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2/17 23:07:47瀏覽41|回應0|推薦2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37集 七寶淨土講堂主席慈淨老師,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我們下來繼續看這句經文,在《大經解》124頁,最後一行。我們來解釋這句經文「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我們先看註解說: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此二句亦自《唐譯》。是第五相之降魔。” 《唐譯》指的就是《無量壽經》現存在這個世間五種原譯本當中的一本,原來的名字是《無量壽如來會》,是《大寶積經》當中的一會,唐朝南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志翻譯的。那麼會集本就取了這句經文,這個是第五相「降魔」,就是八相成道裏面的第五相「降魔」,以定慧的力量降伏魔怨,不是以神通或者是其它奇奇怪怪的。 我們從表面看以為佛有神通,佛肯定是有神通,但是佛不隨便使用神通。你看當年佛在王舍城的時候,提婆達多就是一直跟佛作對的,提婆達多他也想做佛王,因為他看到釋迦牟尼佛大家都這樣來恭敬他追隨他,那麼他就生起了妒忌心,當然這都是表演的,因為我們知道提婆達多他也是佛菩薩再來的,大家都是為了演這齣戲,一齣戲裏面不能全都是好人嘛! 像我們看以前的電影黃飛鴻,戲裏面一定有石堅,石堅一定是演壞人,這樣才能夠突出黃飛鴻是英雄,不能兩個都是好漢,一定有一個演反派來跟他作對。而事實上石堅這位老演員,他本身是一個大好人。 那提婆達多處處想害佛,有一次他就放出五百隻醉象,經典記載著象還有名字叫護財醉象。他把那五百隻象灌醉了,然後讓牠們衝向釋迦牟尼佛,要把佛跟佛的弟子全都踩死。我們知道提婆達多他是佛的堂弟,他修道得了五神通了,可是神通不管事,他還會起這個嫉妒心。你看他教阿闍世王殺父親殺母親,這都是提婆達多幹的事情。 所以現在外面大家都很羨慕神通,像中國的奇異功能,但是這不是根本啊!你看提婆達多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得到了五神通,這五神通比現在的奇異功能強一萬倍,但是對佛來說,這些全都是我們說的雕蟲小技。 這個時候佛就將手舉上來,就這個動作,很安然的將手舉上來,一舉上來即刻就出現了五百頭獅子,醉象向前衝過來了,五百頭獅子一吼...就像我們好萊塢的特技電影,獅子來了,醉象馬上睜開眼睛即刻「踩剎車」,還不逃?趕緊逃了,是不是?其實不需要獅子,老鼠就可以了,象怕老鼠鑽進牠的耳朵裏面。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玩的一種棋子嗎?大象怕老鼠,老鼠一進到大象耳朵就輸了,你看一隻象前面一頭獅子,醉象雖然是醉,但是看見了大的獅子,牠也就不敢動了,那佛就沒有被害了,就安然無恙了。 過後弟子就問佛了,弟子都覺得佛厲害顯神通,是怎麼跑出五百頭獅子來呢?佛說我並沒有起個思想或是動個念頭,要變五百頭獅子來降服這些醉象,我沒有這個念頭,它是自然的,不需要造作。所以什麼是佛的神通呢?八個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佛的神通,也是在座的每一位每一位本有的神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大家本來具足的。 當然佛一定有神通,只是佛不會亂亂用神通。不像現在的人不只亂亂用神通,還把神通當買賣,用神通來嚇唬人。而事實上他不知道神通抵不過業力,你再大的神通也抵不過業力。所以你看目犍連是怎麼死的?目犍連的神通可以飛到天上飛來飛去,你愛他怎麼飛就怎麼飛,最後被打死成一團肉醬,當然這是表演,表示神通抵不過業力。 所以佛不是用神通,佛是用智慧來降伏的,這也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不是去羨慕外面的那些神通。而我們自己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就是圓滿的神通,這些我們都有,不必到外面求。下來解釋「魔」,我們看看註解說: “魔者,梵語魔羅之略稱。此翻障礙,能為修道作障礙故。” 魔者是梵語魔羅的略稱,翻譯為障礙,他能夠給我們修道的人做障礙,還有: “又翻殺者,害人善故。又常行放逸,斷慧命故。又翻惡者,多愛欲故。” 又可以翻為殺者,他是破壞人行善的,他又使到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慧命比身命不曉得重要多少萬倍,身命死了之後,四十九天又來了。但是這個慧命如果被斷掉,生生世世你就沒有辦法翻身了。魔就專幹這種事情,所以翻譯為殺者,又翻惡者。他很惡,有很多的愛欲,魔就是這幾個意思,障礙,殺害跟惡。下來還說: “魔類有四:淨影曰:「一煩惱魔,謂貪嗔等,能害善法。二陰魔,謂五陰身,共相摧滅。三者死魔,能壞命根。四者天魔,好壞他善。」” 魔有四種,註解就引了《淨影疏》說魔有四種: 一個是煩惱魔,就是貪瞋癡煩惱都是魔。 第二是陰魔,就是「五陰身,共相摧滅」,五陰身就是說我們這個色身,是由這個五蘊所和合的,就是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這個我們就沒有特別再詳細解釋了。 三者是死魔,因為善知識一死了就不住世了。還有就是你修行之後一死了,沒有真正超越六道,那你就不能夠再繼續了,能壞命根,所以說是死魔。 第四是天魔,他就是要破壞你,障礙你,壞你的善,他不願意大家都成道,一個是嫉妒,將來你比我強,不行,我一定要把你給壓下去。再有,你成功了之後,你會教化很多人,那魔的徒眾就少了,他要保持他的勢力,擴充他的勢力,他就是不希望別人成功。 所以有人就批評說現在是群魔亂舞的時候,確實也是這樣,外面很亂,外面都是陷阱,大家沒有定功沒有定力,那個是魔?那個是佛?大家也不知道啊! 所以大家很要提起正念,你只要有正念就不怕嘛!要有真正的智慧,這裏說了「降魔」才「成道」,這八相成道首先要「降魔」。 “今經所降伏者指天魔。” 我們這個經裏面所說的這個魔是指那一種呢?就是指的天魔,下來註解再說: “如《婆沙論》云:「(節錄)菩薩昔居菩提樹下,初夜魔女來相媚亂。……中夜魔軍總來逼惱。……須臾覺察即入慈定,令魔兵眾摧敗墮落。」” 這裏是節錄了《婆沙論》的一段,形容當時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修行的時候,魔就現了很多的魔女來誘惑太子。但是念公引的內容不是完整的,只是節錄,就說魔女到了釋迦牟尼佛的跟前,整個都變成很醜陋的樣子。魔女本來是很妖艷很美麗的,到了太子的面前馬上變得很醜陋,她幻化的一種淫色以及這些相,美麗的容貌都不存在了。另外一部書也有記載,下來就引了《西域記》: “又《西域記》云:「集諸神眾,齊整魔軍。治兵振旅,將脇菩薩。……菩薩於是入大慈定。凡厥兵仗,變為蓮花,魔軍怖駭,奔馳退散。」以上均表菩薩定力。” 後來魔沒有辦法了,就只好用武力,他的軍隊很多,就放劍放武器種種的,這一些武器靠近佛的身體之前,在空中那些劍的尖端全部變成蓮花,就沒有傷害到太子了,全部的劍變成蓮花掉下來了,那蓮花你怎麼傷人啊?就沒有辦法了,所以入了這樣的大定,魔無所施其計,就沒有辦法了,魔就敗退了,所以這是以定慧力來降伏魔怨。 佛並沒有說要和魔鬥法,他沒有這個心,所以佛降伏了魔軍之後,魔就想不通,魔就問佛:「你到底是有什麼功德,有這麼大的本領?」那佛就說:「地神乃知。」叫魔去問地神。那魔就問地神,地神就說了:「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地不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 大家聽好,釋迦牟尼佛我們的老師為我們流血,捨他的生命,都是為了一切眾生啊!所以地神清清楚楚。 所以你看耶穌,我們也說他相當偉大,他為眾生釘在十字架上,他也流血啊,是不是? 但是釋迦牟尼佛多生以來,整個地球上沒有一寸土地不是釋迦牟尼佛捨生命的地方,這個地神祂知道,祂做了證明,魔就沒有話說了,無話可說了。所以這個降魔是以定慧之力,這就是第四相「降伏魔怨」。下來又說: “又《智度論》云:「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則顯菩薩慧力。是故經云:「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怨指怨家。” 這個魔剛才解釋了,可以翻成「障礙」,翻成「殺害」,翻成「惡」,這裏的「怨」 就是怨家,有冤有怨,降伏這一些魔怨。下來經文說: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此二句是第六相成道之義。” 我們繼續看註解,說: “「微妙」者,《維摩經》曰:「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菩提者,佛之知見,亦即實際理體,當人自性。經云:「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云微妙難知,與「微妙是菩提」也。” 我們先看這句,它解釋微妙就是菩提,佛的知見是菩提,也就是實際的本體理體,這個說的就是當人的自性,所謂當人的自性,就是在座的各位,每一個人本有的自性,這就是本體,這個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所以就是微妙。因為它微妙,所以就是難知,我們沒有辦法去理解,如果以我們凡夫生滅心能知的,那個就不是微妙了,因為微妙,所以我們凡夫以生滅心是沒有辦法知道,所以諸法難知。 “又《淨影疏》曰:「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覺。」理指實際理體,故亦同於上經。” 《淨影疏》的解釋說,理就是妙法,理體就是妙法,由於得到了本體,所以成正覺,得微妙法者,就是認識了得了本體,就成等正覺了,得微妙法者,就得本體,所以就成最正覺了。 “又《長阿含經》曰:「如來大智,微妙獨尊。」” 這個微妙的意思也就顯出來了,在小乘的經典也是如此,如來偉大的智慧是微妙的,是獨尊是最高的,沒有比這個再高的了,獨尊就是唯一的獨自的。 “綜上而言,「得微妙法」者,即契世尊之佛智,入實相之妙理,證正真之菩提。故成正覺。正覺者,如來之實智。故成佛曰成正覺。” 所以「得微妙法「就是得到如來最獨尊的殊勝之法,得微妙法者就是契入如來的佛智,佛的智慧,入了實相的妙理,證了真正的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所以正覺就是如來的真實智慧,智慧就是覺悟,所以成佛就是成正覺。 “「最正覺」者,崇顯佛覺之無上圓滿究竟。” 成最正覺就是遵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正覺前面加個「最」。下來引《釋迦譜》: “如《釋迦譜》曰:「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所以不是說正覺之中另外又出現了一個最拔尖的叫最正覺,正覺又跑出一個最正覺,變成兩個,不是,不是這個意思,是說真正得了無上之道,稱為最正覺,就是沒有更超過這個的了。 “《會疏》曰:「覺之中為最極,故云成最正覺」。成最正覺即究竟成佛。” 成最正覺就是究竟成佛了,《會疏》就說覺中他是最究竟了,登峰造極了,所以是成最正覺,所以成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這個是第六相的「成道」,八相成道裏面的第六相「成道」。 底下接著就是「轉法輪」跟第八相,「而現滅渡者」就是最後入涅槃了。那麼這個說的就是這些從十方來參與法會的大菩薩,他們都是有這些能力,他們咸遵普賢大士之德,這是一個總的內容,裏面具體的情況就講到他們,在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在許多許多世界示現成佛,現在我們就講到第七相「轉法輪」,經文說: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暨以下諸句,為第七相。” 佛之出現在這個世間是大事因緣,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度眾生啊!你成佛不度眾生,你沒事幹啊!成佛沒事成天幹什麼呢?成佛唯一的目的就是度眾生,不然成佛跟眾生就沒有關係了,所以眾生可以因此而得度。那如何來度眾生?就是要靠佛來弘法,廣說種種的妙法,把眾生給震醒,不是給叫醒,叫還不醒還賴床呢!將你像觸電一樣給震醒,好像我們禪宗常常用什麼呢?用棒,用棒一棒給你敲下去,敲不死,敲死就算了,讓你覺醒,讓你覺悟。 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可以說是八相成道裏面的一個核心,最重要的,「轉法輪」就是教學,沒有做別的。所以你看我們七寶淨土講堂為什麼一再的強調,我們是跟著釋迦牟尼佛的腳步走的,你看佛一生都是在教學,他沒有做其牠的,是不是?除了教學除了講經講道理之外,你看當年釋迦牟尼佛還有幹些別的嗎?還要搞很多活動,很熱鬧,可以團結弟子,沒這回事。釋迦牟尼佛不在乎有多少弟子,這些弟子都是自自然然仰慕恭敬,真正覺得可以跟這個老師學,自動來的,我們現在自動來的有,但是我們還是常常怕大家忘記,所以都要溫馨提醒一下,還要一個個打電話,一個個打電話也未必都來,所以我們都是以教學為主,沒有做其它的。那別人怎麼做,我們不管,我們要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跟著釋迦牟尼佛的腳步? 最近有一個組織想通過慈淨老師來影響七寶雜修,當然她不是有心的,因為她不知道,她們習慣了搞很多活動,她們認為這是正常的,你不搞活動,不然幹什麼呢?不搞這些,你成立一個佛教組織,整天沒事幹,請法師講經,又不能長期住在這個地方,沒有辦法,要信徒多,要多人來,你就是要搞活動。她不知道七寶是專修的,專到不能再專了。這位女眾就要交來她們宣傳的海報,裏面有佛七,有三時繫念,有很多活動,叫我們張貼在七寶這個地方。因為其它佛教團體都可以幫她這麼做嘛,她認為這是很正常的。慈淨老師因為她慈悲,不能拒絕,她就告訴師父,妳只要告訴我,我就知道怎麼做了,我穿上這件出家的衣服一出馬,怎麼都會給幾分面子吧,是不是?我就來處理了!我就告訴對方,我們的學風道風,希望她清楚明白,我們除了教學,不做其它的活動,包括法會,我們強調專修,就這樣回覆她,然後看她怎麼接這個招,我這一招已經使出去了。她就回說,不能貼海報沒有關係,師父跟你們同修也可以隨口介紹一下我們的活動。我說我教人專修,我還要我們同修介紹人家去雜修?那她就跳草裙舞了!來了,有反應了,她反問我怎麼叫做雜修?哎,來了!她說請問我們辦佛七辦超度法會是雜修嗎?妳這個跟別人講還講得通,跟我這樣講,妳找錯人了,開始還算客氣,請問?那我就回她說,妳去看看淨空法師他引用慈雲灌頂法師說的,怎麼樣叫做雜修,哎!我沒有說雜修錯,不要中她的圈套,我沒有說雜修錯,只是各做各的,理念不同。下來我就講得嚴重一點了,道不同不相為謀。過後她就沒有再回,沒有反應了,我以為她突然間覺悟了,因為我已經準備好她再來我再打回去,我是怎麼反駁回去呢?就是不理她不回她,因為好話不需要多說,這是給她點醒,讓她醒悟的!後來她沒有回覆,我以為沒事了,她反而跟慈淨老師說我罵她,妳的師父罵我!那證明她沒醒啊! 可是有時候我也很諒解,我只能夠用兩個字來形容,「無奈」!不只是她,很多道場寺廟也是很無奈的,不然怎麼樣啊?要維持道場啊,那裏像你空能法師福報那麼大!其實我沒有福報,只是大家知道了這個安排就是這個樣子,沒有辦法。這都是緣嘛!那其它地方怎麼樣呢?你不這麼做怎麼維持啊? 所以這個我把它分析為三個階段,開始是很無奈,開始很無奈一定要這樣做,無奈過後就變成麻木,再來變成正常,他門一正常,我們就不正常了,是不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都是正常的嘛,那你這個七寶就不正常。所以從無奈變成麻木,麻木到最後變成正常。正常到最後就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直都是正常了,大家都這麼做的呀!就你孤家寡人一個而已,那這樣妳就不必跟我談了,所以我們就沒有辦法同流合污。不是說她們不好,而是真的無奈,只能夠這樣諒解,是不是?沒有其它的想法了。 那麼我們再看回來這一些諸大菩薩,為什麼到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呢?主要也是在十方世界去示現轉妙法輪,這就是教學啊,轉妙法輪就是教學啊!因此在文中這一段「轉法輪」也是最長的,比其它八相成道的各相都談得長一些,經文很長。經文說「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而現滅渡者」為止,這中間很長的一大段都是第七相「轉法輪」的內容,所以它就顯得很重要了。 已經告訴你,教學很重要,妳還在搞什麼?沒得再搞了,教學很重要,將道理全部聽進去,用上了之後,不要說別的,你去賺錢都比別人賺得心安理得。應該是你的都是你的,而且賺得很開心,賺得很「健康」,這個「健康」要特別括弧起來,賺得很「健康」,因為你有了智慧,用智慧來做生意,用智慧來跟人家相處。 這個智慧還可以幫助你改變你的體質,這個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有疾病?為什麼會有奇奇怪怪的症狀?因為你的法身慧命在睡覺,它沒有正常的運轉,它沒有開發。 所以道理聽清楚了,將佛的道理全部吸收了,然後你再來去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問題,你都知道那個該做那個不需要做,不是不該做,是不需要做。 就好像最近有一位就專門講健康的,用那個酵素來提倡健康,這個酵素千變萬化,可以改變你的健康改變你的生活,還有種種案例可以印證。這位女眾她的講座很多人聽啊,慈淨老師就給我發了一個內容,說我們中國的同修師父去的時候,就覺得佛法太好啦,但是回來的消息,回來太久了,這個電已經漏掉沒電了,同修就跑去參加這個健康講座會,它的題目叫「我的健康我做主」,題目很好啊!「我的健康我做主」,如果在佛門是我的健康「我」做主,這個「我」要括弧起來,這就是說的法身慧命啊!我的「自我」我的「真我」做主。不要忘了,你如果是用「假我」來做主,你還有一個業,你後面還有一個業在等著你呀!你做不了主。因為你沒有開發你的法身慧命,你不能把你的業力轉化,業力轉成願力,你不能轉到最後還是被業力所牽引。給你講得天花亂墜,講得多少人因為妳而健康,那個健康到最後還是要面對這個業力,什麼時候發動?什麼時候來?不知道。 所以我們要將這個觀念改變過來,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真心我的佛性我的法身慧命「我」做主。所以開發我們的般若智慧,開發我們的法身慧命,就可以真正有求必應,你想健康就健康,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全部都是它在那邊安排的嘛!那我們現在是因為業力的操縱,由不得我們安排。所以這個教學就很重要,聽佛的道理很重要啊!所以這第七相就顯得很重要了。 “天人者,天道中人。歸者歸敬,仰者欽仰。” 天人者指的是天道之人,天上的,這個很容易混淆啊!現在我們說的天道這兩個字很敏感啊!這裏不是指那個天道的人,是天界的人,這麼說就不會混淆了,指天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人,諸天中所生的人就稱為天人,天道中這一些人他們都投到佛門來恭敬來仰慕,天人都恭敬皈依佛,下來舉了《大智度論》: “《智度論》云:「今是釋迦文佛得道後,五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到波羅奈鹿林中轉法輪。」” 這就是整個過程,這裏引了兩個內容,一個是經,一個是論,論就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就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五七日,五七三十五天都沒有說法,這裏是說得簡單了一點,實際佛一成佛之後,在頭三個七天裏面,在定中大說《華嚴經》,說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八十多卷的《華嚴經》就是在佛成佛三七日裏頭說的,三七二十一天。但是這些聲聞緣覺阿羅漢弟子都如聾如盲,不是真的耳朵聾眼睛盲了,就是聽好像跟沒聽到一樣,看就跟沒看見一樣,因為你怎麼看?佛在菩提樹下定中講《華嚴經》,是講給定中這些法身大士聽的,所以阿羅漢如聾如盲沒有領會。後來一直到現在你看,這些修小乘的就不承認,他們只承認佛開始教學是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然後說阿含開始,之前的不承認,你怎麼承認呢?你都沒機會聽啊,佛是在定中講的!這些阿羅漢沒看見佛在講經啊! 所以底下就是《大智度論》所講的了,一直到第五個七日,佛都還沒有說法,為什麼呢?因為佛自己說了「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這一些大阿羅漢都不能知,眾生更是沒有辦法知啦,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為世間法所縛,「縛」就是被綁住了,所縛所著,執著了,「縛」就是被捆住了,「著」就是自己在那兒執著,所以就沒有能夠理解。那麼佛就說了,哎呀!既然這樣,我倒不如入涅槃啦!這是釋迦牟尼佛當時的這些示現,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恭敬的在佛前合掌敬禮,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請佛不要走。我們就沒有關係,你走就走,我們也不知道這個的重要,只有天人跟菩薩知道,很緊張,只有他們緊張,我們不會緊張,他們緊張,就請佛要住世,可憐這些眾生啊,要教導我們啊!後來佛就默然受請,答應了。但是答應了,你不能跟這些剛剛初學的講太深的內容,那只好從小學開始教起,後來就開始說阿含說小乘,到最後說《法華經》,所以《華嚴經》是最初說的,像太陽一樣,剛剛出來的時候,直接照到高山的頂點上,高山的尖端,而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又是照到高山的頂,這個我們很少去注意到,所以你看,一頭一尾說的都是最高的法。那麼佛就不得已才說阿含說方等,慢慢一步一步的,然後說般若,最後才說《法華經》,說《涅槃經》,這個時候就慢慢把大家的水平提高了,從小學提高到中學到大學,到最後還是最高的法,《法華經》還是最高的法。下來註解說: “又《法華經》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 佛在《法華經》裏面自己說的,多少人請呢?眷屬百千萬,你看看那種場面,多少人請佛住世啊?《法華經》也是記載這個事情,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那佛自己說的應該不會錯吧?除非你不信佛。當時佛就默然不說話,天眾、天王、菩薩、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頂禮,請我轉法輪,這個「我」就是釋迦牟尼佛他自己說的,請釋迦牟尼佛轉法輪。 所以佛本來是要走了的,只有天人緊張,趕快請佛住世,還好佛接受了。要不然我們就沒有機會聽到《無量壽經》了,就不知道有淨土法門了,也不知道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了,那我們尤其是現在的人肯定就「死定」了,一定準死無疑,你還有什麼其它的方法,你還有什麼能力去修其它的法門,能夠在你這一生當中,這麼穩當的,可靠的,方便的,容易的,都能夠超越六道?你告訴我,還有什麼法門一般人都可以學到的?沒有了,除非你是大修行人,現在大修行人有多少呢? 所以就只有淨土法最適合我們大家了,因為它是普度,上根中根下根,阿彌陀佛一樣照收,「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你的根有多利多聰明多厲害的大修行人,多笨的笨到..那個最笨? 我們看到淨空法師講的諦閑法師的弟子鍋漏匠,鍋漏匠他是窮到沒有辦法了,沒有文化不認識字的,專給人家補鍋的漏洞的,是不是?那種人你跟他講經典的道理,跟他說法種種的,他沒有辦法接受。但是還好有這麼一句阿彌陀佛,他的師父諦閑法師也知道你跟他說太多沒用的,你就跟他講你就念這句阿彌陀佛,我給你一個最好的環境,最好的環境就是一間破廟,而且還派了一位我們這裏叫「阿嫂」的,幫你打理衛生洗衣服燒飯種種的,你什麼都不用去管,你只管念這句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起來又在念,就這樣也可以,這樣也去作佛了,所以只有這個法門,沒用其它了。我們再看註解說: “「法輪」者,指佛之教法,演說佛之教法,稱為轉法輪。輪者,轉輪聖王之輪寶,回轉四天下,碾摧諸怨敵。故以譬喻佛之教法,亦流轉一切眾生界,破除諸煩惱。” 法輪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佛的大法,演說佛之教法,稱為「轉法輪」,這個輪是比喻,「輪者」轉輪聖王之輪寶,輪寶是寶中之一,這個寶可以回轉四天下,這是一個很大的天體,能夠摧毀一切魔敵,因此拿它來做譬喻,拿轉輪聖王的輪寶來譬喻佛的教法,「亦流轉一切眾生界」,佛的教法可以流轉到一切眾生界,什麼作用呢?「破除諸煩惱」,到一切眾生界來破除眾生的種種煩惱。 “《法華文句》云:「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 《法華文句》是《法華經》的註解之一,是智者大師講解《法華經》的內容,也就是《法華經》的註解,跟另外兩本,一本叫《摩訶止觀》跟《法華玄義》,合稱《法華經》三部重要的論著。 你看,我常常說我們雖然是專修淨土,但是這部註解引用的論著,就超過了我們的主修了。我們有幸能夠接觸到念公這部《大經解》,當今一部偉大的著作,這裏面什麼都有了,將來你只要有這套完整的視頻,這個完整的視頻可能要五年後,六年後七年後才真正到了四十八品,最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講完之後,到時候看看大家有沒有增加幾根白頭髮,或者增加多少皺紋,幾年之後,看看這裏面還有沒有少了幾個。那個時候,完整的全套視頻,可能要幾百集,你們知道嗎?到今天這個是第37集,第37集才第二品,到時候這整套東西,你把它抱得緊緊的,我可以告訴你,什麼其它的經論,都不用看也不用聽了,就一直看我這個視頻,不是我強調一定要聽我的,因為我花了很多心思精神跟精力,因為這裏面98巴仙幾乎是黃念祖老居士他自己的開示,那你說是不是很珍貴啊?有,師父,淨空老和尚也有講《大經解》,淨空老和尚是依據這部《大經解》的內容,但是解釋不是黃念祖老居士的,是老和尚自己解釋的,是不是?而我現在是將黃念祖老居士自己親自講解的,將它再轉述給大家。那我十五年前,每天晚上花了多少時間,去聽當時的卡帶錄音,那個錄音效果又不理想,如果不是我的普通話還差不多,那裏能聽得懂黃念祖老居士的北京華語?還要有佛法的基礎,以及對淨土法門,以及《無量壽經》的理解。而且我還重複聽一遍再修訂,到現在修訂第四遍了,用這個來供養大家。這還不只是供養在座的各位,以後整個網絡全世界都看到,這樣我往生之後,我這一生就很值得了,就沒有遺憾,很值得了。 所以這套東西很重要很重要,其它都不重要了。這套東西,你重複的聽,重複的看,就當著這個是你往生的資糧。師父,不是說往生資糧是信願行嗎?往生資糧是信願行怎麼是這個呢?這個裏面有沒有信願行啊?這個裏面具足完完整整的信願行,這就是你往生的資糧。尤其你退休了之後,就光做這件事就太殊勝了!夠啦!擔保你健健康康,自在往生,我可以跟你打包單,真的! 最近我才聽到菩提淨宗的林老會長,他之前是林會長,退下來之後,我們還是恭敬他,加個老會長,不是現任的會長,是退休之後,我們就稱呼他老會長,他現在沒做會長了,退休了之後,在家幹什麼呢?他多的話一天多念四萬聲佛號,然後沒有念佛的時間,就聽我轉述的《無量壽經》四冊講記,過去在印尼二十七天講的,將近一百個小時的四冊講記。現在他天天都是這樣,四萬聲佛號,最起碼三萬,然後就聽經念佛,聽經念佛...然後幹什麼呢?等著佛來接,所以這正是《大般涅槃經》說的一句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 所以我們再回來看,這裏《法華文句》解釋「轉法輪」說,諸佛菩薩轉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一個化他的法,就是教化眾生的法,把佛這個法傳到眾生的心裏面去,這個叫作轉法輪。 所以不一定要想到真正有一個實際的像腳車輪子在那兒轉,這只是個比喻,這個就是轉法輪的含意了,把佛心中的法傳輸送到眾生的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而令到我們是「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嘉祥師云:「自我至彼,故稱為轉。」” 「轉」這個字的含意,嘉祥師的解釋是,從我到對方叫做轉,這就是轉動,不是很機械的體會,有個輪子在那兒轉,說「轉」這只是一個比喻。 “又《探玄記》解法輪曰:「法是軌持義。通有四義:謂教、理、行、果。” 《探玄記》是《華嚴經》的註解,它解釋得很好,先解釋這個「法」字,法有四個意思,就是教理行果。所謂這個法,不是一切法的法,是指佛法的法,當然就包括了教化,包括了修行,包括了本來的理體,包括修行所得的果,這叫做法。 “輪是所成。義亦有四:(一)圓滿之義,以離缺減故。(二)是具德義,以轂輻輞等,悉皆具故。(三)有用義,謂摧輾惑障故。(四)轉動之義,謂從此向彼,即從佛至眾生;亦從彼向此,即從眾生至佛果。」” 這個「輪」也有四個含意,第一個是圓滿,這個輪肯定是圓的,這個輪會是四方的嗎?四方的輪怎麼轉?一定是圓的,所以就取它的意思「圓滿」,一個含義是圓滿。 那我們這個自行車的輪子,一般都叫自行車,是我們這裏叫腳踏車,自行車的輪子很重要嘛,你要斷幾根條子,那就不好騎了,騎了也很難平衡,是不是?真正一個輪子,它什麼都具足啊!這個是圓滿。 第二個是具德,它具德,沒有欠缺,具足圓滿的德能,有它的功用,它的德。 第三「有用義」,「謂」意思就是,摧輾惑障故,而且它最大的作用是摧毀這一些的惑障,有迷惑,有障礙,這個法可以摧毀它,所以只有佛法做得到,而且還要大乘佛法才夠力量,要不然不夠力量,小乘佛法都不夠力量,那你還要世間法怎麼可能夠力呢?不夠力量。大乘佛法才夠力量,那我們現在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是大乘裏面的圓教,圓滿的教學,這個圓教的道理,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所以這個力量很夠。 第四是轉動之義,它有轉動的意思,輪子是轉動的,這個法是從我流到眾人的心中,我現在講的這些玄理,這些法,雖然是轉述的,轉述也是佛的法,是不是?讓大家聽到的人得到了,這不是從此至彼嗎?這就是轉動之義。所以這個轉動包括從佛到眾生,說法的說給眾生聽,同時也使眾生轉向佛,眾生怎麼轉向佛呢?怎麼說呢?因為眾生聞了法之後,最後他要成佛,所以眾生又迴向到佛。因此這就包括了兩個含意了,所以輪很有意思。 所以經文說「天人歸仰,請轉法輪」,這個是第七相,這個時候佛就說法了,底下就是「轉法輪」的內容,非常非常的精彩,也很重要,大家細心的來聽。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這是經文。我們接著看註解說: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從此句下,直至「於此中下,而現滅度」以前,亦皆是第七轉法輪之相。” 這一句一直至「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很長很長的一段內容,很長的一個段落,都是第七相。下來解釋: “「法音」者,廣指如來教法,不局限於言語音聲,蓋世尊說法,乃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亦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亦說。故不宜以法音限於世尊之言教也。” 「法音」這兩個字,不僅僅局限在佛的說法,不限於佛的言語音聲的說法,因為佛的說法有種種方式,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也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也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只是體會為,哦,那是當年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現出家相,教學四十九年,這個叫法音,這樣的理解,就太狹隘了。要體會得廣,體會得深,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我們現在大家都在博士班,不管你是沒有念過書的老菩薩,或者是也不太能夠聽得懂的,你還是在博士班。不是說只有幾個人是博士班,其他人是來陪他們讀書的,陪太子讀書的。不是,大家都是博士班的學生,圓教的道理,就要理解得深,所以下來就要理解得深了,理解得深,表示你聽不懂。所以這裏說「百草頭上祖師意」,一根草啊,百草的頂尖頭上,有祖師的意思啊,都在說法呀!沒有啊!我看就是一根草而已,那有說什麼法?百草頭上都在說法,那也不一定限於花草,而是表示,像森羅萬象、山川草木、禽獸蟲魚、包括無情的瓦礫座椅板凳等等,一切存在和現象,都是佛法的真理,都是能夠叫我們覺悟的聲音,看你會不會聽,所以這就是法音的廣義了。 舉個例子,你看蘇東坡他不是說了嗎?他看那些溪流的流水聲嘩啦嘩啦,我們就只是聽到流水聲音,看看這水清不清,還是很濁啊!蘇東坡跟我們看的就不一樣,蘇東坡看了之後他就說:「溪聲盡是廣長舌」,這嘩啦嘩啦的水聲是在說法啊!禪宗不是也說了「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所以你會聽,那裏都是。 「覺諸世間」呢?註解說: “「世間」者,羅什大師曰:「世間者,三界也。」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世間不是我們理解的這個世間,大家都知道了,不只我們這個地球,這裏說的世間,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世尊受請後,廣演一代大小權實偏圓諸法,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故曰:「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此是轉法輪之總相。” 那麼前面講過了,釋迦牟尼佛本來要離開這個世間的,後來天人跟菩薩祈請,他就答應了,就廣演一代時教,這個時教就有大乘有小乘有權法,權法就是權巧方便的法,不是佛真正要說的,叫權巧方便,是引導大家的,引導大家到達那個佛想說的實法。所以有權法有實法有偏的有圓的,種種的法,都是在這個「轉法輪」之內的。因為眾生的根機不一樣,眾生根機的程度也不一樣,不能都講一樣的法啊,是不是?我們現在也看到了,有些人就是只能接受這種法,他對其它的法就不能接受,甚至他還排斥!所以佛是隨順大眾的,你能夠接受什麼,佛就跟你講什麼,這樣你才會歡喜接受啊!所以就先說阿含說小乘,然後慢慢的就從小向大,到了說方等的時候,就彈偏斥小,什麼意思呢?就是先說小乘,到了方等,就喝斥,喝斥等於是責罵的意思,說你小乘是焦芽敗種,就是不可救藥不可造就了,然後就讚嘆大乘,就開始說般若了,般若說了二十二年,說大乘法了。先說權法,大乘還有權還有實,後說實法,說權法就是說如何證得阿羅漢,證得阿羅漢就OK啦,趕緊再努力吧!再來繼續證得緣覺,再來如何去行菩薩道,但是這些都是權巧方便的法。最後說一乘法,所有一切統統都要成佛的。所以有偏有圓,到了說《法華經》《華嚴經》,這都是圓教了。所以這個以前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大家都在說華嚴法華是圓教,那我們淨土法門淨土宗是什麼教呢?那個時候就覺得這個是老人教,老人教怎麼入流呢?到最後越來越發現,原來淨土宗也是圓教,要不然,我怎麼這麼敢肯定說,你們都是在博士班,這是圓教啊!淨土宗是圓頓之教,拿這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每一種法都是藥,佛的法就是藥,因為眾生的病不一樣,是不是?每一個人生的病不一樣,那你不能只給他一種藥,是不是?要看他是什麼病,就給他什麼藥,如果只是圓教的法就夠了的話,那當時佛說了《華嚴經》,就不必再說了,就可以離開了,但是大家不懂啊!佛都要般涅槃要走了,大家請求,佛才「轉法輪」,說小乘法。那麼既然是這樣,所以佛出世以後,不管佛在說還是不在說,說種種的教,目的都是為了「覺諸世間」,所以佛之成佛,是為了眾生啊!諸世間就是指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光是我們人,人跟畜生等等,都是屬於欲界的,欲界天再上有色界天,色界天再上有無色界天,故曰:「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個是「轉法輪」之總相,所以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個就是總相了。佛受請了之後,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來教學,這樣才有學生嘛!你一下就跟大家說,你們都是佛,要去作佛,這樣一個學生都沒有,全都跑光了,因為大家都會說我不像佛啊!你跟小學生說你就是博士,不對啊!我才小學一年級,怎麼會是博士呢?他聽不懂,沒有辦法,所以要跟他講小孩子的話,對小孩子要講小孩子的話,等他長大一點了,就講比較大人的話,不能跟小孩子講大人的話,他會傻的,所以佛很厲害,一步一步來的,底下就一步一步的講它的內容了: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 “「破煩惱城」(見《唐譯》)。煩惱者,貪嗔癡等等,煩心惱身,故名煩惱。” 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就是下面的註解說: “又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十種,稱為十煩惱。” 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貪、嗔、癡、慢、疑,疑就是懷疑。身見,什麼是身見?那些練氣功的,都是在身見之中,你為什麼要練這個身?你不知道這是假的,練到最後,原來是假的,早知道就不要練了。他不知道把這個假的當真的,就執著這個身。還有總是落在一邊,承認「有」,就不承認「無」,說「是」,就不能是「非」,這是邊見。那還有邪見、見取見、戒取見,這十種稱為十煩惱。 “天臺宗以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稱為三煩惱。” 這裏引天臺宗,講得更加深一點了,就以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稱為三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跟無明煩惱,這一些煩惱都要破除,都要破除才能夠超越。 “《智度論》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 《智度論》就是《大智度論》,說得很好啊,煩惱是什麼呢?能叫你惱亂惱怒的,這個叫做煩惱,什麼叫惱怒?昨天講過了,「佛跳牆」,「佛跳牆」就是人家把你惹到佛都要跳牆了,惱怒是煩惱,這個解釋就很直接了。所以你的心一煩,一動氣,煩惱就來了,不但生氣是煩惱,大家以為只有生氣是煩惱,興奮,狂樂...哇,不得了了,太好了!這下通天了,你看他的樣子,這個也是煩惱啊!這個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以為只有生氣種種才是煩惱,不是。只要動了心了,這都是煩惱。 下來解釋「城」: “城者,城堡也。佛演妙法,摧破眾生身心中煩惱之堡壘,故曰:「破煩惱城」。” 城指城堡,堡壘。佛演說法音是為了什麼呢?就是摧破眾生身心當中煩惱之堡壘。所以我們大家都不知道我們有一個堡壘,很堅固很牢固的。 還有另外一件事說這個愛欲這兩件事,從根本以來就很難辦啊!如果這個愛欲它加重嚴重的話,你就沒有機會成道了。幸虧只有這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是最難辦的,一切眾生都因這個愛欲而正性命,這個性命就是這麼來的,怎麼來的?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愛是生死之本啊!生死的根本。因此我們只要破了這個。 “「壞諸欲塹」。《淨影疏》曰:「愛欲之心,深而難越,故說為塹,教斷令壞。」” 這個「塹」就是護城河,現在我們看不到了,以前的城堡,在城的外邊修一條河,來保護這個城池的,你就是沒有辦法越過,除非你是奧林匹克的三級跳或者是橕桿跳,你才能跨過那個城池。所以不是你隨便一跳,就能躍過到城堡裏面去的,所以它是起保護的作用,起保護的意思,這就不太容易能夠越過去了,所以稱為「欲塹」,是比喻的意思。我們再看多一段: “《甄解》曰:「『壞諸欲塹』者,捨欲心。愛欲是諸苦之本。欲流深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說以為塹。” 《甄解》是日本的註釋,《甄解》說:「壞諸欲塹者」是什麼意思呢?捨欲心,這個欲不只是色欲,食欲也是很難搞的,這個好吃!好吃!你就眉飛色舞了。食欲難搞,色欲也難搞,要捨掉食欲色欲這個欲心,而且這裏特別指愛欲。所以這個《淨影疏》點得很清楚,說這個「愛欲是諸苦之本」,愛為苦本。 你看外國的學問,把這個愛說得很神聖很莊嚴,你看那部老電影「亂世佳人」,你看他們的愛那叫偉大的愛,那算啥東西嘛?說得很莊嚴,其實這也是苦的根本,是不是? 欲流深廣,所謂「人欲橫流」,這個欲像洪流一樣,極深極廣,擋都擋不住,它來的時候像排山倒海,其實可以擋的,你就是不要擋,然後又說隨緣,擋都擋不住,太厲害了,力量太大了,到時候有佛法都不一定有辦法,不是佛法不行,而是這個是與生俱來的,它就是要在那邊作怪,一般作怪的其實多數是男的,我自己也是男的,我照講嘛!結婚之前好好的,結婚之後就來作怪了,所以才有這句話說七年之癢!有時候你算算,好像剛剛好都是靠近七年的時候就來了,你不要說有錢才作怪,我告訴你,沒錢也作怪,因為這個有時候不需要錢的,口才好就行了,這就是欲界的眾生。所以眾生漂溺而難度,過不了啊!眾生在裏頭漂,頭出頭沒頭出頭沒,不容易渡過,所以叫做「塹」,就把它說成是「塹」,衝不過去了。 好,那這個經文的解釋,下來還有一些註解,來解釋這句「破煩惱城,壞諸欲塹」,下來的內容,我們明天再來跟大家繼續。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一起學到這裏。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