德,本來人人都有法身,人人也本來圓滿。 但是現在沒有顯現出來啊,都在睡覺,都在睡覺所以不起作用,我們被塵垢所蒙覆所蒙蓋,就好像冰雪把陸地蓋上了,還沒有化,這個雪還沒有化,化了之後,地面就顯現出來了。 法身不顯示,有,他有,但是需要解脫才行啊,因為被煩惱束縛住了,覆蓋住了。那佛完全是解脫了,捆住的都解開了,完完全全解開了,都解開了之後,法身德就顯現了,所以從解脫德才能夠現出法身德。那麼下面我們再看註解: “是從涅槃三德釋佛名號。古代一切從屬於王,故以王喻法身德。一切皆從法身所流現,又一一還歸於法身,故曰王是法身。通達世間,屬般若德。於世自在,是解脫德。” 那麼怎麼樣才能夠解脫呢?前面說過了,我們現在又再重複的來熏習。怎麼樣才能夠解脫呢?前面講過要般若,關鍵在般若。所以現在最要緊要學的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說的智慧。這就是我們七寶的修學宗旨-以般若為導引。我們都在學習般若,也重視般若。那麼要成佛,就是要三德圓滿,就是要恢復你的法身。 但是現在你的法身被纏縛了,被粘住了,像什麼呢?像到了蜘蛛網,在蜘蛛網上面被粘住了,動也不能動了,你撥都撥不開,眼看著蜘蛛就來吃你了,你不得解脫啊! 所以要趕快的解脫,誰不想解脫呢?誰不想離苦呢?那就要靠般若,所以般若是極關重要的,有般若才能得到解脫,才能恢復我們本有的法身。 但是般若也不是空的一個理論,它有相互的關係。你如果般若只是一個空的理論,不能得到解脫,這個是假的般若,什麼叫假般若呢?你口口聲聲說放下,一切放下。看見問題來了,一樣都放不下。所以我常說,境界沒出現,你可以講得天花亂墜,誰知道是真是假?境界一出現,你什麼都放不下了,碰到惡緣,把你這個習氣給挑起來了,你不要告訴我你可以放下。所以你假放下,這就不行了。 所以這三德是即一即三,法身,般若,解脫這三件事,說是三個,它就是一個。般若就是法身所顯現的,是法身的作用。解脫是功效,是它的效果。這都是一件事。所以三也就是一,一也可以分為三來說。現在你要得到解脫,靠什麼呢?靠般若智慧。所以三也就是一,一也就是三。 那麼這個世自在王如來他就解脫了,三德在這名號當中都有。王是法身德,自在是解脫德,世間代表般若德。為什麼呢?因為你了達世間,於世間自在,這叫世間自在王如來。 “故「世自在王」圓攝三德,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如「∴」字三點,不縱不橫,表涅槃真身常樂我淨之無上妙德。” 所以這個就是三一相即,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涅槃三德就是這個字「∴」,這個字三點,這就是世自在王。 那麼下來解釋佛的名號: “「如來,應供……佛世尊」” 這是佛的十號。佛的十號有三種德,常見的有三種不同的提法,我們看註解: “「如來,應供……佛世尊」是諸佛通號。一切佛同具此十號,實則諸佛德無量,故德號亦無量,今隨眾生機,節略而稱十號。又此十號在諸經中之開合,頗有不同,例如《淨影疏》依《成實論》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開佛世尊為兩號。今依《涅槃經》、《瓔珞經》、《大論》,無上士與調御丈夫分為兩號。至於佛世尊,《涅槃經》則合之為第十號。今依《涅槃》之說。” 其實這些我們前面也學過了,現在多聽一遍。這裡說《淨影疏》是依《成實論》,把無上士跟調御丈夫合成一號,佛跟世尊是兩號,這樣就成了十號了。《涅槃經》、《瓔珞經》《大智度論》就不是這樣,他是把無上士跟調御丈夫分成兩號,把佛跟世尊單獨成為一號,這是第二種。但是這都是小事。我們現在根據《涅槃經》所說,無上士和調御丈夫還是兩號,佛跟世尊合起來。 如就是真如。這十號是通號,一切佛都有十號,實際是無量的號,無量的德號,但是簡之為十號,我們一個個的來看: “以下分釋十號。 一、「如來」。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又如諸佛安穩道來,此亦如來來,更不去至後有中,故名如來。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 又《合贊》曰:「《涅槃梵行品》曰:『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然,故名如來。』」” 那麼日本的《合贊》他根據《涅槃經》說:「云何名如來?」為什麼稱如來呢?「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過去佛怎麼說,現在佛也是這麼說,未來佛也是這麼說。那云何不變呢?為什麼不會變呢?就是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那麼如來也是一樣這樣子而來,所以名如來。這是根據涅槃,這裡面沒有再詳細解說了。後面十個號會個別的解釋。 “又《會疏》曰:「如來義有三:謂法身、報身、應身也。” 《會疏》就說如來的意思有三個,如來實際是法身、報身、應身,集三身為一。 那麼下面就引《金剛經》的話了: “《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 本來無來去的,本來沒有來,沒有去的,這個說的就是法身如來。所以《金剛經》的內容很多都是法身的境界,裡面的境界都是法身境界。 “《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 什麼是「如」呢?第一義諦是如。空、有,本來圓融不二,這是「如」。第一義諦名「如」。證到正覺名「來」。自然契合第一義諦,成等正覺,這麼而來,這個是報身如來。 “《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此應身如來也。」” 《成實論》本來是小乘的書,這裡就引了他的話說,這是應身如來。乘是乘坐的意思,也就是所行,行於如來的道,來成了無上正覺,故名如來。這是所現的應身如來。 像三千年前的釋迦牟尼,示現為悉達多太子,後來出家修道,最後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成道,這是指的應身如來。 那麼《會疏》底下還說: “又《天臺壽量品疏》云:「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指之為法身如來也。」蓋佛有法、報、化三身,故如來之釋亦有法、報、應(即化)之異。” 第三說它是以如如為法,也如鏡。那麼如如兩個的如字,是如那個「如」,是「非因非果」,離開這個因和果,也離開有佛無佛。但是不管是因是果,有佛無佛,這個「如」是性相常然,如嘛!都如了,它就沒有變異了嘛!如果一變了,它就不如了,是不是?它遍一切處,也沒有兩樣,所以空間時間都突破了。「不動而至為來」,所以這就是說的法身如來。如來有法身、報身,有化身。 下面就引了《會疏》的解釋,再重新理解一遍。 “具如《會疏》所釋:(一)無來去者為法身。(二)正覺於第一義諦、真如實相如是而來,是為報身。(三)乘真如實相之道而成正覺,如是而來,是為應身。諸釋皆可依《會疏》之說,而知其意。” 對於如來的解釋也有三種不同,剛才已經說過了。下面我們就繼續來解釋每一個德號的大意,緊接著是第二、「應供」。 “二、「應供」。《大論》曰:「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以是故佛名應供。」” 《大智度論》說佛的一切結使都沒有了,得到了一切的智慧,應該受一切天地眾生的供養,應該受供養,因此成為「應供」。 「結使」是佛學名詞,我們在這裡簡單的解釋一下。結使是煩惱的別名,這是佛家的術語,通常指的是見思煩惱。「結與使皆煩惱之異名,繫縛心身,結成苦果」,所以叫它做結,打死結那個結。「結有九種,使有十使」,就是九結十使。「能繫縛生死,故名為結」,繫縛是煩惱。煩惱是因,生死是果。有結有使,那就有生死了,所以叫它做結。常隨著生死,這叫它做「使」。它不離開,它沒離開你,因跟果永遠離不開的,因緣果報這叫「九結十使」。用這個來比喻煩惱的可怕,煩惱圍繞在你的身邊,你永遠沒有辦法擺脫了,所以你就感得六道輪迴生死之果報。「結集生死,目之為結」,「隨逐緊縛」這是「使」的意思。結集生死,集合了這些種種的生死,這是「結」的意思。所以「結縛眾生,亦名為結」。而成佛之後這些全部都沒有了,這些都沒有了。我們繼續看下面的註解說: “又《淨影疏》曰:「證滅相應,故名為應。又證滅故,合應供養,故云應供。」又《會疏》曰:「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 其餘的《淨影疏》《會疏》,沒有什麼新意思,都差不多。我們繼續看第三「等正覺」。 “三、「等正覺」。梵語三藐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為正,「藐」為等,「菩提」為覺,即無上正等正覺。菩薩因行圓滿而成等正覺。舊譯為無上正遍知,《維摩經肇註》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 那麼說全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這句「anuttarasamyaksambodhi」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舊的翻譯就是無上正遍知,阿耨多羅就是無上,三藐三菩提,就是正遍知。 “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 那麼他說這個道沒有再超過這個的了,這個道是真的證得了,他沒有不知道的,所以稱為正遍知。這是第三個佛的號等正覺。 下面再引多一個《淨影疏》的話: “又《淨影疏》曰:「正者,理也。於理窮照(即徹照於理體),故云遍知。」” 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第四。 “四、「明行足」。「明」有多解。(一)《大論》曰:「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會疏》與《淨影疏》同之,均謂「明」即三明也。” 這個明有解釋為神通的,三明就是三明六通,三明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跟漏盡通。《會疏》跟《凈影疏》都是這麼解釋的。 “(二)但《淨影》又謂:「明是證行,證法顯了,故名為明。」是說較深。” 《淨影疏》還有另外一個解釋,就比較深入一點,說:「明是證行,證法顯了,故名為明」,是證所行,用明來證你所行,證這個法很明顯叫做明。那麼這個明說的就是智慧了。 “蓋《華嚴》一經唯是信解行證。若於行法顯了明證,如是方為明也。(三)《涅槃經十八》曰:「明者,名得無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說最深,蓋以得無上正等正覺為明也。” 《涅槃經十八》說:「明者,名得無量善果」,善果就是你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個善不是善惡對立的善,是離開善惡兩邊的善。所以這個「明」這裡就不是指神通了,不是前面那個說的三明六通那個明了。後頭說是證行什麼的,這個已經比前面更進一步了,更提升了,更深入了。這是說的得果了,所以就以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做為「明」了。 所以我們現在解釋這個名號的話,也是根據《涅槃經》,這是第三種的說法。 “今釋本經,以《涅槃》之說為妥。又「行足」者,《涅槃經十八》曰:「行名腳足。……腳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為明行足也。」” 「行」就是我們的腳,但是它這裡肯定不是指腳了。腳足名為戒慧,這裏指持戒跟智慧兩件事,乘著戒慧的足就是修戒修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明行足。依止戒慧,修行戒慧,功德圓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明行足。實際明行就是戒慧。 “《淨影疏》同之。疏曰:「龍樹說,戒定慧等,名之為行。此二(明與行)圓具,故名為足。」” 所以佛法可以很深,大家看到我們雖然是在學淨土法門,其實我們依這部《大經解》,我們所知道的已經遠遠超過只限於淨土宗的內容了,是不是啊?我們從去年開始到今年,2017年到2018年,所以我們從這裡可以證明,已經不只限定於淨土宗的內容了。所以可以這麼說,這部《大經解》等於是一部活的佛學大詞典,所以你還去找那些什麼佛學大辭典來看幹什麼?不需要了。你來學這個,來聽這個,來深入這部《大經解》,那你所有的都學到了,佛學名詞也學到了,該學的都學到了。不該學的,你浪費那麼多時間幹什麼?對不對?所以我常常勸大家,我們要堅持下去,雖然有時候聽得很吃力。不要說你們,師父我自己在轉述也很吃力。中國同修在跟我聯繫的時候跟我提過說,念公這一部著作是法身境界,要弘揚不容易!你不是說照著文字讀一讀就行的了,不行啊!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了,真的不容易啊!但是我自己也是在堅持,而且還常常祈求佛力加持,蓮公念公的加持,讓我們能夠堅持到最後。所以念公這些開示,大家能體會多少,都已經很難得的了。 那我們接著繼續看明行足其它的解釋。《淨影疏》也是這種說法,就是龍樹的話:「戒定慧等,名之為行」,此二(就是指明與行)都圓滿具足了,所以就叫做足「故名為足」。 所以這個足是具足,具足的足,不單是指這個腳。所以中文字你看足可以是腳,足可以是滿足,足可以是具足,這裡是具足的意思。 二是什麼呢?就是戒和定慧這兩個都圓滿具足了,都圓具就是圓滿具足了,故名為「足」。所以明行足就是戒和定慧都圓滿具足的意思。 “又《會疏》稍異。疏曰:「行足者,謂身口意業,真正清潔。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故號明行足。」” 這許多的解釋,我們都可以合起來參考。下來是第五「善逝」。請看註解說: “五、「善逝」。善者好也。逝者去也,故又名好去。” 善是好,逝是去,所以叫好去。我們俗話不是說嗎?我們大家不要結惡緣,大家好來好去。這裡的善當然也是出世間的善。去是趨向,去向,終極目標,就是回歸自性,證得大涅槃。下來繼續解釋好去: “《大論》曰:「好去者,於種種諸深三摩提(即正定)無量諸大智慧中去。” 所以什麼叫好去呢?就在種種甚深的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到無量的大智慧當中去,是去這個地方,不是亂亂去。是去這個地方,歸到這個地方,不是說去哪裡。它有一個終極目標。 “如偈說:『佛一切智為大車,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 佛以這一切的智慧作為一個大車,以八正道來行入涅槃,這個叫做「好去」。繼續我們還有下來註解還解釋: “又《合贊》曰:「善者,最初發心。逝者,大般涅槃。如來不捨最初發心,得大涅槃,是故如來名為善逝。」是均以入涅槃為善逝。” 我們前面也是提到這個意思,是趨向大涅槃為最終的目標。我們到了極樂世界,那就自然一定達到這個目標了,極樂世界證得的就是大涅槃,也叫做無餘涅槃。 “又《會疏》曰:「善逝即妙往之義也。謂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趣佛果故。」” 什麼叫妙住呢?是什麼樣的住才是妙呢?這裡說了:住而無住,無住而住,這才叫妙住。所以我們都不妙,因為我們亂亂住,碰到什麼就黏住,就出不來了。所以心有所住相,就不妙了。 但是我們知道這句阿彌陀佛也是相啊,所以說執持名號,抓住這句阿彌陀佛,但是這件事情妙啊!為什麼呢?阿彌陀佛是什麼呢?法身啊!法身哪有相?所以住在阿彌陀佛,也是妙住。所以無住而住,住而無住是「善逝」。 這樁事情不是只有佛與大菩薩做到,實在說哪一個眾生不如是呢?都是啊!可是一切眾生迷惑顛倒,不知道事實真相。如果知道事實真相,佛這個德號,你就完全通達了,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就是安住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簡單,容易,方便,究竟,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這樣子的安住就是妙住了。所以說到最後,還是回到這句阿彌陀佛,可見名號功德真正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呢?因為它妙不可言啊! “是以趣佛果為善逝。與上說亦無實異。至於佛無來去,云何名好去?《淨影疏》曰:「佛德圓滿,更何處去,而言好去,雖無去處,非不能去。如劫盡火,雖非所燒,非不能燒,故得云去。」” 「劫盡火」這是比喻,是講這個大劫盡了的時候,整個這個大千世界都毀滅了,所謂成住壞空是講的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一個星球,是一個星系,整個星系壞了的時候,是指這個時候的狀況。現在天文學家在太空當中觀察宇宙,確實發現有整個星系的出現,也有星系滅亡了,這是講星系的成住壞空。 而大涅槃就離開了生滅,是趨向不生不滅的境界。 “六、「世間解」。又譯知世間。《甄解》曰:「世間者,名為五陰。解者,名知。諸佛世尊善知五陰,故名世間解。」” 世間就是五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我們這裡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第一個色蘊,就是物質的積聚。色蘊包含內色跟外色,內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們所依靠生活的根身,就是這個身體。外色就是:色、聲、香、味、觸五境。所知的外境,這些都包含在色蘊之中。 二受蘊,就是領取納受的意思。對於順境或者是逆境的領納感受,它可分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樂捨,捨是不苦不樂,三種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憂、喜等等,固受有苦、樂、憂、喜、捨五種性質。 第三是想蘊,心於所知境,執取形象,就是當你看到這個境界了,聽到了或者是接觸到東西了,會認定所對的境有一定的相貌,是你認定的,然後給它立個名稱,你就生起認識的心理,就每一個人所存檔的資料,生起自己的認知。所以每個人所看的認知,你的解釋都不一樣,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存檔的內容都不一樣。 第四是行蘊,「行」是造作之義。行蘊是驅使心造作諸業,所造作的行為有善、惡、有無記三種心理,稱為心所生法,又稱為心所。 第五是識蘊,佛教對識蘊的解說有大小乘的區別。在這裡依據大乘的分類來解說。 識蘊分為八識,它又可分為三類,叫心、意、識。 一者為心,它集起諸法,並能生起種種的法,這個就是指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二者為意,它會思考,就是我們有一種心念,它一直執著有一個「我」,這就是末那識,這是第七稱為「意」。 三者為識,就是了別外境,能夠知覺外面境界的心,稱為識。 有時候心、意、識總稱為心,也稱為識蘊。識能夠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為由它帶動其它的心念,以它為主,故稱為心王。隨它而起的心念,稱為心所。這些都是五蘊所引發的種種煩惱。 而諸佛知道這些煩惱都是空的,都不存在。所以諸佛了達五蘊,所以就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叫做世間解。這是《甄解》的話。 那我們再看看其它的解釋: “《淨影疏》曰:「世間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間,名世間解。」” 世間解是化他的智,能夠教化他,這個相當於差別智。善解世間,名世間解。這是《淨影疏》的解釋。 “《會疏》曰:「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故名世間解。」” 那麼《會疏》的解釋就是,不管是世間還是出世間,一切種種的因跟果,什麼因得什麼果,都解了,就是徹底的理解了,名為世間解。 所以我們把它綜合起來說,世間解就是化他的聖智,這是諸佛度化眾生的智慧,是聖智。不是一般凡夫的智慧。是諸佛度化眾生的,佛的智慧。 “綜上三釋,故世間解者,乃化他之聖智,謂如來如實知世間與出世間種種因果諸法也。” 如來如實的知道世間跟出世間種種因果的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下面是第七無上士,我們看註解: “七、「無上士」。士者,人也。人中最勝,名無上士。《涅槃經》曰:「如來者,名無上士。譬如人身,頭為最上,非餘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又曰:「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 佛是最尊的,所以稱為無上。人中最勝,沒有過之者,沒有比這個還要再高的了,沒有超過了。你有所修有所斷,名為上士。所斷就是還要斷煩惱,甚至斷最後一品無明,所以菩薩稱上士,不能加個「無」字。無所斷者,名無上士。修學究竟圓滿了,稱為無上士,梵語就是Anuttara。所以有學位就低了,沒有學位就高了,跟世間的意思不一樣。世間人認為學位代表高低,佛教不講這個,佛教講智慧的開顯,它的作用能使用到多少,而不是看你學位的高低。 “《會疏》同上二說。疏曰:「業惑淨盡,更無所斷,於三界天人凡聖之中,第一最上無等,故號無上士。」” 那麼《會疏》這個解釋就很容易懂了。「業」就是業障,「惑」是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斷盡了。「淨盡」這個淨字,在這個地方是連最後的習氣也斷了。如果習氣沒有斷,業惑盡,不能叫「淨盡」。加上這個「淨」字,就是習氣都斷得乾乾淨淨了,這個只有成佛才做到。「更無所斷」,再沒有得斷的了,沒有了。在「三界天人凡聖之中」,在這一切凡聖當中,佛是第一。「最上無等」,等是平等,沒有能跟佛平等的,稱之為「無上士」。我們繼續看: “又《智度論》曰:「涅槃法無上。佛自知是涅槃,不從他聞,亦將導眾生令至涅槃。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生中佛亦無上。復次,持戒、禪定、智慧教化眾生,一切無有與等者,何況能過,故云無上。」” 《大智度論》說:佛之涅槃是自己證得的,不是從他那兒得到的。也將導引一切眾生入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是無上,在眾生中,佛也是無上。佛以持戒,禪定,智慧教化眾生,也沒有一切能夠跟這個相等的,所以稱為無上士。接著第八是調御丈夫,請看註解: “八、「調御丈夫」。《淨影疏》曰:「能善調伏眾生,名調御丈夫。」《合贊》曰:「自既丈夫,復調丈夫。故號佛為調御丈夫。若具四法,則名丈夫。” 調就是調伏,御是駕御。《合贊》說自己是丈夫又能調御其他丈夫故稱佛為調御丈夫。「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你要都有這四法才能稱為是丈夫,哪四種呢?下面註解就說了: “何等為四:(一)近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說修行。」又《會疏》曰:「謂具大丈夫力用而說種種諸法,調伏制御一切眾生,令離垢染,得大涅槃。」或問:女人等亦應化度,何以獨標丈夫。” 第一個是親近善知識,就是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在你這個時候,你能夠遇到善知識,你應該像對如來一樣的去尊重他。其實善知識也不遠嘛,你不要想說去哪裡找啊?不遠,你們大家可以互相作為善知識,這位同學做的有點不對,旁人提醒他一下,那就是善知識。他這個地方沒有明白,你能夠給他解釋一下。他某個地方思想上有點偏差了,有點錯誤,你跟他解釋一下,跟他解解,那都是善知識做的事情。 但是這段話,你也要小心的理解,不要錯解了。自己不是很清楚,沒有把握,為了充胖子。人家看你學佛幾十年,在道場寺廟走動了幾十年,看你是老修行,有問題問你,你不懂也裝懂,你做人家的善知識,那就有過失了,甚至會有謗法的可能。 現在的居士常常就犯這個毛病,尤其是組織的領導。有一次我到某某學會去講課,在用餐的時候,居士習慣上都會問一些問題,居士問法師問題,這個領導他就搶著回答了,我就省事了,不用我回答。他硬要充作善知識,本來是法師回答的,他就搶著回答,問兩句,他搶兩句,問三句,他搶三句回答。所以我們廣東話說什麼呢?搶風頭,懂少少,充行家。 第二「能聽法」,能聽法。這個話大家聽得很奇怪,這個聽法怎麼也會作為一個條件呢?我們來到七寶淨土講堂坐下來,那你就是在聽法了嘛,怎麼也是一個條件呢?是不是很奇怪啊?要知道,有人聽法跟不聽是一樣的,那個不叫做能聽法。所以還有,你看佛說《華嚴經》,連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聾如盲。所以能聽法不是小事。 所以作為丈夫,第一個條件就是親近善知識,第二個是能聽法,要很虛心,要謙虛了又謙虛,要無有厭足,沒有滿足的時候,願意聽,表示你能聽得進去。 第三是思惟義,不但能聽,而且善於思惟,而且還要消歸自己。不是一些文字上的東西,經論上的東西。要隨文入觀。因為經論上的東西,那都是書,或者你再有學問,你只是佛的佛學大詞典,那不叫善思惟。要消歸自己,容入自己殊勝的智慧裡面去,也就是讓它來熏發自己的本覺,所以這個有內熏跟外熏的作用,我們的本覺勝智在自己內部,老在薰什麼呢?在薰無明啊!我們現在就是要轉變這個無明。無明在薰真如,真如同時也在薰無明。那麼我們現在又有所聞,我外面又在熏無明,這樣子無明轉變就快了。大家要知道,最徹底的是本來無無明,一部《心經》這句話是佛的知見,能知能說不能行,這就不是丈夫了。 那麼這四條說得很簡單,但是要做到都不容易。那麼我們前面一直提到丈夫丈夫..那,那女人呢?這裡說還有女人,怎麼單提丈夫呢?沒提女人啊,下面就解釋了: “《智度論》答曰:「若說丈夫,二根(同具男女二者之根)無根(天閹)及女盡攝,故說丈夫。」蓋謂名為丈夫,則可概攝婦女、無根及二根等人。” 這裡是舉了《大智度論》說的,就告訴你,這所說的全部包括女人了,提丈夫就包括女人,還包括二根種種的,其它都包括了。接下來第九是「天人師」。我們繼續看註解: “九、「天人師」。《淨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訓天人,名天人師。」” 他能夠用正法來教導人跟天,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佛是人天導師,不只是人道的老師,還是天人的老師。 這裡說的正法的標準是什麼呢?它必須要有一個標準,要不然誰都可以說他的法是正法,不是你自己說的,說他的法是正法,似是而非,一般大眾都很難分辨了。 如果以究竟徹底圓滿的定位來說呢?佛的正法一定要讓眾生明心見性,斷煩惱,證菩提,這個是正法的絕對標準。 但是佛是隨順眾生的,所以才建立了三乘法、五乘法。人天法的正法標準,最低都要能得到人身,以不會讓你墮三惡道為標準。但是這不是佛的目的,這只是佛的方便說,最終還是要引導三乘五乘都歸到一佛乘。下來註解說: “《會疏》曰:「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歸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號天人師。」又《合贊》曰:「諸佛雖為一切眾生無上大師,諸眾生中,唯天與人能發無上大菩提心,是故號佛為天人師。」” 《會疏》說得很清楚,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歸命,全部都歸命釋迦牟尼佛,歸命佛,依教奉行,俱作弟子。 所以其它宗教的領袖包括外道,他們不知道。如果他們真的能夠升到天國,那還是會遇到釋迦牟尼佛的,對不對?但是這個他們也不願意相信。這不是你信不信的問題,這是事實真相。 我們都知道,在六道裡面,唯有天道跟人道能夠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能發這個心。 那麼其它的四道,雖然是學佛,但是這個心發不出來。你看三惡道,三惡道習氣太重,雖然學佛,無上菩提心發不出來。所以容易救度的還是在人天兩道。 那麼第十個名號就是佛世尊,我們看註解引了《成實論》的話: “十、「佛世尊」。《成實論》等開為兩號,以佛為第九號,世尊為第十號。今依《涅槃經》,合佛世尊為第十號。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與覺滿,三覺圓滿,故稱為佛。又《合贊》曰:「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又佛名知者。如《智度論》曰:「佛陀,秦言知者。知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數、非眾生數,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為佛陀。」又「佛一切智慧成就故,過去、未來、現在,盡不盡、動不動,一切世間了了悉知故,名為佛陀。」「世尊」梵名薄伽梵。圓備眾德,為世欽重,故號世尊。” 那麼世尊就是薄伽梵,這是梵文Bhagavate,薄伽梵在翻譯的五種不翻中屬多含不翻。「圓備眾德」,一切德都圓滿具備了。「為世欽重」,為世間尊重,故號世尊,所以稱為世尊。 這是如來所有的通號。那麼世間自在王是別號。下來註解說: “《成實論十號品》曰:「如是九種(指前諸號)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又《智度論》以佛為第十號,以世尊為具十號尊德之總號,與此開合稍異,義無不同。” 那這樣我們就將佛的十種名號,簡單的介紹了。 好,那麼下來接著我們繼續看經文: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見《漢譯》)。彼佛住世宏法共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間之人民,演說經文,講論道法與道要。” 那麼這句經文是在漢譯本裡面的。這尊佛在世教導四十二劫,教了四十二劫時間很長。因為時間長短都不一定了,你看我們釋迦牟尼佛就很短了,才八十歲。有的就很長,有的古佛還要更長。那麼這尊佛他住世的時間就很長。 「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他對大家說法開示。那註解說: “「道」者,覺悟之路也。《俱舍論》曰:「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什麼叫道呢?這個引了《俱舍論》的解釋,趨向涅槃的這條道路,佛法裡面稱之為道。涅槃城也是個比喻,指的是最後的證果。 小乘的涅槃,在佛法裡面叫偏真涅槃。實在不是究竟圓滿的,也叫有餘涅槃。這是阿羅漢的終極果位,但是還不究竟,對菩薩來講他還差得遠。 那大乘涅槃才是究竟圓滿,真正到了一切法不生不滅。下來引《華嚴大疏》的意思也差不多,我們念一念就好: “又《華嚴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道法者,至涅槃正道之法也。道要者,佛道之樞要也。如《讚阿彌陀佛偈》曰:「究暢道要無障礙。」” 下面我們繼續看經文,緊接著下來的經文說: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 我們看註解說: “「世饒王」見《漢譯》。經曰:「世饒王,聞經修道,歡喜開解。便棄王位,行作比丘。」義寂云:「準彼經文,世饒王者,亦為法藏在俗時名。」蓋《漢譯》之文甚為明確,作國王時,名世饒王,出家後,即法藏比丘。” 這個時候有一位大國主,名字叫世饒王,這是一國的國君,這個國君的名號叫做世饒王。經文說「聞佛說法」,他同時聽到世間自在王說法。「歡喜開解」他就歡喜啊,這個歡喜很重要,所以你看經中最後說「皆大歡喜」,就是樂這個法,歡喜踴躍啊! 你看夏蓮居老居士聽到淨土法門,回來之後,一直在屋子裡面笑了兩三天,像神經病一樣的笑,他笑什麼?笑是我這回可有出去的路了!有可以出去的道路了! 你看我們這個不是拿來做一種裝飾品,或者是做一種什麼資本,做什麼工具。我們今天有機會得人身,聞佛法,我們要惠於眾生真實之利,我們自己也要了脫生死,這才是真正我們所應當做的事情。可是你看事情這麼多,我們怎麼去做?所以說「演慈辯,授法眼」,佛把這個法眼給了我們,之前我們學過了。我們自己哪裡能夠得到這個法眼啊?哪裡懂得判斷不行嗎?是不是? 所以老實說,我們要不是佛的加被也不可能,這個要真正的慶幸!所以這個國王聽法之後他歡喜啊! “當時有一大國王,名為世饒王,聞世間自在王佛說法,頓然心開,了解實義,故曰「開解」。由於開解,自然「歡喜」。如各經末咸云:「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於是「尋發無上真正道意」。” 「頓然心開,了解實義」這叫開解。所以我們說能聽就是這個意思了,你聽了之後,要有所開解,怎麼開解呢?你要去掉一些東西。 所以我們要知道,修行跟搞學問不一樣。搞學問是「為學日增」。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搞一點學問,我們最初也需要有一定的學問,所以是「為學日增」,什麼意思呢?你看三年級就比二年級多知道一些,四年級又多知道一些,以後又多知道一些,求學問是一天比一天有所增長,但是這不是道,跟道沒有關係。 「為道日損」,你要去掉什麼,你只要能去掉點東西,這才能夠入道。所以不是搞學問。所以開解就是它有一個扣,你去掉那個扣,叫做開解。 所以法藏當年也是國王,一聽到佛法,就歡喜開解。然後他不只是這樣子,他有所行動的,下來就是說他的行動,「尋發無上真正道意」。 “「尋」者,隨即之義。「發」者,發心也。「無上真正道」,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無能過之者,故名「無上」。「真」者,真實。「正」者,聖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無礙道也。「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發無上真正道意」,即是發無上大菩提心也。” 這是成佛所證得的,沒有比這個更上的了,所以叫做無上,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無上正等正覺,梵文就是Anuttarasamyaksambuddi。 “世饒王聞法開解,隨即發無上大菩提心,捨棄國土與王位離世出家,成為沙門。” 「尋」就是緊接著,沒有再停頓的,沒有再考慮的。我考慮一下看佛法值不值得我完全投資下去,給我點時間思考思考,沒有!還要考慮什麼?這麼好的東西你考慮什麼?要馬上有所行動!緊接著,跟著就發了無上的真正道意,就是發了無上的大菩提心。然後怎麼樣呢?他國王不做了,「棄國捐王」,把王位也不要了。 你看我們釋迦牟尼佛,他什麼都不要了。因為他不是為了這個目的,他也不要我們一分錢,對不對?他也不拉你一張選票。所以他有所行動,他的行動就是「棄國捐王,行作沙門」。 沙門有好幾個解釋,沙門的解釋跟後面的內容,我們留到下一堂課再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